1、一个很喜欢美食的姑娘,想亲自做一顿美食给男朋友吃,可是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只能靠着每月下几次馆子来饱眼福。
这两个人群大多集中在23—45岁的女性,以上班族为主
l发展史:
2013年8月初上线了电商频道“有点田”是为了盈利的目的。2014年八月份的时候,因大众呼吁pad榜也出现了。pad是很重要的一个版本,烹饪视图看菜谱更清晰了。
l现状:
App在早期也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2013年开始加入了电商功能——市集,主要以食材和厨房用品买卖为主。
l不同时期的首页:
从产品的初期到中期,app的首页也从沉浸式导航到了一个tab4。
V4.0—table大改版“市集”电商平台上线,盈利模式开始。“社区”增加用户粘性
二、核心功能
工具—社区
三、信息结构
它的信息结构总体来讲是窄而浅的,比较容易学。
四个导航形势,第一个是下厨房,即首页,完全一个菜谱的形式;第二个市集,即电商频道,罗列了一些食材和厨房用品;第三个是社区,即市集的讨论区和周边;第四个是我,即个人中心。包括我的收藏、订单、菜谱、设置,个人中心承载的内容还蛮多。
四、界面设计
l头屏:结合了工具和社区的特点
lTable4:较合理
从1.0的垂直侧拉形式到4.0的社区平台化转变,用户已达到了千万级,重点功能不再只有一个,Table4形式,很好的提供了新功能的入口。
l主页框架
本周最受欢迎:一语双关。既是指最受欢迎的菜谱又是指最受欢迎的用户。
新秀菜谱:被10人做过就可被推荐
最新创建:鼓励用户上传菜谱
分类筛选按钮入口:看完菜单和榜单后没有想要的类型,再去分类里面找,位置是否合理?
用户展示:自动推荐和用户没有关系的用户,是否合理?
创建菜谱入口:视觉突出,重点鼓励创建菜谱
意见反馈入口:放在首页,说明重视用户的意见,值得点赞。但是,帮助中心藏在意见反馈进去的页面是否合适?
五、优点
l用心的文案:用文字提倡一种生活方式字斟句酌都很用心
l清新的界面:延续了豆瓣的小清新风格
l菜谱视频播放:点开跟学,很方便
l回应快:上传作品,发起讨论,立刻有人点赞或回应,反馈生态圈非常好。
六、缺点
l分类位置不合理:首页滑到最后才出现分类按钮,必须下拉才能看到,隐藏太深。
建议:分类功能同样很重要,建议加到tab里面。
l切换按钮有歧义:早,午,晚餐banner下面的切换按钮,犯了格式塔型错误,用户会误以为让上面部分整体跟着切换。
建议:早,午,晚餐banner移到搜索框下面白底的视觉效果重新设计。
l提示是否多余:已有的商品都是上架的,为何还要画蛇添足?没有“未上架”哪来的“已上架”
建议:去掉。
l社区里2个二级页面没有视觉区别:“市集讨论区”和“周边”页面布局太像,特点不够突出。
建议:“周边”里面突出距离文字,按照视觉轨迹从左至右,距离文字可以放在“最后回应”的位置,两者互换,视觉做突出。
七、总结
作者:Tina-集创堂
6人已收藏
互联网时代,思维要不停的升级,设计要结合商业、产品自身、环境、体验多个维度去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