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婚宴菜单名字都是非常有寓意和好听的,特别是对于一些菜来说,虽然它的长相并不是大家所喜欢的,可能口味上大家也并不是特别的喜欢,但是很多人会因为该菜的名字而喜欢上这道菜,由此可以看得出来,一个好的名字对于一道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整理了20道菜的婚宴菜单菜名,如果你也感兴趣的话,就一块来看一看吧!
一、婚宴菜单菜名20道菜
五香肉卤香干、蒜蓉金丝珍鲍鱼、青豆拌海蜇、麻辣雁肉、糊辣贡笋、凉爽脆乳瓜、老房全家福、椒盐薯条虾、豆豉蒸黄桂、老火浓汤煨狮子头、花仁掌中宝、馋嘴鲜鱿、糊辣香水牛肉、窝窝头配绵羊肉、干捞薯粉、夹沙肉、白灼时蔬、金瓜卷、带丝老鸭汤、精美果盘
二、婚宴菜单
喜庆满堂(迎宾八彩蝶)
鸿运当头(大红乳猪拼盘)
浓情蜜意(鱼香焗龙虾)
金枝玉叶(彩椒炒花枝仁)
大展宏图(雪蛤烩鱼翅)
金玉满船(蚝皇扒鲍贝)
年年有余(豉油胆蒸老虎)
四海同歌韵和鸣——龙凤拼盘
鸾凤喜映神仙池——迷你佛跳墙
百年好和锦玉带——玉环鸳鸯贝
海誓山盟龙凤配——蒜茸蒸龙虾
月老红线牵深情——红烧刺参扣鱼肚
三、婚宴菜单菜名
喜庆满堂——迎宾八彩蝶
鸿运当头——大红乳猪拼盘
浓情蜜意——鱼香焗龙虾
金枝玉叶——彩椒炒花枝仁
大展宏图——雪蛤烩鱼翅
金玉满船——蚝皇扒鲍贝
年年有余——豉油胆蒸老虎斑
喜气洋洋——大漠风沙鸡
花好月圆——花菇扒时蔬
幸福美满——粤式香炒饭
三春晖的意思是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拼音:sānchūnhuī。
出处:
唐朝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字词注释:
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临:将要。
4、意恐:担心。
5、归:回来,回家。
6、谁言:一作“难将”。言,说。
7、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8、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9、报得:报答。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最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这里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母子的骨肉之情。临行前的此时此刻,母亲的千针万线,针针线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炽烈的情感。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