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全席菜谱大全满汉全席菜谱大全_菜谱满汉全席是中国传统美食中的珍宝,其中的菜品种类繁多,制作精细,口味独特,历经千百年来始终吸引着众多美食家的青睐。
这里我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满汉全席菜谱大全,便利大家学习了解。
满汉全席菜谱大全酱香茄子主料:紫茄子500克配料:肉末500克。
调料:面酱、精盐、味精、食油、白糖、葱、姜末、蒜片。
做法:1、炒勺放宽油,上火烧至五六成热时,把整理好的茄子倒入炒勺浸炸一下,再倒入漏勺;2、炒勺内留少许底油,放肉末、葱、姜、面酱煸炒;3、将茄子放入,添汤,盖严锅盖,慢火焖至熟烂,放蒜片、味精,翻炒,淋香油出勺即可。
莴笋炒瘦肉材料:莴笋100克、猪瘦肉100克,大木耳一大朵、胡萝卜1根,大葱1根,大蒜4瓣、青红椒各2个。
红油、老抽、生抽、醋、白糖、盐、味精、花椒粉、姜粉、干淀粉、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1、猪瘦肉切细丝,加少许生抽、盐腌制10分钟。
2、莴笋、胡萝卜去皮切丝,木耳水发后切细丝。
3、青红椒、大葱切丝,大蒜切片。
4、老抽、生抽、白糖、醋、花椒粉、姜粉、干淀粉、盐、味精加水兑成鱼香汁。
5、锅内加植物油,烧热后倒入肉丝,滑开,炒熟。
6、加入青红椒、葱蒜煸炒出香味。
7、加入莴笋、红萝卜丝煸炒至断生,放入红油,连续煸炒。
8、加入木耳丝,连续煸炒。
9、倒入兑好的鱼香汁,翻炒至熟。
家常炒蛤仔肉材料:蛤仔肉250克、紫苏叶5张、薄荷叶10张、假蒌叶5张盐2克、高度米酒5克、生抽5克、蚝油5克、白糖3克、蒜蓉适量、姜葱末适量、油10克。
做法:1、预备好食材,买回的蛤仔含有极多的泥沙石子,要用流淌的清水反复清洗洁净,沥干备用;紫苏叶、薄荷叶、假蒌叶分别切成细丝。
2、炒锅烧热,倒油,下姜葱蒜末下锅爆香,倒入沥干水的蛤子肉,旺火快炒,炒的时候会出一部分水,保持旺火快炒至干水。
3、将生抽、盐、米酒、蚝油、白糖混合成一碗酱汁,淋入锅中,焖1分钟,入味。
4、出锅前把紫苏、薄荷、假蒌丝倒入锅中翻炒匀称即可出锅。
终于把满汉全席108道菜找齐了,次曝光仿膳饽饽凤凰趴窝凤凰展翅凤尾群翅芙蓉虾宫保兔桂花贝虎兔鸡沾蘑糕钱吐丝丝烧麦鱼鸭掌咖喱菜花栗糕莲膳粥琉璃珠玑龙凤柔情龙井荪辣炝龙末烧饼三鲜瑶柱酥卷佛糖醋鱼卷桃仁鸡丁油鱼卷桃鸽蛋熊猫品鸭丝掐菜燕窝四字菜油焖鲜蘑御扇黄抓炒鱼宝膳粥炒黄酱炒榛酱翠糕沙卷龙戏珠发菜黄花凤穿核桃酪琥珀鸽蛋滑溜鹌鹑糕卷菊花脊兰花鲤跃龙门龙井鱼龙衔海棠萝桂鱼炝黄清炸鹌鹑秋菊傲霜如意卷如意荪双糕四喜饺太极发财燕檀扇鸭掌熊猫蟹后春笋掌献寿云河段霄炸春卷梨凤脯银如意百冬冰花雪莲参婆千翠柳凤丝翡翠扇凤凰鱼肚佛肚佛卷芙蓉鱼宫廷排翅荷花酥红烧鱼唇黄袍加姜汁扁钱鱼肚鱼葵花鱼莲糕明珠腐母相会千层糕辉五丝菜卷仙鹤鲍鱼露苹果薏膳继枣泥糕蝴蝶海参屋藏娇银鸽琵琶虾。
郭德纲满汉全席菜谱绕口令完整版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什锦苏盘、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件儿、卤子鹅、山鸡、兔脯、菜蟒、银鱼、清蒸哈什蚂、烩鸭丝、烩鸭腰、烩鸭条、清拌鸭丝、黄心管儿、焖白鳝、焖黄鳝、豆豉鲇鱼、锅烧鲤鱼、烀烂甲鱼、抓炒鲤鱼、抓炒对儿虾、软炸里脊、软炸鸡、什锦套肠儿、卤煮寒鸦儿、麻酥油卷儿、熘鲜蘑、熘鱼脯、熘鱼肚、熘鱼片儿、醋熘肉片儿、烩三鲜、烩白蘑、烩鸽子蛋、炒银丝、烩鳗鱼、炒白虾、炝青蛤、炒面鱼、炒竹笋、芙蓉燕菜、炒虾仁儿、烩虾仁儿、烩腰花儿、烩海参、炒蹄筋儿、锅烧海参、锅烧白菜、炸木耳、炒肝尖儿、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炸飞禽。
《扬州画舫录》中记载的“满汉全席”菜单如下:上买卖街前后寺观,皆为大厨房。
以备六司百宫食次。
第一份:头号五簋碗十件——燕窝鸡丝汤、海参烩猪筋、鲜蛏萝卜丝羹、海带猪肚丝羹、鲍鱼烩珍珠菜、淡菜虾子汤、鱼翅螃蟹羹、蘑菇煨鸡、辘轳钅追、鱼肚煨火腿、鲨鱼皮鸡汁羹、血粉汤。
一品级汤饭碗。
第二份:二号五簋碗十件——鲫鱼舌烩熊掌、米糟猩唇猪脑、假豹胎、蒸驼峰、梨片拌蒸果子狸、蒸鹿尾、野鸡片汤、风猪片子、风羊片子、兔脯奶房签。
第三份:细白盘十件——猪肚假江瑶鸭舌羹、鸡笋粥、猪脑羹、芙蓉蛋、鹅肫掌羹、糟蒸鲥鱼、假班鱼肝、西施乳、文思豆腐羹、甲鱼肉片子汤、玺儿羹。
第四份:毛血盘二十件——获炙哈尔巴小猪子,炸猪羊肉,挂炉走油鸡、鹅、鸭,鸽、猪杂什、燎毛猪羊肉、白煮猪羊肉、白蒸小猪子、小羊子、鸡、鸭、鹅、白面饽饽卷子、什锦火烧、梅花包子。
第五份:洋碟二十件、热吃劝酒二十味,小菜碟二十件、枯果十彻桌、鲜果十彻桌,所谓满全席也。
这份“满汉全席”菜单载于《扬州画舫录》卷四《新城北录》。
通观全书,可以认为这是一份供随侍乾隆南巡的“六司百官”饮宴的“满汉席”食单。
从这种“满汉席”的制作处所的地理方位看,文中标明是在“上买卖街前后寺观”的“大厨房”。
据该书记载,买卖街是乾隆南巡驻跸扬州期间为便利扈从的官兵购买粮草而设的聚商贸易场地。
该街距大营一里许,有上下买卖街之分。
另据该书可知,乾隆在扬州的行宫有四,即天宁寺、焦山、金山和高旻寺。
行宫内有御花园,与乾隆御膳有关的地方称作“茶膳房”、“进膳门”等。
而上述满汉席,书中明确指出是出自“大厨房”。
一部书中将涉及皇帝御膳与百官饮宴的地方冠以不同的称谓,既是当时等级制度的反映,也是这种满汉席不是皇帝餐而是百官之食的证据。
再者,从这种满汉席的享用者来看,书中明白无误地说是“供六司百官食次”,而不是乾隆帝及其后、妃。
“六司百官”在这里泛指随从乾隆南巡的文武大臣。
据记载,乾隆南巡时,随从的王公大臣有二千五百多人。
二分手:大红瓜子、炸银杏仁23四京果:提子干,酥核桃、杏脯肉、桂园干24四糖果:糖莲子、糖冬瓜,糖菊饼,糖椰角25四蜜果,蜜金钱桔、蜜柚皮、蜜枣子饯饯枇把26四酸果:酸沙利、酸荞头、酸子姜、酸青梅27四生果:苹果、甜橙、荔枝、沙田柚28四水果:马蹄、莲藕、菱角、望强,望强犬29四看果:象生香蕉、象生雪梨、象生四季橘、象生潮州柑清代宫廷盛行的“满汉全席”;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
满族在入关以前,繁衍生息在中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饮食上并不讲究精细的烹调。
举行宴会时,只是将大块的肉煮烂。
满汉全席菜谱全文将按照满汉全席的顺序,逐一介绍其中的菜品。
每道菜品将包括菜名、主要食材和制作方法,以及适宜的搭配建议。
精美的图片将配合文字描述,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每道菜品的风味与特点。
1.冰镇三文鱼这道菜是满汉全席的开胃菜之一,其主要食材为新鲜三文鱼。
将三文鱼切成薄片,安排在盘子上,并放入冰箱冷藏。
配料包括青葱、姜丝和酱油。
在食用时,可以将青葱和姜丝撒在三文鱼上,并蘸取适量的酱油。
这道菜呈现出鲜嫩的口感和清爽的味道。
2.蒸扇贝蒸扇贝是满汉全席的海鲜菜品之一,主要食材为新鲜扇贝。
将扇贝洗净,放入蒸锅中蒸熟。
蒸熟后,将扇贝摆放在盘子上,并加入蒸扇贝的汁液,增添鲜美的味道。
这道菜在制作过程中不使用过多的佐料,以突出扇贝原本的鲜甜。
3.红烧狮子头红烧狮子头是满汉全席的传统肉类菜品,采用的主要食材为猪肉糜。
将猪肉糜和适量的调料混合搅拌均匀,制成狮子头的形状,然后在油中煎炸至金黄色。
这道菜味道鲜美,肉质酥烂,是喜爱红烧菜品的人们的首选。
东坡肉是满汉全席的传统名菜,选用的主要食材是猪肉五花肉。
将五花肉切块,先用油煎至表皮金黄,然后加入调料和适量的汤,用小火慢炖约2小时。
最后,加入糖和酱油,使肉块表面呈现出红亮的颜色。
这道菜色泽红亮,肉质酥烂,肥而不腻,带有独特的香味。
5.清炖老鸭清炖老鸭是满汉全席的汤类菜品,选用的主要食材是老鸭。
将老鸭剁成块状,加入适量的水和一些去腥的香料,用小火慢炖数小时,直至汤汁浓稠。
最后加入适量的盐和其他调料调味即可。
这道菜汤色清亮,鸭肉鲜嫩,汤汁鲜美,是满汉全席中的经典汤品之一。
6.干烧明虾干烧明虾是满汉全席的特色海鲜菜品,选用的主要食材是明虾。
先将明虾焯水,去除腥味,然后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油,放入蒜末和一些调料炒煸,再将明虾放入锅中翻炒。
最后,加入糖和酱油调味,并将虾煮至入味即可。
这道菜虾肉鲜甜嫩滑,香气四溢,非常适合搭配米饭或作为独立的海鲜菜品。
野鸡锅子、元宵锅子、杂面锅子、荸荠一品锅子、软炸飞禽、龙虎鸡蛋、猩唇、驼峰、鹿茸、熊掌、奶猪、奶鸭子、杠猪、挂炉羊、清蒸江瑶柱、糖熘鸡头米、拌鸡丝儿、拌肚丝儿、什锦豆腐、什锦丁儿、精虾、精蟹、精鱼、精熘鱼片儿、熘蟹肉、炒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酿倭瓜、炒丝瓜、焖冬瓜、焖鸡掌、焖鸭掌、焖笋、熘茭白、茄干儿晒卤肉、鸭羹、蟹肉羹、三鲜木樨汤、红丸子、白丸子、熘丸子、炸丸子、三鲜丸子、四喜丸子、汆丸子、葵花丸子、饹炸丸子、豆腐丸子、红炖肉、白炖肉、松肉、扣肉、烤肉、酱肉、荷叶卤、一品肉、樱桃肉、马牙肉、酱豆腐肉、坛子肉、罐儿肉、元宝肉、福禄肉、红肘子、白肘子、水晶肘子、蜜蜡肘子、烧烀肘子、扒肘条儿、蒸羊肉、烧羊肉、五香羊肉、酱羊肉.汆三样儿、爆三样儿、烧紫盖儿、炖鸭杂儿、熘白杂碎、三鲜鱼翅、栗子鸡、尖汆活鲤鱼、板鸭、筒子鸡。
满汉全席都有什么菜看看你就知道1、满汉全席菜肴如下:丽人献茗:君山银针。
2、乾果四品:怪味核桃、水晶软糖、五香腰果、花生粘。
3、蜜饯四品:蜜饯桔子、蜜饯海棠、蜜饯香蕉、蜜饯李子。
4、饽饽四品:花盏龙眼、艾窝窝、果酱金糕、双色马蹄糕。
5、酱菜四品:宫廷小萝葡、蜜汁辣黄瓜、桂花大头菜、酱桃仁。
6、前菜七品:二龙戏珠、陈皮兔肉、怪味鸡条、天香鲍鱼、三丝瓜卷、虾籽冬笋、椒油茭白。
7、膳汤一品:罐焖鱼唇。
8、御菜五品:沙舟踏翠、琵琶大虾、龙凤柔情、香油膳糊肉丁、黄瓜酱。
9、饽饽二品:千层蒸糕、什锦花篮。
10、御菜五品:龙舟鳜鱼、滑溜贝球、酱焖鹌鹑、蚝油牛柳、川汁鸭掌。
11、饽饽二品:凤尾烧麦、五彩抄手。
12、御菜五品:一品豆腐、三仙丸子、金菇掐菜、溜鸡脯、香麻鹿肉饼。
13、饽饽二品:玉兔白菜、四喜饺。
14、烧烤二品:御膳烤鸡、烤鱼扇。
15、野味火锅:随上围碟十二品。
16、山珍一品:鹿肉片、飞龙脯、狍子脊、山鸡片、野猪肉、野鸭脯、鱿鱼卷、鲜鱼肉、刺龙牙、大叶芹、刺五加、鲜豆苗。
17、膳粥一品:荷叶膳粥。
18、水果一品: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19、告别香茗:杨河春绿。
满汉全席菜谱108道详细做法第一道菜白扒四宝仿膳饽饽凤凰趴窝凤凰展翅凤尾群翅芙蓉大虾宫保兔肉桂花干贝虎皮兔肉鸡沾口蘑金糕金钱吐丝金丝烧麦金鱼鸭掌咖喱菜花栗子糕莲子膳粥琉璃珠玑龙凤柔情龙井竹荪麻辣牛肉炝玉龙片肉末烧饼三鲜瑶柱酥卷佛手糖醋鱼卷桃仁鸡丁网油鱼卷香桃鸽蛋熊猫品竹鸭丝掐菜燕窝四字菜油焖鲜蘑御扇豆黄炸鸡葫芦芝麻卷抓炒鱼片白扒四宝主料:水发广肚250克,炖鲍鱼200克,鸡脯肉250克,桶龙须菜1桶。
调料:料酒20克,精盐2.5克,鸡油15克,熟猪油500克(约耗40克),湿玉米粉、白糖少许,清汤500克,奶汤30克,鸡蛋清1个。
做法:1.将鸡脯肉片去筋、皮,然后片成大薄片,放入锅中,加入少许精盐和少许玉米粉以及鸡蛋清拌匀上浆。
将龙须菜整齐地放入小圆盘中,加入少许鸡油、少许精盐,上屉蒸10分钟取出。
锅中注入200克清汤,加入料酒、精盐各少许,再放入鲍鱼,在微火上kao2分钟,倒入漏勺。
坐煸锅,注入熟猪油,烧至五成热,下入浆好的鸡片滑熟,倒入漏勺控油。
坐锅上火,注入汤,加1克精盐、少许绍酒,下入广肚氽透。
2.将熟广肚、熟鲍鱼、熟鸡脯肉、熟龙须菜依次整齐码盘。
锅中注入300克清汤,加入剩余的料酒、精盐,上火烧开,撇去浮沫,加入用水调稀的玉米粉勾芡淋上鸡油,浇在菜上即可仿膳饽饽原料:面粉150克,净虾肉150克,水发海参150克,冬笋25克,冬菇10克,猪肉末50克,奶汤1750克,精盐适量,料酒20克,酱油15克,香油15克,葱姜末5克,豆苗少许。
做法:1.将50克水发海参、50克虾肉用水洗净,与冬笋、冬菇一起剁成末,与猪肉末一起放入盆中,加入精盐、料酒、酱油、葱姜末,搅拌均匀,即成饽饽馅。
2.将60克清水放入面粉中和匀搓透,饧十分钟,用手揪成60个面剂,分别擀成圆皮,包上馅心,即成仿膳饽饽。
3.锅中注入清水,上火煮沸,放入饽饽,煮熟后捞出,盛入汤gu子中。
4.将100克海参和100克虾肉片成抹刀片,洗净氽透;将豆苗洗净。
满汉全席108道菜名满汉全席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经典之一,它融合了满洲和汉族的特色菜肴,共有108道菜,堪称菜肴中的极品。
下面将列举出这些108道菜品的名称,以供参考。
满汉全席菜式菜谱(二)一、八宝膳粥;二、炒黄瓜酱;三、炒榛子酱;四、翠玉豆糕;五、豆沙卷;六、二龙戏珠;七、发菜黄花;八、凤穿金衣;九、核桃酪;十、琥珀鸽蛋;十一、滑溜鹌鹑;十二、金糕卷;十三、菊花里脊;十四、烤羊腿;十五、侉炖羊肉;十六、兰花豆干;十七、鲤跃龙门;十八、龙井金鱼;十九、龙衔海棠;二十、萝卜桂鱼;二十一、炝黄瓜衣;二十二、清炸鹌鹑;二十三、秋菊傲霜;二十四、如意卷;二十五、如意竹荪;二十六、双色豆糕;二十七、四喜饺;二十八、太极发财燕;二十九、檀扇鸭掌;三十、熊猫蟹肉;三十一、绣球全鱼;三十二、雪月羊肉;三十三、雨后春笋;三十四、玉掌献寿;三十五、云河段霄;三十六、炸春卷。
一、八宝膳粥原料:江米150克,红小豆75克,绿豆75克,小枣50克,莲子50克,桃仁50克,花生仁50克,栗子50克,食碱0.5克。
做法:1.将红小豆、绿豆洗净,分别放入两个小铝盆中,加清水,没过豆面4厘米,上火煮1小时,豆皮绽开,豆汤快熬干即成;将莲子加入食碱,用清水刷过,去外皮,捅出莲心,洗净;剥去栗子内外两层皮,洗净;剥去桃仁外皮,掰成两半;将花生米放入沸水盆中浸泡10分钟,将皮捏去;将小枣洗净去核;用清水将江米洗净。
2.将清水注入铜锅,旺火烧沸,下入江米、红小豆、绿豆、莲子、栗子、桃仁、花生仁、小枣,再煮沸,然后用微火熬30分钟左右,熬至米烂汁稠即成。
二、炒黄瓜酱主料:瘦猪肉150克。
配料:嫩黄瓜1条(约100克)。
调料:料酒10克,精盐1克,黄酱10克,葱姜末各少许,熟猪油15克,香油5克。
做法:1.用清水将黄瓜洗净,顺长切成4条,片去黄瓜子,切成3分见方的丁,放入碗中,加入少许精盐,拌匀,腌3分钟,滗去水。
2.用刀将猪肉片成3分厚的大片,剞上十字花刀,切成3分见方的丁。
3.坐煸锅,注入熟猪油,烧至六成热,放入肉丁煸炒;待肉丁内的水分炒出来时,锅内响声加大,随即放入葱姜末、黄酱继续煸炒;待黄酱裹匀肉丁并散发出酱香味时,加入料酒、精盐继续煸炒均匀,再加入黄瓜丁,淋上香油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此席在清政权入关后逐渐形成。
清入关以前,宫廷宴席非常简单。
一般宴会,露天铺上兽皮,大家围拢一起,席地而餐。
《满文老档》记:“贝勒们设宴时,尚不设桌案,都席地而坐。
”菜肴,一般是火锅配以炖肉,猪肉、牛羊肉加以兽肉。
皇帝出席的国宴,也不过设十几桌、几十桌,也是牛、羊、猪、兽肉,用解食刀割肉为食。
清入关后,情景有了很大的变化。
六部九卿中,专设光禄寺卿,专司大内筵席和国家大典时宴会事宜。
清刚入关时,饮食还不太讲究,但很快就在原来满族传统饮食方式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原南菜(主要是苏杭菜)北菜(山东菜)的特色,建立了较为丰富的宫廷饮食。
据《大清会典》和《光禄寺则例》记,康熙以后,光禄寺承办的满席分六等:一等满席,每桌价银八两,一般用于帝、后死后的随筵。
二等席,每桌价银七两二钱三分四厘,一般用于皇贵妃死后的随筵。
三等席,每桌价银五两四钱四分,一般用于贵妃、妃和嫔死后的随筵。
四等席,每桌价银四两四钱三分,主要用于元旦、万寿、冬至三大节贺筵宴,皇帝大婚、大军凯旋、公主和郡主成婚等各种筵宴及贵人死后的随筵等。
五等席,每桌价银三两三钱三分,主要用于筵宴朝鲜进贡的正、副使臣,西藏*喇嘛和班禅的贡使,除夕赐下嫁外藩之公主及蒙古王公、台吉等的馔宴。
六等席,每桌价银二两二钱六分,主要用于赐宴经筵讲书,衍圣公来朝,越南、琉球、暹罗、缅甸、苏禄、南掌等国来使。
光禄寺承办的汉席,则分一二三等及上席、中席五类,主要用于临雍宴文武会试考官出闱宴,实录、会典等书开馆编纂日及告成日赐宴等。
其中,主考和知、贡举等官用一等席,每桌内馔鹅、鱼、鸡、鸭、猪等二十三碗,果食八碗,蒸食三碗,蔬食四碗。
同考官、监试御史、提调官等用二等席,每桌内馔鱼、鸡、鸭、猪等二十碗,果食蔬食等均与一等席同。
内帘、外帘、收掌四所及礼部、光禄寺、鸿胪寺、太医院等各执事官均用三等席,每桌内馔鱼、鸡、猪等十五碗,果食蔬食等与一等席同。
5道“满汉全席”典型菜肴的做法壹:玉掌献寿【原料】鲜熊掌1只(约1750克)。
熟火腿250克,猪后腿瘦肉1公斤,母鸡1只,苹果1个,鱼茸150克。
【调料选用】料酒40克,精盐2克,姜、葱各100克,湿玉米粉20克,清汤500克,鸡油15克。
【制作及食用过程】1.锅中注入清水,放入熊掌,在微火上煮五六小时,捞出,趁热用手撕下毛及掌皮,再用镊子择去细毛,洗净。
从母鸡腹部开膛,掏出五脏,洗净。
将葱切段,姜拍碎。
2.锅中注入清水,放入熊掌,加入葱、姜各50克,上火煮5分钟后捞出。
锅中注入清水,放入母、猪肉、火腿、葱、姜和熊掌,加入20克料酒,在微火上炖两三小时,直至熊掌能脱骨时取出,从背面剔去大小骨头。
3.将鱼茸调味后做成桃形,上笼蒸熟后,码在大盘四周。
将熊掌放大碗中加150克清汤、料酒、精盐各少许,把苹果切两瓣,放熊掌上,上屉蒸30分钟取出,滗净汤汁,捡去苹果,扣在大盘中间。
4.锅中注入350克清汤,加入料酒、精盐,上火烧开,撇去浮沫,加入用水调稀的玉米粉勾成浓汁,淋上鸡油,浇在熊掌和玉桃上即成。
贰:鸡沾口蘑【原料】口蘑50克,鸡茸50克,熟火腿末、油菜末各少许,鸡蛋清2个,料酒10克,精盐1.5克,湿玉米粉10克,面粉少许,清汤350克,鸡油5克。
【制作及食用过程】1.将口蘑放碗中,注入凉水浸泡1小时左右,洗净泥沙。
锅中注入150克清汤加入少许料酒、少许精盐,放入口蘑,在火上煨2分钟捞出,控净水。
将口蘑顶朝上放盘中,顶面撒玉米粉。
2.将鸡茸放碗中,加料酒、精盐、玉米粉、鸡油各少许,搅拌上劲。
将鸡蛋清倒入盘中,用筷子抽起雪白泡沫状后,倒入鸡茸搅成糊。
3.用手将鸡茸糊挤成同口蘑一样的小丸子,放在口蘑顶上,在鸡茸糊上撒些火腿末、清菜末,上屉蒸熟后取出,另换盘将蒸好的鸡沾口蘑码在盘中。
4.将200克清汤注入汤锅中,上火烧开,撇去浮沫,加入料酒、精盐,用水将玉米粉调稀勾芡,淋上鸡油,浇在菜上即可。
叁:灵芝恋玉蝉【原料】水发冬菇...20朵,熟火腿肉...10克,鲜虾肉...200克,猪肥膘肉...75克,鸭蛋清...6个,干淀粉...2.5克,精盐...4克,上汤(500)克,味精…5.5克【制作过程】1.净虾肉75克、猪肥膘肉50克分别剁成泥,一并加上精盐0.5克、味精1拌匀,捏成10个菇盒馅料。
满汉全席108道菜菜谱本文出自:满汉全席菜点精美,礼仪讲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独特风格。
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隆。
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校宫廷之周,令客人留连忘返。
全席食毕,可使您领略中华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
满汉全席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出满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几乎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
满汉全席原是官场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坐的一种全席。
满汉全席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
汉全席原是清朝官场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坐的一种巨型宴席,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御菜共一百零八道,小菜96道,其中分为“亲番宴”、“廷臣宴”、“千叟宴”、“厚禄宴”、“万寿宴”、“迎春宴”等六大宴,菜式取材广泛,用料精细,菜名命名讲究、禺意深远。
历代皇帝均重视此宴,每年循例举行。
而受宴的蒙古亲族更视此宴为大福,对皇帝在宴中所例赏的食物十分珍。
这宴席的特色是以"亲"为主题,倡导后宫和谐共处,与姻亲关系融洽,宴席洋溢着浓浓亲情。
菜名:"满汉一家",“繁荣昌盛”,“鸿福齐天”,“柔情似水”,“梦熊喜”,“根深蒂固”,禺意深远。
比如最具特色的就是这个鸡叫“鸾凤和鸣”,也是唯一在六个宴席中都有鸡组成的的,这也说明了"无鸡不成宴"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菜谱:汤1道,御菜21道,小菜16道。
禺意为成双成对,一生一世,路路大顺之意。
第二宴为"廷臣宴":是皇帝宴请王公大臣、文武百官而设的宴席,蒙古王公等皆也参加。
赴宴者说明有很高的荣誉。
开宴前全体向皇帝行谢恩大礼,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宴席的特色是以"恩"为主题,皇帝为答谢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对朝廷的无私奉献,以此施恩来拢络众臣,同时又是大臣们显示功禄和身份的一种象征,也体现了恩赐与期望。
廷臣宴于每年上元后一日即正月十六日举行,宴所设于奉三无私殿,宴时循宗室宴之礼。
皆用高椅,赋诗饮酒,每年循例举行。
菜名:结草衔环、如日中天、如鱼得水、齐心协力、雄心勃勃、凤鸣朝阳等禺意深远。
菜谱:汤1道,御菜18道。
小菜16道。
禺意为万事亨通、威望无穷,名利双收之意。
第三宴为"千叟宴",又叫敬老宴,是宴请上千个60岁以上的王公大臣和文武百官的宴席,祝愿他们健康万福。
这宴席菜的的特色是以"福"为主题,为合资格的赴宴者祝福、祈福,祝愿他们福如东海、福寿无疆。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
康熙五十二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玄烨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后人称谓千叟宴是“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抽秘无须更骋妍,惟将实事纪耆筵。
追思侍陛髫垂日,讶至当轩手赐年。
君酢臣酬九重会,天恩国庆万春延。
祖孙两举千叟宴,史策饶他莫并肩。
菜名:1、天鹅赐福、游刃有余、两袖清风、喜笑颜开、三生有幸、心清耳灵等禺意深远。
禺意顺利昌隆、健康长寿,众人尊仰之意。
第四宴为"厚禄宴"又叫和头宴,也有记载叫九白宴,是皇帝宴请那主动向朝廷投诚的番邦头领,这些番邦头领为了族群稳定和谐,主动降服于朝廷。
表示投诚忠心,每年以骆驼、白马为贡。
今天的和头酒就源于此。
后来道光皇帝曾为此作诗云:四偶银花一玉驼,西羌岁献帝京罗。
这宴席的特色是以"禄"为主题,意为降服于朝廷可以保一方太平,更享高官厚禄。
菜名:高官厚禄、金榜题名、栋梁之才、勇往直前、龙飞凤舞、平步青云等禺意深远。
菜谱:汤1道御菜16道。
禺意成就大业,名利双收,盟主四方之意。
第五宴为"万寿宴"是为皇帝寿辰举行的宴席,祝贺皇帝寿比南山、益寿延年。
后妃王公,文武百官,无不以能赴宴贺寿为荣。
这宴席的特色是以"寿"为主题,恭祝皇帝寿比天高,古时的寿宴文化在今天也得到了继承。
其间名食美馔不可胜数。
如遇大寿,则庆典更为隆重盛大,系派专人专司。
衣物首饰,装潢陈设,乐舞宴饮一应俱全。
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日慈禧六十大寿,于光绪十八年就颁布上谕,寿日前月余,筵宴即已开始。
仅事前江西烧造的绘有万寿无疆字样和吉祥喜庆图案的各种釉彩碗、碟、盘等瓷器,就达二万九千一百七十余件。
整个庆典耗费白银近一千万两,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菜名:代代相传、虎虎生威、福寿绵绵、金猪贺寿、寿鹤延年、金龟献寿等禺意深远。
禺意福寿双全,名利大成,家庭圆满之意。
第六宴为"迎春宴"也叫喜宴,是皇宫中逢过大年吃的宴席,摆宴时宫中张灯结彩,欢歌艳舞,到处洋溢着节日气氛。
这宴席菜的特色是“禧”为主题,意为恭贺新禧、送旧迎新,迎春纳福之喜。
菜名:鸿运当头、发财好市、如意吉祥、大吉大利、年年有余、家肥屋润等禺意深远。
菜谱:汤1道,御菜17道,小菜16道。
禺意:贵人相助,升官发财,富贵荣达之意。
在满汉全席中显示的数字是值得研究的,这些数字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满汉全席中出现的数字有:汤1道;宴席6桌;御菜16道、17道、18道、21道;小菜16道;小菜共96道;御菜共108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