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自平邑县的观赏奇石——平邑金钱石金钱石产于平邑县境北部蒙山脚下的白马关、九女关一带,因其呈现的画面似古币状而得名。
此石于1995年被县奇石协会成员马新华、王鸿德等首次发现,经多家媒体报道,很快就以其清新的色彩、古朴的图案、坚硬的石质,受到国内外广大爱石者的青睐。
金钱石分白金钱石和黄金钱石两个大类9个品种。
白金钱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二氧化硅,混入少量的角闪石、长石、云母等,硬度7-8。
因成矿液高速旋转,冷却后形成套环状的花纹,蓝、绿、白、黄诸色相间,凝重典雅,自然明快。
黄金钱石俗称牛眼石,为硫铁矿石和滑石的混合物,硬度6。
由精黄色的硫铁和淡绿色的滑石混合形成的花纹新奇、和谐、独特,也令人喜爱。
目前,平邑县发现的金钱石矿点有5个,均与金伯利岩矿毗邻。
有的呈狭带状分布于地下,有的裸露于地表,藏量较少。
由于稀奇,加之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特别崇尚金钱富贵,有的不远千里万里来到平邑,不惜高价买块金钱石收藏,以显示富有或满足时尚的心理需求。
评价金钱石,主要着眼于色泽和花斑。
花斑的图层丰富者高于简单者,多色者优于单色者,规则者高于无序者。
王鸿德《古币生辉》、高崇鑫《堆金如山》、徐瑞玉《四季发财》等作品,均在国际奇石大展中获得金奖。
户外捡石头之山东篇:教你认识山东都有什么好石头捡石头、收藏石头的人被称为石友。
随着喜欢捡石头玩石头的石友越来越多,捡石头这种新兴的户外活动也开始为众人所喜爱。
户外捡石头的同时既可以锻炼身体,放松心情,融入大自然。
又有可能收获一块美石,是一举多得的一项户外运动。
户外捡石头的过程,石友最想知道的就是在哪里可以捡到心仪的石头。
今天,我就来与大家分亨一下在山东都分布了哪些石头,山东的哪些地方适合捡石头吧。
泰山石。
产于泰山山脉周边的溪流山谷,其质地坚硬,基调沉稳、凝重、浑厚,多以渗透、半渗透的纹理画面而出现,以其美丽多变的纹理又以年代久远的风化外形而著名,泰山石以其古朴、苍劲、凝重的格调名扬海内外,又加上民间有泰山石能避邪、镇宅等传说,取稳如泰山,石来运转之意,近年来已成为炙手可热的风水石。
泰山石中的“文字石”、“数字石”、“人物石”、“天文地理”、“山水景观”、“花鸟鱼虫”、“十二生肖”等,或凸或凹,或动或静,龙飞凤舞,千变万化,包罗万象,直接还原了大自然景观。
莱州石。
主要产于莱州市粉子山等地,有白、黑、红黄、粉红或其他杂色。
为磷片变晶结构,块状构造,质地细腻,呈半透明蜡状光泽;花纹石色五彩斑斓,有墨蓝、灰色,浅绿、墨绿、黄色、白色等,有的两色或三色相间;其石质白者晶莹,绿者透碧,佳者光润似玉,可用于篆刻印章和雕琢工艺品,也有人用它充当玉器。
莱州石分布面积较广,储量丰富,其开采和利用,到宋代已达到相当规模。
因其质地及各种成份含量不同,品类较多。
长岛球石。
产于山东省长岛县南菜园湾、月牙湾等地。
该石质地坚韧,硬度为7度左右,结构细腻,表面光洁润泽,形状大多为椭圆或扁圆,大者如卵,小者如珍珠。
色泽绚丽多彩,红似玛瑙,绿如翡翠,紫同雕檀,洁如白玉;有的白底衬红纹、黄底洒蓝点,极象镏金赋彩、云霞缭绕。
花纹精美,图案丰富,有山水风景,人形兽貌,花鸟鱼虫,烟雨墨汁等。
以圆度高,石表润滑,色彩艳丽,花纹奇者为佳品。
崂山绿石。
奇石精品鉴赏(三十九)长岛球石长岛球石就是海滩卵石,是指产自山东烟台长岛县南菜园湾、月牙湾等地的一种球状卵石,看上去酷似飞禽产的蛋,故此当地也叫这种石头为“雉鸠蛋”。
同时,因为这种卵石能承受零下270多度低温不变形,2000℃的高温不熔化,当地起名“钢石蛋”。
长岛球石形成,既有地质结构变迁的根本性作用,也有大自然外力的修饰加工作用。
地质变迁主要是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下沉堆积了数千米深的泥沙岩石层,后又在上升地质变迁中遭遇挤压,不同矿物成份的地壳热液渗入岩石,岩石裸露出海成为海岸礁石,海风的长期侵蚀,海浪的长期击打,崩塌滚落海中岩石,在巨浪、潮汐、旋涡暗流年复一年的打磨下,粗粝的表层被磨平,就形成了浑圆细腻的长岛球石。
长岛球石为隐晶质石英岩,二氧化硅是最主要的成分。
从科学测定的数据来看,二氧化硅含量占到了99.5%。
故此,长岛球石硬度硬度很高,莫氏硬度高达7度左右。
该石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石型酷似球体,圆润顺滑。
椭圆、扁圆甚至圆滚般的样子,是大浪淘沙的结果。
因为能忍受极其悬殊的高低温而不变形走样,所以长岛球石的内部结构是非常稳定的。
[转载]沂蒙奇石分类沂蒙山区有四条主山脉,北部沂源的鲁山山脉,东部沂水的沂山山脉,蒙阴南部的蒙山山脉,费县平邑南部的尼山山脉,权限大小山头七千余座,海拔多在200米至500米,最高峰为蒙山的龟蒙顶,海拔为1156米,是山东的第二高峰。
沂蒙山区还素以七十二崮著称,不仅在中国大地首屈一指,就是在世界上也实属罕见。
平邑县南为尼山山脉,北为尼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地理构造多样,所产出的观赏石品种之多,品质只好在全国也是少见。
石种有:金钱石、彩云石、红花石、竹叶石、冰雪石、太湖石、尼山石、雪花石、石膏石、千层石、钟乳石、蓝天石、蒙山卵石及多种生物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
沂蒙山区不仅奇石品种很多,风光还特别壮美。
站在海拔1156米的蒙山主峰龟蒙顶上,但见蒙山山脉峰峰相依,山山相携,层峦叠嶂,岩壑起伏,云雾飘来。
山腰间云涛翻卷,气象万千,我们寻石人每次到此处都是流连忘返。
沂蒙青石沂蒙青石,产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及沂蒙山区各地。
该石与传统太湖石相似,同属石灰石,主要成份为碳酸钙,系溶蚀石灰岩。
具有瘦、皱、漏、透的特点,并略兼雄、肥;形状玲珑剔透、皱纹纵横、洞穴连套;造型千姿百态、自然古朴。
沂蒙青石主产地在费县,尤以费县城北乡山岭上所产为佳,该地的沂蒙青石或半露于地表或埋藏于地下。
沂蒙青石开发于80年代初,其大者可用于园林、庭院置景,小者可配座观赏。
沂蒙青石原为碳酸岩的沉积岩,主要以石灰岩为主。
这种石灰岩易与酸性水起反应。
因碳酸钙的内部结构不均匀,岩层上的肌理凸凹不一,经与酸性水的长期冲蚀后,有的溶蚀成空洞,构成姿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形态。
红花石红花石,又称花红石,产于山东省平邑县东部的龙顶山、大笋山和东南部的箕子山一带。
该石属泥灰岩类,与青州、临朐一带的红丝石类似。
石质坚韧细腻,摩氏硬度3~5左右;颜色多变,纹理清晰,石体多以黄褐色为基调,上有深紫色的刷纹纹理,也有红底黄纹或黄底红纹等;脉络简洁,画面艳丽;不同色彩侧面磨光后呈现出不同图案,形成清晰明朗的精巧画面,似流云映彩、梅枝疏影、修竹摇曳,变化丰富。
奇石精品欣赏(临朐彩石)临朐彩石,就是指产自沂蒙山区北部临朐县的一种彩色石头。
临朐彩石,也叫齐彩石、鲁彩石或五彩石,主要产自临朐县的石家河、冶源等地。
这种石头形成于距今两亿多年前,属于变质岩中的接触交代变质岩类。
产这种石头的地方沟壑纵横,地层结构复杂境遇下地貌断崖险壁、山高坡陡,而这种彩色的石头,就常常夹在断裂层的石隙中,获取不容易。
临朐彩石为半玉半石的石质,间杂方解石颗粒,质地细腻,色彩变化多,色泽对比度强大,纹理非常清晰,打磨后更具光泽,摩氏硬度在5度左右。
临朐彩石的颜色有红、黄、绿、黑、青、褐、紫、灰等色。
按照质地结构、画面特色的不同,赏石界将临朐彩石细分成了好多种,有五彩石、披绿石、水纹波浪石、倒影石、竹子石、黑白玉石、古画石等。
木鱼石简介木鱼石产于山东济南市长清区馒头山,是一种中空的石头,其状大小不等,形态各异,一般有空腔,腔内物有的呈卵核状,有的为粉末或液体,手摇或敲击能发出动听的声响。
外壳质地坚硬、细腻,通常呈豆状,也有钟乳状、块状等;表面为土褐色、橙黄色、紫红色或黑色;半金属光泽,新鲜断面呈介壳状;摩氏硬度约5.5,比重3.6。
木鱼石是产自寒武纪中期地质时代,浅海中经化学沉积形成的一种珍贵的矿产资源,距今约5.5亿年。
因它特有的粉晶细晶结构和纹理清晰流畅酷似木纹,也称之为木纹玉。
产于济南市长清县境内。
木鱼石矿物成份中含有褐铁矿,Fe2O3的含量从20%到78%不等,其它杂质常为磷酸盐,还有少量的偏硅酸盐,以及锶、钼、锂、锌、硒等微量元素。
木鱼石的石质非常细腻,据其巧夺天工的产出形状和内部形态,经切割、雕磨,可制成具有原始稚拙、野性,古朴大方的工艺品。
尤其是那些惟妙惟肖、天然造型的木鱼石原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木鱼石是中国有名的矿产,据考证,形成于距今约5.5——5.8亿年,是一种珍贵的玉石石材,其产地仅限于泰山山脉西侧、被列入世界三大古老剖面标本山的长清区曼寿山一带,贮量有限,极其珍贵,因其色、纹、声酷似和尚诵经敲打的木鱼,故称木鱼石。
据《本草纲目》记载,木鱼石系珍稀中药材,其性甘平无毒,有定六腑、镇五脏之功效,久服有强力、耐寒、耐暑、不饥、轻身、延年不老之神奇疗效。
故而,木鱼石有“得者有缘,无福妄得”之说,得者往往不传其产地,更使该石身价百倍。
经实验室鉴定,木鱼石含有偏硅酸、锶、钼、锂、锌、硒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很强的保健和美容作用。
用木鱼石浸泡的水,在五分钟后,就可以达到优质矿泉水的标准,甘甜爽口,由于木鱼石有奇特的功效,被称为“中华第一神石”。
长期使用木鱼石杯饮水可减缓衰老,延年益寿。
长期使用木鱼石茶具饮茶,具有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之功能。
木鱼石质地非常坚硬、细腻,经过精心雕磨,可制成砚、盂、木鱼、塑像、茶具、酒具、动物等各种造型的精美工艺品,其独具匠心的设计、古朴大方的质地、巧夺天工的工艺,可誉为传世珍宝,尤其是那些惟妙惟肖的天然造型的木鱼石原石,更是珍品中的珍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泰山奇石特点泰山石分布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主峰周围山区,东溪、西溪及东麓麻塔、下港峡谷皆有分布,而尤以主峰西部桃花源峡谷中所产成色为最好。
由于泰山峰高谷深,水流落差大,冲刷力猛,每到雨季山洪卷顽石滚滚而下,千万年来冲刷出无数卵石。
泰山为火成岩,石质坚硬,卵石特别光洁滑润,晶莹明亮,石色铁青,纹理雪白...又因石出泰山,又常见神佛于其上,历代游人香客取之供案,故名泰山奇石。
东岳泰山,地处齐鲁,东临浩翰大海,西接东平之湖,北依黄河玉带,南连涓涓汶水,山水纵横方圆几百里,高高乎五岳之首,巍巍哉天下独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古老的泰山,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奇石文化,可以说泰山上一草一木一石,都有灵性,都是故事。
神话传说中的泰山“石敢当”能驱妖避邪保平安,即使现代文明的今天,人们也深信不疑。
如今在山东,谁家不藏泰山石,哪户不请“石敢当”。
泰山奇石让人青睐喜爱,自然有它的道理,笔者论其特点如下。
1、泰山奇石形成早:早在二十五亿年前,地壳发展史上的太古时代,泰山地区是一片汪洋,经过泰山造山运动,大量火成岩浸入,以变质岩和混合岩为主的泰山露出了海面,经过二十亿年的演变和多次沉降,泰山又一次沉入海中变为孤岛,由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燕山运动的影响,一亿年前泰山再次隆起,沉积岩经过风化脱落,古老的泰山杂岩和花岗岩重见天日,形成了泰山的雏形,后由于喜马拉雅板块运动的影响,约在三千万年前才形成了泰山今日的模样。
泰山出怪石早已被古人赞赏,并载入史册,《尚书.禹贡》篇记载:“泰岱出奇松怪石”,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说:“怪异,好石似玉者,泰山之谷出此”。
泰山是名山之最,封禅圣地;泰山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泰山是记录人类历史的丰碑;泰山是华夏文化文明的画廊,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和文化环境中,从泰山脱落磨练出来的奇石,内涵深厚富于神韵,可以说既有灵气,又有财气,其艺术品位高、经济效益好。
走遍全国捡石头之——山东玉石山东所产玉石有玛瑙、泰山玉。
玛瑙产于临沂地区的莒南、莒县、费县、沂水、临沂等市县。
土玛瑙质地不佳,半透明,多呈灰、白、红三色,石上有苔纹和胡桃纹理。
泰山玉产于泰安市,玉石坚硬,透明度好,色呈绿蓝,如上等岫岩玉、信宜玉和凤阳玉。
1、泰山玉泰山玉石种类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泰山墨玉、紫檀玉、翠斑玉、碧玉等,每种玉石的特点各异,其中墨玉质地非常细腻,主要用于大件工艺品使用加工;而碧玉则碧绿透明,光泽温润,极具收藏价值;翠斑玉也被称为白云玉,浅绿色纹路非常清晰,而紫檀玉则属于较少见的品种,十分珍贵。
泰山玉原石雕件雕件手镯泰山玉吊坠2、山东各地玛瑙山东玛瑙产于临沂地区的莒南、莒县、费县、沂水、临沂等市县。
每种玉石因为材质及出产地区的地质不同,所具有的色彩和特点也不同。
因为种类繁多,一时也很难归纳完整,因此一直不敢下笔,今日就斗胆写上几句,还望高人斧正。
谢谢!。
罕见名贵的奇石之崂山绿石!在玩石之风日盛的今天,人们更喜欢涉猎各类奇石,今天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种名叫崂山绿石的宝贝,各位喜欢赏石的朋友可以来了解下。
崂山绿石,是一种从海底挖掘出来的玉石,通体呈黑色或绿色,但密度和硬度不是一般的大,与泰山石相当,一般用来镇宅,其形成年戴几乎与地球的年龄相当,经打磨后温润而晶莹剔透。
在宋、元时,已有人将崂山绿石用于案头清供及制作文房用具,明、清两代始即成为名贵观赏石了。
崂山绿石又被称为崂山绿玉、海底玉,是我国有名的观赏石之一。
大部分用于陈设在客厅、书房等,或者制作成盆景。
产自山东青岛崂山,因此得名崂山绿石。
极品的崂山绿石具有多变的色彩和质地,色彩绚丽,非常有特色。
就算是不懂玉石的人,看到也能品味出它的漂亮。
一般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图文石即板子石,顾名思义就是翠面比较奇特;另一种是造型石即镶嵌石,也就是造型形态很特别。
崂山绿石是青岛的特色收藏,这两年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据说以前青岛仰口人是用崂山绿石盖房子的,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现在的崂山绿石身价动辄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下面大家一起欣赏下崂山绿石的美图吧!崂山玉石怎样保养好呢?1.崂山绿石被挖掘出海面时就会被封上薄蜡,否则就会出现开裂等现象,影响它的价值和美观。
2.新到手的崂山玉石一定要为它选一个木质较好、造型也与石头十分匹配的底座,而从收藏的角度来说,最好再配置一个比较好的几案。
3..崂山玉石怕干燥,应放在潮湿和避光的环境。
平时要多用干燥的布类擦拭,偶尔打薄蜡来做保养。
我想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欣赏和赞美天然混成的崂山绿石,正是因为其艺韵之秀,体形之瘦,气势之雄,风度之自然典雅。
--------------------------------。
山东省奇石品种简介1、长岛球石长岛球石,又称长岛珠玑,出自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南菜园湾、月牙湾等地。
该石质地坚韧,摩氏硬度为7度左右,结构细腻,表面光洁润泽,形状大多为椭圆或扁圆,大者如卵,小者如珍珠。
长岛球石属石英岩,由富含绿泥石、铁、铜、锰等多种矿物质,属变质岩,经千万年海水冲刷,沙石磨砺,而形成的球状图纹石。
石上七彩萦绕,鲜丽夺目,变化无穷,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长岛,历称庙岛群岛,又称长山列岛,由三十二座大小岛屿组成,统划为长岛县。
月牙湾位于北长山岛的北端,海滩上由大小卵石堆积成一条长2000多米,宽逾50米的彩色石带,一个个圆润如玉,晶莹剔透,月牙湾的五彩卵石俗称球石。
2、崂山绿石崂山绿石,又名崂山绿玉,俗称海底玉,旧称劳山石,出自山东省青岛市崂山东麓仰口湾畔,佳者多蕴藏于海滨潮间带。
崂山绿石的矿物学名称为蛇纹玉或鲍纹玉,主要矿物组成是绿泥石、镁、铁、硅酸盐,杂有叶蜡石、蛇纹石、角闪石、绢云母、石棉等的变质岩,质地细密,晶莹润泽,有一定的透明度。
其色彩绚丽,以绿色为基调,有墨绿、翠绿、灰绿,以翠绿为上品,间有紫、赭、黄、白、灰等颜色,深浅变幻各不相同。
多数绿石为层状结晶,有的排列均匀,有的厚薄悬殊,少数呈丝状、放射状结晶或云母结晶(有金星闪烁);在石肤表面或石缝的夹层间有针状结晶的,俗称"挂翠",常出现奇峰云谷、空山烟霞、石上清流等景观,具放射状结晶者有的呈现出奇峰高耸、岭脉延伸之景观,此为佳品。
崂山绿石具有玉石的性质,含翠,散荧光,光洁细腻,硬度适中,经雕凿磨光,即呈现出晶莹润美的光泽。
并有色彩多变、质地多变、结晶形体多变的特色。
崂山绿石的色泽静穆古雅,深沉谧静,多有自然图案,有的采集后稍加修饰即可供观赏,但有自然造型者甚少,主要观赏其色彩、结晶和纹理,可陈设于厅堂、几案欣赏,也可制作盆景。
山东红丝石红丝石的地质构成及特点红丝石,是山东奇石中的名品,产自山东沂山北麓。
历史以来资源极其匮乏,目前在临朐、青州一带有零星分布。
红丝石形成于4.5亿年前,属浅海-陆台潮坪相沉积岩,泥质灰岩。
红丝石底色红黄相间,因有红黄丝纹而得名,分为红底黄丝、红底红纹、黄底红丝、红底无纹、灰黄底淡红丝、灰红底紫丝等,其天然纹理千姿百态,变幻莫测,似行云流水,像人物鸟兽,状花卉山峰,有的中间夹杂石英,像断而不裂的冰纹,有的有绿色的石眼或金色的条带,还有的石料有点点墨痕。
红丝石硬度在摩氏3~4之间,特别适宜于制作砚台。
成砚后,质润理滑,色泽华缛而不浮艳;手试如膏,似有油液渗出;发墨润豪,墨色相凝如漆。
目前存量稀少,资源趋于枯竭,弥足珍贵。
红丝砚的历史地位西晋张华《博物志》: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黑山红丝石为第一;唐宋时被誉为四大名砚之首;唐书法家柳公权《论砚》:蓄砚以青州黑山红丝石为第一;宋文学大家欧阳修《砚谱》:红丝砚须饮水乃发墨;宋礼部侍郎苏易简《文房四谱》:天下之砚四十余品,青州红丝石第一,端州斧柯山石第二,歙州龙尾山石第三;清乾隆帝对红丝砚如是赞赏:“鸿渐不羡用为仪,石亦能言制亦奇。
疑是弥衡成赋后,镂肝吐出一丝丝。
”民国时日本商人和红丝砚爱好者纷纷到产地采购红丝石,形成采购热潮;赵朴初、启功、吴作人、李苦禅、刘海粟等名家均题诗题词铭志,给予“品评亦第一”的高度评价;日本著名书法家、日中书法家协会副会长梅舒适先生给予“红丝天下砚”的称号;曾作为国宝赠送给三任日本首相、新加坡总理。
泰山观赏石知识概览阚兆成2017/04/09阅读722泰山石的作用:“镇灾厌殃、保佑平安、石来运通、事业顺达”25亿年前,泰山还沉寂在茫茫大海之中。
古造山运动中,泰山呼啸着跃出海面,亿万年地火的锻冶,亿万年岁月的洗礼,泰山石变得雄奇瑰丽、五彩缤纷。
历史沿革泰山石文化源远流长。
《诗经.鲁颂》中歌道:“泰山岩岩,鲁邦所瞻”。
春秋时代齐国名相晏婴第一个赋予泰山石以文化内涵。
他说,要办好国家的事情,需要许多像泰山石一样高尚坚韧的人辅佐。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用“人固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歌颂视死如归的精神。
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则用“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表达对伟大人格的崇敬。
主要产地泰山石在泰安市泰山主峰周围山区的东溪、西溪、东麓麻塔、下港峡谷以及山脉周边的溪流山谷皆有分布,花岗卵石多产于泰山东部下港河、西部桃花峪彩带溪梳洗河的河底和河床等处,因山洪冲击,多呈卵圆形。
质形与色纹色美。
赤、橙、黄、绿、青、蓝、紫于一体,并且光润亮泽,主调鲜明,特色突出,并与其形态主题谐调一致者为上乘,混合色、双色、单色依次次之。
纹丽。
石纹富于变化、石理清晰细密。
构成图像文符者为上品。
纹可分平纹、凸纹、明纹。
理可分横理、竖理、曲线理、环状理。
泰山花岗卵石纹多黑白相间,平纹、明纹较多,构成图象极富变化,是泰山奇石的典型代表。
构成泰山石画面的花纹,有石筋和石皮之分,石筋具有一种浮雕之感,而由石皮形成的图案就比较逊色了。
品高。
形、质、色、纹、意(意境)的完美统一,指美石的综合气势情韵,是美石鉴赏的关键所在。
泰山石的综合品格千变万化,风情万种。
优秀之品形质既异,纹彩亦殊,无一重复,备无穷无尽之妙。
种类与特点泰山石为斜长片麻岩、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片麻状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及细粒角闪石岩等。
目前已发现的泰山奇石二十余种,从狭意上讲,泰山石主要指泰山卵石,其数量最多,质量最好,最具代表性。
此外,比较有名气的石种,还有泰山景观石、泰山碧玉、泰山墨玉、泰山泰黄石、泰山三叶虫化石、泰山花岗石、泰山金钱石、泰山鸡血石、泰山龟纹石等。
泰山石的产地介绍及特点介绍神秘而粗犷的泰山石有25亿年历史,是最古老的岩石之一。
泰山石是“天下第一山”——泰山母亲的子孙,博得观赏大雅之美名,实得益于母体泰山在中华民族中的神山地位。
泰山石是泛指泰山山脉周边山体河道中的石头,石质坚硬,大部分表面比较粗糙,青底带条纹石筋。
狭义的泰山石只是泰山北麓黄前、大津口、下港、桃花源等泰山主体“近支”,后来因资源逐渐枯竭,将周边支脉山体河道的符合泰山石特性的石头也合并进来,包括归属济南市管辖的西营、柳埠、武庄等乡镇,还有“远房”的徂徕峡谷石头。
泰山奇石生成于20多亿年前,因形成区域的不同,品质外观也有所不同。
1.下港峡谷产出的奇石:色彩变化多端,外表多以暖色调为主,是泰山奇石的主流品种。
2.麻塔峡谷产出的奇石:多以墨色为底色,间有白、黄图案,对比鲜明,给人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
3.黄前、大津口峡谷产出的奇石:以清底白筋的纹理为主,间有白、黄、红色的纹理,看上去比较亮丽,成色最好,也是泰山奇石的主流品种。
4.桃花源、武庄峡谷产出的奇石:品种齐全。
其中金钱石最有特色,青里透黄,雍容富贵,是泰山奇石的独特品种。
5.西营、柳埠峡谷产出的奇石:以青白纹理为主。
青里透着绿,白里透着红,色泽对比度明显。
不管产于泰山周边的哪个峡谷,都自成体系装点着泰山,它们均有共同特点,多以灰青为底,白、黄、红为纹理,质地坚硬、粗矿豪放。
泰山奇石简介泰山石产于泰山山脉周边的溪流山谷,其质地坚硬,基调沉稳、凝重、浑厚,多以渗透、半渗透的纹理画面而出现,以其美丽多变的纹理又以年代久远的风化外形而著名,泰山石以其古朴、苍劲、凝重的格调名扬海内外,又加上民间有泰山石能避邪、镇宅等传说,取稳如泰山,石来运转之意,泰山石近年来已成为炙手可热的风水石。
泰山石中的“文字石”、“数字石”、“人物石”、“天文地理”、“山水景观”、“花鸟鱼虫”、“十二生肖”等,或凸或凹,或动或静,龙蛇飞舞,千变万化,包罗万象,直接还原了大自然景观。
简介泰山石在泰安市泰山主峰周围山区的东溪、西溪、东麓麻塔、下港峡谷以及山脉周边的溪流山谷皆有分布,尤以主峰西部桃花峪峡谷中所产成色为佳。
济南历城、长清所产的黑白花卵石,也归入泰山石一类。
泰安的泰山石由于混杂了部分山石,而不仅仅是卵石,故而感觉更粗更峻,构图以绚丽多姿的花纹及山水树木为主;济南的卵石主要是水冲石,其质地相对细密,画面则以人物和动物居多。
泰山石中的佳品,多出自水冲石。
泰山石外表多见不规则卵形,结晶颗粒较粗,纹理清晰,画面突出,对比色调强烈,备阳刚豪放气概。
细品之,则见泰山供石如母体泰山的壮美,绝不以巧秀悦人,色彩古朴如中国水墨画的清高淡雅。
或山水,或人物,或文字,或鸟兽,各得其妙。
由于粗犷,泰山石在适当的视觉距离更显现出中国画大写意的神韵。
《石雅》说,泰山“麻石中有文如阿拉伯数字者,泰山也称之文字花岗石”。
文字花岗石在泰山石中占有一定比例;观其书法,当见线条奇异,铁划银钩,力透石背,刚柔相济,可使人领悟先甲骨,胜钟鼎,颜、柳、米、蔡犹不及的天书风采。
“岱岳美名五洲扬,千载神说接大荒,中华奇石数不尽,唯有泰山石敢当”。
神秘而粗犷的泰山石有25亿年历史,是最古老的岩石之一。
炎黄先民在泰山布灵石,焚柴草,行祭礼,是属原始的灵石崇拜。
魅力临朐临朐奇石临朐奇石临朐县奇石资源丰富,迄今已发现十多个系列、八十多个品种石。
形态、色泽、质地、纹理独特,具有观赏、实用及科研价值。
其中红丝石属钙质细砂岩,颗粒均匀、质坚而润、色彩各异,纹理天成。
彩石属沉积岩,坚硬细腻、石玉混合自然。
太湖石多分布在境内西南部山区,色以青、红,黄为多。
型以瘦、漏、皱、透,秀居首,自然、古朴、典雅。
紫金石呈紫色,间青绿花纹。
1简介“奇石,日本称之为水石,韩国称之为寿石。
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
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
”观赏奇石,要讲究瘦、漏、透、皱、清、丑、顽、拙、奇、秀、险、幽等十二个方面,更主要是要从质、形、色、纹、势等方面去把握奇石之美。
”2溯源“1986年4月,考古学家在山东临朐发现北齐天保元年(公元550年)魏威烈将军长史崔芬(字德茂,清河东武人)的墓葬,墓中壁画多幅都有奇峰怪石。
其一为描绘古墓主人的生活场面,内以庭中两块相对而立的景石为衬托,其石瘦峭、鼓皱有致,并配以树木,表现了很高的造园、缀石技巧。
这幅壁画,比著名的唐朝武则天章怀太子墓中壁画和阎立本名作《职贡图》中所绘树石、假山、盆景图,又提早了100多年。
唐在白居易眼里,牛僧孺实为唐代第一藏石、赏石大家。
唐朝的摩崖造像、石佛、经幢等文物在临朐都有保存。
石门坊摩崖造像多形成于唐天宝年间,现存的有50余龛,雕刻为深浮雕,深者达20厘米,形态各异,刻工精细,独具匠心,是研究唐代佛教和社会的重要实物史料。
1983年发现出土的经幢为青石八棱柱体,高1.75米,周围长2.68米,每面宽0.34米,上刻陀罗尼经,每面500字左右。
字体正楷,镌刻工整,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在这一时期,临朐奇石的记载已见于史料。
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对临朐红丝石有过品评和称颂。
宋宋代在临朐保存下来的石文化遗存更为丰富。
东镇碑林异彩纷呈。
据光绪《临朐县志》记载,东镇碑林有古碑360余幢,高者7米,低者半米。
宋、元时已有人将其用于案头清供及制作文房用具,明、清两代始即成为名贵观赏石。
崂山绿石按矿脉走向可分为水石和旱石:水石承受亿万年海水冲击浸透,光莹油润,适合雕琢的多为水石;旱石则经风蚀日剥,虽粗疏单调却尽显古朴,未曾雕琢的表面呈现潮水般纹理,如水墨山水画,极具苍茫悠远之意。
崂山绿石按其产出形态主要分二种:即以翠面为主要特征的图纹石,亦称"板子石",供欣赏的是平展翠面所呈现之精彩图案;以石、翠混杂纠结成块为主要特征的造型石,亦称"镶嵌石",所展示的是立体的山川景观或各种抽象形态。
板子石大多呈长方形板块状。
以六个面均有自然包壳、无断裂者为佳。
附着在板面上的一层翠绿色的结晶体,呈纤维状密集平行排列,所形成的平面称为"翠面"。
翠面晶莹光润,色泽变化不定,纤维状晶体分层出现端头,并呈鳞次栉比排列。
治石者按纤维走向以端头朝上垂直将石板摆放,摆正之后再修剔刷磨,使之符合画意。
由翠面作出的画是靠垂直层次来表现意境的,有类似浅雕的风格。
镶嵌石的特征是"翠"成束状、缕状,弯曲纠结在许多小块绿石之间,挤压成块状结构,多以方块及斜块组成。
其翠的晶莹度稍差于图纹石的平面翠,硬度也稍软,但色彩更丰富多变,绿色中掺杂着黄、白、赭、红,如湍流穿石,彩云流锦。
镶嵌式结构的绿石,是一层厚约一至三厘米不等的石英状粘层把许多小块固结在一起的。
在造型时,根据构成状况,可顺其纹理动锤,或劈或凿。
其石质一般较为坚硬,细密,加工后既圆且润。
仰口海湾距青岛市区有百里之遥,湾畔有两条颜色特异的石脉蜿蜒入海中。
一条偏向东南方,石质稍软,颜色呈翠绿;一条偏向东方,石质稍硬,颜色呈墨绿。
石脉越深入海底,质地越好,色泽越纯。
在秋冬季节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海水退潮绿石滩露出海面时方宜采石。
二十世纪九十年中期以后,"镶嵌石"渐成崂山绿石的主流,海坑石告磬后,"果老嵌石"上的旱坑石被开掘,此后的许多佳石,多采于此山之旱坑。
因该石资源有限,以及为保护仰口景区的景观,现产出崂山绿石的几个海坑、旱坑已被国家彻底封闭保护。
3、竹叶石竹叶石,亦称鱼籽石、五花石,主要出自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临沂市平邑县、潍坊市临朐县等一带山坡上。
该石为石灰岩,学名叫竹叶状灰岩,属寒武系碳酸盐类的沉积岩,摩氏硬度约4至5度;呈红、紫、蓝、黄、白、青灰、紫灰等颜色;石上纹理多为竹叶状,有的凸出石面,奇形分布,相间明显,清秀可爱;因花纹既像竹叶堆积又形似一团鲕状鱼籽而得名。
竹叶石原岩是集散于海里的碎石,经海水冲击、侵蚀成类似橄榄状长约0.3~10厘米的碎块后,被钙质的胶接物粘压在一起,在地壳变化中露出地面,受长期风化、雨水冲刷等作用而形成。
竹叶石多散布于半山坡上,大小不一,独立成块,极易觅寻。
外型一般较完整,用淡盐酸清洗一下,即可获得理想的观赏效果。
竹叶石形态各异,品种繁多,以石头上竹叶凸突石面、竹叶与基底经谓分明、分布均匀者为佳。
临朐南部青石山区产的竹叶石,石底色与石上纹理颜色对比鲜明,花色斑斓,石质细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4、临朐紫金石临朐紫金石,出自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冶源镇三阳山、二郎庙及石家河一带山岭的土中。
该石质地致密嫩滑,温润如玉,色泽端庄,纹理缭绕,声音清脆。
因石呈紫色间有不规则的金黄色纹理,故名紫金石。
古代临朐县隶属青州府,故也称青州紫金石。
临朐紫金石属钙质岩,摩氏硬度为3.5~4.5,磨光面显油脂光泽;色泽映紫,呈紫、褐紫、灰紫、酱紫等变化,嵌有浅黄、浅绿、绿黄、金黄、晕红等色带与色团;纹理大多清晰,少数朦胧,有豆绿色圆眼,含瞳子、晕三、五层,有些部位映日泛银星。
石灰岩临朐紫金石色紫纹黄,对比明显,易形成各类图案,可磨制成观赏石以及制作砚台和其他工艺品。
紫金石砚手试如膏,泛墨如油。
唐朝时曾"竞取为砚",至宋朝初年,石源濒于匮乏,其后渐不见面世,近年又重新发现。
临朐紫金石古以制砚而闻名,现在主要以观赏为主。
紫金石形成于距今约4.5~5亿年的早古时代,属浅海——陆台潮坪相沉积岩。
岩性是泥质白云质粉晶灰岩。
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含量为90%左右,另有铁、锰等不透明矿物及白云石和泥质物。
赋存于寒武系炒米店组中部的落层至中厚层深灰色泥云质条纹、条带灰岩,以及紫红色竹叶状灰岩和藻凝块灰岩韵律层中。
含矿层厚1~2米,内存的紫金石多呈透镜状或扁豆状,单体一般厚5~20厘米。
紫金石是在巨厚的沉积碳酸盐岩系形成过程中,于沉积间断之后和大规模海侵之前形成的。
在海退阶段的陆台地段,以接受陆源为主的微细沉积物,因气候等原因泥状沉积物产生龟裂,继而的再沉积则填于龟裂缝隙中,然后又接受海侵后的连续沉积。
由于先后沉积的物质中,铁、锰等含量的不同和化学反应的差异,使紫金石的紫色调石基和黄褐色不规则条纹,整体上呈龟背状和其他形状。
5、淄博文石淄博文石,又名汶石、博山文石、莱芜汶石,主要出自山东省淄博市博山、淄川两区。
博山古为青州府益都县颜神镇,境内为石灰岩与花岗岩、泥板岩相间风化地貌,其神头黑石湾、蛟龙扫帚坡、石炭坞老猫窝、石马、万山、白石洞等地均有文石蕴藏。
淄川区的西河、黑旺、磁村等地,也是文石的主要采集地。
特别是神头黑石湾的文石,其石色较黑,纹理细腻丰富,间有白筋,质地坚硬,叩之有清越之声,自然形态较佳。
淄博文石是青州石的一支,其赏玩起源于明末清初。
淄博文石的石质为石灰岩,部分含有白色石英岩。
石灰岩一般为灰白色,但常因含有各种杂质而呈不同的颜色,如含铁者带红色,含有机质者变成灰黑色。
淄博文石造型奇特,富有神韵,或为物状,或成峰峦,或玲珑剔透,千奇百怪,具有瘦、漏、透、奇、灵的特点。
其中山形石峰峦参差,皴皱多变,有独峰、双峰和群峰等;象形石浑雅灵巧,形象逼真,有人物、飞禽走兽等;玲珑石具有奇、怪、丑的特点,洞窍奇秀、嵌空玲珑,突兀挺秀,瘦劲苍奇。
淄博文石石表纹理脉胳变化多端,具有点划交错、延伸、平行或弯曲等变化,形成斧劈皴、折带皴、披麻皴、荷叶皴、卷云皴、蜂窝皴、流水皴等立体皴皱。
淄博文石大者多做园林庭院饰景,中小者的可雕座嵌之,陈设于几案欣赏。
淄博文石源于山体岩石,经漫长风化、地壳运动、水流冲刷等作用,被解离出来的石块深埋于酸性红壤土中,在含有机和无机酸的地下水长期溶蚀下,而残留下险怪多变或玲珑剔透的形状。
当岩石中有裂隙时,其裂隙常被溶穿,形成沟、壑、孔、洞和千奇百怪的外形。
淄博文石大都深埋于巨石间酸性红粘士之中,新出土的原石表面沾满泥浆等附着物,孔洞中多为褐、赭色软土充塞,须洗刷、剔除后方可把玩。
一般先用钢丝刷顺其纹路粗刷一遍,然后用稀盐酸冲刷,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若石表有比较坚硬的黄色钙质附着物,需用工具细心剔除;一时难以剔除的,可将其置于露天,经长期日晒雨淋,待有自然风化状时,再经人工剔除,则会露出其质朴无华的自然形态。
6、临朐怪石临朐怪石,亦称北太湖石、太湖怪石、湖石,出自山东省沂蒙山区北部临朐县西南的山岭沟壑之中。
该石属石灰岩,颜色有青、红、黄等,多数呈灰青色和青黑色,型以瘦、漏、皱、透、秀为主,形态生动,俊秀自然,古朴典雅,具有形质俱佳之特点。
以石质青纯,表面光滑,自然造型奇异,可独石成景者为佳。
该石储藏量极为丰富,全县约有145万吨。
临朐怪石是四、五亿年前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石灰岩,经千百万年的风剥雨蚀或波击浪打自然形成。
临朐五井镇的莲花山,整个山体均由太湖怪石构成。
这些怪石原埋在地深层,由于地壳变动,现多数浮在地表层。
该石千姿百态,大小不一,石质细腻,千穴百孔,圆润多皱,扣之有声。
一般用于点缀园林风光,或叠造假山、做盆景等。
大气磅礴者,可独立置石,营造自然景趣;小巧玲珑者,可陈设于几案赏玩。
7、沂蒙青石沂蒙青石,出自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及沂蒙山区各地。
8、娑罗绿石娑罗绿石,出自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
该石与青岛的崂山绿石同属一族,原系超基性橄榄岩蚀变的蛇纹岩,因其翠面婆娑有致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