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史研究取得了辉煌成就。在60年的办刊历程中,《历史研究》不仅见证了这些成就的取得,更是学术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在创刊60周年之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田余庆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林甘泉先生和陈高华先生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1《历史研究》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中国社会科学报》:感谢各位先生接受我们的采访,能否谈谈你们与《历史研究》之间的往事?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界定《历史研究》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学术形象和地位?

2引领中国史学健康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年来,史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史学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都有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政治史研究似乎有些停滞不前。您如何看待政治史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历史研究》在这方面应如何发挥学术引领作用?

田余庆:社会自然而然形成一个统治系统,没有统治系统也写不了历史,这个系统除了政治还能有什么系统呢?脱离开政治史,单纯以经济史为系统写一部通史,恐怕是行不通的,因为社会的组织就是这样。无论中外,也无论哪一个朝代,都是如此,这样才会有历史,才有历史学。至于政治史搞偏了、观点不对头,那是做学问本身的问题,不是政治史要不要的问题。过去搞政治史,未见得搞通了,政治也是有表象、有内涵的。在表象上,你也描他也描,描得千篇一律,就没什么意思了。但是,要真正把政治面目勾画出来,并非人人都想得到,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深度研究。我们是否对中国每个朝代都进行了这样的研究?并没有。

政治史本身没有错。任何一个国家写通史,都要以政治史为主干。问题就是有些东西只适合做专史,不能拥有政治史那样的地位。在政治史研究中,资料搜集占很大比重,前期工作要付出很多,搞政治史就像爬喜马拉雅山,爬一千米、两千米的人很多,但真正能接近顶峰的人就很少。在这个位置上,要上升几十米都是非常困难的,而难爬的这块地方,愿意去爬的人也很少。《历史研究》应该引导更多的人在学术高峰上勇于登攀,一往无前。

陈高华:实际上,碎片化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研究具体问题、“小问题”,这本身并不能说是错的。史学研究,既要研究大问题,也要研究小问题,这是互相促进的。但是,如果总是研究小问题,而不能以小见大,这就会导致碎片化,并带来一些消极后果。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两类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3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

《中国社会科学报》:“五朵金花”的研究,是中国学者利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中国史学研究的结果。各位先生如何看待唯物史观对中国学术的影响?

我觉得“五朵金花”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成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五朵金花”。而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以及历史分期,确实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应该说,20世纪50年代掀起的马克思主义学习热潮是中国学术界的一大事件,对中国史学的进步起了积极作用。现在我们研究中国历史,能够成体系地讲出来,对史实的考订也比以前进步了,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此。翻检当时的目录,不难看出,《历史研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领学界深化中国史研究方面,旗帜鲜明、厥功甚伟。现在一些媒体过度吹捧新中国成立前非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成就,仿佛我们的史学研究水平还不如过去。其实,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学研究发展到现在,发现了许多以前闻所未闻的新史料,也提出了很多以前没有提出的问题,整体上将我们的研究水平、认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林甘泉:现在思想史研究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很少甚至根本不提“唯心”、“唯物”,好像这个问题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实际上存在不存在呢?马克思主义认为是有“唯心”、“唯物”之分的。国外学者有时候比我们更注重理论研究,倒不是说他们的研究有多深入,但他们的观点还是比较别致的。

田余庆:这一点我同意,中国学者对外国的研究往往没有外国人研究中国那么深入、透彻。以中国史研究为例,外国人研究的深度,与中国人研究外国史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外国人好像更能进入到中国内部来,而我们要想深入外国社会之中,则没有那么容易。这是整体学术水平的问题呢,还是历史的原因呢?《历史研究》也应在这方面引导人们去思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努力深化中国学者对国外史学研究的认识。

陈高华:中国缺乏研究他国的传统,没有基础。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东亚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从来都是他国研究中国,而中国没有研究他国。像日本研究中国问题,尤其近代一百多年,就是为了侵略,这是花了功夫的。例如敦煌学,有“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的说法。现在则不同,在中国古代史很多领域,我国的研究是领先的。再如在藏学研究领域,以往中国学者根本沾不上边,但现在中国学术界也是处于领先地位。

林甘泉:我还想从思想层面谈一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要不要坚持。从学者所做的研究中,是能看出其指导思想的。何兹全先生曾对我谈到,现在各种新潮的意见,他觉得多数都可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有些具体认识可能需要不断完善,但有一条,其经济形态理论的科学性是不容否定的。对此我有同感。谁都没想到今天的世界能发展到这个水平,人造器官都出现了,社会结构和关系还要完全按照一百年前的理论去套吗?马克思主义要有一个新的发展,必定会改变人类的一些观念,社会也在变化。但是,马克思的一些基本观点,还是得讲,只不过新的形势下要用新的材料和词汇来解释。怎么解释、怎么讲,都可以敞开来讨论。

4期待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历史研究》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取得更大的成绩,能否提供一些建议?

陈高华:中国现在的刊物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这么多刊物没有必要。刊物过多,意味着水平下降。很多刊物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只有少量刊物能够保证质量。《历史研究》的稿件质量当然是最好的,因为它的选择余地大。竞争是有,但不用害怕,虽然刊物多,但实际上获得学术界认可的,也就是那么几种。只要我们能坚持自己的学术风格,主动地应对挑战,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我认为,现在史学界最大的问题是讨论不起来,很难像以前那样针对某个重大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不管是史学,还是哲学、文学,如果没有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对学科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THE END
1.颠覆你的历史观,越读越上头的历史杂志《看历史》的全新改版,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联动,聚焦在三国文化,邀请三国文化专家学者,为读者带来一场文化盛宴。杂志用现代人的视角解读三国,凝聚着中华文化精华的三国文化与新时代碰撞出不一样的激烈火花。 05 《百家讲坛》 以故事讲人物,以人物讲历史,以历史讲文化,以文化讲人性,给读者新鲜https://m.douban.com/note/866775585/
2.推荐16个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文史公众号!学术文章人文史学时政推荐理由:文史爱好者集中地,剖析历史,关注现实,洞察世事。表面现象隐藏着暗逻辑,微小细节折射着大历史!每天3分钟,一起增长知识,广博见闻,成就你的人生大格局! 历史学参考 ID:ZhengShiCanKao 推荐理由: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一切历史都可以从现实中找到映射。本号专注于推送历史、文化、时政类优秀文https://www.163.com/dy/article/JANAT0QN0523IQ3R.html
3.历史研究杂志是属于什么级别的期刊?(已解决)历史研究杂志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内刊号:11-1213/K,于195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的历史类系列杂志的CSSCI南大期刊。https://www.fabiao.com/lsyj/wenda/01.html
4.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杂志同类期刊推荐有哪些?中国教育学刊、新课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现代化、语文建设、读书文摘、山西教育·教学、吉林教育、 等期刊都属于教育类期刊,以供参考,详情可咨询网站客服。 杂志介绍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杂志内容丰富、思想健康,1979年创刊,目前以季刊形式发行,刊物对外积极扩大宣传,致力于提高杂志质量与影响。杂志是国内历史教https://www.haotougao.com/zxlsjxyj/wenda/04.html
5.收藏期刊的乐趣与挑战探索古籍珍品记录现代佳作此外,不同类型的期刊具有不同的价值。在学术界,对于某些顶尖学术杂志而言,它们几乎就是权威性资源,而在艺术界,一些专注于特定艺术流派或历史时段的小册子则可能蕴含着极高的情感价值。 当然,也有人会因为某个主题特别感兴趣而选择了进行精确化 收藏,比如科幻小说或者动漫相关的事物,那么这类人的目标自然也不同,他们https://www.tepnz.com/zi-xun/590228.html
6.历史学核心期刊介绍《历史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最早的一本综合性史学期刊。它一直是全国历史类期刊中居首位的核心期刊,。 本刊主要发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史学理论、史学史、各种专业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刊登史学研究动态、读史札记和史学著作评论等。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828/08/32420136_586454460.shtml
7.关于历史的期刊有哪些关于历史的期刊有哪些 问:有没有什么好看点的历史杂志 答:订阅网有《世界历史 》 《历史研究 》等,你可以登陆该网站看看详细简介。 答:1、《国家人文历史》: 《国家人文历史》是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一份集事实政论与人文历史于一体的资讯类杂志,刊物依托人民日报特有的时政优势和丰富的报道资源,以“读时事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99ba2942f8b2203f6ca75085.html
8.杂志铺海外春秋商海春秋军旅春秋警谍风云人文历史类期刊书籍文史春秋杂志 2024年 杂志铺 海外春秋商海春秋军旅春秋警谍风云人文历史类期刊书籍杂志订阅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108.00 定价 ¥120.00 配送至 四川成都市 至北京市东城区 服务 由“杂志铺旗舰店”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杂志铺旗舰店明星店铺 http://product.dangdang.com/1506118145.html
9.历史研究杂志历史研究学术信息 影响因子:1.1 期刊导航: 首页期刊人文社会科学哲学与人文科学世界历史 历史研究杂志,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专题研究、学术述评、读史札记等。于1954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 https://www.youfabiao.com/lsyj/
10.历史研究期刊历史研究杂志历史类期刊《历史学研究》是一本开放获取、关注历史学领域最新进展的国际中文期刊,主要刊登历史学领域基础研究及理论的原始性研究成果及前沿报道、学者讨论和专业评论等多方面的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历史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OJHS.html
11.世界十大财经杂志财经杂志排行榜财经杂志推荐经专业评测的2024年财经杂志十大品牌名单发布啦!居前十的有:Fortune财富、Forbes福布斯、彭博商业周刊、哈佛商业评论、Barron's巴伦周刊、经济学人、英国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FastCompany快公司、Inc.杂志等,上榜财经杂志十大品牌榜单和著名财经杂志品牌名单的是口碑好或知名度高、有实力的品牌,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借鉴https://www.maigoo.com/maigoo/6261cjzz_index.html
12.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CSSCI期刊主编:我们需要这样的文章02王学典: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兼《文史哲》杂志主编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完成期刊人的历史使命,期刊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以满足国家和民族的重大需求为圭臬,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从学术的角度系统梳理和研究中国文化,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https://www.paisi.edu.cn/kyc/2022_10/13_00/content-19478.html
13.这份中国最权威的历史研究杂志改版了,中国历史研究院新办两刊摘要:《历史研究》创刊于1954年,是中国史学界的一面旗帜,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声望。改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史学引领作用。 在我国史学界享有崇高学术声望的《历史研究》杂志正升级改版,与此同时,《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和《历史评论》将于2020年创刊。这是记者从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30日举行的新刊发布会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97967
14.《历史学文摘》杂志订阅2025年期刊杂志订阅欢迎订阅杂志W-K1《历史学文摘》杂志2016年每册18元,全年4期,全年价格72元刊物主旨:涵盖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史学理论、考古学和各专门史等。每期从上百种学报、专业期刊的历史类文章中筛选出观点突出、有一定新意的文章汇集成刊,突出观点、提炼精华,形成一个浓缩版的学术对话空间,便于读者把握历史学科研究的动态。 主要栏目:http://www.myzazhi.cn/mag_16/lsxwz.html
15.发表历史论文的杂志教学类期刊:如果您的工作更偏向于历史教学,可以考虑以下期刊: 《历史教学》(分高校版和中学版) 大众杂志:这些杂志面向更广泛的读者群体,对论文的通俗性和普及性有一定要求。以下是一些大众杂志: 《文史春秋》 《文史月刊》 《文史杂志》 《文史天地》 https://www.qwqk.net/news7748.html
16.“整体滑坡,生存艰难”青年类期刊迷茫前行“整体滑坡,生存艰难”青年类期刊迷茫前行 “青年期刊已经整体滑坡,很多刊社生存艰难!”记者在不同的期刊座谈会上多次获得这样一个信息。 乍一听,记者对此有些难以置信。要知道,《青年一代》兴盛时曾经创下500万份的期发行纪录,《中国青年》期发行量最高达394万份,《辽宁青年》历史上曾经发行到240万份,《山西青年https://news.cctv.com/society/20080408/104302.shtml
17.世界历史期刊《世界历史》杂志是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创办于1978年,发行周期是双月刊。综合影响因子0.45,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要栏目有20世纪史回顾、争鸣、研究综述、新书评价、史家论坛、学术报道等。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ISSN:1002-011X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https://www.hfabiao.com/sj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