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肌肉失去弹性、皮肤没有光泽、腰间长出“游泳圈”,还是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脾气虚弱导致的。脾虚怎么调理?脾虚不能吃什么?
脾主肉,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无论是肌肉失去弹性、皮肤没有光泽、肤色暗淡、腰间长出“游泳圈”,还是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脾气虚弱导致的。脾虚怎么调理?脾虚不能吃什么?
【脾虚的人尽量别吃或者少吃这10种食物】
1、梨子
生梨性凉,脾虚切忌。正如《饮食须知》中所言:“多食令人寒中,损脾,生食多成冷痢。”《本草经疏》亦云:“脾虚泄泻,法咸忌之。”清·王孟英也曾指出:“中虚寒泻者忌之。”因此,凡脾虚之人,尤其是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切勿食用。
2、山楂
又叫棠株、山里红。能开胃消食,但有损害脾胃之弊。如《本草纲目》中曾说:“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但不可多食,恐反克伐也。”《本草经疏》中也指出:“脾胃虚,兼有积滞者,当与补药同施,亦不宜过用。”元·朱丹溪还认为:“山楂,若胃中无食积,脾虚不能运化,不思食者,多服之,反克伐脾胃生发之气也。”
因此,脾虚之人勿食之,更忌多食常食之。
3、甜菜
又叫君达菜。其性凉,有损脾气。如《本草求真》中指出:“脾虚人服之,则有腹痛之患,气虚人服之,则有动气之忧,滑肠人服之,则有泄泻之虞。”由此可见,对脾气虚弱,尤其是脾虚便溏之人,不宜多食常食之。
4、枸杞子
性平,味甘。但古代医家也有认为,枸杞性寒。如《别录》中说它“微寒”。《食疗本草》认为“寒,无毒”。《本草求真》中还说:“枸杞,甘寒性润。”
正因如此,对平素脾胃虚弱,或素有脾胃虚寒便溏者,皆当忌之,正如《本草经疏》中告诫:“脾胃薄弱,时时泄泻者勿入。”
5、鸭肉
性凉之物。《饮食须知》中曾说:“鸭肉味甘性寒,滑中发冷气。”清·王孟英亦云:“多食滞气,滑中,凡为阳虚脾弱,……皆忌之。”因此,脾虚之人,尤其是脾阳不足者忌食鸭肉。
6、甲鱼
有凉血滋阴作用,属于清补食品,滋腻之物,多食久食则有碍脾之运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尤其是脾胃素虚之人,应当忌食之,正如《本草从新》中所告诫:“脾虚者大忌。”
7、田螺
性寒,味甘咸,有清热解暑作用。正因其性质大凉,《随息居饮食谱》中才明确告诫:“多食寒中,脾虚者忌。”
8、螺蛳
性寒,味甘,虽有清热作用,但对脾胃虚寒之体则不相宜。正如《本草汇言》中指出:“此物体性大寒,善解一切热瘴。胃中有冷饮,腹中有久泄不实,不宜食之。”姚可成《食物本草》亦说:“多食令人腹痛不消。”故凡脾虚者,法当忌食之。
9、蚌肉
性寒,味甘咸,能滋阴、清热,但脾虚之人不宜多食,食之易伤脾胃阳气。所以,清代食医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告诫:“蚌,甘咸寒。多食寒中,脾虚便滑者皆忌。”
10、牡蛎肉
性质微寒,味甘咸,虽有滋阴养血作用,但多食久食则导致脾胃虚寒,加重消化系统慢性疾病的病情,凡因脾虚所致的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症、慢性腹泻者均忌多食。清·黄宫绣还说:“脾虚精滑者忌。”
【脾虚的食疗方法】
1、粳米粥
粳米50克,葡萄干10克,以适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炖煮至稀烂即可。
2、香菇牛肉汤
香菇10克泡好,瘦牛肉30克先用粉面裹好,汤沸后入香菇,再拨进牛肉片,同时点入适量味精、食盐、香油,煮沸后即可。
3、炒牛肚土豆丝
熟牛肚50克切丝,土豆(马铃薯)80克,切丝后以清水淘洗掉表面淀粉,油锅热后加入少许葱丝和碎蒜,遂入肚丝土豆丝爆炒,并点入适量牛肉汤和盐、味精,土豆丝丸成熟即可。
4、扁豆馅包子
鲜扁豆两份,鸡肉一份,剁碎后加盐、味精、鲜姜汁和花椒水拌匀作馅,以小麦粉起面作皮,捏成包子后,置笼中,旺火蒸20分钟。
5、百合粥
百合、莲子、薏米各适量,同煮粥,加冰糖或白糖调味食用。
6、栗子煲粥
栗子肉20~30克,大米100克,同煮,加白糖或油盐调味食用。
7、荔枝粥
去核干荔枝5~15枚,大米100克,同煮粥,加白糖适量食用。
8、荔枝淮山莲子粥
干荔枝肉50克,淮山药、莲子各10克(捣碎),煮软,加大米100克,共煮粥,食用。
9、白果苡米水
去壳白果仁8~12粒,苡米60克,加水适量煮烂,加冰糖或白糖调味服用。
10、白果蒸鸡蛋
将鸡蛋1只开1小孔,放入去壳白果2枚,用纸贴封小孔,放碟中隔水蒸熟内服。每日1次,连服数次。
如果是吃热的食物同时,喝冰镇的饮料,啤酒更会加剧这种情况,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脾胃受损,出现了脾胃虚弱症状。以下内容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脾虚怎么调理食补,欢迎参考!
脾虚怎么调理食补一、脾气虚
【临床表现】
主症:食少纳呆,食后脘腹胀满,大便稀溏。
副症:面色萎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肌肉消瘦或四肢浮肿。
舌脉:舌淡嫩或有齿痕、苔白、脉缓弱。
【药膳】参苓粥
组成:人参(或党参),白茯苓,生姜,粳米。
方法:先将人参(或党参)、生姜切为薄片,把茯苓捣碎,浸泡半小时,煎取药汁,后再煎取汁,将一、二煎药汁合并,分早晚两次同粳米煮粥服食。
功效:益气补虚,健脾养胃。适用于气虚体弱,脾胃不足,倦怠无力,面色苍白,饮食减少,食欲不振,反胃呕吐,大便稀薄等症。
二、脾阳虚
主症:腰膝冷痛,经久泄泻,面浮肢肿。
副症:面色恍白,形寒肢冷,下腹冷痛,或五更泄泻,下利清谷,或小便下利,或腹胀如鼓。
舌脉: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细迟弱,或脉微细。
【药膳】附片狗肉汤
组成:附片,狗肉,盐适量。
方法:将附片放入上灌中先煎2小时,然后加进狗肉,煮熟放盐食
功效:回阳补火,温中止痛,散寒燥湿之功,煮时用开水,严禁冷水,否则会中毒。睡前服,服后不能吹着冷风和接触冷水。
三、中气下陷
精神倦怠,少气懒言,纳谷不香,面色白,腹胀便溏。重则见男子遗精、女子带下等症。
【药膳】绿豆糯米猪肠
组成:绿豆60g,糯米30g,猪大肠300g。
方法:先将猪大肠彻底清洗净,绿豆、糯米用水浸泡半小时,然后把绿豆、糯米放人猪大肠内并加水适量,肠两端用线扎紧,放沙锅内加水煮2小时左右即可。隔日服1次,连服7~8日为1疗程。
功效:补中益气,清热解毒,通便止痢。适用于湿热下痢,便血,痔疮初起,脱肛等症。
脾虚怎么调理食补一、方便简单的山药薏米芡实粥。
很多人会奇怪这么一碗粥就可以了。是的,它是其中之一,也是效果最好的,是调理脾胃,补气血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我们要想气血充沛,必须先将脾胃调理好才行,那些吃点就长赘肉、饱涨不适、便秘、畏冷等情况,只要气血足了,这些症状也都会逐渐的随之消失,减肥对于大家来说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粥也是五脏最好的补药,如果你的脾胃连喝粥都难以消化,那么药物就更难于消化吸收了,更何况它们不需要我们支出而是直接供给我们气血的良药美食。
山药性甘平,气阴两补,是培补中最平和之品,可健脾补虚,滋阴利湿,建议选择新鲜的山药,如果到药房买,建议用干燥后的生山药为佳。
薏米,主要的功效在于健脾祛湿,补肺化痰,和山药同用,相得益彰。
芡实,和莲子差不多,同属莲花科,味甘、涩,都有健脾止泻作用,因其甘能补脾。但芡实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它可以止腰膝疼痛,令耳目聪明,久食延龄益寿,去脾胃中之湿痰,即生肾中之真水,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
这三种食材可以说是同气相求的好兄弟,都有健脾益胃之神效,但同时又各有侧重。有不方便做在家熬制的`朋友可以将三种打成粉(超市既有),平时煮粥加几颗红枣即可。
注:胃寒可去掉薏米;胃热可去芡实换白扁豆,或偶尔换绿豆薏米粥,最祛湿热,对肝旺脾虚,舌苔黄腻的人最为对症。另每日空腹多吃些小枣,补血健脾,又益气通便,打造补血力强,小枣活血力强,夏天酷热以小枣为佳。当然山药也可以单独来吃,比如蓝莓山药,蒸山药,煲汤等。
如有人喝了此款粥感觉腹胀,此时喝一碗白萝卜汤,胃寒中的可再加上点胡椒粉,过一会就会舒服多了,几日之后就没有没有腹胀难以消化之感。
二、食不过饥饱,夏不贪凉食。
现代人十个人有7个脾胃有问题多是饮食不计而造成的,常常饥一顿饱一顿,还有一些是减肥的人群疯狂的节食,再疯狂的暴食,久而久之吃坏了脾胃,依仗自己年轻,身体好,丝毫不在意是否会影响健康,是否给自己带来什么健康隐患,过了三十岁之后就会逐渐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大不如从前,方知调理,其实防范永远比治疗更为方便更有有效。尽量做到三餐规律,不暴饮暴食,不因减肥节食。
西瓜和冷饮等在冰箱储存不能超过2个小时,比室温凉一些就行,还有就是不要吃的过多,冰淇淋等在嘴里含一会再咽下,也会缓解的多。
三、经常喝碗补血益气的牛肉西红柿汤
牛肉为补血益气的佳品,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切莫因为怕胖就放弃吃肉,牛肉绝对是你上好的选择,不仅因为含铁超高可以补血,还因为牛肉有很好的健脾益气的作用。而牛肉与西红柿可以说是绝配,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补血效果加倍,还可以降油脂,平衡酸碱。同时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也可以得到最大的释放,帮助女性抗衰老,防晒,美白。
看到了以上三点是不是很容易呢?其实为了自己的健康哪怕再麻烦一点也无妨,你说是吗?我们拥有怎样的健康,取决于我们有着怎样的生活态度,怎样的生活方式。爱自己,爱家人,你才会拥有一份高品质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