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入门之路与问答集附:打坐秘诀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6.26黑龙江

这就是典型的把“乐”点定得很高,而自己的世界又太小,在“小世界”里找到“大快乐”,当然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不如换个角度在“大世界”里寻找“小快乐”。如:在浩如烟海的书堆里充实自己;在芸芸众生中鼓励爱人多向别人学习;在十年寒窗苦读里陪伴孩子健康成长。这样难度小,满足感更强。

不管处于任何年龄段,处在任何环境里,依旧能够坚持去了解社会、用心去培育友情、不停地进行自我的探寻和思考。我们的世界就会因为丰盈而有趣得多。小快乐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支点,不会因为某一项支撑倒塌而伤心,不会因为单一而觉无聊,量的变化,总会引起质的飞跃。

心灵的自主和快乐是生活的磐石,而放下便是心灵自主和快乐的前提条件。人生本来就有许多的忧愁烦恼,生活中注定有悲伤和快乐,如果一直惴惴于心,总盯着不快乐的事情,那么幸福和开心就会躲着走开,我们就会将自己累垮。

泰戈尔曾说过:“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

诚意的生活,好比在做家务这件事上,多少女人带着愤愤不甘的心情做着家务,埋怨着家里的男人是甩手掌柜。可是,同样有女人,带着心甘情愿甚至享受的心情扫地拖地擦窗户,买菜做饭洗衣服,各样都做的井井有条。有时还学习一下韩国日本料理,懂得生活是自己的,质量总要高一点。

英国作家毛姆在《刀锋》里写过:“自我牺牲是压倒一切的情感……它使人对自己人格做出最高评价……对象是什么人,毫无关系,值得也可以,不值得也可以……当他自我牺牲自己时,人一瞬间觉得比上帝更伟大了。”

而人性都是这样的,若觉得是自我牺牲,总希望得到回报,否则总归意难平。当预期中的回报落空时,埋怨就产生了。而诚意的生活,是自己心甘情愿要做,要把生活质量提高,要过一种精致的人生。这样不仅是为了他人舒服,更是给自己一种安宁的快乐。

最近一个帖子转得人很多,如何在飞机上识别一个人是屌丝。比如:“你穿着衬衫西裤,看着很商务,却背了瑞士军刀牌双肩包,大老板有背这个的吗?”

听到大家这么说,可能屌丝马上就要改变路线了,再看看真正成功人士究竟怎么穿。其实,等你戴上劳力士,人家可能改成阿尼玛,等你追上阿尼玛了,人家就啥也不带了。

所以说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心里不舒服,也不痛快。为了迎合别人的目光,不断改变自己,之后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甚至忘了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感觉。许嵩说:“人不可能全然不顾外人的看法,但不必沦落到活给别人看。”

为自己而活,才能精彩,心里舒坦,走路还能带上风。

心中若持一份明净,尘世里到处都是山清水秀,禅意涌动。在心灵深处,开一方灵魂古刹,披一身岁月的袈裟,在明媚的尘世里无欲无求的,带着禅意修行。

静坐又称是冥想修行的第一方法,对于身心健康,十分有益。印度文献记载:“修者静坐,可减少身痛、心乱、麻痹等疾;修者静坐久,可减少妄念,禅之静定生智,减少烦恼或愚昧。

冥想或修禅坐在此前需要经历五个步骤的调整:

一,调饮食:

人身与饮食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活动,饮食若调整不好,容易影响身安心静;当我们进食时,通过食物咀嚼,进入胃中调和消化,并转入为对身体的滋养,各类营养精华化于血液,以供全身使用,因此说饮食与生命之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然而食物不可过多,即不要吃的过饱,饱食者令胃肠不宜消化,往往增加了肠胃功能的机能疲劳,不易吸收精华,反而排泄于体外,此类人叫身贪,见饮食无法自制,饮食美味令感官细胞兴奋过度,往往在饱食后身体懒散,松懈;这正是增加胃肠加倍工作所产生的疲劳,这种疲劳的结果是气机虚满身体,气满浮躁上行,造成身体火大,令静坐不得安宁;但饮食太少,营养不够,则造成体弱力衰,静坐难以有成效。因此,我们说调整饮食结构时,饮食适度最为佳.

二、调睡眠:

三、调身:

四、调息:

鼻中气体出入名为呼吸,一呼一吸完成名为调息。静坐人手最重要工夫在调息。呼吸有四种:1,喉轮呼吸:即侯头呼吸,此呼吸最浅短,仅在喉头出入,不能尽肺叶张缩的力量,因此达不到吸氧吐碳{二氧化碳}功用,血液循环不能优良,如此呼吸是属于不良作用,因此要改变。2,胸式呼吸:此较喉轮稍好,气体能达胸部,充满肺部,通常广播体操的呼吸活动,女性也常采用此呼吸,能做此呼吸,仍不算调息。3,腹式呼吸:一呼一吸,气体能到达腹部{脐轮部位},在吸气时空气人肺充满遍体,肺底舒畅扩张,把膈肌压下,这时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又呼气时腹部紧缩,膈肌被推而上,紧抵肺部,使肺中浊气尽量外散,这方算是静坐的调息,此调息能有效调整身体的放松。学修者还要注意:呼吸丝毫不可刻意或用力,鼻息轻细深长,自然达到腹部,连自己的耳朵也不闻出入息声,方是调息相;呼吸经历由粗到细,细到微细,微细到悬吸最终入胎息阶段。4,体呼吸:此呼吸为静坐功深者能够做到,呼吸细微的无法再细致,出入不知,如无呼吸,虽有器官作用,但无觉用,而气息仿佛从全身毛孔出入,至此既是达到调息之极至,可人深定。

五,调心:

心有真心与妄心,真心是心的本体,妄心是心的虚妄作用。我们自有生以来,迷昧真心,都在妄心用事,念念不停,眼,耳,鼻,舌,身,意,组成妄心身用,犹如意马心猿,难调难伏。我们静坐,可有两种心象:一是心中散乱,支持不定;二是心中昏昧,容易瞌睡。治散乱病,要把心中一切放下,看透身体也是外物,置之不睬,专心一念嗡字音轮于小腹间,自可入定。治昏沉病,要把心提起,注意鼻端,使精神振作;或起而径行再坐;或修数息观,从一到十,数到不乱,心息相依,绵绵密密,昏散两除。

通常来说心经历的由染而净要经五个层次:

第一、散乱心,随着外境心念纷飞。

第二、昏沈心,痴钝朦胧,陷于昏睡。

第三、不定心,散乱多于安定。

第四、一心,心能凝住于一境。

第五、定心,心状澄静。

后二者便是修行瑜伽所得的现象。

以上五种境地调整好了,就安身静气的进入你的专一冥想或者禅修事态中。

打坐最长阳气,就像冬天在屋里生火一般。阳气本足的人,一打坐就爱出汗,排出体表之寒。阳气不足的人,会觉得手脚温暖,鼻流清涕,排出体内之寒。

打坐是一种不思而得,不期而遇,不劳而获的尝试。老子说:“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不看窗外,便明天道。”说的就是打坐入静开阔眼界可以远行,也可以登高。可以破万卷书,也可以守方寸心。打坐是一种不思而得,不期而遇,不劳而获的尝试。

打坐最能聚阳生火,聚的是肝肾之阳,生的是命门之火。打坐时阳气内敛,最怕受寒,最好能拥衣裹被。打坐时可以想着'眉心’,可以想着'膻中’,也可以想着'肚脐’。就像是一个守着老宅的看门人,在院子里悠闲的走来走去。想停在哪里就歇在哪里。

初学打坐不必双盘,单盘就行,但要打到半小时以上,三个月后渐渐的自然就能双盘了。

初学打坐,不必拘子时午时,饭前饭后,只是不要过饥过饱就行。两手随意叠于腹前,两眼微闭,怡然自得。

打坐时气血旺盛,内力集中,便会冲击固有的病灶,通常是酸、麻、胀、痛。酸是缺血,但好血将至,多按揉即可。麻是气至血未至,可拔罐引血而至。胀是浊气有余,不可拔罐,可敲打经络,也可推腹。痛是血瘀,刮痧刺络可除。总之,静心打坐时,身体自行调节修复,酸麻胀痛,随它而去好了。

打坐可以是一种享受,也可以是一种受罪。享受的人打坐一小时,也不想下来,受罪的人坐十分钟,如坐针毡。不能享受打坐,就难坚持,坚持也无益。初学打坐的时候,一定要放松下来,先听听音乐吧,班得瑞的《迷雾水珠》很好听,可以作为打坐的背景音乐。

打坐是为了给自己的心,找一份清净,一份自由,一片只属于自己的天地。不是又学一门技术,又上一门课程,又劳一份心神,又费一份体力。打坐时没有什么必须遵守的规矩。腿盘不上,不盘,腰背不直,就先弯着。就象坐在沙滩上晒太阳。这样的打坐,不会腰酸背痛腿抽筋。

香木为伴3月21日

在道医养生的具体方法上,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真气打通前后的任督二脉,那么,就被称之为“打通周天”,也就是说,通过养生习练,让人体的真气像泉水一样沿着任督二脉所构成的圆环流动,如此一来,“真气从之,病安从入?”

打通小周天,就能不生病

在中国古代,如果哪位武学大师要想武功“更上一层楼”,就要打通人体最重要的前后生命线:前方的任脉,后方的督脉。而作为中医大夫,我发现如果普通人或者患者能把在人体最重要的任督二脉打通,就相当于为人体接通了“精气神”的输入管道,能够让身体很快有所好转。

事实上,这是历代名医所公认的养生要法。

前方的任脉,其实非常好分辨,前胸重要的穴位有两个,一个是肚脐(专业术语叫做“神阙穴”),一个是两乳中间的穴位,叫做“膻中穴”。把人体前胸的这两大要穴用一条线连起来,就是“任脉”。非常好记忆吧。而且,在这条经络上,还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养生要穴丹田(肚脐之下3寸,专业术语叫做“关元”)。

知道了任脉,就非常容易记住另一条生命线——督脉。任脉在前胸,那么,在后背和任脉对应的那条经络,就是督脉。

有人会问:说任脉、督脉是人体的前后“生命线”,是不是太夸张了,真有那么大的威力吗?

当然,在道医养生的具体方法上,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真气打通前后的任督二脉,那么,就被称之为“打通周天”,也就是说,通过养生习练,让人体的真气像泉水一样沿着任督二脉所构成的圆环流动,如此一来,“真气从之,病安从入?”

为什么任督二脉有如此重要的养生功能呢?这要从被称为“中国近代医学第一人”的中医大家张锡纯说起,因为他可以让大家单用《黄帝内经》中“四气调神论”,就能够进行任脉、督脉的养生保健,效果甚至比药物还要好!

不信,就请看张锡纯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讲述的3个医案故事:

有人因事北上,在路上偶感风寒。忽然想起张锡纯先生在其医著中提到的“炼气治病法”,于是在车中尝试“呼降吸升”,车走了大约30里路,就觉得心爽体舒,感冒顿时化解得无影无踪。

还有位患者得了一种重病,发病的时候喘得厉害,不能坐也不能躺着,吃遍很多药物也都没有用。后来,张锡纯就告诉他“呼降吸升”的练气治病法。一年后,就觉得丹田常暖,热力充满周身,困扰多年的疾病霍然而愈。这位患者感慨道:“医林之秘乎,抑天地之精乎!非明造化之机者,孰能与乎斯?慎之,秘之,非人勿传!”

呼降吸升法

这种胜似药物的养生法,其实非常简单,也就是医案中提到的“呼降吸升”:

呼吸的时候,只要让“呼气”和“吸气”分别对应着“任脉”和“督脉”就可以了。

(1)“呼气”的时候,让气息沿着前胸任脉的方向,从上(两乳间的“膻中”位置)降到下(肚脐也就是神阙位置),再降到丹田位置;

(2)然后,吸气的时候,让气息沿着后背督脉的方向,从下向上,直到头顶。

也就是说,让呼吸的气息沿着任脉、督脉所构成的一个圆环进行流动,就可以了。

张锡纯曾这样描述其神奇的效果:“盖通督脉可愈身后之病;通任脉可愈身前之病;督任皆通,元气流行,精神健旺,至此可以长生矣。”

唯一要注意的是“呼降吸升”这个要点。这样,不通过点按任脉、督脉的穴位,也能够让呼吸的气息在任督二脉内循环流动,反复循环,化为真气。虽不点按穴位,而百穴气血自然畅通,正如《黄帝内经》所言:“真气从之,病安从入?”

有人会问,“呼吸降升法”是不是只养“精气神”中的气,而不养精和神呢?其实,精、气、神三位一体,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如中医名著《类证治裁》中所说:“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经过百年传承的养生良法,都能对人体“精气神”全面补养,而非偏于一隅。

附:心灯老师——

人类无始以来,便被各种贪、嗔、痴折磨。各家仁人智士、宗教大师、杰出人士、思想家、天纵奇才者,甚至天界众生,都在努力挣脱轮回牢笼。他们发明无数办法,想尽各种聪明点子,受各种苦行,昼夜长叹,生生世世追求……

可是,我执的天性,注定了解脱真理的发现,是极难极难的。

人们创造、发明的许多宗教、理法,虽然都是劝善去恶、去欲存理,但人类之本性、情执之躁动,如难以驾驭的凶猛怪兽,轻而易举就会冲破各种自律、他律的笼子。人类因此,害人害已,造下恶业,痛苦不休,轮回不止。

而伟大的佛陀,悟出的八正道、四念处,如暗夜的一道阳光,正好解决了这一万古难题。

如实观照,就是正念当前,正是应对“我执”的利器,也是熄灭贪嗔痴的无上大药。

自此,轮回之轮,才渐渐被摧折……

把生命全然投入到观照呼吸、入出息念、数息法吧,这些法门看似简单,其实伟大无比。这珍贵的法门,来自伟大的佛陀。

大道本夷。

连神通都无法与观照相比,或言之,观照就是最了不起的神通自在。

观照,直接抓住了那个像孙猴子一样变化不休的心。随工夫进展,这颗心将展露它的本来面目。

往往,看起来最容易的法门,其实蕴涵了最珍贵的东西。

烦恼来时,如果你与之战,则烦恼将越战越强大,如皮球一样,越弹越高。如果你躲开,烦恼将尾随你去,纠缠你到醒梦之中;就算你一时忘记烦恼,它也会在你不请的时候登门拜访。

此时,你可以入定,暂时熄灭烦恼,让喜悦之阳光化去阴霾。但是,你出定之后呢?

而观照,是终极武器,是伐木去根之法。对待烦恼,你无须做什么,你就“纯然、客观”的看着它,它将表演得有心无力、了无趣味,最终灰飞烟灭。

但是,在开始,你还是应选取容易的观照物作为入手处:比如,呼吸。

物有始终。

很难一步登天。

观照呼吸,数息道法,等等这些法门,很了不起。

甚至都不需要你去花银子四处拜师。

甚至都没人要求你必须打坐、必须挺直腰杆、必须舌顶上腭、沐浴更衣、顶礼上苍、贡献牺牲、点香上供、跪拜磕头、诵持咒语、排除恶念……这些都不是必须要做的!

它也没有危险。不必过三关、战魔鬼,不必腰酸腿疼,不必汗如如雨,不必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不必经霜历雪,单衣过冬,辟谷不食,夜不倒单……

你可坐、可卧、可站、可走,什么姿势都无所谓。当然,诸式中以坐为最安稳。这也随你喜欢、不必强求。

你不必再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只要观照好呼吸就可以了。

你要做的,就是减少一些外物的诱惑,比如上网、看电视、喝酒、闲谈。

你要尽量独处。

你不要干扰它、它、它。无论那个它是什么,你只要看清它。

记住,你是台下的观众,而不要冲上舞台、把自己纠缠进剧中。观众是观众,舞台是舞台,演员是演员。

你是足球场边的观众,不是场上的足球队员,更不是裁判。你做的,就是清楚的看它们表演。

记住:不要干扰它(这个它,是呼吸,或是数字,或是其它什么什么)。

天然去雕饰,你是你,它是它,两不相干。

01,需要特别注意保暖

1、一年四季,静坐时要盖好膝盖、脚心;温带地区春冬季要盖厚毯子;夏秋季节要盖薄毯子;炎热地区四季也要盖薄毛巾被;

2、静坐时不能受“风邪”;练习者不能坐在能吹到后背风、侧面风(包括空调风)的地方。这里要说一个现象,有些朋友看了电视上在大海边静坐、习练瑜伽的图像,以为别人都是那样练的,结果自己跑到海边迎着海风静坐、练瑜伽,制造了关节病,寒病等等问题。其实电视上拍的只是为了视觉效果好看,没有人真的那样练习;

3、静坐时不能把腰部、肚脐暴露在外面;

4、静坐时颈椎后侧,大椎穴的位置遮蔽在衣服里面,不要穿露背的衣服;

5、不在温度过低的地方打坐,不在寒冷的地面上打坐;

6、刚练习完静坐,尽量不穿膝盖露在外面的裤子、背部露在外面的衣服;不要立刻吹风、吹空调,因为此时关节和穴位仍处于打开的状态,很容易吸收外界空间的寒气。

3、身体内部“活子时”出现时;

5、身体内“气动”时、脊柱发热时、丹田发热时;

6、断食期间;

8、练习瑜伽体式后;爬山或剧烈运动后;

9、大量说话后,通过静坐调气。

1、饭后一小时内不适合静坐;喝酒之后不适合静坐;

2、风大、打雷、闪电、暴雨的天气里;

3、身体极度疲倦时、大脑极度疲倦时,直接睡眠最好;

4、沉浸在情绪里,如沉浸在悲伤、愤怒里时,最好不要静坐。或者此时咨询静坐老师,应该如何调整情绪;

04,不适合的静坐地方

1、周围环境不安静、嘈杂、空气不干净的地方不要静坐;

2、让你感觉到身体紧张、心理紧张的地方不要静坐;

3、医院病房里、潮湿的地方、阴凉的地面上、阴气较重的地方时不要静坐;

4、“媒介体质”的人,身体灵敏度很高,尽量不要在人多的地方静坐;

5、不能在没有保暖措施的情况下坐在湖水边、海边、山顶、山洞里打坐;

6、尽量不在卧室的床上静坐,以免习惯性昏沉、睡觉;

7、尽量不在洗手间对面、大门正对方向、尖锐棱角的物体正对的方向、电视或者电脑正对的方向静坐。

05,静坐开始时的注意事项

1、做好所有保暖措施;

2、调整身体的姿势,舌尖抵住上颚,唇角放松;

3、不要着急进入冥想,首先放松身体1-3分钟,感受身、心、气逐渐融合。完全放松后,再开始冥想。

06,静坐结束时的注意事项

1、“还归原处”,平衡的散开身体中的气。包括意念集中、呼吸、搓手、补气、拍打等方法。我发现很多学习静坐的人忽略静坐结束后身体的还原。

2、不要立刻站起身,先放松双腿,摩擦双腿的前后内外侧、特别是膝盖部位1-3分钟,疏通下半身气血。

3、起身后行走1-3分钟。

4、一小时后再吃饭,如果口渴可以喝温水,不要饮用凉水。

5、如果静坐结束后很疲倦,最好不要外出,直接仰卧睡眠,能快速补充身体能量。

我在辟谷期间,感觉丹田跳动得非常强劲,比心跳还要强。因为在辟谷期间,全靠丹田气的运行,来保证所有的身体消耗,同时也要不停地吸收宇宙能量,所以,丹田跳动强劲。

33、我打坐时,同时感觉又热又冷,是怎么回事?

你的身体即有寒气,又有虚火。你的肝虚,肾也虚,肝属火,肾属水,阴虚火旺,导致水火不能相济,水是水,火是火,水火不平衡,就会又冷又热。多念佛,多打坐吧,这二种方法都治身体失调。你这个现象就是失调。

34、打坐过程中,丹田处跳动是怎么回事?

这说明丹田处的气聚足了。丹田气聚足了,就会把气运送到全身。

如果说心脏是个“血泵”,通过一收一放,把血液泵至全身各处循环;那么丹田就是一个“气泵”,通过一开一合,把内气泵至全身各处循环。打坐就是不断地聚气,让这个“气泵”的作用不断地加强,从而达到练功效果。

我在辟谷期间,感觉丹田跳动得非常强劲,比心跳还要强,也比平时打坐时跳动得厉害。因为在辟谷期间,全靠丹田气的运行,来保证所有的身体消耗,同时也要不停地吸收宇宙能量,所以,丹田跳动强劲。

35、打坐耳鸣是怎么回事?

耳鸣要分哪种鸣,如果是像夏天树上的蝉鸣一样,或是一种噪音,是因为肾虚,肾开窍于耳,就会耳鸣。对治的办法就是滋补肾水,肾好了,耳就不会鸣。

另一个是修到某个阶段,体内的气足了,在运行,来回地循环,因摩擦而产生的一种声音。这说明你生理的能量苏醒了,复活了。就像水管一样,当里面有水时,你一打开水龙头,里面就会发出流水的声音。

如果耳朵听到的是音乐之声,则是修行有了大长进的表现。古时候的修行人就是通过耳朵听到的各种声音,来判断此时心灵净化的程度和修行的功力。当能量上升以后产生的耳鸣,是一种功态的耳鸣。它们之间的区别在禅宗里有一个顺口溜,叫做“鼓钟初二三,琴箫出八定”。意思是说当耳朵听到鼓声、钟声的时候,说明你证到了初禅、二禅和三禅。听到了琴箫声,表示进入了四禅八定。

36、打坐时,感觉耳朵往外冒气,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种好现象。在六根关闭以前,会有能量往外流。在印度,有些人为了保存这股力量,用两个耳塞堵住耳朵,不让这股力量往外流。当一个人六根完全收回时,内在就会产生一种力量,往上冲。

如果拉了之后,没有什么不舒服,人很正常,也很精神,甚至越拉越舒服,是身体有寒气,在排。是好事,等到排完,就好了,

如果拉了后,人不舒服,发虚,没有精神,是吃坏肚子了。

38、打坐中,总是流汗,是怎么回事?

如果坐中出汗,下坐即止,是因为体内有湿气,在排湿。有湿气的人,一般没感觉到热,就出汗了。出的汗也是冷汗,一摸汗,是凉的,体表也是凉的。

等排完了,就会一切正常。坐中不要擦汗,就由着它流。一擦,出静了,汗不流了,留在体内,反而不好。打完坐,下坐再擦。

身体有湿气的人,一般有如下症状:有舌苔,舌苔滑腻。舌边有齿印。有时,口水发黏。下体潮湿。大便后,用三、四张纸都擦不干净。冲马桶时,马桶也不易冲干净,总会残存一点在上面。身上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不舒服,“湿气如裹”。脚上长脚气。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中的二、三项,一般是有湿气。深层原因是脾虚,不能行水化湿,导致湿气内停。湿气的特点是“黏”。严重的,可以看一下中医,吃一些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怎么样避免身体有湿气?

一、在身体毛孔张开的时候,不要先澡。

1、比如刚从外面回来,身体很热时,不要洗澡。

2、身上有汗时,要等汗出完了,完全干了,再洗澡。

3、刚打完坐,不要洗澡。

二、避免被潮湿物品覆盖

1、如果衣服被雨淋湿了,或湿到水了,应尽快更换。

2、洗完头发后,要等头发完全干了,再睡眠。可以用吹风机吹干了再睡。

3、平时,身上有汗时,应尽快擦干。

三、避免潮湿的环境

1、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室外的木头、草地、木椅子,表面上看起来是干的,但是内里一般都很潮湿,因为夏天多雨的缘故,尽量不坐为好。

2、在潮湿的天气里,睡觉前,最好关闭门窗后,打开空调,调到抽湿一档,开上45分钟点左右除湿,然后再关闭空调睡觉。门窗最好不要打开。

39、我打坐,有时候胸口会痛,是怎么回事?

是那里有点小毛病,平时都感觉不到的小毛病,在修复那里。等修好了,就不痛了。

如果是大毛病,平时就感觉到了,不会只有在打坐中,才感觉到。打坐时,身、心都没有任何任务,处于极静状态,这时,哪里有点小毛病,就被我们感知到了。这样的小毛病,到医院里是查不出来的。或者,也不算是毛病,那里只是薄弱一些。

每个人都有身体的薄弱环节。打坐入静后,人体会自动启动修复功能,哪里有问题就修复哪里。这是打坐的好处之一。

40、打坐中应注意什么?

打坐中最应注意的是不要受风。因为在打坐中,是全身最为放松的,全身的毛孔都张开了,是一个吸收宇宙能量的过程。如果这时候受了风,会和女人的月子病一样难治。所以,古人说,避风如避箭,不要当风而坐。

还有就是不要受惊。要在周围环境不吵闹时,再打坐。坐中是极静的,如果受了惊,易掉魂。人有三魂,掉了一魂,就会没有精神,或出现其他症状。要找大师来调整。

所以,不要受惊。也要告诉家人,在你打坐时,切匆打扰。

41、打坐后,为什么有的地方会串痛?以前没有过的。

打坐中,如果感觉到有的地方痛、痒、麻、涨、跳动,都是因为打坐后,你的气多了,但是,气聚在那里,又没有通,就会出现这种现象。气如果堵得不严重,平时是感觉不到的,只有在坐中,才能感觉到。如果堵得厉害,或者对身体比较敏感的人。下坐后,也能感觉到。中医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思是一样的。

就比如一条河流,河道里有淤泥、沙石。原来只有涓涓细流时,基本看不出来水流被阻。等水流增大了,就会在淤堵处溅起水花,还会发出很大的声响。你能明显地看到。

打坐是聚气、养气的过程。平时,气少时,你根本不知道还有被堵的地方。等气足了,你才能感到。但这时,气聚得还是不够多,等气聚得更多时,那些地方就通了。这好像河道里的水流更大时,就能把淤堵的泥沙都冲走了,河流就顺畅了。

气不通的人,可以在下坐后,多按摩那里,或多活动那个地方,帮助它通。

42、我为什么下坐后,还有气感呢?

每个人都有气的,无气的是死人,气少的是病人,气足的是强人。

打坐就是为了聚气,让气比正常人多。这样,身体就好。中医说的“气血不足”,就是指这个“气”。气不足,就病了。

43、打坐中,总是有痰、放屁,怎么办?

坐中,打嗝、放屁、吐痰,都是在排除身体的代谢垃圾,等于在排毒。要自然地排出来,不要留在身体里面。

44、打坐中,为什么口水多?

这是好现象。打坐中,舌头会自然地抵住上颚,会使口舌生津。这是琼浆玉液,是滋阴的,自然地咽下,就可以了。

45、坐中,我感觉才半个小时左右,下坐后,发现自已坐了快二个小时了,是怎么回事?

46、打坐中是闭着眼的,可是看到前额很亮,有时附近有色彩,是怎么回事?

这是自性光明现前了。这是开天眼的必经之路。开天眼之前,就会看到亮光、色彩、图像等。但并不是就一定会开天眼。就像你上了高中,你就有了上大学的可能。但并不是所有的高中生,都能上大学。功夫再高些的,有的人,晚上不开灯,也会亮如白昼。所有的物体,都看得一清二楚。

但是,在打坐中,不要追求神通。如果追求,是贪求,容易被邪魔利用。容易出偏。功夫到时,自然就会有神通。但是,神通不敌业力,神通改变不了命运,修善却能改命。所以,修善才最为要紧。

47、打坐闻到香味:是怎么回事?

48、打坐中,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

打坐前期发热,是身有虚火。打坐后期,见到效果了,身体的“气”聚足了,也会发热。这是阳气充盈的表现。这种热,是暧乎乎的热,是“舒服”的热。但大部分同修打坐身热,都是因为有虚火。这种热,是烦热,是“不舒服”的热。

打坐前期,如果上坐身体发热,下坐就不热了,是在排虚火。等排完了,就好了。排虚火有多种方式,可能有黄色舌苔;喉咙肿痛;也可能脸上起痘痘;可能晚上会再次发热,热到睡不着。或到了凌晨3-4点钟,会失眠。要坚持一下,等虚火排完了,身体会比以前明显好转。虚火特别旺的人,可以看一下中医,吃一些去火的中成药。

身有虚火的人,有如下症状:

有舌苔。口臭。牙龈肿痛或出血。喉咙发干、喉咙痛,如果吃了油炸类食品、干炒食品,病状更明显。严重的,会导致上呼吸道发炎。便秘。眩晕耳鸣。眼睛干涩,容易疲劳。睡眠不好,夜间潮热盗汗,多梦。凌晨3—4点钟易失眠。

女性乳腺增生,乳房内有肿块,乳房涨痛,经期更明显。女性易做性梦。男子容易产生欲望、遗精早泄。

以上症状中,有三项或以上,是有虚火的表现。

这样的人,是因为肝火旺。一般来说,肾也不太好。肾属水,肝属火,肾不好的人,肾水不足,水不能制火,导致虚火上升。并不是真的火多了,而是水不足,不能克火,而“显”得火多了。所以,是“虚”火。

感受人中

感受全身

吸气经过两个鼻孔,吸到下面,修拙火定三脉相汇的地方。吸气,肚子不要太鼓,也不要太忍。你会发现你吸气的时候,你的肚子会发硬,稍微硬一点,就忍住。但是也不能够太胀,不要故意地去胀肚子。吸气的时候,你的下腹部会发硬,也不能故意往里憋。就是自然的,不鼓也不憋进去,就是自然。

但是吸气的时候,下丹田就会有点发硬,然后在交汇的地方,气就会从中脉进去。你会感受到整个身躯,这步是第二步。刚才说的第一步,是感受这个地方(人中)。如果这个地方你都感受不到,你都还在胡思乱想,就别练我说的这个。

我说的这个是感受整个身体的,从上到下的,整个感受到。你吸气,从这里(人中)一直到下面整个身躯,你都感受到了,包括手怎么放,脚怎么放。呼...吸...呼...你的整体身体就像一个气球。吸进...呼...整个身体是一体的,甚至呼气的时候从下面的毛孔,从你的下丹田散发出去。可以观想你的气从毛孔里散发。

吸气的时候,你还是可以用鼻子吸。呼气的时候,你观想不要用鼻子呼,用整个身体,整个身体的毛孔张开,往外呼气。

但是不能够憋气,自然的,有所控制的往外放气。呼气和吸气都很清清楚楚地觉知。这就是第二步,叫做感受全身而入息,感受全身而出息。如是训练,不断地练习。这个多练,很重要的,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

觉受与境界

那个时候,你观照你的身体,你找不到身体了。你发现你的身体已经不存在了。你的觉知观照你的身体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感觉,你就找不到身体了,你有感觉才有身体嘛。

有些人练得找不到身体了,就恐惧,马上睁开眼睛看一下还在,然后又接着练。会这样子,有些人坐着坐着身体会突然没有了,他就害怕。这不用害怕。

最后再练着练着,你的觉知越来越微细,呼吸也越来越细。如果坐得好的时候,没呼吸了。如果有人入定了,看他是不是四禅,入到四禅的时候,你拿一根非常小的头发,放到他鼻孔那个地方,看看头发动不动。如果头发还动那说明三禅。头发不动了就是四禅,没呼吸了,但那个觉知还在,那个觉知很广大的,非常广大,无边无际的感觉。那就快要到无色界了,空无边处天。

不能只修定不修观

佛法不是这样的,不赞成入这种定。当你的心静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观修,观不净观,修后面的。不修这个了,一直这样修就变成外道了。死了以后就到色界天、无色界去了。我们不修这个,我们不是这样修的。我刚才说的是外道修禅定的,修进去了就是这样的。

我们怎么修呢?就是观察身体的不净,修不净观。等你的呼吸已经静下来,越来越细了,你的觉知能力很清晰,非常清晰。然后你就开始观察身体不净,从皮肤开始观察不净观,或者尸体的九相观。这是打座的时候观的。

不要入那个定,不要去找那个“找不到无我”的感觉,“空掉了”,“听说坐久了会出神通啊”,就开始天天练禅定,这是错误的修法。我刚才说了,有些时候,修着修着身体也会找不着了,但是你不要去管它。你还是继续修你的不净观,身体有感觉没感觉,你都不要去管他。有没有觉受,或者空掉心,是不是身体空掉了,但是你都不要管。这跟你修智慧没有关系,这个时候你继续修你的不净观。

绝密:

修行人,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戒定慧。戒律,在日常中遵守。定,也在日常中练就。要修行定,首先要做的就是突破身体的障碍,最重要的就是练就双盘。

静坐,最好要修双盘,双盘的效果好。静坐是靠耐力和恒心,慢慢来。不要急,不要急于求成。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打坐通脉的次第是这样的:脚踝--脚心--膝盖--跨部--腰椎--背椎--脊椎--瞌睡--头顶。

一开始打坐的是脚麻脚痛,几月后,脚通了。然后是膝盖,然后是胯部。再后来就是脊柱了。再后来就是头部和昏睡。等这些都通了,静坐就是享受,全身软绵绵的,暖洋洋的,感觉不到身体。似睡非睡,似想非想。

静坐需要注意两方面,熬腿子和入静。熬腿子是形,是渐。入静是意,是顿。熬腿子是慢慢来的,因为身体是个障碍,需要循序渐进的去通脉。而入静可以当下进入,只要抛开身体的障碍,完全方放松放下就行。所以这两点可以分开修,最后再结合在一起。

一开始熬腿子的时候是无法入静的,只能是苦熬,慢慢熬。这个阶段,可以放开姿势的约束,通过轻松舒适的姿势来入静。等身体熬通了,就可以直接通过静坐来入静。

能入静的,不可以放弃熬腿子,姿势很重要的。一开始是障碍,到最后,就是很大的辅助。既不能,因为熬腿子而无法入静,也不能因为能入静而不熬腿子。身心,形意必须结合。

1

很多人觉得双盘很难,其实不然。只要有个合理的方法,循序渐进,最多半年,一般人都能练就。

双盘功夫的两个标准:久,常。

一个是你一次能做多久,一个是你一天能坐几次。有的人一次可以做5-15-30-45分钟,有的一个小时,有的两个小时,等等。一般一课为45分钟,而能达到2个小时就基本合格了。就有了修行高级功法的基础。

而有的人,坐了一次,30-45分钟后,休息一下,要再做就很难了,一盘上去就很痛,一种深层的痛,无法再坐第二次。而要合格,应该一天可以盘坐N次。休息一下,照样可以盘。

顿法:就是狠下心,坐越久越好,疼痛是一阵一阵的,忍忍就过去了。缺点是,一次超限了,第二次要坐就更难。

1、一般双盘,前5分钟会痛,这个是因为没有热身,腿还没软化,就硬盘上去了。所以前5分钟会痛。这是最好是先做单盘,盘个5-10分钟,让腿先软了,再双盘。

2、前20分钟,做的会很舒服,暖洋洋的。而后面会慢慢的开始痛,而疼痛是一阵一阵的。可能脚心会冰冷,或者膝盖,或者胯部会痛。这个时候坚持住,这个疼痛就会慢慢的消退,像抽丝一样慢慢抽走。

3、之后15分钟会很舒服。

4、然后又慢慢的开始痛。最好能坚持。因为一旦放下来了,第二次要做就更难。

静坐入静的诀窍:由睡入静

不少人练习静坐,却发现很难入静。其实入静很容易,只是方法不对而已。

初级的入静,就是好比:清醒的睡着;看着自己睡觉,只要能睡觉的就能入静。姿势是关键,一开始的时候,姿势是障碍,障碍着你入静。

站着,身体紧张,疲惫,难以入静。

躺着,身体松懈,容易睡死过去,没法在睡觉中保持清醒。

所以坐着,是中道,身体既可以放松,又可以保持清醒,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但是,很多人静坐却不容易入静,为什么呢?因为太勉强了!很多人一开始静坐,可能就是双盘,单盘,散盘。双盘的,很快双腿就痛了,难以入静。

单盘的久了,双腿也痛。散盘,坐一会儿,发现腰酸背痛。累了一天了,身体很疲惫,越坐越累,眼皮发困,只好放弃了,去舒舒服服的睡觉了。这些都是自然现象,所以说身体是障碍。

如何排除障碍呢?其实很简单,从容易的开始,从入睡开始。

初级功夫:由卧入坐,由睡入静。其实,在坐和卧之间还有一个过渡,就是:坐卧式。具体做法,就是在你中午午休的时候,或者晚上疲惫的时候,散盘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腰部垫好,头部有地方靠着。身体向后倒,大概45度,这个姿势介与坐与卧之间,容易入睡。

这时要做的就是入睡,由于身体的疲惫,很容易就进入睡眠状态,而在睡眠状态中,头脑依然清醒。身心完全的放松和休息,头脑一片混沌,或者有一丝的思想在混沌中漂荡。睡大概半个小时后,会感觉到后脑有热热的能量上升,头部颈部会自然的伸直,然后眼皮也开始有能量通过,变得顺畅,全身都有能量通过,自然的调整手臂,双手,之后调整背部腰部,全身软绵绵的,暖洋洋的,全身顺畅,舒服。

这个时候,你可以醒过来,或者开始静坐。醒过来的话,会觉得精力充沛,头脑清醒。

静坐的话,就坐起身来,这个时候,身体已经得到很好的休息,全身柔软,顺畅。静坐的话,脊柱会自然的伸直,双臂,双手,头部,以及身体的没个部位,都会自然的调整,由内而外的调整,而不是勉强的外在的强求的姿势。

姿势自然的到位,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全身轻松顺畅。然后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跟着呼吸走,调整呼吸,后面就是自己的功法了。等熟悉了静卧入睡之后,就可以慢慢的开始升级。先是拿掉头部的靠垫,不让头部有地方靠着,而只是背部有地方靠。让头部自然下垂,在这种姿势下入睡入静。也就是双腿散盘,背部靠着枕头,头部自然垂下,这样的去入睡。有了前面的基础,这个很容易就做到了。

那再下一步,就很简单了,就是背部不用靠,头部自然的垂下,让自己自然的入睡。这个也就是静坐入睡,或者说静坐入静了。再下一步,就是单盘改成双盘,去入睡了。再下去,就是双盘,脊柱伸直,颈部拔直,标准的姿势去入睡了。循序渐进,由易而难。由睡入静,由卧入坐。关键是身心的放松,休息,身体舒畅了,解决了身体的障碍了。

有了舒畅的身体,才有入静的前提。这个就是通过自我催眠的原理,来排除身体的障碍,进入入静的方法。

把打坐中的静定功夫推广到日常动用中去,在行、住、坐、卧当中冷冷自用;绵绵密密地观照,一切无住,既不让境界拉着跑,也不随妄念流浪。时时修,事事炼,才是真正的修炼打坐。

(一)念起即觉

念头来时,要能看见,如果看不见就跟着它跑了,一跟念跑,就妄念纷飞不能入定了。所以要念起即觉,既不随之流浪,也不压制不起,只要不理睬它,提起正念,一心持咒,妄念自然化去而安然入定。

(二)一切放下

恋着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即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是假有,留不住,不可得,身外的东西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认事物为真,抓牢不放,是不智者一笑的愚痴之事,学佛修道是大智大慧的大丈夫事业,不是小根小慧的人所能胜任的。要成道,第一要看破一切。死心塌地地打坐,才能入定开悟,假如在座上想这样、想那样,妄念纷飞地乱想,那就完了。一定要一切放下,放下一切对物质的贪恋才行。

(三)心念耳闻

这是修心密的要诀,对入定开悟,关系非常重大,所以再三提示大家,要毫无折扣地照之实行。人的妄念动惯了,不专心致志地倾听持咒的心声,把意根摄住,妄念息不下来,妄念不息何能入定、开悟所以必须心念耳闻,一个字一个字从心里念出来,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摄住意根不起妄念,而渐渐入定。

(四)心量广大

修道人心量不能小,要宽宏大量地容纳一切,纵然别人对我不好,我对他还要更好,没有丝毫爱、恶、喜、厌的观念。随缘随份地做一切善事,时时处处潇洒自在,没有患得患失之心,亦无毁誉成败之念。这就是最大的神通。世事无常,时代前行,当今社会对于冥顽不灵之人事,忍无可忍,该出手时就应该出手。这样,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动,才是真正做到了心量广大。

(五)按时上座

每天按时上座,养成习惯就容易入定,最好早上打坐,凌晨更好。坐时不要急于入定,心情平和地以一种平常心安然入座,不急不缓地从容持咒,既不要求入定开悟,更不妄求神通。以要求入定、开悟、发神通等的一念即是妄心,此心一起,即障自悟门,非但不得开悟,而且不能入定。

(六)下座观照

记住这六点,照之修行,决定能打开美好的未来,亲证佛性。做好这六点,坚持不懈,保证能圆证菩提,得大成就,感受到真正的打坐之喜!

1、入手下静,先绝食腥荤香辣之物。盖腥荤之物,味主沉浊,食之必至后天之气粗,而难伏。香辣之物,性主轻浮,食之必至先天之气散而不聚。要知存乎理者,禁食腥荤香辣,专持清斋素食淡饭,以除原味。不食过饱,过饱则伤神。不食过饥,过饥则伤气。此节饮食之道,不可不知。

2、打坐时应面带微笑,心由小喜。静坐时心摇则气散,修了一点点精气神,不仅会从夫妻生活方面漏掉,还会从六根漏掉。眼睛看多了是一种'漏'、耳朵听多了也是一种'漏'、嘴巴讲多了更是一种'漏'!六根都会漏。为什么强调修行人上来第一步,就要关闭六根呢当六根关闭以后,精气神才会自动进入任、督二脉以及回到中脉里边。

3、静坐胡思乱想时,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数呼吸,不数入息,只数出息。当你数出息的时候,你把所有的一切,连自己的生命,一切烦恼、病痛,跟着出息放出去。尤其是感冒生病,或者身体里头生瘤、生癌,让它一齐跟出息出去,出去就空了。这样数息,身体马上就轻松了。

在道家的《阴符经》上,有一重要口诀--'禽之制在气'。就是说练者妄念纷纷,思想不能专一,是因为你的气在散乱,气乱则心乱。所以修习禅定主张先练气,修习者用意念守住呼吸,把呼吸调顺了,心自然就不会再散乱。社会上许多人练多年,还是身体经常出毛病,追其原因就是自己体内的气息调顺不好的缘故。道家还有句至理名言:'天地玄珠,万气本根'。从这句话中就能看出气的重要性,任何人无论体格多健壮,体内的气息若不调顺,即是大病来临。可以说,在身心的配合下,气息能够发生万种变化。

第一种:由一数至十,再由十倒数至一,如此反复,做到呼吸时只有数字没有其他杂念。(1、2、3......10、9、8......2、1......)。

第二种:由一、二......按次计数下去,数到最后,这中间并没有杂念妄想,数字并没有差错,心念配合呼吸也就是初步的成功。(1、2、3、4......99、100......1、2、3、...99、100)。

有一点必须注意:心不要跟着呼吸进到体内,也不要跟着呼吸出到体外,只应在鼻端这一带区域觉知呼吸。数的过程中,呼吸对于风大的感受分别为风→气→息三个层次。开始时,呼吸粗,称之为风,静定后,呼吸较细,称之为气。再进一步,身心宁静,只有感觉自己内在呼吸,却听不到呼吸声音,这就是息。到了息,就不要数了,即进入随。静坐数息时,呼吸自然,身体要放软,耳朵回转听自己呼吸。如在闹处修,听不到呼吸声,便用感觉来听。

THE END
1.如何自学好厨艺自学好厨艺的方法: 1、买教人烹饪的图书,可以买专门学习做面包的,可以买专门做川菜的,这种方法针对性较强; 2、浏览大型的美食网站,上面很多朋友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加以学习,根据自己喜好来选择学习的美食网站; 3、观看电视里的美食节目; 4、使用手机下载美食的应用软件学习; 5、经常出去吃饭,根据饭店的菜品味道https://m.yyk.iask.sina.com.cn/q/87UicAG4Ze09.html
2.怎样学习做饭的方法想要在家自学做饭,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让你一步步成为厨房达人: 1. 选择合适的烹饪书籍和网站:购买或下载关于烹饪的书籍和应用,如专门做川菜、做面包的教程,这些资料针对性强,可以让你快速入门。同时,浏览大型美食网站,学习其他厨友的烹饪技巧和创意。 2. 观看美食节目:电视上的美食节目可以提供丰富的烹饪灵感https://localsite.baidu.com/article-detail.html?articleId=30011790&ucid=PHfzrjnLPWf&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ch=54&srcid=10004
3.如何学点心理学:关于非专业人士学心理学的一点建议心理学文章我们荐书之时往往容易自以为是,以为你好目的推荐看似高大上实质坑死人的书籍,类似对一位不会做饭的主妇你不推荐菜谱而是营养学。大众以好奇娱乐为目的想看点心理学,而你推荐心理学与生活就是自恋。在一些业内人士影响下,许多非专业心理学爱好者从普通心理学苦苦读起,然而,用不了几章,他们就将这些教材束之高阁了,https://www.xinli001.com/info/100014575/
4.访谈翻译警察学校篇单行本青山问答(合集)–银色子弹Q40.不会做饭的那段时期,是怎么解决吃饭的问题的? 只能是去买来吃了吧。 Q41.联谊的时候,零一心沉迷于食物,他对除了艾莲娜老师以外的女性都不感兴趣吗…? 目前是这样。 Q42.零也被星探发掘过吧? 是啊。 Q43.现在零会的绝技、特长深受其他4个人的影响,那么反过来零有教过他们什么吗? https://www.sbsub.com/posts/wps/
5.自学做饭5年,12岁男孩煎炸炒煮都精通,网友:是暖男啊!家有做饭达人 还是12岁的儿子 是怎么样的感受? (这个妈妈莫不是上辈子拯救了地球) 近日,山东临沂的颜女士 在网上分享了一段 12岁儿子晚上10点 在厨房偷偷练习翻鸡蛋的视频 消息很快冲上热搜 视频中,男孩认真地颠锅将已煎成片的鸡蛋抛向空中,鸡蛋在锅里翻了几次后被盛出锅。颜女士说,儿子会做辣椒炒鸡蛋、炒https://m.gmw.cn/2022-10/25/content_1303177769.htm
6.华罗庚做饭现代的“女孩”不会做饭?我很少吃任何加工过的食物,我喜欢每天从头开始做饭,至少做一顿饭,我的父母做饭,但是我自学了,因为这并不难! 我还自学了修理洗衣机,木工,如何做自己的税以及许多其他事情,本报告认为,“女孩”由于受过教育而无能为力……我学校没有教过这些事。 Perhaps they should be, to be self reliant and not need tohttps://blog.csdn.net/cundai5745/article/details/107355716
7.不会煮饭怎么办匿名用户2022-10-05 18:22 慢慢的学呗,谁也不是天生的能手,我觉的只要肯学就没有办不到的事,也可以报个学习班,还可以看网上的视频学习,总之喜欢吃的朋友就都能学会。 匿名用户2022-10-05 17:38 你不会做饭,要慢慢来吧,不要着急,也可以网上看,也可以动手亲自学,只要你愿意,一定会学学会做饭了,自己想吃https://www.ximalaya.com/ask/a8449719
8.海豚家庭教育——第五课: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每个孩子的兴趣点跟天赋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些人的形象思维能力特别强,适合画画;有些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不错,就适合搞科研;有些人天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强,适合做语言工作,做主持人;有些人呢,不会说,只会蒙着脑袋写。因此我们一定要挖掘孩子的天赋,孩子的天赋在那里,孩子做那件事情就非常宁静、专注,不需要家长去https://www.meipian.cn/1pj9gibv
9.电商运营怎么自学自学电商第三步:学会广告投放 第一步解决基本问题,第二步解决流程问题,第三步解决的是放大收益的问题。为什么要做广告投放,因为你要扩大规模,要搞更多的钱。 自学电商其实一般跑不到第三步,做广告投放(开车)是个技术活,要经常盯着,比如关键词推广,没有一两年的实操和几十万的资金去烧,你看是看不会的。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494020-1.html
10.非科班福音!设计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擅长绘画?(附自学方法)设计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擅长绘画?(附自学方法) 编者按:相信很多非科班的设计师都想过这个问题,想提升自己学习绘画,坚持了一段时间感觉自己是手残党,是不是天赋不足呢?今天这篇文章剑走偏锋,站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帮同学们解决这个问题。惊喜的是,这个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工匠领域,看完你会回来转的。https://www.uisdc.com/designer-self-study-painting/
11.一个人独居,如何做饭?去超市挑选自己爱吃的菜,自己搭配。然后每天都给自己变着花样做饭,慢慢的成就感。 如何做饭这个自学成才,我不喜欢看菜谱,基本都是自己摸索。而且我会分享每天做的菜,食材简单,成本低,吃的健康才是我们要追求的。心情好就做个大菜,太累了就做个拌面,周末煲个汤,做些小点心。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812/14/28689804_777682165.shtml
12.火锅秘籍丈母娘问我会不会做饭?我说白开水烧得一绝~多年以前, 当丈母娘问我会不会做饭的时候, ?我说:烧得一手好开水 ?多年以前, 当丈母娘问我会不会做饭的时候, ?我说:烧得一手好开水 作为调酒up虽然平时的业余时间都在拍鸡尾酒视频,但是周末和家人吃一顿火锅,确是相当有治愈的一件事情,比起诗和远方,我更喜欢「椒麻鲜香」的人间烟火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98361315819789
13.湖南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模拟题①循序渐进②乐学勤思③废寝忘食④闻鸡起舞⑤不耻下问⑥目不转睛 A.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⑤⑥ 答案:B 15.自学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并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不包括 ()。 A.必须处理好和其它目标之间的关系;B.目标要具体明确、有时间限制 https://www.yoojia.com/ask/17-11949898109153388336.html
14.自学心理咨询师怎么学心理论坛自学心理咨询师怎么学 问:男,我今年31岁,去年四月经家人介绍本地女孩,于六月订婚10月份结婚,至今一年多时间。未有小孩,从结婚前的很多事情上我发现她对我比较冷淡,就是不关心吧,所以我当时也提出了了,她也直言告诉我,因为她还没有真正的爱上我,所以希望我能理解,https://www.geilixinli.com/question/24637.html
15.科学网—4学导式创新教学与涌现创新人才的学导式创新体系基本运用知识,会动手、动脑,形成熟练的语言技能、逻辑数学技能、空间成像视听技能、人际沟通技能、自我认识技能等心智技能与绘画制图技能、身体运动与操作等操作技能。它包括学习外语的读、说、听、写等等认识过程技能以及实践过程,如:驾驶汽车、操作电脑;可自学一样乐器--如:口风琴,烹饪菜肴、做饭、做家务、家庭理财等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51-1366958.html
16.[读书笔记]自学是门手艺[1]编程作为 “讲解如何习得自学能力的例子”,实在是太好了。 首先,编程这个东西反正要自学 —— 不信你问问计算机专业的人,他们会如实告诉你的,学校里确实也教,但说实话都教得不太好…… 其次,编程这个东西最适合 “仅靠阅读自学” —— 这个领域发展很快,到最后,新东西出来的时候,没有老师存在,任由你是谁,都https://www.jianshu.com/p/c035c24c165c
17.三年级学生《海蒂的天空》读后感(通用12篇)本领不像父母留给我们的其他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用完或被别人遗忘,本领会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最终被人们发现、认可。只有本领,才能在自己身陷困境之时拯救自己。 看完这部小说,我想到一些上大学的学生,洗衣、做饭都不会,还得让父母去陪读。我又想到了去年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我爸是李刚”事件:20xx年10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r1k5p3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