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一位妈妈的招聘火了↓↓↓
这位湖北襄阳的刘女士为了照顾大一女儿帮她洗衣做饭在朋友圈招聘保姆!
朋友圈的内容如下↓↓↓
刘女士称自己和丈夫平时很忙,都有生意在身,女儿从小娇生惯养,自己从来没让女儿动手做过家务。
2019年女儿刚上大学时,自己学校家里两头跑照顾女儿,最后实在忙不过来,所以才在朋友圈招聘保姆。
视频↓
刘女士:女儿上大学嘛
拍客:上大几?
拍客:她(女儿)有要求吗?
拍客:请保姆这个钱怎么办?感觉到花的心不心疼?
刘女士:不心疼,只要孩子好都行。
拍客:保姆主要是干什么啊。
刘女士:给她洗衣做饭,这样孩子也方便一点,省得她也担心我们。
拍客:(女儿)平时不会洗衣做饭是吧。
刘女士:对,从小就没有干过这样的活嘛,一个人在外面也担心。
对于招聘保姆的费用,刘女士直言不心疼,只要能照顾女儿日常起居,洗衣做饭就行,她说这样花钱图安心,现在很多人这样。
当被问及女儿对保姆有什么要求时,刘女士笑答,女儿说比她强就行。
这件事情被爆料到网上后也彻底火了直接上了微博热搜引起许多网友热议
有人认为刘女士这是把孩子培养成了“巨婴”孩子上大学应该学会独立家长也应该放手▼
也有很多人认为
人家家里有这个经济实力无可厚非没必要说三道四外人也管不着▼
还有人质疑:
为啥非要会做家务?▼
对此自然也有人持不同意见▼
还有人表示了对女孩的担忧认为再有钱也可能有鞭长莫及的时候
▼
你怎么看?
在知乎上也有网友对这个话题发出拷问↓↓↓
知乎@棉棉老师妈妈给大一的女儿找保姆,相信这个女孩儿觉得自己有了人照顾后,就再也不用去学这些生活技能了。这其实是很可惜的,因为学习这些生活技能的同时,是她第一次和大学生活近距离磨合接触的机会。找来了保姆,她仍然是那位娇滴滴的小公主,活着自己舒适的小世界中,却在无形中把真实世界里周围的人推的更远。
然而,所谓真实的世界,还是认识得越早越好,否则会遭遇到猛烈的反扑。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有此体会:很多事并不是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该经历的挫折迟早要经历,越晚经历越吃亏。
知乎@下雨天不愿出门
说一个生活实例吧。我老公的表姐,他大姑的女儿,31岁的人了,啥都不会做,目前还没结婚。
父母都是医生,砸几十万送她出国留学,凭着海归背景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工作。这里有件事情值得一提,她是学建筑设计的,学成归来,我公婆正好盖房子想请她设计来着,结果她来转了一圈,一句话都没说。我老公调侃她:“是不是和书上的有点不太一样?”她笑着点点头说:“是啊,是啊,是有点不一样。”然后大家相视一笑,什么都没说就送她回去了。
接着说她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工作以后,父母为了不让她受苦,把南昌仅有的140多平的全款大洋房卖了,给她在上海市中心首付买了一套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小房子,为了方便照顾她,举家把工作迁到了上海。由于房子太小,以及要给她和最近谈的男朋友(初恋)腾出单独相处的空间,父母在比较偏远的地方租了一个老破小,每天早起挤公交上班,下班的时候,还要给女儿女婿洗洗衣服做做饭,然后再赶回自己住的老破小。
日子就这么艰难地过着,每个月还要给女儿还房贷和“零花钱”,因为女儿那点钱根本不够养活自己和未婚夫。对,未婚夫,和刚谈的男朋友订婚了。女儿单纯、善良、没心机,还有点不合群,但是她从来没有体会过父母的艰辛和不易,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可是等父母老到帮不动她了,还指望一个不会照顾自己的人来照顾父母吗?等父母百年之后,谁又能这样帮她,照顾她一辈子?
有很多人会说,这些又不难,想学随时可以学啊。但是,一个人一旦对外界的力量形成了依赖,就会丧失了自己,不仅是金钱和劳力上的,更是心理和精神上的。不愿做和不会做根本就是两码事。
知乎@匿名用户
像我这种从小住宿的,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有自立能力,叠被子洗衣服什么的在我的观念里就是人人都应该会做的(想不想做跟会不会做是两码事)放假在家有些时候洗洗碗,假期父母上班的时候给弟弟做早饭。像我弟弟也是,一年级开始住宿,也是有自立能力的,炒炒蛋炒饭也是会的。
一直以来也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我从我妈那里知道我两家表妹(都比我小一岁,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没有住宿过)都没有洗过衣服,有个表妹还跟我说,她都不会洗衣服洗碗,上了大学之后得自己洗衣服了吧。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很多没有住宿过的人在上大学前是不曾自己洗过衣服的,但基本上都会在上大学的时候自己洗衣。
我觉得现在有能力请保姆的家庭并不少见,但是给大学生子女请保姆的真的太罕见了。这位母亲平时都是自己做家务,可见对自己并没有那么享受,也并不是特别有钱的家庭,那子女又有什么资格用父母辛苦挣来的钱去享受呢,自立一点不行吗?
父母有钱≠自己有钱,想要享受,可以,自己挣钱去享受吧。父母能保你一辈子富贵吗?
最后从女生室友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女生宿舍并不是很容易相处的,不知道这样会不会有室友有不好的看法,但是觉得这样不利于融入集体吧,一起大扫除的时候派个保姆?我不知道请保姆的女生懒不懒,以自己那么多年的住宿经验来看,懒的人一般不受待见。
其实,许多网友看待这个话题的矛盾点在于,这位妈妈的问题不是她花钱为女儿购买生活技能,而是她不愿意让女儿去学一点生活技能。
有媒体报道过一位妈妈陪儿子睡到19岁,甚至孩子上大学到另一个城市后,妈妈辞职到大学附近租房子来陪儿子,理由是儿子离不开她。
阿德勒曾在他的书中举过一个例子,一个75岁农妇,她的儿子在50岁的时候还与她住在一起。两人同时得了肺炎,母亲活下来了,儿子却死了。当母亲得知儿子的死讯时,悲伤地说:“我早就知道我没法把这个孩子带大的。”这位母亲觉得自己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从来没打算使他成为独立的社会人。涂磊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其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父母就越成功。
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虽然母亲对孩子有着千般万般的爱,但母爱应当是个跟孩子逐渐分离的过程。
父母没有恶意,毕竟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得幸福。其实,放手之后,如果他们看到孩子离开他们也过得不错,会慢慢适应这种变化,并意识到爱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