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鑫联创铝合金模板设计CAD系统7.21UCLMCAD软件使用手册「行业软件」

名片夹还没有企业信息,赶紧查看企业联系方式加入吧!

1.硬件环境要求

UC-LMCAD系统是完全基于AutoCAD2010-2014版开发的,因此对硬件环境要求与AutoCAD2010-2014完全相同。

.系统环境要求

操作系统:WindowsXP/Windows7/Windows10

图形支撑软件:AutoCAD2010-2014

3.UC-LMCAD系统的安装

UC-LMCAD系统光盘中的文件是经压缩处理的文件,因此请使用本软件提供的安装程序进行安装。UC-LMCAD的安装采用标准的WINDOWS安装程序,它使用分步引导式的安装方法,使用户更易理解。

1.安装AutoCAD2010-2014(请参见AutoCAD2010-2014安装手册)

在安装AutoCAD2010-2014时需要注意一点,在安装完成以后,启动AutoCAD2010-2014软件,确保AutoCAD2010-2014软件能能正常运行

2.安装UC-LMCAD系统

在安装UC-LMCAD以前,必须确认AutoCAD2010-2014能正常运行。

LMBCAD软件采用标准的Windows安装方式,用户可按缺省方式进行安装,便可很快地完成LMBCAD软件的安装。而LMBCADV3.0软件适合于AutoCAD2010-2014运行环境。

注意事项:LMBCAD软件分别提供了Windows32位和Windows64位两个安装包,即在Windows32位操作系统下需使用LMBCAD32位软件安装包安装,而在Windows64位操作系统下需使用LMBCAD64位软件安装包安装。

安装步骤:

l将有LMBCAD软件的光盘放入光驱;

l进入WindowsXP/Windows7/Windows10,进入“我的电脑”或“Windows资源管理器”,用鼠标双击该光盘\LMBCAD32\或\LMBCAD64\目录下的“铝合金模板CAD.exe”文件;

l根据对话框提示,按缺省方式进行安装即可。

3.安装LMBCAD软件锁驱动程序

LMBCAD软件锁为即插即用、免驱动的USB设备,只要将加密锁插入USB接口,Windows操作系统便可自动识别。

UC-LMCAD系统的启动步骤:

lUC-LMCAD系统安装完成后,在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快捷图标

l选择启动配置:可以选择不同的启动配置方式。由于各企业都有各自的模板规格和编码方式,因此需要通过不同的配置来启动。

l选择启动AutoCAD版本:如果您的电脑上同时安装了AutoCAD2010-2014多个版本,则可以选择启动其中的一个。

l用鼠标点击“启动”按钮,即可自动引导进入AutoCAD2010-2014主界面。

注意:

在完成安装UC-LMCAD系统后首次启动时,AutoCAD的主界面可能不是这样的,需要进行AutoCAD界面的配置。AutoCAD界面的配置方法请参见下一小节。

选择使用“AutoCAD经典”菜单,即可出现铝合金模板的配模菜单。

操作步骤:

用鼠标点击屏幕右下角的“齿轮”状按钮,则会弹出菜单:

选择“AutoCAD经典”即可进入UC-LMCAD系统的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如果经过上述步骤后仍然没有出现UC-LMCAD系统的主界面,则可进行如下操作:

l在AutoCAD2010-2014命令提示行下输入“menu”命令,则系统会弹对话框:

l如果是AutoCAD2010,用鼠标选择并打开“ACAD.CUIX”文件即可加载该软件的功能菜单。ACAD.CUIX文件在UC-LMCAD系统安装目录的Support10-Support14子目录中(如果是缺省的安装目录,一般是:C:\ProgramFiles\LMCAD32\Support10-14或C:\ProgramFiles\LMCAD64\Support10-14)。

l如果是AutoCAD2012,用鼠标选择并打开“ACAD.CUIX”文件即可加载该软件的功能菜单。ACAD.CUIX文件在UC-LMCAD系统安装目录的Support12子目录中(如果是缺省的安装目录,一般是:C:\ProgramFiles\LMCAD32\Support12或C:\ProgramFiles\LMCAD64\Support12)。

l加载UC-LMCAD系统菜单文件后,再按上述方法将菜单设置成“AutoCAD经典”菜单即可。

以上的启动方式的设置只需在软件安装后第一次启动时进行配置,以后可由启动程序直接引导进入UC-LMCAD系统的主界面。

模板工程的配模设计是在建筑结构平面图基础上进行的。可利用建筑设计院提供的建筑结构平面图的电子文档。

为了便于模板统计和生成三维图,我们要求墙柱体配模设计、顶板配模设计和梁板配模设计都在同一张建筑平面图上完成。可以通过图层控制,分别显示或打印墙体配模布置图、顶板配模布置图和梁板配模布置图等。

铝合金模板工程配模的主要步骤:

1.由建筑设计院提供的建筑结构平面图的电子文档必须经过转换后才能使用。转换功能主要是针对墙线和梁线进行转换,转换时要求电子文档必须是由AutoCAD制作的,或可以转换成AutoCAD的DWG格式的文档,并要求墙线和梁线分布在不同的图层上。经转换后,需要对墙线和梁线作一些修正。例如:查看一下墙角处是否闭合?检查墙线的重线或断线(我们提供了一个墙线检查功能),梁线主要检查两根线是否平行,与墙线相连处是否相连等。检查也可以在配板时再进行,一般不能正常进行配板设计时大多数是由上述原因造成的。

2.定义梁(菜单命令:“定义梁”)和定义楼板(菜单命令:“定义楼板”)参数:

在梁线中预埋数据,定义楼面封闭区域(或用Pline线勾划楼面封闭区域),预埋楼面信息,为以后的配模奠定基础。

注意事项:本软件已开发了绘制三维柱、梁的功能,如果直接绘制三维柱、梁,那么梁的参数可以在三维梁中定义,因此就可以不使用梁定义的功能了。

3.定义外墙(菜单命令:“定义外墙”)

用“PLINE”命令沿外墙线勾划一个封闭区域(如果不封闭,需要对外墙上多段线逐个进行定义),然后用“定义外墙”命令定义该PLINE线。

电梯井、孔洞等需要按外墙板进行布置的区域,可以定义为外墙,自动配模时此处的模板会按外墙板进行布置。

注意事项:定义外墙线后,在布置墙板和梁板时就可自动识别,外墙板能按您的要求进行布置。这样会取得较好的配板效果。

4.设置模板的系统参数(菜单命令:“模板参数”)

5.设置模板规格表(菜单命令:“模板规格表”)

6.设置内墙板接高表(菜单命令:“墙板接高表”)

7.设置模板板号(菜单命令:“设置板号”)

8.墙柱体配模

墙体的自动配模分为五步:

a)先配梁底模板(菜单命令:“梁底配模”),主要是配过梁底下的模板。

b)再配其它的墙体模板(菜单命令:“自动配模”)

利用“墙体自动配模”功能,对于较标准的建筑结构图,并对梁和楼面定义比较准确的话,大约可完成墙体配模90%左右的工作量(可完成墙体模板布置、背楞和穿墙螺栓的布置)。

c)布置K板(菜单命令:“生成K板”),在外墙模板的上方自动生成K板(承接模板)。

d)独立墙柱配模(菜单命令:“独立柱配模”):独立的墙柱可单独进行配模。

E)门窗洞口配板(菜单命令:洞口配模):用“洞口配模”功能布置洞口模板(适合于洞口夸度较小、不需要布置支撑的洞口配板)。

9.进行模板编辑(菜单命令:模板编辑、模板沉降等):

对不符合配模设计要求的地方,重新进行编辑和调整。需要重点检查的地方:过梁处的配板、墙柱节点处的配板、楼板厚度有变化的地方、墙板需要沉降的地方等。

注意事项:对模板进行复制、镜像等操作时,必须使用我们提供的功能,否则对其进行编辑时会出现不可预知的问题。

10.模板编号(菜单命令:“墙板编号”),即模板的安装编号。

11.顶板配模。顶板配模分为三个部分:

a)矩形楼面配模(菜单命令:“矩形楼面布置”),用“矩形楼面布置”功能逐个地对矩形区域布置楼面转角、楼面阴角、顶板和支撑。

b)多边形楼面配模(菜单命令:“多边形角模布置”和“楼板支撑布置”)

c)异形楼面配模(菜单命令:“多边形角模布置”、“异型楼面转角布置”、“异型楼板布置”等)

注:配顶板前,可使用“模板显示”功能关闭墙体模板。

12.配梁板:用梁配板功能逐个地对梁进行配模。

注:配梁板前,可使用“模板显示”功能关闭墙体模板、顶板和楼板定义。

13.模板统计和配件统计:当完成配板工作后,就可以进行模板统计和配件统计。也可能边配板边统计。

14.模板连接孔位校验(菜单命令:“竖向连接孔检查”、“水平连接孔检查”)

15.墙板位置检查(菜单命令:“墙板位置检查”),用于检查墙体模板之间有无缝隙或重叠。

16.生成三维图进行观察(菜单命令:“生成三维模板”),生成三维模板后可用“三维显示”功能或用AutoCAD中的三维功能显示三维配模图,这样可以更直观的查看配模情况。还可以将三维配模图导入到“草图大师”中进行观察。

17.生成立面图:对于每一面墙体的配模情况用立面图来观察配模是否准确也是很重要的。同时可利用立面图来生成向视图。

18.模板加工图

19.生成统计报表

我们以某工程的建筑结构平面图为例,介绍使用本软件进行配模设计的全过程。

方法和步骤:

l首先在电子文档中挑选一张建筑结构平面图(平面图不同的层都需要单独进行配模设计),最好将该图复制并创建一张新图;

l使用“结构图转换”功能,转换成本系统能识别的建筑结构平面图;

执行结构图转换命令后,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对话框:

拾取墙线和梁线的方法是用鼠标点取“拾取墙线”和“拾取梁”按钮后,分别用鼠标点取某段墙线或梁线(要求墙线或梁线布置在一个图层上,否则需要逐条线进行转换)。

l如果墙线和梁线分布在多个图层,可以多拾取几次。

l如果墙体和梁体已被定义成图块,则需要先将图块分解(炸开)后再转换。

l对转换后的图纸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和修改。例如:查看一下墙角处是否闭合?检查墙线的重线或断线(我们提供了一个墙线检查功能),梁线主要检查两根线是否平行,与墙线相连处是否相连等。

l检查墙端端线的层名是否为“$DB”,如果不是予以纠正。

在开始铝合金模板工程配模之前,特别是在每个模板工程的配模设计之前,应针对当前的模板工程设计相应地设定一些系统参数,以便您能顺利地完成当前工程的配板设计,避免给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用鼠标点取工具栏中的“模板参数设置”图标按钮或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系统设置→“模板参数设置”功能,则屏幕上会出现一个系统设置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对话框中的参数共分四个部分:“基本、墙面配板参数”,“顶板配板参数”,“柱梁配板参数”和“配件参数”。缺省页为“基本、墙面配板参数”。

1.楼层基本参数和墙板参数设置:

(1)基本参数:层高、楼板厚度和模板边框厚度

(2)模板规格表:默认时使用系统中缺省的模板规格表。用鼠标点击按钮可以选择一个模板规格表。

一般情况下,每个企业应该按照自己的模板规格设置模板规格表,在这里尽量使用自己的模板规格表。这样在配模时就会优先使用该规格表中的模板进行配模。且配模生成的模板边框孔会与规格表中的一致。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称模板规格表的板为标准板。

(3)模板连接(方式):墙端端板和梁底板的连接方式可选择使用“连角”连接或使用“带边模板”连接(即两边自带连角,如墙端堵头板和梁底板)。

(4)内墙模板参数:

l角铝:即底角高度,底角高度一般为50。由于各企业的生产图都是定制的,所以我们在出生产图时会按底角的实际高度生成,我们在这里设成50就可以了。

l内墙板高度=层高–楼板厚度–150(楼面阴角)–50(底角)

l内墙板的高度上是由一块主板和一块接高板组拼而成。

l主板:即主板高度

l接高板:即接高板的高度

l纵向配板:内墙板从下向上按“底角+主板+接高板”方式进行组拼。

l顶端横向配板:墙板顶端的接高板按横向进行布置

l宽度小于XXX整块:是指内墙板的配板宽度小于指定值时模板高度不进行纵向组拼(使用单块板)。

l高度小于XXX整块:是指内墙板的配板高度小于指定值时模板高度不进行纵向组拼(使用单块板)。

l纵配设置表:可使用该项指定一个内墙模板接高设置表(该表是由“墙板接高设置”功能设定的,其设置方法可参见2.2.3小节说明)。建议尽量使用该表,如果该表设置恰当,在配内墙板时会获得较好的效果。

(5)外墙模板参数

l外墙板高度=层高–200(K板)

l抬高:外墙板通常会使用K板承接板,而K板的高度一般会抬高50,这样与内墙板的底角50取齐。

注意:外墙板的组拼接高方式由“定义外墙”板功能设定。如果有外墙定义首先使用外墙定义中的参数。

(6)阴角参数

l阴角边长:指墙体阴角两边的边长,如150。如果阴角两边边长不同则为非标。

l内墙阴角:内阴角模的高度

l外墙阴角:外阴角模的高度

l阴角规格:指各种长度(或高度)规格的阴角。如果在此处设置了阴角的规格,在配板时会优先使用这些规格。例如:2600,2500,1200,1000,900,600等。注意:这里的“,”必须是半字节字符。

l阳角墙角配板:是指阳角墙角处的配板方式是选择墙面平板加连角还是使用阳角模。

2.顶板配板参数:

(1)楼面阴角(楼面C槽):

l垂直高度:楼面阴角的垂直边。如:150

l水平宽度:楼面阴角的水平边。如:100

l最大长度:楼面阴角的最大长度:如:1500

l阴角规格:楼面阴角的长度规格。如:1500,1200,900,600等

(2)楼面转角:楼面内转角水平面两边的长度(如350,即350×350),两条不相等时非标转角。转角的垂直高度和水平宽度与楼面阴角一致。

(3)楼面阳角配板:用于选择楼面阳角处的配板方式:“外转转角”或“阴角短边压长边”方式。

(4)楼面配板(楼面平板)

l标准板宽度:如600mm。标准板允许有多种宽度,如:600,400,350,300,250,200,150,100等。

l标准板长度:如1200mm等

l配板方式:可选择“按标准宽度配板”或“按规格表配板”其中之一。如果选择“按标准宽度配板”选项,配顶板时则按“标准板宽度”参数表中设置的顶板宽度进行配板;如果选择“按规格表配板”选项,配顶板时则按照模板规格表中设置的模板规格进行配板。有关模板规格表请参见2.2.2小节说明。

(5)支撑头(流星锤):宽度、长度和铝梁的标准长度

注意:如果楼面阴角选择为无效,则表示顶板不用铝合金模板配板(例如:顶板使用竹木胶合板模板)。

3.梁板参数

l默认梁高:即该工程中梁高数量最多的一种,为默认梁高的梁线可以不定义。用三维梁配板时该参数不起作用。

l梁底阴角伸出:在布置梁底阴角时需用到这个参数。

l梁配板(方式):“按规格表配板”或“按标准长宽配板”两种方式任选其中之一。如果选择“按标准长宽配板”选项,配梁板时则按该参数表中设置的标准板宽度和长度进行配板;如果选择“按规格表配板”选项,配梁板时则按照模板规格表中设置的模板规格进行配板。

注意:建议选择“按规格表配板”选项,配板效果会更好一些。

l梁底支撑头宽:如:100mm或150mm等

l梁底支撑间距:一般根据梁底板的标准长度和支撑头宽度来确定。例如:梁底板的标准长度1200mm,支撑头宽100,则梁底支撑间距是1200+100=1300.

4.其它参数

(1)工程号(区号):该参数是为了实现非标模板的分区编号和分区进行统计

(2)统计方式:可选择“整板统计”或“拆分统计”。

l整板统计方式:一般是纵向布置模板,模板的标注方式可按“标注模板规格”或“标注统计序列号”两种方式对模板进行标注。

a)标注模板规格:按模板的宽度和高度进行标注,如:P40240,40表示模板宽度为40CM,240表示模板长度为240CM。同时提供了五种模板标注样式的选择(请见对话框中规格标注样式)。

b)标注统计序列号:按模板统计顺序号进行标注。如:N1,N2,……

l拆分统计方式:在模板统计时按模板底角、主板和接高板分别进行统计。也就先将模板拆分后再进行统计。

(3)统计条件:如果“穿墙孔”和“边框孔”选项有效,则进行模板统计时考虑穿墙孔和边框孔位置,即在统计结果中,如果穿墙孔位或边框孔位不同也将分别进行统计。

(4)背楞间距:模板背楞纵向间距,也是穿墙孔的纵向间距(间距从下到上,起始孔位置要加上底角50的高度)。

(5)背楞标准长度:

(6)背楞最小长度:

(7)墙端背楞伸出:墙端(配堵头板处)伸出长度,用于安装对拉螺栓。

(8)背楞压阴角:背楞与阴角相连处。

(9)柱背楞交错间距:独立柱的两条背楞交错间距。

(10)穿墙螺栓图块:_CH_HEAD和_CH_MID为穿墙螺栓的图块名。

(11)穿墙螺栓间距:两穿墙螺栓之间的最大间距。

模板规格设置在本系统中只需设置一次,本系统中已给出样表(如下图所示),用户可在样表上进行修改,修改后直接保存即可形成新的模板规格表(如果另存,则可以生成一个新的模板规格表)。允许建立多个模板规格表,至于使用哪个模板规格表,可以在模板系统参数中选择设定。

模板规格表中的板宽和板长参数,只要用鼠标双击即可进行修改。

l重量参数:如果在表中设置了模板重量(单块板的重量)参数,在模板统计时可以统计总重量。

l优先级:是指在配模时根据规格表中优先级顺序优先选择模板进行配板。优先级顺序按1,2,3……顺序排列。

l用途(墙、顶、梁):是指该规格的板在配板时可作墙板、或顶板、或梁板。

设置内墙板接高表在本系统中可以设置多个接高表,并通过指定不同的接高表,满足各种不同内墙板接高的要求。

用鼠标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系统设置→“设置墙板接高表”功能,则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墙板接高设置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对话框中的接高表表头栏目中有“起始板高”、“终止板高”、“底角”、“主板”和“接高”。

栏目中不确定的参数项用括弧“()”表示。

例如:

l第二行中的参数表示内墙板的高度从51到2149,底角高度为50,主板高度待定,其范围:0<主板<2000(0~2000)。

l第三行中的参数表示内墙板的高度从2150到2549,底角高度为50,主板为2100,接高板待定,其范围:0<接高板<400(0~400)。

l第四行中的参数表示内墙板的高度从2550到2649,底角高度为50,主板为2500,接高板待定,其范围:0<接高板<400(0~100)。

l其它行类似。

如果在系统设置中指定了内墙板接高表,在自动配板时系统会按照接高表中设置的参数来组拼内墙板。

在主板一栏内,主板的高度允许使用接高方式,其表示方式标准板+接高板。例如:高度为2100的板可表示成“1200,900”。

注:如果接高表的某个参数不确定(是个可变量),可用括弧“()”表示。是否选择使用内墙板接高表,或选择使用哪个“接高表”,可在模板参数设置中设定。如果能在该表中对配板高度合理的进行分段并设置恰当的参数,则在自动配板会获得较好效果。

在一个框架结构的工程施工图中,梁的高度和楼板的厚度往往变化是较多的,而在铝合金模板的配模过程中需要地得到梁的高度、楼板的厚度、楼面标高等数据,才能准确地完成墙体模板、顶板和梁模板的配模工作。为了能够采集梁和楼板的数据,我们开发了“梁定义”和“楼面定义”功能。

定义外墙板功能是为能在自动配板时程序能自动识别外墙和内墙,便于分别按外墙或内墙布置相应的模板。

用鼠标点取工具栏中的“梁定义”图标按钮或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定义梁”功能,命令行中会提示您“选择梁线”:选择完成后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定义梁对话框:

对话框中有层高、楼板厚度、梁高和地面标高等到信息,楼板厚度和梁高的信息可以通过各自的“拾取规格”按钮直接从电子图中的文字标注中得到,也可根据要求直接修改相应的信息后用鼠点击“确定”按钮后即可将对话框中的数据写入梁实体中。

注意事项:

l定义梁功能一方面可将数据写入梁实体中,另一面对话框中显示的数据也梁实体中的数据。

l本软件已开发了绘制三维柱、梁的功能,如果直接绘制三维柱、梁,那么梁的参数可以在三维梁中定义,因此就可以不使用梁定义的功能了。

在一个工程中,各区域(房间)的楼板厚度会有所不同,因此相应的墙板配板高度也应该有所不同。在自动配模时,为了能够设别各区域的楼板厚度,需要在自动配模之前先定义各区域的楼板厚度。楼板定义功能就是用来定义楼板厚度等参数的。

1.使用CAD命令勾画矩形(用画“矩形”命令)或多边形区域(使用“多段线PLine”命令)。

2.用鼠标点取工具栏中的“楼板定义”图标按钮或选取下拉菜单中铝框模板→“楼板定义”功能,命令行中会提示:

选择板边界线:用鼠标点取矩形或多边形的边界线

选择对象:找到1个,对于相同厚度楼板区域一次可以定义多个,因此可以多次选择;

选择完成后屏幕上会出现一个楼板定义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输入相应的信息后,用“鼠标”点击“确定”按钮后,矩形楼面区域或多边形楼面区域就定义好了。

l为了保证墙板尽量能使用标准板,当楼板厚度变化时采用改变楼面C槽(阴角)的垂直边,这样就保证了墙板高度的一致。

l如果楼面C槽垂直边的变化范围在100~150(要求楼板厚也是100~150),那么在配墙板时只要将楼板厚度参数设置为100,楼面C槽的垂直边设置成150即可(在系统设置中设置楼板厚度和楼面C槽的垂直边),配墙板时在高度上会统一预留250(100+150),我们在配顶板时只要根据楼板厚度改变楼面C槽的垂直边长度(即高度)就可以了。如果楼板厚度>150,则需要另行调整墙板的配板高度。

l如果按上述方法进行配板,也就不需要再进行楼板定义了。

定义外墙线后,在布置墙板和梁板时就可自动识别,外墙板能按您的要求进行布置。这样会取得较好的配板效果。另外布置K板(自动生成K板)只认外墙板。除非使用“通用配板”和“两点配板”功能。

注意:电梯井、孔洞等需要按外墙板进行布置的区域,也可以定义为外墙,自动配模时此处的模板会按外墙板进行布置。

1.在命令行键入PLINE并按“回车”执行命令或用鼠标直接点击PLINE快捷图标按钮,然后用PLINE线沿外墙线勾划出一个封闭的区域。

注意:如果PLINE线不能形成封闭区域,则需要逐条地定义PLINE线。

2.用鼠标点取工具栏中的“外墙定义”图标按钮或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定义外墙”功能,命令行中会提示:

选择外板边界:

选择对象:选择外墙边界线(找到1个),然后屏幕上弹出一个对话框:

l底部搭接(外板抬高):50(该值也是外墙板的底标高,底标高不考虑楼层因素);如果墙板要向下层搭接,则输入的值是负数。例如:向下搭接100,则输入“-100”就可以了。

lK板宽:因为K板是横配的,它的宽度在墙面上也是高度;

l(外)板高:是整个外墙板的配板高度,但不包含K板(宽度)。

l组拼:根据板高设置组拼,两板之间用“,”分隔。

外墙阴角的设置与外墙板类似。

在对话框中输入相应的信息后,用“鼠标”点击“确定”按钮后,外墙区域就定义好了。

墙体的自动配模分为两步:

(1)先布置梁底模板,主要是配过梁底下的模板。

(2)再布置其它的墙体模板。

配梁底模板主要是先完成过梁处墙板布置,配这部分模板时既要考虑过梁的高度,也要考虑过梁的宽度。这部分的模板是比较特殊的。

使用梁下配板功能布置梁下墙板时,需要用到梁的参数(需要使用“梁定义”功能定义)。如果没有定义梁的参数,则梁下配板时会按模板系统参数设置的缺省梁高来计算配板高度。如果实际梁高与缺省梁高不一致,则会造成生成的墙板高度不对,需要事后进行修改才行。

上图的墙段中有五处与梁相交,因此这五处都需要先用“梁下配模”功能先布置梁下的墙体模板。梁下的墙体配板宽度一般情况下要超出梁宽300mm,用于在梁的两侧分别布置梁侧阴角。配模如下图所示:

用鼠标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墙体模板→梁底配模功能,则屏幕底部命令行提示:

选择配模区域,窗口第一点<回车退出>:窗口第二点<回车退出>:

采用窗口选择方式,用鼠标确定布置梁底模板的区域范围后,系统就自动布置过梁处的模板,布置完成后可以用“墙板规格”命令标注模板的宽度和高度后,就可以检查布置的模板是否准确。

主要查看模板的高度和过梁处所配的板两边是否预留了150mm(用于布置梁侧阴角模)。

利用墙体“自动配模”功能,在已经布置好梁底模板的图纸上布置其余的模板。对于较标准的建筑结构图,大约可完成墙体配模90%左右的工作量(可完成墙体模板布置、背楞和穿墙螺栓的布置)。

在自动配模前一定要注意几个问题:

l楼板厚度问题:如果楼板厚度变化较多时,在模板参数中设置楼板厚一定要有代表性,尽量将楼板总面积最多的(或涉及墙体面积最多的)楼板厚度设置为楼板厚。最好使用定义楼板命令事先将各区域的楼板厚度定义好。这样可以根据楼板的厚度计算所配墙板的高度。

如果采用改变楼面C槽(阴角)的垂直边来保证墙板高度的一致,那么只须考虑楼板厚度的变化范围。如果楼板厚是在100~150之间,则楼面C槽垂直边的变化范围也在100~150之间,那么在配墙板时只要将楼板厚度参数设置为150即可(在系统设置中设置楼板厚度),配墙板时在高度上会统一预留150,我们在配顶板时只要根据楼板厚度改变楼面C槽的垂直边长度(即高度)就可以了。如果楼板厚度>150,则需要另行调整墙板的配板高度。

l梁高问题:在模板参数中设置梁高一定要有代表性,应为数量最多。最好在布板前使用定义梁命令先行将梁的基本参数(宽度和长度)写入梁线中。这样才能保证自动配板时准确地计算出所配墙板的高度。三维梁中已有相应参数,因此不需要进行梁定义。

用鼠标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墙体模板→墙面自动配板功能,屏幕上会弹出一个对话框:

“配墙端堵板”(堵头板)、“生成背楞”和“生成穿墙螺栓”是可选项,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对话框中的相应参数,用鼠标点击“确定”按钮后,屏幕底部命令行提示:

用窗口选择配板区域<窗口第一点>:

<窗口第二点>:

用窗选方式确定需要布置模板的区域后,系统能自动搜索墙线、墙角和过梁处已配的模板,并根据各种不同情况,自动完成墙体模板的布置。如下图所示:

逐个检查墙体配模情况,重点检查过梁处(主要查看过梁处配板两边是否预留了150),还有墙柱节点处的配板。

如下图所示:

由于该节点比较复杂,使用自动配板难以完成。需要删除部分已布置的模板,允许使用CAD的删除、复制、移动、镜像等编辑功能,然后使用“墙段配板”或“两点配板”或“单面配板”等功能重新布置模板。

可能有些地方需要布置非标角模(边长不是150,但仍然是直角),可以使用“单配阴角”功能进行布置。其操作方法是:

用鼠标点取工具栏中的“墙面阴角”图标按钮或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墙体模板→墙面阴角功能,则屏幕上出现一个对话框:

这是一个布置非标阴角的特殊功能,它可以布置各种不同边长的阴角模,只需要输入不同的边长、板高,再选择插入点即可。

布置完阴角模后,可用“两点配板”功能补齐其它模板,阳角处的模板可以使用阳角配模功能进行布置。最后根据需要布置背楞和穿墙螺栓。

由“自动配板”功能布置外墙模板时,是不考虑布置K板(承接板)的。

“生成K板”功能必须在已经布置好的外墙板上才能生成K板。该功能的操作比较简单,用鼠标按窗选方式选择需要生成K板的外墙板即可生成K板。

“两点布置K板”功能是“生成K板”功能的补充,它是以手工方式布置K板。只要选择两点后就会在两点之间布置K板。

使用“通用配板”功能可以配单块K板。

在完成上述的模板编辑之后,就需要布置门、窗洞口的模板了。使用“门窗洞口配板”功能仅适合于洞口夸度较小、不需要布置支撑的洞口模板。

用鼠标点取工具栏中的“门窗洞口配板”图标按钮或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墙体模板→门窗洞口配板功能,则屏幕底部命令行提示:

请点取洞口平面左下角点:

请点取洞口平面右下角定位点:

请点取洞口平面左上角点位点。

按提示用鼠标点洞口的左下、右下和左上三个点,获取门窗洞口的宽度和墙厚。完成后屏幕上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对话框的左上角有门洞或窗洞两个选择项,必选其一。

各项参数说明:

l层高:楼层高度;

l板厚:楼板厚度;

l墙厚:墙体厚度;

l洞口高:

l洞口宽:

l窗台高:窗台高度(如果是窗洞的话);

l洞口上两侧墙面模板:洞口上方的模板,类似于梁侧板。提供了两种配模方式:横配或竖配。

l洞口上底板:类似于梁底板的布置;

l洞口侧板:洞口两侧的墙板(堵头板+水平阴角);

l窗台两侧墙面模板:窗台下方的墙体模板布置,同样布置方式可选择“横配”或“竖配”两种方式:

l窗台盖板:

该功能是专为矩形独立柱的配板提供的,附墙柱的配板仍然可以使用墙板配模功能进行配板。

用鼠标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墙体模板→门窗洞口配板功能,则屏幕底部命令行提示:

点取矩形柱左下角:

点取矩形柱一边终点:

点取矩形柱另一边终点:。

按提示用鼠标点取矩形独立柱的左下角(定位点),再点取柱的两边,获取矩形独立柱的定位点、宽度和长度。完成后屏幕上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查看对话框中的各项参数是否准确,确认参数后用鼠标击“确定”按钮后即可生成矩形独立柱的配板。如下图所示:

模板背楞的布置一方面可以在“自动配模”功能的对话框中指定配板的同时也生成模板背楞。另一方面,可先配模板,再用单独的布置模板背楞功能布置模板背楞。还可以使用模板背楞编辑功能对已生成的模板背楞进行编辑。

1.两点布置背楞:用鼠标点取墙体两头已布模板的背面,即可生成相应长度的背楞。

2.自动生成背楞:用窗选方式选择要布置背楞的区域即可生成背楞。

3.编辑背楞(背楞伸缩):根据需要可将已生成的背楞拉伸或缩短。

4.连接背楞:将两根背楞进行合并。

5.打断背楞:将一根背楞打断,分成两根背楞。

6.删除背楞:将不需要的背楞删去。

7.生成背楞标注:使用该命令可以生成或重新生成模板背楞的规格标注。

8.修改背楞标注:可对已生成的背楞标注进行修改。

9.删除背楞标注:删除已生成的背楞标注。

注意:背楞的布置和标注方式已改进,详情主见3.12章节。

对拉螺栓(穿墙螺栓)的布置一方面可以在“自动配模”功能的对话框中指定,在配板的同时也生成对拉螺栓。另一方面,可先配模板,再用单独的布置对拉螺栓功能生成对拉螺栓。还可以使用模板编辑功能对已生成的对拉螺栓进行编辑。

对拉螺栓的布置和编辑:

1.布置穿墙螺栓:用鼠标点取需要布置对拉螺栓的模板即可生成对拉螺栓。

2.两点布置螺栓:用鼠标分别点取墙体两边的模板背楞即可生成相应的对拉螺栓。

3.布置斜拉螺栓:布置阳角处的斜拉螺栓。用鼠标点取阳角两边的模板即可生成斜拉螺栓。

4.穿墙螺栓间距:标注两个对拉螺栓之间的距离。用鼠标点取两个对拉螺栓即可。

5.穿墙螺栓编辑:可以编辑对拉螺栓的纵向间距。

6.删除穿墙螺栓:删除不需要的对拉螺栓。

7.还可以用复制功能布置对拉螺栓

8.用移动功能改变对拉螺栓的位置

9.使用“更新模板孔位”功能对改变位置的对拉螺栓更新对应模板上的对拉螺栓孔的位置。

拉片的布置和编辑:

1.布置拉片:选择布置拉片功能后,屏幕上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对话框中有两个参数:

l设置拉片的最小板宽:上例中设置的值是200,表示宽度200以上(含200)模板有拉片槽,需要设置拉片。

l拉片纵向间距:即在模板高度上(纵向)需要布置几道拉片。

2.单配拉片:该功能作为布置拉片功能的一个补充,它可以布置单个拉片。方法是用鼠标在需要布置拉片的位置选取两点,即墙体的两边(墙厚),就可以生成拉片。

模板编辑功能可以对已布置的墙体模板、梁模板(梁底板和梁侧板)、顶板(平板)、阴角模(墙体阴角、梁侧阴角、梁底阴角)、连接角等的参数进行编辑,它是一个通用的编辑功能,它能自动识别您所选取的模板是什么类型的模板。

模板编辑功能可以改变墙板的内外板属性、模板宽度、模板高度、模板边框孔间距、穿墙螺栓孔间距等参数。

操作方法和步骤:

用鼠标选取下拉菜单中钢框模板→模板编辑功能,屏幕上会弹出一个对应您所选模板分类的对话框。例如:您选择的是墙体模板,则屏幕上会出现一个编辑墙体模板参数的对话框:

计算:主要用于自动修改模板的高度和模板边框孔的参数

完成模板参数修改后就可以用鼠标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模板的参数编辑。

该功能用于改变内墙板或外墙板的属性。

注:可以通过事先“定义外墙”功能,自动配板时系统就能自动区分内墙和外墙,布置墙体模板时就能自动按外墙或内墙进行布置。因此,内外墙变更功能基本上不需要了,但它可以作为模板编辑功能的一个补充。

在本系统中允许标注模板规格或模板(统计)序号。

1.标注模板规格:

可以使用“模板规格标注”标注模板的宽度和高度。如P300-2950表示该墙板宽度为300mm,高度为2950mm。

模板规格标注说明:

l墙体阴角的标注:用Cxxxx表示,XXXX为阴角高度。

l模板标注:标准板可用Pxx-xxxx(用10、15、20、25、30、40分别表示100至400的标准板)方式表示;异型板用Yxxx-xxxx表示。

l连角标注:Lxxxx(只标注连角的高度)

l梁板标注:Bxxx-xxxx

l梁阴角标注:BCxxxx

l楼板标注:Fxxx-xxxx

模板规格标注的字头和字尾的设置,请见系统设置中的“板号设置”。

l用鼠标选取下拉菜单中铝框模板→系统设置→模板参数设置,则屏幕上会出现一个模板参数设置对话框,请见模板参数设置一节。

l用鼠标点击“其它”页面,则会出现如下的对话框:

l在选择模板统计方式项目内选择“标注模板规格”,并在规格标注样式一栏选择您所需要标注样式,按“确定”返回。

l对已布模板重新进行统计。

l再用鼠标点取“显示规格标注”功能后,(无论以前是否采用标注模板规格方式)已布模板就可以按模板规格进行标注了。

可以根据模板规格标注来检查已生成模板的高度是否正确。

需要重点检查的地方:过梁处的配板、墙柱节点处的配板、楼板厚度有变化的地方、墙板需要沉降的地方等。

2.标注模板统计序号

模板统计序号是按模板的规格顺序进行编号。如:N1,N2,……等。

l在选择模板统计方式项目内选择“标注模板统计序列号”,按“确定”返回。

l再用鼠标点取“显示序列标注”功能后,(无论以前是否采用标注模板规格方式)已布模板就可以按模板统计序列号进行标注了。

使用模板沉降功能实现整个房间的模板沉降。

用鼠标点取工具栏中的“模板编辑”图标按钮或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墙体模板→模板沉降功能,则屏幕底部命令行提示:

2.6定义异型模板我们可以自己使用AutoCAD命令绘制异型模板,但用这种方式生成的异型板,在进行模板统计时是无法进入统计表的,使用“定义异型模板”功能,就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2.先将异型板用Block命令定义成图块

3.用鼠标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定义异型板功能,则屏幕底部命令行提示:

2.7模板编号模板编号分两部分:模板板号(模板规格标注和模板序号标注)和模板工程编号(或模板安装编号)。

可使用“删除板号”命令删除模板板号,再用“模板板号”命令重新生成模板板号。

用鼠标点取工具栏中的“模板板号标注”图标按钮或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模板标注→墙板编号功能,则屏幕底部命令行提示:

2.8顶板配板设计使用“顶板配模”功能逐个地对矩形区域布置楼面转角、楼面阴角、顶板和支撑。配顶板时先关闭墙体模板、背楞和穿墙螺栓。对于非矩形的多边形区域,需要使用“多边形角模布置”和“楼板及支撑”功能分步进行布置。

矩形区域的楼面布置可以使用“楼面配板”功能进行布置。该功能按矩形进行布置,同时生成楼面转角、楼面阴角、顶板及支撑。

以下列的矩形区域为例进行布置:

用鼠标点取工具栏中的“楼面布置”图标按钮或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楼面模板→楼面配板功能,则屏幕底部命令行提示:

2.9梁模板配板设计l梁模板由梁侧板、梁侧阴角、梁底板、梁底阴角、水平连接角、和梁支撑组成。

l梁侧模板:高度=梁高–150mm(楼面阴角),梁侧模板的标准长度为1200mm。

l梁底模板:梁底模板的标准长度为1100mm,模板宽度=梁底宽度,模板标准宽度为400mm,300mm,200mm,100mm等。

水平连接角:用于梁底板与梁侧板之间的连接。

梁支撑:支撑头宽度为100mm,长度=梁宽,梁底宽大于等于600mm时,加双支撑。

梁底板及支撑布置方法:从墙中心线开始,到第一个梁支撑大约1200mm的地方,先布置一块长度=1200-1/2墙厚-150mm(梁转角)的梁底板,再布一个梁底支撑(100宽,长度等于梁宽),以后布一块1100mm梁底板,再布一个梁底支撑,余者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两块梁底板,梁底支撑的位置最好能布置在两块板的中间。

梁底支撑最好与相应的顶板支撑在一条线上。

单段配梁板功能可以一次性生成梁底板、梁侧板、梁底阴角、梁侧阴角及支撑等。

用鼠标点取工具栏中的“梁配板”图标按钮或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配梁模→单段配梁板功能,则屏幕底部命令行提示:

请点取梁线:用鼠标点取一根梁线即可,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对话框:

l上面的对话框中,左侧部分是梁的示意图和梁的基本尺寸。右侧部分是梁底板、梁底阴角和梁底支撑所需的配模参数,中间部分是梁侧板配模所需要的参数,您可以通过修改参数来改变梁模的配板结果。其梁模的配板结果会在对话框下面的示意图中显示出来。

l梁侧板按左侧(或上面)梁板的起点和终点、右侧(或下面)梁板的起点延伸、终点延伸等参数用于梁侧板的伸出或缩进(参数值:正值时为伸出,负值时为缩进);

l梁侧阴角:可以根据需要指定哪一侧要配梁侧阴角。选择按钮内打“√”为有效;

l梁底板分别用起点伸出和终点伸出两个参数控制梁底板起点和终点的伸出或缩进(参数值:正值时为伸出,负值时为缩进);

l梁底阴角:可以根据需要指定起点或终点是否要配梁底阴角,选择按钮内打“√”为有效。如果需要配梁底阴角,则要修改梁底阴角的相应参数。

l梁底支撑:在对话框中自动给出了支撑的排列间距及示意图,同时可在梁的两头指定是否要配支撑;

l梁阴角的布置:梁阴角分梁侧阴角(竖向)和梁底阴角(横向)两种。可以有选择的进行布置。在选择按钮中打“√”后,相应的阴角及布置位置将会出现在对话框的图示中。

l配梁底墙面板:该功能主要用于配梁下、洞口两侧的墙板。洞口两侧的墙板可以使用配堵头板的功能单独完成。

l梁线的左边或下边是起点,右边或上边是终点。

l如果点取梁线后,提示需要点取第二根匹配梁线,但由于两根梁线不平行而不能生成配板,需要重新对梁线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可以删除其中一根梁线,再按原梁宽偏移一根梁线,使两根梁平行即可。

实例1:下图中矩形梁的尺寸为300X500,两头是墙。

l使用梁配板功能:

1.首先看一下梁的基本参数是否准确

2.梁两端都是墙,因此梁两端都需要配梁底阴角:起点的梁底阴角为两端伸出,终点为上端伸出

3.还需要配三个梁阴角:起点两个,终点一个(终点的下端是墙角)。

4.梁侧板:起点的板需要缩进150(让出梁阴角的位置),终点上端缩进150,下端可以不缩进(与墙板对接),当然也可以按其它方式进行处理。布置结果如下:

这是将“单段配梁板”功能拆成了两个独立的功能,以便适合更多的梁配板场合,使其更加灵活和方便。其操作步骤与上述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点配梁板与单段配梁板的方法类似。区别在于:如果是在交叉梁上配板,单段配梁板功能只能按分段进行配板,而点配梁板可以选取梁的起点和终点进行配板。

点配梁底板和点配侧板是将“点配梁板”功能拆成了两个独立的功能。

矩形配梁侧板功能可以按房间一次性配出房间四周的梁侧板。

用鼠标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梁配板→矩形配梁侧板功能,则底部命令行会出现提示:

请点取梁侧板布排区域基准点:

请点取横向定位点:

请点取纵向定位点:

用鼠标按提示选取基准点、横向和纵向定位点后,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对话框:

根据对话框中显示的参数,通过修改参数可以改变四周梁侧板的布置,最后用鼠标点击“确定”按钮即可生成所需的梁侧板。

连续配梁侧板功能是矩形配梁侧板功能的一个补充,该功能更加灵活方便。

例如:可一次生成下图中的梁侧板

用鼠标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梁配板→连续配梁侧板功能,则底部命令行会出现提示:

请点取梁侧板布排起点:

请点取梁侧板布排下一点<回车退出>:

点取楼面区域内任意一点:用鼠标在楼面区域内用鼠标左键点一点后,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对话框:

对话框的右上侧列表中是所配的梁侧板和梁侧阴角的配板表。如果需要修改梁侧板,可先用鼠标选取梁侧板或梁侧阴角,再修改下面的参数即可。

完成修改后用鼠标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模板贴片布置是在墙板的立面图进行的,因此首先要生成布置贴片墙板的立面,然后在立面图上布置模板贴片。

(1)用向视图功能生成布置贴片墙板的立面,如下图:

(2)用布置“模板贴片”功能在立面图上布置贴片

n用鼠标点击“模板贴片”命令后,屏幕上会弹出一个对话框:

n根据模板贴片是横向还是纵向布置选择贴片的插入定位点方式,并输入贴片的长、宽、厚参数。

n如果“定位点偏移”选项有效(打“√”),需要给出距离水平方向X和垂直方向Y的偏移值。如果“定位点偏移”选项无效时,则在生成模板贴片时直接用鼠标选取定位点。

n用鼠标选取生成模板贴片的定位点。

n用鼠标点击“确定”按钮后,屏幕底部命令行会出现提示:

点取贴片插入点:用鼠标在立面图上选取一个插入点即可生成模板贴片布置。如下图:

n如果需要在立面图上标注尺寸,则需要将对话框中的“标注尺寸”可选项打“√”即可。如下图所示:

点取贴片插入点:用鼠标在立面图上选取一个插入点即可生成模板贴片布置图。

如果在点取贴片插入点后命令行提示:

未找到与贴片相交的立面模板,请手工选择与贴片相交的立面模板:

此时用鼠标选择需要布置贴片的模板即可生成模板贴片及相应的标注。如下图所示:

使用贴片编辑命令可以检查和修改贴片的参数。

用鼠标在铝合金模板菜单中选择“贴片编辑”命令,屏幕底部命令行会提示:

选择模板<回车退出>:在配板图上选择与立面图上对应的模板(在立面图已布置贴片的模

板),则屏幕上会弹出如下对话框:

以上对话框中就是在立面图上已布置的模板贴片的参数。

在立面图上布置好贴片后,最好能使用“更新贴片模板”功能更新与立面图上对应的模板。模板贴片的数据都保存在与立面图的模板图块中。

用鼠标选择铝合金模板菜单中的“贴片编辑”命令,屏幕底部命令行会提示:

选择立面图:窗口第一点:

窗口第二点:

贴片:2,更新模板:8

用窗选方式框住立面图即可。最后会提示在立面图上布置了几块贴片,这些贴片压住了几块模板。

在立面图上布置模板贴片后,在生成模板生产图之前最好将所有布置贴片的立面图使用“更新贴片模板”功能更新一下,以确保贴片位置的准确性。具体方法见上一小节2.12.3说明。

带有贴片模板的生产图:用“生成模板加工图”功能即可生成带有贴片模板的生产图。使用方法请见本章2.17小节。带有贴片模板的生产图如下图所示:

生产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模板贴片的所在位置。

飘窗、空调板目前提供了四种形式的单层板的配模设计。更复杂形式飘窗、空调板可以三维视图方式下进行配模设计。

使用“飘台配板”功能可生成飘窗、空调板的四种形式如下:

1.左侧悬空

2.右侧悬空

3.两侧悬空

4.两侧不悬空

用鼠标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飘台配板功能后,屏幕上会弹出一个对话框:

根据要求选择飘台的结构样式(上述的四种样式之一)。

修改对话框中相应的参数,用鼠标点击“确定”按钮后屏幕底部命令行提示:

点取定位点:用鼠标点取飘台的定位点;

点取长度方向定位点:

点取宽度方向定位点:在点取宽度方向定位点后即生成所需的飘台配板(二维平面图)。

如果需要显示三维的飘台配模图,可用“生成三维模板”功能将飘台配板生成三维模板,再用“三维显示”功能显示三维飘台配模图。

目前仅提供了单跑楼梯的配模设计。且提供了两种配模方式:三维楼梯配模和直接生成楼梯配模加工图。

楼梯的配模是在三维视图模式下完成的。

用鼠标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楼梯配板功能后,屏幕上会弹出一个对话框:

按要求填写对话框中的各项参数,填写好后用鼠标点击“确定”按钮,并按屏幕底部命令行的提示确定一插入点,再输入一个旋转角度后即可生成三维的楼梯配模图。如下图所示:

三维线框图:

采用参数化设计方法,直接生成楼梯配模加工图。

3.首先打开一张新图,用鼠标点击AutoCAD的“新建”命令,则屏幕上会出现一对话框:

选择样板图“MBSCT.DWT”,并用鼠标点击“打开”按钮;

4.用鼠标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楼梯加工图”功能后,屏幕上会弹出一个对话框:

(楼梯模板)结构形式:一共给出了五种结构形式。上图是样式1.

样式2:

样式3:

样式4:

样式5:

对话框中列出了各段楼梯配模加工图所需的参数,对话框右侧是楼梯模板参数图示,对于初次接触这些参数的使用者,可按图示设置对话框中的各项参数值。

完成楼梯模板参数设置后,用鼠标点击“确定”按钮,然后在屏幕上给一插入点可生成楼梯模板加工图。如下图所示:

模板统计和配件统计:当完成配板工作后,就可以进行模板统计和配件统计。也可能边配板边统计。

模板连接孔位等校验

可以利用生成模板立面图,查看局部配板()的情况,包括检查相邻模板的连接孔是否对齐。

生成立面图的方法与步骤:

用鼠标点取工具栏中的“生成立面图”图标按钮或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生成立面图功能,则屏幕底部命令行出现如下提示:

2.16生成三维配模图完成墙柱体模板、梁模板和顶板的配模以后,就可以将已经布置的模板生成三维模板,进行三维观察。

生成三维模板后可用“三维显示”功能或用AutoCAD中的三维功能显示三维配模图,这样可以更直观的查看配模情况。还可以将三维配模图导入到“草图大师”中进行观察。

在二维平面图上生成的模板是平面模板,平面图上模板只有生成了三维模板,才能进行三维观察,并在三维示图下进行编辑。

生成三维模板后,就可以进行三维观察。

方法和步骤一:

1.用“生成三维模板”将模板转换成能在三维环境下观察的模板;

2.用“三维显示”功能观察三维模板;

3.可用“二维显示”使三维观察环境返回二维设计环境。

方法和步骤二:

1.用“生成三维模板”将模板转换成能在三维环境下观察的模板;

2.利用CAD中视图功能,可设置一个三维视点,也可直接用三维视图中的“西南等轴侧、东南等轴侧、西北等轴侧、东北等轴侧”

3.用鼠标选择“视图—>视觉式样—>概念”后,就可以在三维环境下观察布置的模板了;

4.返回二维环境:用鼠标选择“视图—>视觉式样—>二维线框”,再用鼠标选择“视图—>三维视图—>平面视图”后,即可回到二维设计环境。

即使回到二维平面图,用生成三维模板功能生成的三维模板图块依然存在,与二维模板图块共存。如果只要二维配板图,可使用“清除三维模板”功能删除平面图的三维模板。

完成模板工程的配模设计,并进行模板统计后,就可以根据需要生成模板统计表中的各类模板加工图。

(1)先开一张新图:用鼠标选择AutoCAD中的“新建”命令,则屏幕上弹出一对话框:

用鼠标选择底图(样板图)“ZJ_CAD.dwt”即可;

(2)用鼠标选择铝合金模板菜单中的“生成模板加工图”功能,则屏幕上弹出对话框:

可以用两种方式导入需要生成的模板加工图:

a)选择配板图:用鼠标点击“选择配板图”功能按钮,则屏幕上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如下图所示):可以从您已保存的配模工程文件(*.DWG)中选择一个配模文件;

当您选择配模文件后,该文件中模板列表会导入到模板加工图的对话框列表中:

可以通过选择下拉列表中模板分类来选择需要生成的加工图(默认显示“墙面平板”)列表;

您可以针对列表中的各种模板尺寸再次作出选择,如果需要将列表中的模板全部生成加工图,用鼠标选择对话框右上角的“全部模板”即可。

选择完成后,用鼠标点击“生成”按钮即可生成模板加工图:

b)选择已打开的配模图:图用鼠标选择“已打开的图纸”下拉列表中的配模图,则同样可将配模图中的模板导入到对话框列表中;

以下的操作同上。

铝合金模板工程统计表用于显示铝合金模板工程配板的统计结果。铝合金模板统计分墙面模板、楼面模板和梁柱模板三个部分。

用鼠标点取工具栏中的“模板统计”或“配件统计”图标按钮或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模板统计表”或“配件统计表”功能,则屏幕上会出现一个模板统计表(或配件统计表)对话框:

模板统计表

在模板统计表中显示的模板分类,可以通过“选择显示的模板”按钮选择要显示输出的模板分类。

用鼠标点击“选择显示的模板”按钮后,屏幕上会弹出一个对话框:

对话框中列出了模板的分类,选择需要显示在同一张表上的模板分类后(允许选择多个分类),用鼠标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l修改板号:该功能可以修改你所选择的一种规格的模板板号。在统计表中修改板号后,图面上模板板号也自动修改。

l“复制到粘贴板”按钮功能:可以将统计表中的数据粘贴到WORD或EXCEL表中。表头需要预先制好,或者以后添加。

l导出文件:将统计表中的数据导出到文本文件中。

清空模板统计是为了对配模图重新进行模板数量的统计。因为多次删除部分模板后,又重新进行了配板,特别是使用了以前较早版本软件进行的配板设计,一定要进行一次清空统计。

清空统计分局部清空统计和全部清空统计。

l局部清空统计仅清除图框内的模板统计数量。

l全部清空统计可以清除全图的模板统计数量。

用鼠标选取下拉菜单中铝合金模板→模板统计→清空统计功能,则屏幕底部命令行提示:

命令:LM_QKTJ

选择图框<回车全部,ESC退出>:选择图框为局部清空统计,即清空图框内的模板数据。

如果用“回车”键或鼠标右键,则命令行会提示:

是否要清空所有统计内容,是Yes/否Noy:缺省为“No”,即不执行清空统计,主要是怕误操作。如果键入“Y”,则清空图面上所有的模板统计数据。并提示:

统计数据已清除

模板工程编号统计与输出是将模板统计与模板统计表两个功能结合到一起,其操作方法与步骤基本相同。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选择统计的模板:采用了灵活的窗选方式。主要是考虑到对某段墙体、或某段梁、或某个区域(房间)进行单独统计的需要。

(2)按模板工程编号进行排序或按模板规格排序。

注:模板工程编号统计与输出的使用说明请参见2.7.4节“模板工程编号统计”。

目前有一种CAD病毒感染配模图文件后,会将配模图形中所有扩展实体数据全部删掉。为了避免由CAD病毒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我们开发了备份配模数据和恢复配模数据两个功能。

如果安装配模软件后,是第一次启动该软件后,屏幕上出现的CAD菜单中没有配模软件的菜单,此时需要加载配模软件的菜单。

操作方法与步骤如下:

如果对话框中查找范围(目录)不是“support2010”至“support2014”,需要在配模软件安装目录中找到相应的目录。

l如果是AutoCAD2010,用鼠标选择并打开“ACAD.CUIX”文件即可加载该软件的功能菜单。ACAD.CUIX文件在UC-LMCAD系统安装目录的Support10子目录中(如果是缺省的安装目录,一般是:C:\ProgramFiles\LMCAD32\Support10或C:\ProgramFiles\LMCAD64\Support10)。

l如果是AutoCAD2012,用鼠标选择并打开“ACAD2012.CUIX”文件即可加载该软件的功能菜单。ACAD2012.CUIX文件在UC-LMCAD系统安装目录的Support12子目录中(如果是缺省的安装目录,一般是:C:\ProgramFiles\LMCAD32\Support12或C:\ProgramFiles\LMCAD64\Support12)。

l配置配模软件菜单

操作方法与步骤:

选择“AutoCAD经典”即可。

注意:以上的启动方式只需在软件安装后第一次启动时使用,以后可直接启动AutoCAD2010-2014。

模板的复制和镜像允许使用AutoCAD提供的命令。但如果电脑中安装了其它CAD软件,则可能就不能使用AutoCAD的复制和镜像命令。如果使用AutoCAD的复制和镜像命令可能会导致生成的模板不正确。此时必须使用软件中提供的“模板复制和镜像”功能,否则会造成模板图块与标注的分离,会影响模板的编辑。同时利用专用的模板复制和镜像功能可以很方便地将一个区域的模板复制和镜像到另一个区域。

在“模板编辑”子菜单中功能均是模板通用的编辑功能。这些功能包括“模板编辑”、“模板拉伸”、“模板合并”、“模板复制”、“模板镜像”、“模板删除”、“修改板号”、“清除板号”、“定义异形板”、“模板构件定义”、“模板规格分类”、“更新模板孔位”和“编辑块内文字”功能等。

这是AutoCAD2012以后的版本系统默认设置的问题,只要修改系统设置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1)用鼠标选择菜单“工具”→“选项”,或用鼠标点击底部命令行,然后按鼠标右键会弹出一个对话框:

(2)用鼠标点击“选择集”页,该页如下图所示:

(3)在上面的对话框中右边的显示夹点选择项中,去掉“对组显示单个夹点”选项,然后用鼠标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在配模软件中有“阴角直角背楞”功能,用该功能可以为已布置的模板在阴角模处布置固定长度的直角背楞。

1.先布置墙体模板:在布置墙体模板时,先不要布置背楞;

2.使用“阴角直角背楞”功能在阴角模处生成直角背楞;

3.使用“模板编辑”功能修改(拉伸)直角背楞。由于使用“阴角直角背楞”功能布置的直角背楞两边长度是固定的,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然后用“自动生成背楞”功能布置其它直背楞,再对直背楞进行适当编辑即可。

为了保证内墙模板不使用接高模板或非标模板,在一定的配模范围内,可使用改变底角铝高度的方法来配内墙模板。

1.设置模板规格表

设置主板的规格:详细操作请见2.2.2模板规格设置一节。

2.设置内墙板接高表(详细操作请见2.2.3设置内墙板接高表一节)

以上接高表CombWallHeight_65.mbv中:

l第一行是变主板:表示板高在1~2519之间,配板时底角高度固定为50,主板高度可变;

l第二行是变底角:表示板高在2530~2549之间,配板时主板高度固定为2500,底角高度可变;

l第三行是变接高板:表示板高在2550~2619之间,配板时底角高度为固定为50,主板高度固定为2500,接高板可变;

l第四行是变底角:表示板高在2620~2649之间,配板时主板高度固定为2600,底角高度可变;

l第五行是变接高板:表示板高在2650~3000之间,配板时底角高度为固定为50,主板高度固定为2600,接高板可变;

3.设置模板参数

在设置模板参数时需要分别设置“模板规格表”和“纵配设置表”(内墙板接高表)。

如果想使用默认的内墙板接高表“CombWallHeight.mbv”,可直接修改该表,并在纵配设置表中选择“CombWallHeight.mbv”表。

4.配墙体模板

配墙体模的步骤与铝合金模板使用说明书中的2.4节基本相同。

l梁下配模

l自动配模:如果配直角背楞,在配模时不要生成背楞。然后按上一节的操作方法布置直角背楞和直背楞。

l对齐墙板底角:梁下配模生成的底角可能有一部分与相邻模板的底角不一致。一方面与先布置梁下模板有关;另一方面如果一道过梁两边的楼板厚度不一致也会造成底角的高度不同,因此在完成自动配板后,很难避免在一面墙上布置的墙板底角完全一致,所以我们增加了“对齐墙板底角”功能,用于调整这些墙板的底角。

如下所示:用红圈标出的地方就是与相邻模板底角高度不一致的板,需要通过“对齐墙板底角”功能把这些板的底角调整过来。

l生成K板

。。。。。。

5.模板孔位更新

模板孔位更新功能是专为变底角方式配板而增加的,它的作用是:

l更新墙面平板两侧边框孔(考虑了不同底角)和上下边框孔;

l根据穿墙螺栓更新模板的穿墙螺栓孔位;

l更新与墙面模板相接的角模和连角孔位,相当于对齐边框孔;

l更新楼面、梁底和两侧平板的边框孔孔位;

l楼面阴角、梁侧连角与平面模板的对孔;

这个功能在更新模板孔位的同时也实现了相邻模板之间的对孔。

变底角配板注意事项:

如果配板发现内墙板未按变底角方式进行配板,可按如下方式逐一进行检查:

(1)检查“模板规格表”是否选择了你事先设置好的模板规格表(如:模板规格_65.mbset)。

(2)打开模板系统设置对话框,检查“纵配设置表”是否选择了你事先设置好的内墙板接高表(如:CombWallHeight_65.mbv)。

(3)检查是否打开了“楼板”定义层(用“显示设置”功能打开“楼板”层)。

(4)如果模板标注中未标注底角(如:DJ60003表示宽度600,高度30),请打开模板系统设置对话框,检查“其它”页面中的标注规格式样是否设置成“底角+主板+接高板”。

(5)别忘了对齐墙板底角和更新模板边框孔。

显示模板的规格标注还是显示模板的序号标注是在系统设置的模板参数中设定的。在模板参数对话框的“其它”页面中的模板统计方式中设置(其设置方法及说明请查阅模板参数设置一节)。如下图:

使用模板规格标注的主要目的是在本配板过程中便于检查所配模板是否符合要求。在完成配板后模板规格标注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此时可以用模板序号标注来替代模板规格标注。

1.由模板规格标注切换成模板序号标注

l修改模板参数设置:将“标注模板规格”改成“标注统计序列号”,如下图所示:

l进行模板统计:完成统计后,在一般情况下,图面上的模板规格标注就会变成模板序号标注。如果此时模板标注还没有变过来,可使用“显示序号标注”功能,该功能菜单所在位置如下:

2.由模板序号标注切换成模板规格标注

l修改模板参数设置:将“标注统计序列号”改成“标注模板规格”,如下图所示:

l进行模板统计:完成统计后,使用“显示规格标注”功能,图面上的模板序号标注就会变成模板规格标注。该功能菜单所在位置同上。

3.经过上述两次切换后,就可以使用“显示规格标注”功能和“显示序号标注”功能反复进行切换。

如果需要切换到模板工程编号只须执行“显示工程编号”命令即可。前提是已经为模板生成了工程编号。

例如:下图区域的模板布置。

在降板区域的模板中,墙板和顶板的布置都可以按其它区域一样进行模板布置,配板完成后再通过模板沉降功能来修改模板的标高即可。

但梁板是比较特殊的,对于降板区域中梁侧板和梁侧阴角来说,它的降板并不是简单地改变模板标高就能达到降板作用,实际是要降低梁侧板和梁侧阴角的配板高度。

为了能够达到梁板的降板,我们可按以下方法进行梁模板的布置:

方法一、在配梁板前先定义降板区域一侧的梁线。

例如:可将上图中降板区域一侧的梁线中楼板厚定义成150,见以下对话框:

这样在配梁板时,就能自动算出降板一侧的梁侧板和梁侧阴角配板高度=500–150-150(梁高–楼板厚-楼面阴角)

方法二、在梁板时直接修改楼板厚度

在以上梁配板对话框中楼板厚可以设置成“实际楼板厚+降板值”,上例中的楼板厚设置为150即可。

在配顶板前须先定义降板区域楼板厚度。楼板厚可以设置成“实际楼板厚+降板值”。

例如:上例中可将降板区域的楼板厚定义150,这样配出来顶板标高就是按降板50的标高,不用再修改顶板标高。

如果在上例中将楼板厚设置成实际厚度100,则配完顶板后,需要使用“模板沉降”功能统一设置顶板的标高,这样才能保证顶板标高的准确性。

如果使用自动配板功能,在墙板布置前先检查一遍降板区域的梁线定义和楼板定义。

1.降板区域的梁线定义与梁板布置中的设置一致。

2.降板区域的楼板定义需分不同情况进行设置:

(1)降板区域的墙板仍按标准层高进行配板,即墙体的配板高度不变,变化的只是地面标高。则可将楼板厚度定义成楼板的实际厚度。例如:上例中降板区域的楼板厚度仍定义成100,自动配板时墙体仍按2800高度进行配模。完成配模后需使用“模板沉降”功能统一设置墙板的标高,完成该区域墙板的统一沉降。此时墙板的地面标高应该是“-50”。

(2)降板区域的墙体地面标高(各层相对标高)仍然“0”,其配板高度=层高–降板值,则可将楼板定义成楼板的实际厚度+降板值。例如:上例中可将楼板厚度定义成150,自动配板功能生成的墙板配板高度是2750。此时墙板的地面标高应该是“0”。

(3)降板区域的墙体地面标高(各层相对标高)仍然“0”,但降板区域的墙体配需按外墙板那样进行配模,即墙板无底角。则它的配模方法如下:

方法一:

l先将降板区域定义成外墙

我们以下图中的降板区域为例:

将上图中降板区域的墙体定义为外墙,定义外墙对话框如下:

降板的底部标高为0,所以底部搭接参数为“0”,其它参数按实际设置即可。

l使用“自动配板”或其它配板命令进行配板即可生成满足要求的墙板。

方法二:

l先配墙阴角(主要用来定位),并将这些内墙阴角通过编辑命令修改成外墙阴角;

l再直接使用“墙段配模”或“两点配模”命令进行配模。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修改配模对话框中的参数来现实的,因此操作相对要麻烦一些。例如:

按上述方式修改对话框中的参数后,同样能生成符合要求的模板。但我们还是建议使用方法一,这样配模相对简单明了,不易出错。

重新生成模板板号并不能通过清空模板统计和再进行模板统计功能来实现。清空模板统计功能只是把统计表中数据清空了,重新进行模板统计后再生成统计表中数据。而在图面上的模板板号仍然存在。

如果需要重新生成模板板号,可按如下的方法来实现:

1.用“删除板号”功能将模板板号删除;

2.用“模板板号”功能重新生成模板板号(注:生成的默认板号按模板规格生成的);

3.如果需要显示模板序号,用“显示模板序号”功能切换模板板号显示方式。或先将模板参数中统计方式设置成“标注统计序列号”,再进行模板统计即可。

1.转角的拉伸:同样可用“模板伸缩”命令拉伸转角。

2.转角斜边(易拆边)的标注

关于斜边,无论平板、角模、转角统一为这样:

SN:双边内斜

SW:双边外斜

ZN:左侧内斜,右侧垂直

ZW:左侧外斜,右侧垂直

YN:左侧垂直,右侧内斜

YW:左侧垂直,右侧外斜

ZNYW:左侧内斜右侧外斜

ZWYN:左侧外斜右侧内斜

在模板统计中,模板标注分为模板规格标注和模板序号标注(可在系统设置中设定)。在生成模板加工图时,如果是打开了一张新图,同样也需要在系统设置中设定模板统计方式(新图中的默认方式是模板规格标注)。

模板背楞的基本参数是在“模板参数”设置中设定的。如下图所示:

下面的对话框中列出了背楞的基本参数:

l背楞间距:是指模板纵向几道背楞之间的间距,它与模板的对拉螺栓孔相对应;

l背楞标准长度:是指每根直背楞的标准长度,自动生成背楞时优先按标准长度进行布置;

l背楞规格:是指背楞所用材料的规格;

l背楞统计:是指背楞的统计方式和背楞标注的显示方式。

(1)标注背楞规格:如果选择了该方式,则进行模板统计后,背楞标注按规格进行标注。如:BL2000_2表示是第2道长度为2000MM的背楞。

(2)标注统计序列号:如果选择了该方式,则进行模板统计后,背楞标注按统计序列号进行标注。如:BL21_2表示该背楞的序号是21,第2道的背楞。

l“垂直方向布置相同的背楞”选项有效时,纵向的几道背楞长度相同,背楞标注只标一个,否则有几道背楞就标注几行。

l背楞标注字头(前缀)的设置:目前的标注方式有两种。

(1)按系统“默认”方式:在启动程序中选择默认方式进入CAD,则背楞标注字头均来自于系统设置的“板号设置”中的背楞前缀设置。

a)背楞标注字头按规格标注时,它们的字头按厂家给出标注规则进行标注,这是通过编程解决的,不能随意改变;

模板背楞的道数可通过设置模板背楞间距来设定。但需要注意的是二维背楞和三维背楞的颜色的设置是在模板“图层设置”中设定的,目前的模板“图层设置”中背楞的道数是四道,如果背楞的道数大于4道,可通过“图层设置”功能添加二维背楞和三维背楞的图层(添加行的参数格式可以参照已有的背楞参数,只需修改其中的背楞道数即可)。

或通过修改图层设置文件“LMCadLayer.Set”(该文件在\安装目录名\data目录下)的参数来增加背楞的道数的设置。如下例:

此例的背楞设置中增加了一道背楞,共有五道背楞,因此需要在二维背楞和三维背楞上各增加一行参数。

模板背楞的单独布置功能如下:

1.两点布置背楞:用鼠标点取墙体两头已布模板的背面,即可生成相应长度的直背楞。

2.自动生成背楞:用窗选方式选择要布置背楞的区域即可生成直背楞。

3.通用配板:在通用配板功能中也可以单配背楞。

4.直角背楞布置:选择墙阴角处的两块模板,则可生成几道直角背楞。

5.阳角背楞布置:该功能可在墙的阳角处生成阳角背楞。

6.Z字形背楞布置:该功能可生成Z字形背楞,但每次只能生成一道Z字形背楞。Z字形背楞在平面上类似于直背楞,可以生成三维背楞后进行三维观察,在三维环境下也支持Z字形背楞编辑功能。

Z形背楞三条边分别为第一条水平边,垂直边和第二条水平边,顺序按背向从左到右。Z形背楞标高指第一条水平边中心线的位置。

考虑到Z形背楞特殊性,生成Z形背楞时仅生成指定的一道。

模板背楞的编辑功能如下:

1.背楞伸缩:根据需要可将已生成的二维背楞(直背楞、直角背楞、阳角背楞和Z形背楞)拉伸或缩短。可以同时拉伸或缩短图面上显示的某几道背楞。

2.连接背楞:将两根直背楞进行合并成一根直背楞。也可以将墙阴角处的两根直背楞合并成一个直角背楞或将墙阳角处的两直背楞合并成一个阳角背楞。需要注意的是仅连接图面上显示的某几道背楞。

3.背楞倒角:该功能可以为已布置的背楞进行倒角,或将已倒角的背楞恢复成原样。至于倒背楞哪一头的角,是根据鼠标点取背楞时离哪一头的距离近来决定的。

4.打断背楞:将一根直背楞打断,分解成两根直背楞。也可将一直角背楞或阳角背楞分解成两根直背楞。需要注意的是仅打断图面上显示的某几道背楞,且该功能对Z字形背楞不起作用。

5.复制背楞:与复制模板类似,主要是为了解决背楞与标注分离问题。

6.镜像背楞:与镜像模板类似,主要是为了解决背楞与标注分离问题。

7.删除背楞:可将不需要的二维或三维背楞都删除。

8.Z形背楞编辑:该功能是专门针对Z形背楞的编辑功能。在二维或三维环境下都适合。

模板背楞的其它功能:

1.显示背楞:可根据需要显示图面已生成的某一道或某几道背楞。

2.关闭背楞:可根据需要显示图面已生成的某一道或某几道背楞。

3.生成三维背楞:该功能可将图面上的二维背楞生成三维背楞,以便于在三维环境下观察已布置的背楞。

4.生成背楞标注:使用该功能可以生成或重新生成模板背楞的规格标注。可用于背楞序号标注转换成背楞规格标注的切换。

5.修改背楞标注:可对已生成的背楞标注进行修改。

6.删除背楞标注:删除已生成的背楞标注。

7.更新斜拉背楞:更新斜拉螺栓用于在墙角上背楞。如果背楞在此位置没有斜拉状态,但这里有斜拉螺栓,执行该功能后,对应的背楞在斜拉螺栓一侧会更新为斜拉样式。

1.背楞的编辑功能:如果需要编辑某一道背楞,或同时需要编辑某几道背楞,需要将那几道背楞都显示在图面上(使用背楞显示功能),然后再进行编辑操作。

2.背楞规格标注和背楞统计序列号标注两种标注的显示切换。

i.从规格标注切换到序列号标注:只需将背楞标注格式设置成“标注统计序列号”格式,然后重新进行模板统计就可以了。

ii.从序列号标注切换到规格标注:将背楞标注格式设置成“标注背楞规格”格式,然后再用“生成背楞标注”功能即可。

在完成柱梁的三维建模之后,就可以使用“自动配梁模板”的功能完成梁模板的自动配板。

自动配梁板的方法和步骤:

l用鼠标选取下拉菜单中铝框模板→配梁模→自动配梁模板,则屏幕上会弹出一个对话框:

对话框中有四个选项:

l梁节点配板:如果该选项有效,则可在所窗口区域内生成梁侧阴角、梁底阴角和梁底支撑;

l梁底平板及支撑:在所窗口区域内单独生成梁底板及支撑;

l梁底侧平板:在所窗口区域内单独生成梁侧板;

l生成三维模板:为所配的二维梁模板生成三维梁模板,便于在三维环境下进行观察。

1.梁底阴角两条边(水平边和垂直边)的设定,与楼面阴角一致。自动配梁板中梁底阴角尺寸两条边与楼面阴角两条边的尺寸完全一致。如:150X150,100X150等

2.梁底阴角两头伸出多少?是由系统设置的“梁板参数”页面中的“梁底阴角伸出”参数值决定的。

3.关于楼板厚度:自动配梁板时仍然可识别楼板定义,如果房间未进行楼板定义,则默认系统设置中定义的楼板厚度。

4.自动配梁板遇到外墙一侧的梁时,如果定义了外墙,则外墙一侧梁侧板配板高度与楼面齐平。如未定义则按系统缺省设置进行配板。

在生成模板加工图时可以选择是否需要生成二维码。如将下面对话框中左上角的选项选中即可。

在选择输出模板加工图后即可生成二维码。如下图所示:

模板加工图上二维可以由智能手机上二维码进行解码。

对于模板加工图上的二维码,要想成功进行解码,最好使用白底黑字格式,否则可能会造成解码失败。

1.在统计设置中设置工程号和区号,并把统计方式设置成“标注统计序列号”,见下图:

2.进行配模

3.进行模板统计刷新

1.在当前配板图上可直接生成模板加工图。

2.如果在新建的图上生成模板加工图,需要重新设置“模板参数”:

“模板参数”的设置要求与配板图中的设置一致。特别是模板统计方式必须与配板图中的“模板参数”的设置完全一致。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在模型空间进行配模设计。但多视窗同步功能只有在布局状态下才能有效,而在模型空间中是无效的。

同步视窗是指在一个视窗模型状态内调整显示,其余的视窗显示状态会同步,即保持视窗中心位置相同,显示相对大小相同,也就是几个视窗保持看到相同的位置。

首先要将模型空间中配板图切换到布局中。用鼠标点击屏幕左下角的“布局1”或“布局2”,或另外新建的一个布局中。默认的布局状态如下:

注意屏幕左下角的标志,如下图所示。

这个表示进入了布局状态。

默认的布局是白底的图纸背景。如果我们习惯于传统的经典模式(类似于模型空间),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l在布局状态下执行“选项”(菜单:工具——选项),则屏幕会出现下列对话框:

l显示:不勾选“显示图纸背景”。

l颜色:选择背景为黑色。

l完成设置后的效果就基本上与模型空间类似了。如下图:

l打开一张配板图

l切换到布局状态,如下图所示:

l删除布局内的布板图:用鼠标选中布局边界线直接删除即可。如下图:

注意:如果不删除当前布局中的图,创建双视窗后会出现三张图相互重叠的现象。

l用鼠标选择屏幕菜单:视图→视口→两个视口命令后屏幕上会出现提示:

l选择建立窗口的排列方式,一般采用垂直排列方式。选择后屏幕底部命令行会出现提示: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布满(F)]<布满>:

创建的两个视窗根据需要可以建立两个大小相同的视窗,也可以不同。我们选择用缺省方式“满布”,则完成双视窗的创建。如下图所示:

至此为至,创建双视窗工作就基本完成了。这一部分的工作我们都是使用CAD的命令来完成的。

为了建立多视窗的同步,我们专门为此开发多视窗同步功能。

l将鼠标移动到绘图区域,并按鼠标右键则屏幕上会弹出一个功能菜单,如下图所示:

用鼠标选择“开启视窗同步”后即完成了多视窗的同步。

在双视窗环境下,可以将一个视窗设置成二维窗口,另一个视窗设置成三维窗口,这样就可以实现两个视窗的联动。

l用鼠标选择一个视窗:用鼠标在所选视窗内双击鼠标左键即可进行两个视窗之间进行切换。

l如果两个视窗中都是二维视图,可以将其中一个设置成三维视图。其方法是:

用鼠标选择视图菜单:三维视图→视点,如下图所示:

屏幕底部命令行会提示:

指定视点或[旋转(R)]<显示指南针和三轴架>:输入一个视点,例如

输入一个视点,例如:-1,-1,1则该视窗内会出现一个三维线框的配模图:

注意:如果没有出现三维图,则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没有生成三维模板(解决方法:生成三维模板);或是三维模板图层被冻结(打开被冻结的三维模板图层)。

给三维模板着色

用鼠标选择视图菜单:三维视图→视觉式样→概念(选择概念显示速度能快一些),如下图所示:

为了实现墙、柱和梁的三维建模,我们专门开发了墙、柱和梁的三维建模功能,该功能可以在原有的二维建筑结构平面图上,象描红一样勾画三维的墙、柱和梁,勾划完成后在三维视图环境下就能显示三维建筑模型。

要实现自动配梁模板,必须先将建筑结构平面图上二维梁转换成三维梁后才能使用“自动配梁模”功能完成梁模板的自动布置。

为了实现柱、梁的三维建模,我们开发了一组绘制和编辑三维柱、梁的命令。

以建筑结构平面图为基础,在二维柱、梁的基础上绘制三维柱、梁。

绘三维梁的方法和步骤:

1.用鼠标选取下拉菜单中建筑结构→绘梁命令,则屏幕上会弹出一个对话框:

该对话框可以为生成的三维梁提供一个插入点。

3.选定插入点后,用鼠标点击“确定”按钮,则屏幕底部命令行提示:

THE END
1.菜单菜谱背景菜单菜谱背景图片菜单菜谱背景素材觅知网为您找到327个原创菜单菜谱背景设计图片,包括菜单菜谱背景图片,菜单菜谱背景素材,菜单菜谱背景海报,菜单菜谱背景,菜单菜谱背景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菜单菜谱背景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https://www.51miz.com/so-sucai/3332134.html
2.饭店菜谱背景背景素材图片饭店菜谱背景背景图片下载饭店菜单背景素材 PSDJPG 烧烤菜单背景素材 PSDJPG 舌尖上的美食餐饮活动海报背景素材 PSDJPG 黑色菜单花纹边框背景 AIJPG 餐厅价目表背景素材 PSDJPG 餐厅菜单背景素材 PSDJPG 中式美食菜谱菜单饭店高档酒楼简约海报背景 PSDJPG 饭店菜谱背景素材 PSDJPG 餐厅菜单背景素材 https://www.51yuansu.com/soback/fandiancaipubeijing.html
3.菜单模板菜单模板设计菜单模板设计图西餐厅菜单模板设计PSD 寿司餐厅菜单模板源文件 日式美食菜单广告模板 日式餐厅手绘菜单模板 韩式餐厅菜单模板设计PSD 日式寿司餐厅菜单模板 寿司菜单模板设计PSD 法式马卡龙菜单模板PSD 日式餐厅菜单PSD模板 手绘美食菜单模板源文件 轻食沙拉菜单模板设计 印度美食餐厅菜单模板 汉堡菜单模板设计PSD 健康餐http://sc.chinaz.com/tag_psd/caidanmoban.html
4.菜单模板背景图片菜单模板背景素材菜单模板底图摄图网菜单模板背景图片专题为您提供高质量菜单模板背景素材,菜单模板背景图片,菜单模板底图等背景图下载,所有背景图均有版权可放心下载商用https://699pic.com/beijing/1729026.html
5.菜谱底图图片菜谱底图设计素材红动中国素材网提供42个菜谱底图图片、菜谱底图素材、菜谱底图背景、菜谱底图模板、菜谱底图海报等PS素材下载,包含PSD、AI、PNG、JPG、CDR等格式源文件素材,更多精品菜谱底图设计素材下载,就来红动中国,最后更新于2023-02-09 23:08:21。https://so.redocn.com/caipu/b2cbc6d7b5d7cdbc.htm
6.菜谱背景底图,高清菜谱背景底图图片/素材/模板,免费菜谱背景底图图品汇是领先中国万千菜谱背景底图素材图库网中免费设计素材模板网,提供免费菜谱背景底图素材,模板,高清原创正版图片下载,为您优选原创菜谱背景底图模板下载,菜谱背景底图素材。精品原创,作品严格审核,高速免费下载。https://www.88tph.com/so/83dc8c3180cc666f5e9556fe.html
7.菜单模板图片菜单模板模板菜单模板设计素材下载精选菜单模板素材和模板下载网,提供高清菜单模板图片免费下载。有创意菜单模板模板下载,促销海报菜单模板图片背景素材,唯美手绘菜单模板图片高清,最新菜单模板模板精选,宣传海报设计菜单模板PSD素材,国外优秀摄影菜单模板图片欣赏,原创设计素材菜单模板模板精选和矢https://www.tooopen.com/tag/%B2%CB%B5%A5%C4%A3%B0%E5.aspx
8.BricsCAD(Mac)发行说明COM我们修复了导致由 COM 添加的 CUI 菜单在添加后不久再次意外消失的 V22 回归。 SR132277SR132712 Communicator修复了在 Windows 8.1 上加载 bmcomm.tx 模块的问题。 SR133028SR133904 自定义属性在装配中插入或更新零件时合并零件的自定义属性已得到改进,以避免在最终装配中出现重复的属性集。 https://boa.bricsys.com/common/releasenotes.jsp?i=7268
9.GstarCAD2020Professional破解版浩辰CAD2020Gsta扩展工具中包含了一系列的高效率的绘图辅助工具,旨在帮助和扩展您的设计绘图需求。它们易于使用,易于集成到您的菜单和工具栏,并涵盖了广泛的功能,包括尺寸、绘图、选择和修改对象。 四、3D设计 1、动态观察 3D动态观察方式包含多种形式,如自由动态观察、连续动态观察、沿X轴、Y轴、Z轴的轨道观察、沿三维的中心http://www.sd173.com/soft/8521.html
10.[快餐菜单设计菜单背景]图片免费下载千图网为您找到796张快餐菜单设计菜单背景相关素材,千图网还提供快餐菜单设计菜单背景图片,快餐菜单设计菜单背景素材, 快餐菜单设计菜单背景模板等免费下载服务,千图网是国内专业创意营销服务交易平台,一站式解决企业营销数字化、协同化,实现营销转化效果增长!https://m.58pic.com/tupian/kuaicancaidanshejicaidanbeijing.html
11.ppt肿么修改模板底图?肿么修改ppt模板底图6条回答:【推荐答案】要修改PPT模板底图,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打开PPT演示文稿,在菜单中选择“文件”,选择“打开”或“新建”,以打开或创建新的PPT文稿。2.在PPT界面中,找到并点击“设计”选项卡,在该选项卡下可以找到各种设计模板可供选择。https://wap.zol.com.cn/ask/x_20136969.html
12.Autocad技巧答:当AutoCAD找不到按钮位图文件的路径时,工具条或工具框中的这些按钮图标将被一张笑脸所代替。这可能出现在工具条被用户化之后,菜单模板文件(MNU)又被手工编辑了。 这种情况,可以用文本编辑器打开菜单源文件(MNS)和菜单模板文件(MNU),从MNS文件中复制用户化工具条部分,粘贴到MNU文件中,然后更名或删除掉旧的MNS、https://blog.csdn.net/mmsmile/article/details/8845432
13.手绘汉堡热狗简约快餐西餐厅餐饮单页菜单模板矢量图素材下载合图网提供ai和eps格式手绘汉堡热狗简约快餐西餐厅餐饮单页菜单模板矢量图下载,还有更多餐点,西餐,菜单模板,打印,等矢量免费素材等您下载https://www.618pic.com/26469.html
14.设计菜单用什么软件好,免费的菜单设计软件懒设计这款应用特别适合没有学习过PS或者是一点作图基础也没有的用户,里面的海量素材、字体、图片资源都是可以每日更新的,而且数10万个原创模版,可以让大家的菜单设计的更加完美。 MAKA设计也是一款比较高级的海报平面设计平台,里面的上百万个精美模板都是可以免费商用的,而且还能够通过人物抠图等功能设计出来自己有特色https://www.18183.com/soft/4360516.html
15.PPT怎么全部换底图不换内容为您找到1500条“PPT怎么全部换底图不换内容”相关问题PPT怎么修改底图? 共2条回答 > 艾佳壁纸*设计工作室15046639298: 1、打开PPT(powerpoint)软件,点击WellWellWell: ppt更换全部背景模板的方法:1、首先在ppt界面,可以在页面上方找到菜单栏,如下图所示。2、然后点击菜单栏中的设计,如下图所示。3、然后在打开https://www.3d66.com/answers_relation/relation_827565.html
16.如何制作模板2.6 选中“角色头像”背景,调节到合适的大小,再次点击选中“角色头像”位置,调节到合适的大小(头像显示形状可在【模板设置 - 形状】处替换)。 3. 主菜单 3.1 点击背景区域,替换主菜单背景图,选中“菜单”背景,右键删除底图,隐藏内部文字。 3.2 点击主菜单界面其他按钮,替换按钮底图,隐藏内部文字,移动到合适的位置https://www.3000.com/course/31.html
17.AutoCAD制图(精选十篇)采用键盘输入命令时由于有些常用命令较长,如BHATC(填充),在输入时击键次数多,影响了绘图速度,要画一条直线,只需要在命令行里输入字母“L”即可。虽然AutoCAD提供了完善的菜单和工具栏两种输入方法,但是要提高绘图速度,就必须左手、右手配合使用,只有掌握AutoCAD提供的快捷的命令输入方法。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1490gf.html
18.品茗模板工程设计软件操作指引2.1.8阶段及楼层控制栏控制施工阶段和楼层的切换 2.1.9命令栏输入软件和CAD本身快捷命令和命令提示的地方 2.1.10绘图区主要布置和绘制平面图的操作区域 2.2 命令简介 命令名称命令功能工程模板(原属性模板工程模板是通过菜单栏-工具-保存工程模板命令把现有的工程的已经编辑好属性的构件列表内构件保存成工程模板,可以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1124/5201241344002202.shtm
19.烤肉菜单图片平面广告素材免费下载(图片编号:6103731)六图网提供精美好看的平面广告素材模板下载,本次平面广告作品主题是烤肉 菜单图片,编号是6103731,格式是cdr,该烤肉 菜单图片素材大小是36.96 MB。烤肉 菜单图片是由平面广告设计师野生纯种屌丝上传. 浏览本次作品的您可能还对烤肉,菜单图片,菜单设计,菜谱,食堂菜单,菜牌https://www.16pic.com/vector/pic_6103731.html
20.底图图片素材底图下载商用版权设计包图网精选海量底图素材图片供您下载使用,免费高清底图素材图片素材,内容涵盖底图素材广告设计、插画UI、摄影配图、商务办公等各类应用场景,轻松编辑即可完成设计需求,包图网让设计更简单。https://ibaotu.com/tupian/165137.html
21.电商模板电商海报/主图图标/Banner/详情页设计Canva可画提供了海量的电商模板,包括电商海报、主图图标、电商Banner、电商详情页等,您只需选择喜欢的模板进行制作,即可轻松完成专业级别的电商设计。https://www.canva.cn/groups/e-commerce/
22.抖音直播间展示牌模板抖音直播间展示牌模板模板可编辑下载创客贴拥有海量精美的抖音直播间展示牌模板设计模板和抖音直播间展示牌模板设计素材,每一个模板都可编辑 文字图片背景皆可修改,简单3步即可完成在线抖音直播间展示牌模板设计制作 免费使用 抖音直播间展示牌模板图片一键生成 每一张设计模板、图片都可以在线编辑,替换文字就能生成精美设计。 您也可以DIY托拉拽轻松https://m.chuangkit.com/polymer/959434.html
23.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智慧服务应用建设(一)期项目附件a.投标人应按照福建省政府采购网上公开信息系统设定的评审节点编制电子投标文件,否则资格审查小组、评标委员会将按照不利于投标人的内容进行认定。 b.投标人应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按照福建省政府采购网上公开信息系统设定的操作流程将电子投标文件1份上传至福建省政府采购网上公开信息系统。电子投标文件的分项报价一览表、投标http://www.ptzfcg.gov.cn/upload/document/20220419/42cbf932c05048548c1b2893e6dd2fc3.html
24.acrgis教程1.设计定义要素类 → 要素分类编码 → 创建数据库 → 创建样式库 → 创建地图模板1.1 定义要素类定义要素类就是考虑一下你的图要画哪些内容,要素类是数据存储范畴的称谓,在数据显示范畴要素类对应地图图层,不过要素类与图层不完全是一一对应,一个要素类可以表现为多个图层。根据小比例尺(小于500 万)地理底图的编https://www.360doc.cn/article/3046928_264147146.html
25.软件更新装修设计教程DIY装修2. 支持左键菜单和基本编辑功能 3. 立面/平面图/大样图拆分为单独dwg文件。 设计家3D 1.9.65(2019年2月20号) 在这个版本里,我们为您带来了以下更新: 【优化】 全屋定制优化: 全屋定制橱柜中,可以生成高低台面。 增加带灯带的横隔板 在衣柜和橱柜中可以拖入灯带以及射灯等柜内灯 https://www.shejijia.com/ketang/text-detail.html?p=5217
26.建筑/景观/室内/城规设计高效制作独具风格底图攻略设计底图是设计师在完成方案设计、平面图、分析图绘制时所必需的图纸,广泛适用于景观、建筑、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也基本上是出图阶段第一张图纸。 底图在图纸表现中主要起辅助的作用,往往多张分析图或者平面图都需要在一张的底图上完成制作,因此底图虽然作为底,不用像总平图那么精确的在cad里自己绘制,但是也https://zhuanlan.zhihu.com/p/85467890
27.ps白底抠图怎么操作?ps白色背景快速抠图的技巧STEP1:打开稿定设计在线PS(https://ps.gaoding.com/#/ ),开始今天的抠图之旅吧~ STEP2:点击左上角菜单栏中的文件-打开,或者直接使用快捷键“Ctrl+O”,打开需要进行PS白底抠图的照片。 STEP3:使用快捷键“Ctrl+J”进行图层复制。 STEP4:点击左侧菜单栏中的魔棒工具,或者直接使用快捷键“W”打开。 STEP5:用https://www.gaoding.com/article/1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