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提高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2.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常菜,减轻父母的负担。
责任担当:通过学做简单的家常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感受劳动和生活的乐趣,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
问题解决: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交流讨论、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会做简单的家常菜。
创意物化:掌握切菜与做菜的技能与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切菜及做家常菜的基本过程。
2、难点:切菜和做菜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工具:刀具、菜板、盘子、碗、筷子、勺子等。
2、材料:各组所需食材。
调料:盐、酱油、醋、白糖、香油等。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2.你们平时爱吃什么菜?为什么?你们会不会做这些菜呢?
3.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之前的活动中我们都做了什么?
确定了大主题,根据拌凉、炒菜、炖菜和蒸菜分了四个小组,并制定了小组活动方案,还学会了摘菜和洗菜、切菜等。
我们还上网查找资料和问父母学习如何做菜,并在家里多次实践做菜。
二、回顾切菜。
1.做菜之前需要准备很多食材,最常用的处理食材的方法是用刀切,前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切菜,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如何把菜切成自己想要切的形状。
2.出示视频。
3.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正确握刀的姿势:右手紧握刀柄,刀刃自热下垂,左手呈半屈状按住要切的原材料,右手慢慢下刀。正确的握刀姿势可以避免我们的手被刀切到,还有就是切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和卫生哦。
三、交流做菜技巧。
1.课前呢我们已经查阅很多资料,也多次下厨,相信同学们都积累了一些做菜小技巧,能不能向大家传授下你的独门秘籍,各小组派代表上前边来说一说。
2.学生交流。
3.学生边交流教师边总结,做菜技巧。(边讲边看边记)
做菜秘籍
拌菜
备料(菜和调料)、调汁、拌菜、摆盘。关键:调汁。
炒菜
1.热锅放油。2.加葱姜蒜等调料爆锅。3.依次放入食材,大火翻炒。4.最后放盐。(温馨提示: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天食盐量应少于6克。)5.装盘。
炖菜
1.热锅放油。2.加葱姜蒜等调料爆锅。3.放入食材,大火翻炒。4.加水。5.小火慢炖。6.保证所有食材熟后收汁。7.装盘。
蒸菜
提示:我们要根据所蒸食材选择用冷水还是热水蒸,尤其是我们大连处于沿海城市,平日我们经常吃海鲜,海鲜最原始的方法就是清蒸,冷水蒸螃蟹、海螺、虾,因为冷水慢慢加热会产生蒸汽,用蒸汽去蒸熟以上海鲜不但可以增加海鲜的鲜味还可以去腥。蒸鱼:就需要热水下锅,因为热水蒸鱼,鱼受热更加均匀一些,这样做出的鱼味道更加鲜美。
别看我们只总结了这四种做菜的方法的技巧,其实很多做菜的方法都是想通的,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做很多道菜。
4.出示摆盘的照片
四、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1.马上要到中午了,我们班今天要举行一次家宴,我们各组做的菜呢就是我们今天家宴上的主要菜品,因为我们每个组做的菜不一样,有的组带的成品,有的组带的半成品,无论怎样,你们组做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中午家宴的质量,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
2.课前调查了我们班的王奕然同学在家多次做饭,厨艺不错,王奕然想给大家露一手,大家掌声欢迎。其他同学要仔细看她每一步都是怎么做的?认真看,认真记。
3.有请我们班客串主持人戚佳雲。
最佳美味奖:色香味浓,美味可口。(筷子)
最佳造型奖:精致漂亮,秀色可餐。(勺子)
最佳展示奖:汇报流利,举止自然。(西红柿或者黄瓜)
最佳合作奖: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围裙)
2.出示制作要求(安全、卫生),学生制作,师巡视指导。
温馨提示:
(1)目标明确,合理分工。
(2)注意安全和卫生。
(3)做好后把菜放到相应的展区,收拾好用具摆放整齐。
五、展示评价、反馈指导。
1.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展示环节,各小组准备好了吗?请看展示要求。
展示要求:
①汇报声音响亮,表达清楚。
②能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展示汇报,积极点评。
2.生分组到前台展示,每组结束后进行评价。
3.各小组都已经汇报完毕,可以说,每个组展示的特别好,现在每名学生都是美食点评家,请同学们来到菜品展示区,欣赏参赛作品并进行试吃。
4.到底这些奖项会花落谁家呢,请各小组填写评价卡,交给前边的两名计票员。
5.公布获奖小组,各小组派代表前边领奖。
六.体味交流,反思收获。
1.同学们本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就到这里,请问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
2.师总结: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学习了做凉拌菜、炒菜、炖菜、蒸菜等简单的家常餐,还能够健康饮食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展示,希望每位学生能够注重健康饮食,爱自己,爱生活。
七、提出问题,拓展延伸。
本次的综合实践课就到这里,你还有什么想要研究的?
师引导:本次活动我们学习做的是简单的家常餐,同学们想不想研究比较精致的菜品,(课件出示图片)。
《学做简单的家常餐》教学反思
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中心小学戴丽爽
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了让学生学会做简单的家常餐,更加注重饮食的健康,我们确定了《学做简单家常餐》这一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学做简单的家常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感受劳动和生活的乐趣,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
本节课是本活动的最后的制作和展示评价环节,学会做家常菜的基本过程是教学重点,教学时,我注重让学生掌握做菜的基本方法,先让小组代表说本组菜品的制作方法,然后教师出示教师整理的制作方法,通过做菜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知道做菜也是一门艺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使学生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觉得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反思谈一下。
一、综合实践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二、学生是综合实践学习的主体。
由于课堂容量比较大,安排的内容比较多,课堂上出现断电的情况,导致后来学生展示后,评价的环节特别的仓促,这是教师教学设计上的失误,明明知道课堂任务量大,还没有取舍,这给任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敲响了警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不断尝试全面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不断反思,让自己的综合实践课堂更成熟。
《学做简单的家常餐》教学点评
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中心小学戴丽爽执教
点评教师:刘润
一、落实课程目标。
二、选题贴近学生生活。
三、成果展示形式新颖多样。
在本次活动中全班分为拌、炒、蒸、炖四组,每组学生合作完成自己组要做的菜,各小组展示做菜的方法和菜的营养价值,“熊猫吃竹子”这道菜很有创意,大丰收组三句半展示搞笑有趣,爆炒小组的王怡然同学的现在展示炒菜等等展示都非常的吸引人,展示形式新颖多样。
不足之处
二、评价环节应该贯穿始终。
综合实践课程应该注重评价,离我们的课堂并不遥远,完全可以贯穿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而且综合实践课程评价重在过程而不仅仅是最终的结果。在这节课中,只是在展示环节后有评价,过于单一,而应该把自评、组评、师评等评价方式运用到整个活动中,采取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