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能用自己的方式给他们送去爱心。
2、能用自已掌握的绘画、粘贴等技能自制“爱心卡”,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和家人一起调查、了解生活中有哪些需要帮助的人,并讨论帮助的原因及给他们送温暖的方式。
2、PPT、音乐、视频。
3、记号笔、粉色卡纸、海绵纸、剪刀、皱纹纸球、胶棒等材料。
4、捐赠物品。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了解身边以及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
1、出示图片,幼儿观察了解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和事。
这位女孩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她遇到了什么困难?(幼儿因拉不上拉链而不开心的图片)
她需要什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帮助)
我们来帮她拉拉链,可以对她怎么说?(我来帮帮你)
【小结:你们都是非常有爱心,愿意帮助他人的人。】
有位男孩帮助她,这回女孩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她会对男孩说什么?(男孩帮助女孩,女孩微笑的图片)
男孩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他会怎样回答女孩呢?(男孩微笑的图片)
女孩笑了,男孩笑了,我看到他们笑了,我也很开心,我也笑了,你们呢?(孩子们也笑了)
【小结:女孩受到了帮助开心的笑了,男孩帮助了女孩也笑了,我们也笑了,原来快乐的情绪是可以被传染的,帮助别人真的会让人觉得很快乐。】
2、出示图片,幼儿观察了解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和事。
小朋友之间有需要别人忙的.时候,我们大人也不例外,也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让我们来看看谁需要帮助呢?为什么觉得阿姨需要帮助呢?你觉得她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呢?(引导幼儿说出帮阿姨扶梯子)
我们可以怎样帮她扶梯子?快来帮助她扶住。(通过教师语言动作的引导,让幼儿参与到情景中,帮阿姨扶梯子。)
我们可以对阿姨说些什么呢?阿姨看到我们帮她扶梯子她的表情会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她会对我们说什么呢会怎样呢?
你们帮助了阿姨开心吗?为什么?你会对阿姨说什么?
【小结:看来帮助别人真是件快乐的事儿,被帮助的人会更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就是在这样传递着爱心和帮助的。】
二、观看视频,了解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
孩子们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呢?
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我们可以怎样来帮助他们?
【小结:原来我们在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还有许多人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三、分类统计,体会亲自帮助他人的快乐。
1、幼儿园的老师们像你们一样有爱心,就在前几天举行了一场“爱心捐赠”的活动,可是捐赠的物品太多了,想请你们来帮助忙分分类。看看老师们都捐赠了些什么呢?(服装类、学习用品、玩具类)
2、交代任务,幼儿分组进行统计。
(种类、服装类、玩具类、学习用品、食品类种类及数量)
3、分组统计完成,全体进行汇总、核对。
(种类、服装类、玩具、学习用品、食品类数量及总数)
小朋友们帮了老师们一个大忙,我代表幼儿园的老师们谢谢你们,我真的太开心了,因为我得到了你们的帮助,你们呢?
【小结:原来,帮助多了,快乐也就多了。】
四、制作贺卡,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祝福。
孩子们明天我们就可以把这些东西分类寄走了,你们有什么话想对山区的孩子们说?
把你们想对他们说的话,记录到贺卡里,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剪一剪、画一画、黏一黏。让把我们的祝福随同捐赠的东西一同寄给他们。
活动目标:
1、父亲节快到了,幼儿能自发组成小组并选择某个主题进行商讨。
2、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为幼儿准备各种颜色的彩色纸
2、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提出活动主题:
教师:父亲节快到了,作为小记者,你有什么打算呢?
2、幼儿分组商讨采访主题
效果分析:
对于父亲节的话题,孩子的想法真是太多了。
他们的打算有:
1、采访爸爸,了解爸爸的有关信息。
2、采访爷爷奶奶,了解爸爸小时侯的信息。
3、采访整个大班的爸爸,统计出爸爸“打呼噜”的有关情况。
4、采访妈妈,了解妈妈眼中的爸爸。
5、采访爸爸的工作,并进行统计。
6、采访小朋友,了解小朋友眼中的爸爸。
7、了解父亲节,孩子想送给爸爸的礼物。
8、收集爸爸的照片,并举行“爸爸照片展”。
9、比帅(把爸爸小时侯的照片和小朋友比比,看谁帅。)
接着,孩子开始自由组合,分组并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而后,小记者开始行动了。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幼儿园活动,加深了父亲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密切了父亲与孩子间的感情.同时,培养了幼儿对父亲的尊敬和亲近感,并使孩子能对父亲保持一种感谢的心情,同时也让当爸爸的男人们体会到了自己的自尊!
1、初步理解宝贝是一个特别的,让人快乐的东西。
2、在欣赏和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贝。
3、体验寻找到宝贝的快乐,懂得珍惜。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1、PPT《我的宝贝》。
2、勾线笔、开心娃娃和爱心卡。
3、熟悉歌曲张启辉《亲亲宝贝》第一段童声说唱。
(一)歌曲导入,引出课题。(3分钟)
1、欣赏歌曲说唱。
教师:小朋友们,我先请你们听一段说唱《亲亲宝贝》。
2、谈话引出话题。
教师:好听吗?你们说说什么是宝贝?你的宝贝又是什么呢?
(二)欣赏PPT《我的宝贝》中故事《彩虹的尽头》,理解宝贝的内涵。(10分钟)
1、欣赏故事后提问。
教师:故事中松鼠的宝贝是什么?鸭妈妈的宝贝是什么?兔爷爷的宝贝是什么?最后獾和狐狸有没有找到宝贝?它们的宝贝是什么?
2、讨论:宝贝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
3、教师小结。
教师:宝贝是一些很特别的东西,有的是亲情,有的是友情,有的是食物,有的是美好的回忆,但是它会让你变得非常非常开心和快乐的!
(三)迁移经验,体验找到宝贝的乐趣。(15分钟)
1、自由交流,个别交流。
教师:现在请你们仔细想一想,你们的宝贝是什么?请和好朋友说一说。
2、在笑脸和爱心卡后面画出自己的宝贝。
3、交流归纳。
教师:找到自己的宝贝,开心吗?你的宝贝是什么?(亲情,请相应的孩子举起看一看)
4、组织讨论。
教师:怎么样对待自己的宝贝呢?
(四)教师总结。(2分钟)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觉得宝贝的东西,宝贝们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我们一定要珍惜它!现在就让我们把画出来的宝贝搂在怀里,一起来说唱吧。
你们都是老师的宝贝,希望你们永远是快乐宝贝,也祝愿宝贝快乐!谢谢!
活动延伸:
家园活动:回家后了解家长心中的宝贝都是什么,关爱自己的宝贝。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我将重点放在理解宝贝的含义上面,因此,为了让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在活动的开始,我就自己先介绍了一下我自己的“宝贝”。
我的“宝贝”是我的杯子,因为这是某个小朋友在教师节的时候送我的小礼物,而且这个杯子不仅外观长得漂亮,更重要的是,它很实用!平时上课嘴巴干了,喉咙痛了,都可以用上这个杯子。有了这个杯子,我的`喉咙再也不会痛了,而且用的时候心里也暖暖的,所以,它是我的“宝贝”。
听了我的介绍,小朋友们也都迫不及待地说开了。张诗涵说“我的宝贝是一个娃娃”,马晨紧接着说“我的宝贝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奥特曼”……我发现,孩子们还是不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他们对宝贝的理解的都不够。
我告诉他们,“宝贝”是自己很喜欢,很爱惜的东西,叫它“宝贝”是有原因的。
这时候,金悦麒把他的“宝贝”拿了出来,他的宝贝是在他生日的时候,老师画的一个小蛋糕,上面还有全班小朋友的指纹。他说这是他很爱惜的宝贝,是老师和小朋友们送给他的礼物。
为了让孩子们对宝贝有进一步的理解,我接着说道“金悦麒的宝贝才是真正的宝贝,因为这是独一无二的,是老师和小朋友们亲手做好送给他的,而且他很爱惜这个宝贝,这才是真正的宝贝!”
一、教学目标
2、知道超市购物的基本程序以及要遵守的规则。
3、学习将超市的物品根据用途进行分类。
4、产生玩超市游戏的兴趣,积极参与超市游戏的准备活动。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学习将超市的物品根据用途进行分类。
三、教学准备
铅笔、有关超市的设施、商品的摆放和标识、工作人员工作的照片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超市中商品种类和摆放的经验
1、提问:超市里都买哪些物品?商品时怎样摆放的?
2、教师可以将幼儿说的商品名称在黑板上分类记录,并引导幼儿理解超市的商品时分类摆放的。
(二)交流超市购物的经验
提问:怎样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物品?拿了物品之后如何付钱?在超市里购物时要注意什么?
(三)交流关于超市工作人员的经验
讨论:超市里有哪些工作人员?他们是怎么工作的?
(四)整理货架操作练习
1、出示挂图,教师讲述:xx发现超市货架上有很多物品都放错了,你发现了么?请你说说,他们分别应该放在哪里,为什么?
2、幼儿操作练习:把放错的东西找出圈起来,再想想它应该放在哪里,为什么?
(五)出示幼儿收集的游戏材料,激发玩超市游戏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1。借助故事情境理解标志,依情节线索大胆想象,设计相应标志。
1。电脑、白板、视频展台。
2。课件“兔子先生去散步”。
3。小图卡人手一张,记号笔人手一支。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以变魔术的形式在白板上点出标志,引发幼儿猜测想象。
1。教师点出洞的标志。
2。幼儿分别点出楼梯和兔子的标志。
师:这些图形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其实它们都藏在一个有趣的故事里。
二、欣赏故事,理解标志
教师边讲述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边逐幅出示画面。
画面一:小兔的家
师:这是谁的家?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点出小兔)兔子先生你好啊!外面的.天气真好,兔子先生想到外面去散散步。兔子先生出了门,走啊走啊!
画面二:楼梯的标志
师:兔子先生抬头一看,这个图形是什么意思?它会告诉兔子先生前面有什么?
画面三:楼梯
师:真的是楼梯啊,兔子先生要怎样走过去呢?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慢慢地往上走。兔子先生明白了,慢慢上了楼梯,走上了高高的土坡,开开心心地继续往前走。
画面四:桥的标志
师:咦?这个图形又是什么意思?它会提醒兔子先生前面到了什么地方?
画面五:桥
师:这可是一座独木桥,兔子先生好害怕呀,怎样才能过去呢?我们一起来给兔子先生加加油。
画面六:坑洞的标志和坑洞
师:兔子先生小心翼翼地过了桥,抬起头,挺起胸,很神气地往前走。
画面七:兔子先生掉到洞里
师:天哪!怎么回事?兔子先生心里觉得怎么样?除了害怕,还会有什么感觉?正当兔子先生着急又害怕的时候,它发现了什么?(点击出现门的标志)它会告诉兔子先生什么?谁来帮兔子先生找一找?兔子先生开心极了,赶紧打开门,跑了出去。
画面八:门打开,兔子先生站在门外
师:兔子先生今天在散步的时候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标志,你们认识吗?故事里的这些标志告诉兔子先生前面到了哪儿,要注意些什么。
一、活动目标
1、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2、学习叠被子的基本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锻炼手部动作技能发展,能初步掌握整理床铺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幼儿小床幼儿被子。
三、活动重点
学习叠被子的方法。
四、活动难点
叠被子的技巧,被子几次对折的位置。
五、活动过程
1、引发活动兴趣
幼儿园里来了两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熊大、熊二。通过对比整理的床铺引出“叠被子”活动。
2、学习叠被子的基本方法
Step1:先把小被子展开、铺平、压一压。
Step2:接着把被子的两条长边向中心线对折,叠成长条压一压。
Step3:然后将被头、被脚向中间再对折,折叠后压一压。
Step4:最后再对折一次,将被子整理成小方块。
3、整理床铺
将叠好的被子放到床尾,小枕头放平整,床铺铺平整。
4、结合儿歌进一步练习叠被子方法
《叠被子》
小小花被四方方
两条长边向中央
互不相压成两条
被头被脚向中折
对折叠齐放床边
手巧心细我能干
六、活动延伸
在区域可以用枕巾、毛巾、方巾等替代练习叠被子的方法,并进行速度和平整度效果的游戏练习,帮助孩子锻炼生活自理能力。
七、活动反思
1、学前教育应建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在幼儿园我们老师一定要正确看待生活课程,充分挖掘生活的教育价值。因为生活活动是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解决生活问题能力,促使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特别是手的精细动作发展,感受劳动的快乐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平时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因为嫌幼儿做得不够完美而包办代替。比如,孩子鞋带系得不够好,我们就帮忙系好;孩子吃饭慢,我们就帮忙喂;小被子叠不齐,我们就帮忙收拾叠好......其实,对幼儿来说,我们应该着力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为,至于他们做的够不够好,完不完美真的不重要,让幼儿获得自信,得到锻炼成长的机会才重要,小孩子“能做的事自己做”。只要坚持,经过日常生活反复的练习,“叠被子”、“洗手绢”、”叠衣服”等等许多生活技能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提高,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小孩子也会乐在其中。
感知石油的颜色,气味。初步了解石油的用途。
激发对家乡石油城的自豪感。
教学大书《石油妈妈过生日》
故事中提到的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如汽油,柴油,蜡笔花布,肥皂,洗衣粉等
用封口瓶装好的石油样品。
认识石油。
(1)教师:我们家乡叫什么名字?今天老师带来了家乡的宝贝,你们想不想看看呀。
(2)出示石油样品。请幼儿看一看,问一问,摸一摸,说一说石油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在阳光下看,石油是五颜六色的,我们家乡大庆的石油是黑褐色的,摸上去有点黏。
了解生活中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
(1)教师:石油看上去好不好看,可是你们知道吗?石油的作用可大着呢,老师讲个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2)结合教学大书欣赏故事《石油妈妈过生日》。
(3)教师:都有谁来给石油妈妈过生日?他们都说了什么?他们都带了什么礼物给石油妈妈?他们为什么都是石油妈妈的孩子呢?引导幼儿理解,要生产出这种物品,都需要石油做原料,所以他们都是石油妈妈的孩子。
(4)教师出示蜡笔,花布,肥皂,洗衣粉等物品,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知道这些物品都与石油有关。
角色游戏:石油妈妈过生日。
把全班幼儿分成几组,,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表演故事,可以多玩几遍,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表演其中的角色。
我们都是小油娃。
教师:石油的`用处可真大,我们的家乡大庆盛产石油,我们大庆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小油娃,记住这个光荣的名字,并告诉爸爸妈妈和你们身边所有的人。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2、能积极用语言描述过节时的特点。活动准备:PPT。
一、谈话引题。
很久以前,我们的爷爷的爷爷,他们小时候不能和我们现在一样过儿童节、圣诞节,不过他们也会过节,那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出示PPT,展示传统节日画面。
1、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2、师:春节我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幼:贴春联、挂灯笼、拜年、逛庙会……出示PPT,帮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节日的'氛围。
三、玩节日棋
1、五月一日是什么节?(答错退三步)
2、教师节是几月几号?(答错退六步)
3、重阳节是谁的节日?(答错退三步)
4、你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答错退六步)
5、每年的第一天,一月一日是什么节?(答错退回起点)
活动背景:
农历2月18日是花神庙会,这几天张析雄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时谈到了去庙会玩的事,小朋友都围过来听。有的还七嘴八舌的说什么叫庙会?庙会里有什么?有没有好吃的东西?有没有幼儿园的大型玩具?你们家是谁带你去逛庙会的,小朋友在角色游戏时就和教师提出:“老师,我们来玩逛庙会的游戏吧!我觉得庙会这个话题对孩子还是有吸引力的,由此我们邀请家长带着孩子一同去逛庙会也生成了系列活动。
1.庙会是我们的一种传统习俗也是我们家乡的一种节日。
2.体验和教师、朋友、家人一同逛庙会的乐趣。
1.向幼儿介绍什么是庙会。
2.提出参观前的注意事项。
1.参观前对幼儿进行启发性的谈话,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同时向幼儿交待参观时的注意事项。
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逛庙会!你们想一想,庙会会在什么地方开,庙会里都有一些什么?
幼:庙会在公园里召开。
幼:庙会在五台山体育馆开。
幼:庙会在南湖广场召开,哪里经常搞活动。
师:那、你们想一想庙会是什么样子的?都有一些什么?
幼:有人唱歌、有人跳舞。
幼:庙会还有许多的东西卖。
幼:你们来看呀这里有猪、牛、羊买。
生成:原来小朋友对家禽类的动物也比较感兴趣,教师随机组织了幼儿进行了讨论。
1.猪、牛、羊它们有一个大的名字叫什么?
2.猪、牛、羊庙会怎么有的卖?人们为什么要卖它们?
3.教师、家长,幼儿一起随机讨论。
4.继续逛庙会。
生成:走在路上孙意小朋友发现了许多的镰刀、锄头、钉耙、铁铲,小朋友都围了过来,杨一凡妈妈说:“这是农具,是农民伯伯种田的,小朋友们又纷纷谈论起来,因此我们生成——农具。
1.请家长介绍农具。
2.示范操作使用农具。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
幼:镰刀、锄头、钉耙、铁铲。
师:你们知道怎样使用,请你们试一试。
家:示范操作使用农具。
生成:当孙意的爸爸拿着各种农具进行示范操作时,许多小朋友对农具都产生了兴趣,家长给幼儿都卖了一件农具,幼儿拿着这些农具兴高采烈地到田野里进行操作,于是我们生成了《美丽的`田野》的亲子活动。
活动评析和教师反思:
在这个活动进行之中,将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当中,在逛庙会时教师的问题巧妙地引出幼儿家长们积极讨论话题,让幼儿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参考交流,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了解到了许多我们教育教学中学不到的知识,通过这次逛庙会的活动调动了师生互动,家长与教师互动,家长与幼儿互动,生生互动,颇具教育价值。
1.引导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是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了,快上学了,要增强责任感。
2.关心幼儿园内其他弟弟妹妹的安全,制作交通、安全标记。
3.带领弟弟妹妹学习交通标记。
1.各种交通标示图片。
2.做标记的'各种废旧材料:一次性纸盘子、毛线、挂历纸等。
谈话:我长大了
1.引导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明年就要上小学了。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愿望。
2.引导知道自己已经是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了,如何为小弟弟妹妹们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引导幼儿知道关心小弟弟妹妹的安全,为他们做一些安全标志。制作交通标志1.认识一些简单的交通安全标记如:禁止通行、禁止游泳、楼梯上下行脚印、直行、左拐、右拐、绕行等箭头、地面滑小心、电、火等标志。2.在幼儿园内什么地方不安全:如上下楼梯、地面上有水时、电门、伙房、锅炉房,外面什么地方不安全?
3.做哪些安全标记?用什么材料做?
4.分组做标记,标记的后面写上相应汉字(教师帮助写)。
5.一起整理做好的标志,共同欣赏和评价。教师带领幼儿在园内贴安全标记。
建议:鼓励幼儿在园内看到小弟弟妹妹时,告诉他们如何识别这些标记。
不乱吐口香糖残渣是一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行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发现人们不当的行为举止时,敢于劝阻”是大班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设计“口香糖的烦恼”这一教学活动时,我们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借助日常生活、为了日常生活而教育”。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南京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以幼儿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让幼儿观看实地拍摄的口香糖污染环境的场景,交流自己的心理感受,引导幼儿体验乱吐口香糖带来的烦恼,了解个人行为对环境、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幼儿讨论消除口香糖污染的办法,学习正确的行为,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要从小事做起,为美化生活环境、建设美丽南京作出自己的努力。
目标:
1、了解乱吐口香糖带来的烦恼,感知口香糖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理解口香糖外包装上的环保标志的含义,讨论消除口香糖污染的办法。
3、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乐意为保护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准备:
1、幼儿进行关于口香糖的调查(调查表附后)。
2、课件:
(1)口香糖污染公共场所的照片;
(2)清理口香糖残渣的照片;
(3)口香糖外包装上的环保标志。
3、各种口香糖外包装若干。
过程:
一、感知口香糖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与烦恼
1、交流调查情况,初步感知口香糖带来的快乐与烦恼。
(1)自由结伴,交流调查情况。
师:你们见过哪些口香糖?家里哪些人喜欢吃口香糖?哪些人不喜欢吃口香糖?为什么?请你们把调查结果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集体交流,师幼共同记录调查结果。
师:你们知道哪些口香糖?人们喜欢或不喜欢口香糖的理由是什么?(尽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记录。)
大一班“口香糖调查”统计表
口香糖的种类
人们喜欢口香糖的理由
人们不喜欢口香糖的理由
师幼共同小结:看来,有不少人喜爱口香糖,因为它……但是,它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烦恼……
2、观看口香糖污染公共场所的课件,了解口香糖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讨论消除口香糖烦恼的办法
1、观看清理口香糖残渣的.课件,讨论消除口香糖污染的办法。
(1)观看清理地面口香糖残渣的照片。
师:这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2)观看清理衣服上口香糖残渣的照片。
师:她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师:口香糖残渣容易清除吗?为什么?
(3)讨论消除口香糖污染的办法。
师:怎样做才不会让口香糖污染环境?
2、观察口香糖外包装上的环保标志,理解其含义。
(1)观察口香糖的包装纸,寻找上面的环保标志。
师:在口香糖包装纸上也有怎样处理口香糖残渣的标志,请你们找找看标志在哪里。
(2)观察放大的“环保标志”,理解其含义。
师:这是什么标志?它表示什么意思?吃完口香糖应该怎么做?(幼儿看标志学习正确的行为。)
(3)观察其他包装(如罐装、瓶装等)的口香糖,讨论如何处理口香糖残渣。
师:这种包装的口香糖外面没有一层纸,我们吃完之后应该怎么处理?
三、环保绿色行动
师:南京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美化南京做些什么呢?
延伸活动:
清理园内的口香糖残渣和垃圾。
一、教学理念:
二、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二)活动准备
各种好吃的食物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心理前测:让幼儿自由品尝食物。
2、第一次心理辅导:与幼儿讨论:没有吃到东西的小朋友会怎么样?怎么办?
3、第一次行为练习:幼儿自由拿糖果,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
5、第二次行为练习:幼儿自由拿糖果,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
6、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第三次心理辅导:幼儿自由和同伴说说你和谁分糖果?你高兴吗?
我们这次是借班上课,因为本来这样的课程应该放在刚进幼儿园的第一周里进行。自己班级的孩子我们都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我们只能借班上课。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都很乐意并大声地介绍自己的名字。在我点名你答应的环节中,孩子能举手表示,但是大声应答还不够,经过我的提醒,孩子们的大声应答有所改善。他们很乐意上来和老师抱抱,这也反应了小班孩子独有的特性。在介绍小名意义的时候,有几位幼儿都能大声的说出自己小名的含义。
在活动结束后,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活动后半部分,学习良好行为习惯的时候,感觉动起来还不够,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多学一学,动一动。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多给我点意见。
中班社会活动《国旗飘飘》是一节适合爱国教育,国庆主题等方面的活动,观察世界各国的国旗,帮助幼儿了解并加深对中国国旗的认知,分辨中国国旗和其他国家国旗的区别,能专注认真的参与升旗仪式,并能大胆表达国旗升起时自己的心情、
1、认识国旗,初步了解国旗的特征。
2、在观察比较中,分辨中国国旗和其他国家国旗的区别,能专注认真的参与升旗仪式,并能大胆表达国旗升起时自己的心情。
3、热爱国旗,感受国旗冉冉升起时的自豪感。
1、一面五星红旗,世界各国国旗。国旗贴纸、手摇国旗若干。
2、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中国运动员夺冠的比赛和颁奖视频。
1、创设“冬奥会赛场”的情境,引出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冬奥会赛场的图片,提问:这是哪里?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悬挂世界各国的国旗。
小结:这是20xx年平昌冬奥会的比赛场,冬奥会是全世界人民都可以参加的运动会,悬挂每一个参赛国的国旗代表的是每个参赛的国家。
2、观察世界各国的国旗,帮助幼儿了解并加深对中国国旗的认知。
(1)提问:这些国旗一样吗?哪里不同?中国国旗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颜色不同、图案不同。
(2)重点提问:中国国旗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图案?中国国旗上的五星是一样的吗?几个大星,几个小星?一共几颗星?
小结:中国的国旗是红色的.,上面有五颗金色的五星,因此也叫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代表我们的国家。
3、播放“观看短道速滑500米项目”视频,引导幼儿体验使用国旗为中国运动员加油的自豪感。
(1)教师:赛场工作人员准备了一些国旗,有国旗贴纸和手摇旗,想为运动员加油,你们知道该怎么用吗?
介绍操作方法:国旗贴纸一一将国旗贴纸沿折痕轻轻撕开,根据喜好粘贴在自己的脸上或衣服上。
手摇国旗—将旗杆穿过国旗,注意国旗的方向。
(2)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教师观察指导幼儿正确的粘贴和制作手摇国旗。
提问:带上中国国旗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3)幼儿观看冬奥会短道速滑500米项目中国运动员夺冠的比赛视提问:看到中国运动员夺冠,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4、参与“颁奖仪式”,正视国旗行注目礼。
引问:升旗时人们要注意什么?
小结:升国旗时要立正站好,脱帽行注目礼。
《国旗飘飘》是中班的社会活动,主要目标设定为认识五星红旗,知道它是我们国家的象征;能尊敬热爱国旗。用集体活动的形式让孩子们来认识并熟悉我们国家的国旗是非常有必要的爱国情感教育。特别是中班孩子,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小班时期而言已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他们不再单纯地对国旗的外观进行认识,而是在情感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认识国旗的外形特点,还尝试让他们从多方位、多角度来感受国旗代表着中国、代表着中国人,从而激发孩子对国旗的尊敬、对祖国的热爱。
第一:童趣讲解,生动认知。让孩子从各国的国旗中找出中国的五星红旗,认识国旗的外形,知道国旗是红色的,在左上角上有四颗小星星围绕着一颗大星星,大星像妈妈,小星像孩子一样紧紧围绕在妈妈的身边,具体形象地解释了国旗的含义,贴近幼儿生活。
第二,倡导行动,力求整合。行动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本活动改变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端坐倾听的模式,根据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给幼儿提供了做冬奥会小观众为中国运动员加油的情境,引导幼儿做适宜的事,积极主动学习。在行动学习中还突出整合观,如让幼儿感知国旗上有五颗星时,引导幼儿借助已有的数学知识,4添上1是5,体现了活动的整合性。
本活动帮助幼儿认识了国旗,体验了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幼儿兴趣浓厚,参与度高,在活动中获得了良好的体验。
1.家长为幼儿准备适量爱吃的食物带到幼儿园
2.点心盘、教学图片、音乐《幸福拍手歌》
1.提问导入主题;问:孩子们,如果你有了好东西你会怎么做?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兔的故事吧,她会怎么做,她的心情是怎样的。
2.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倾听,提问并组织幼儿回答;问:
(1)小兔拔了两个萝卜在回家路上遇到了羊妈妈和小猪,它是怎么做的?它的心情怎么样?
(2)兔妈妈为什么也开心啊?
(1)问:今天小朋友也带来了一样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你们准备怎么做?
5.小结活动,在音乐《幸福拍手歌》中结束活动。
活动提示:
附:故事《小兔的萝卜》
小兔拔了两个萝卜回家去。路上,看见羊妈妈正在地里干活,小兔连忙走上去,送给羊妈妈一个萝卜。羊妈妈笑咪咪地说:"谢谢你,小兔。你把萝卜送给我,我真快乐!"走着走着,小兔又看见小猪正在放风筝。小猪玩累了,口渴得很。小兔连忙跑过去,把另一个萝卜送给了小猪。小猪说:"谢谢你,小兔。你把萝卜送给我,我真快乐!"小兔说:"你快乐,我也很快乐。"小兔回到家里,说:"妈妈妈妈,我把自己的萝卜分给了羊妈妈和小猪,我真快乐!"妈妈说:"你把这件快乐的事告诉了我,我也很快乐!"
故事背景:
小朋友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升入小学后。要轮流做值日生打扫教室。一个星期有七天。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学校里。星期六星期日休息。那什么样安排值日呢。”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快就做好了一张值日表。
教具准备:
故事挂图《值日表。》数字娃娃,星期卡片。星期转盘。
学具准备:
星期卡片。纸,胶水。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巩固复习。1—7的序数,2—6的相邻数。
(1)复习序数,出示1—7的数字娃娃,请幼儿帮数字娃娃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
(2)巩固相邻数:教师与幼儿一起做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
例如:老师扮演数字娃娃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几?”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值日表》,将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教师:一个星期有几天?分别是哪几天?看一看教室里的值表示怎么设计的?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按顺序说出一周分别有哪七天。
2、教师出事星期一到星期日的字卡,打乱顺序。引导幼儿按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序。
3、教师引导幼儿一起玩转盘游戏。游戏玩法:
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几。就请小朋友们讲出星期几的两个邻居。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意在突破94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个星期开始。)
三,操作活动。
1毕业照片展。(认识年月日。)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找邻居”游戏。
7名幼儿一组,分别带上星期娃娃的头饰,扮演星期一到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变说:星期一……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接着星期一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接下来由星期二…顺次提问。游戏反复进行。
(2)请幼儿参观一周食谱,看看周几的食物是自己最喜欢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