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最全的游戏策划推荐书单

读书的方法与选书同样重要。在没办法判断一本书好坏的情况下,我通常会读上两三遍。读第一遍时,我的速度大概是每小时100页,一本两三百页的书,两三个小时浏览个大概,足够判断这本书是好是坏了(即便发现是不够好的书,我也会把它读完)。对筛选出来的比较有用的书,第2遍留标记、第3遍记笔记,完成之后就可以放进书柜了。

我的评分法是五星法,从0星到5星,以半星为单位递增,一般以2.5星至3星为及格线。有用的书我会大致说一下它为什么有用,不推荐的书我可能不打分也不评价。

我对书的评价基于我的阅读量,可能跟大众有所出入,在我的评价旁边也会附上豆瓣的评价,免去各位翻找的麻烦。

本书单可能会随着我的成长而有所变动,受个人外语能力所限,我只能阅读和推荐中文书,敬请谅解,同时也欢迎大家向我推荐其他好书。

一、游戏理论设计类推荐书籍(15本)

1.《游戏设计艺术》

美国,5星(豆瓣第一版9.0分,422人评价;第二版9.3分,797人评价;第三版9.0分,146人评价)

《游戏设计艺术》(第三版),JesseSchell著,刘嘉俊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21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游戏设计类书籍,也被国外大学视为教材,在中外的策划书单都排在前列。美国的游戏设计图书通常很强调编程能力,这本书反其道而行之,完全不需要你有任何前置技能。作者文笔诙谐幽默,读起来轻松有趣。好玩的同时也不失严谨,书中条理清晰,辩证翔实,能让读者真正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这本书几乎囊括了游戏设计所需要具备的全部知识。

2.《体验引擎:游戏设计全景探秘》

美国,5星(豆瓣9.4分,746人评价)

《体验引擎:游戏设计全景探秘》,TynanSylvester著,秦彬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在我读过的几十本策划书中,这是唯一一本能跟《游戏设计艺术》匹敌的作品,也是豆瓣上唯一一本评分高于《游戏设计艺术》的策划书,假设《游戏设计艺术》的武力值是100,《体验引擎》的武力值都未必是99,就是这么强。

作者非常详细地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游戏设计给玩家带来的体验,举了许多例子。直接从游戏体验本身下手是非常好的做法,不过本书文笔清奇,讲故事的成分大于摆逻辑,观点比较隐晦,艺术性很强,整体风格比较阴郁,读起来可要多动脑筋。

人类的行为动机只有两种——获取利益和规避损失。这本书告诉我“免费游戏是在不气走你的情况下,为你提供最大的痛苦,然后让你用金钱把这些痛苦消除掉”这种网络段子是多么没有意义,玩家规避损失的最好做法不是充钱,而是用脚投票。你若只为玩家提供痛苦,玩家就会被你气走,可以想象抱着这种思路的人做出来的游戏会是什么样。本书的作者还发明了一个极为有用的树状设计模式,可以根据先后顺序分别进行开发和设计。

3.《游戏设计梦工厂》

美国,3.5星(豆瓣8.4分,209人评价)

《游戏设计梦工厂》,TracyFullerton著,潘妮/陈潮/宋雅文/刘思嘉/秦彬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书是好书,翻译质量令我爆炸,文笔粗糙,排版混乱,篇幅奇长,阅读体验苦不堪言。本书为美国大学教材,作者是陈星汉的老师,本书有陈星汉的推荐序。虽然整体思维清晰,但具体内容的逻辑十分混乱,看似篇幅很长,里面却东拉西扯,想到什么就临时插上一嘴,有相当多篇幅都是无意义的啰嗦信息,与《游戏设计艺术》差距较大。

学电子游戏设计之前就应该先学纸面设计,本书以纸面设计作为设计的基础,前面有一半的篇幅都在讲纸面设计,并详细讲解了游戏设计者的职责,这一点极具价值。如果本书重新梳理一下逻辑,删掉废话,精进翻译,至少可以值个4星。本书非常适合专业游戏从业者入门学习。

4.《游戏机制——高级游戏设计技术》

美国,3.5星(豆瓣8.7分,314人评价)

《游戏机制——高级游戏设计技术》,ErnestAdams/JorisDormans/ErnestAdams著,石曦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书中解释了各种游戏机制的特点,准确而广博,非常有用。本书讲的也是纸面设计,但很大篇幅都是在推销一种游戏模拟器和作者写的另一本书,如果你不使用他们的模拟器,那么这本书有许多篇幅就没有意义,但如果把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学习使用这个与开发游戏毫无关系的游戏模拟器,也未免有些舍近求远。总的来说,本书也是那种删掉一部分就很棒的书。

5.《通关!游戏设计之道》

美国,4星(豆瓣第一版8.5分,308人评价;第二版8.5分,84人评价)

《通关!游戏设计之道》,ScottRogers著,孙懿/高济润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作者经验丰富,是“战神”等游戏的设计师,文笔幽默有趣,详细讲了许多游戏开发的事宜,和一些游戏设计优劣的分析。本书主要集中于动作冒险类游戏,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类游戏的偏爱。翻译尚可,比起《游戏机制——高级游戏设计技术》和《游戏设计梦工厂》,本书没有那么多啰嗦,很值得一读。

6.《游戏设计快乐之道》

美国,3.5星(豆瓣第一版7.6分,268人评价;第二版6.8分,20人评价)

《游戏设计快乐之道》RaphKoster著,赵俐/李强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这本书更像是经验随笔,观点有用但不系统,逻辑不够连贯,对比《游戏设计艺术》条理上有所欠缺。书中也有些有趣的金句:“成功的游戏往往具备:准备阶段、游戏场景、完善的核心机制、一系列挑战、解决问题、所需的技能。”“玩家总是试图降低任务的难度,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去玩这个游戏。”“不顾一切地将各种类型的特性和挑战放到同一款游戏里,结果就是被称为下水道设计。”

这本书我给的分不高,不过篇幅很短,读起来很轻松,一些只玩游戏或只会操作电脑的朋友,想接触游戏设计的思路,这本书就非常适合入门,比《游戏设计艺术》之类的大部头更适合。

7.《游戏设计师修炼之道》

美国,3.5星(豆瓣5.8分,49人评价)

《游戏设计师修炼之道》MichaelE.Moore著,傅鑫/陈征/戴锋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这本书其实非常棒,只是翻译不够理想。本书作者是“龙与地下城”类桌游的设计者,十分擅长桌游数值设计,全书没有无意义的空话举例,开头便直奔主题,毫不拖沓,而且非常广泛和全面,比《游戏设计快乐之道》更加注重实战。只是概率设计比较依赖于多面骰子,应用于现代电子游戏略显陈旧。

不过,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不懂程序但对游戏开发抱有强烈憧憬的人,我建议你尝试用RPGMaker去开发游戏,这款软件不需要任何程序知识就可以让你做出属于自己的简易RPG,而且它丰富的“事件”功能甚至可以让你用一些复杂的条件分歧制成一款战棋类游戏。现代电子RPG都摆不脱“龙与地下城”的影子,日式RPG更是基于早期的美式“龙与地下城”类游戏设计的(一些中式RPG则是脱胎自日式RPG),而RPGMaker这款软件就是专门开发日式RPG的,所以它和“龙与地下城”的相性也很高。

8.《游戏开发原理》

英国,3.5星(豆瓣评价人数不足)

《游戏开发原理》,AlonThorn著,李海涛/胡粤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是数学家,能从内容上感受到作者的学识,因此本书十分有助于帮助游戏开发者端正态度。本书逻辑缜密,条理清晰,包含许多基础知识,美术知识占很大篇幅。真的是从头到尾详细介绍了制作游戏的流程。主要适用于打算正式入行开始开发游戏的读者,虽然可能不太适合当下中国业内的环境,但兼听则明。

9.《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基础》

中国,3星(豆瓣6.6分,67人评价)

《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基础》,黄石/李志远/陈洪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0.《游戏设计概论》

中国,3.5星(豆瓣7.3分,17人评价)

《游戏设计概论》,姚晓光,田少煦,梁冰,陈泽伟,尹宁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这本书前面用很大篇幅对游戏的定义进行了深入探讨。游戏定义很重要,每个游戏策划都应该去思考一下,你想的不一定对,但重要的是过程,你会在思考游戏定义的过程中了解游戏里拥有哪些元素。本书后面开始讲游戏发展史,但是讲得一般。

11.《游戏设计的236个技巧》

日本,3.5星(豆瓣8.5分,110人评价)

《游戏设计的236个技巧》,大野功二著,支鹏浩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在评价这本书之前,先谈谈我对日本游戏人的看法:1、善于学习和改进,但过了探索期就会停止学习;2、极端死板和模块化;3、思想封闭,不与外界接触;4、擅长改进而非创造;5、逻辑能力普遍很差;6、日本不存在电脑和鼠标。

按说这种书要是放在手游崛起之前,在中国是完全没有用武之地的,但现在3D动作手游变多了,这本书还是挺对口的。

12.《国际游戏设计全教程》

美国,3.5星(豆瓣7.3分,21人评价)

《国际游戏设计全教程》MichaelSalmond著,张然/赵嫣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是本挺不错的书,介绍了游戏开发的整体思路,每个点都有介绍,这是这本书的厉害之处。美中不足是各个领域都是点到为止,比较容易被其他专业书所替代。此外翻译也很糟糕,只顾字面,不管实际含义,有如机翻。

13.《游戏迭代设计:概念、制作、拓展全程细则探秘》

美国,4星(豆瓣7.2分,21人评价)

《游戏迭代设计:概念、制作、拓展全程细则探秘》,ColleenMacklin/JohnSharp著,张臻珍/张可天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这本书很棒,本书作者是游戏设计教师,逻辑思维非常清晰。整本书纯粹讲解游戏设计,从什么是游戏、游戏的基本要素、游戏的特点、游戏的种类、玩家的体验等逻辑思辨的角度循序渐进地分析游戏设计的本质。接着介绍游戏方案设计的过程。

适合爱动脑、想有一番作为的游戏设计者,不适合只想在行业内苟活的奉献者。翻译者是几个华侨,像是翻译给外国人看的,英文语法没有完全本地化,语序有些颠倒,不少游戏的名称都是随手翻译,不参考现有的译名,读起来有点费劲。

14.《游戏设计基础》

美国,3.5星(豆瓣旧版7.5分,76人评价;新版8.5分,36人评价)

《游戏设计基础》,ErnestAdams著,江涛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这本书什么都想讲,但对各种东西的理解都稍显肤浅。前6章是分析游戏的特点,有些平平无奇,倒是讲如何制作女性向、儿童向游戏用去了不少篇幅。作者的思想十分“美国式”,对其他国家多少都抱有一种偏见。整本书讲了游戏设计的方方面面,缺乏亮点,而且十分热衷于推销自己写的电子书。翻译也很离谱,玩家的角色叫“化身”,心流叫“潮汐”。书里废话实在太多太多了,400多页至少可以砍掉三分之二。

15.《游戏设计信条》

法国,4星(豆瓣7.2分,84人评价)

《游戏设计信条》MarcAlbinet著,路遥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

我本以为这书名就是个蹭热度的,买来随便看看,没想到居然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作者是法国育碧成员,从业25年,参与设计过“刺客信条”,资历和水平完全盖过后面提到的那个“日本大师”。

本书的思维非常缜密,与《游戏迭代设计》类似,不以常规的分类法对游戏进行分类,一般人看不明白,所以分不高倒也正常。书籍短小精悍,思维精华极多,唯一的缺点就是篇幅太短了。

二、对游戏其他领域有帮助的推荐书籍(17本)

1.《游戏制作的本质(第3版)》

美国,4.5星(豆瓣8.4分,58人评价)

《游戏制作的本质》,HeatherMaxwellChandler著,腾讯游戏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这本书不是策划读物,而是制作人读物,腾讯主导引进,翻译团队极其强劲。本书事无巨细地介绍了游戏制作人如何管理一个团队和产品基本知识,逻辑缜密,条理清晰。

不想当制作人的策划不是好策划,想升官发财或独立带队单干的时候,这本书绝对是最值得看的,比各类教材要好得多。

2.《游戏专业概论》

中国,3.5星(豆瓣第一版7.0分,43人评价;二三版评价人数不足)

《游戏专业概论》,陈洪/任科/李华杰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讲了很多有关游戏发展的历史和游戏开发的过程,可以让新人对游戏行业有个大概的了解。但从手机游戏开始错字频频。总体中规中矩,像是一本给游戏爱好者看的游戏杂志。

虽然对策划而言没有直接帮助,但了解游戏行业发展历史是非常必要的。千万不要小看老游戏,许多策划都死盯着现代某几款“竞品”,但过去的单机游戏除了画面简陋,游戏性可能要比简陋的现代手游先进得多。因此,如果你不读游戏杂志,就从那些讲游戏历史的书中选一本读吧。

3.《游戏设计的100个原理》

美国,2星(豆瓣6.8分,228人评价)

《游戏设计的100个原理》,WendyDespain著,肖心怡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这本书的地位很尴尬,评价者很多,但分数却意外的低,看上去好像有个很有影响力的人推荐了这本书,但大家在看了这本书之后纷纷打出了低分。

就像它的标题一样,这本书很像美式科普视频,就是一张图配几句话的那种,非常的水。书中罗列了碎片般的心理学词条,各个词条套用到游戏上往往不够准确,甚至严重错误。勉强算是一本百科词条式的工具书。

4.《手游与社交游戏设计》

美国,3星(豆瓣6.9分,45人评价)

《手游与社交游戏设计》,TimFields著,谢田田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作者是游戏行业资深从业者,经历过很多,所以书中有很多游戏发展史的内容,还有很多没必要的访谈,我个人认为不如直接总结成结论。书中有不少十分关键且有用的观点,但像星星之于夜空一般,不足以把整本书照亮。翻译水平一般,可以作为社交游戏策划时的参考资料使用。

5.《虚拟经济学》

美国,4.5星(豆瓣7.2分,17人评价)

《虚拟经济学》,ViliLehdonvirta/EdwardCastronova著,崔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是经济学博士。这本书是论文级作品,极为详尽的经济学著作,全面解释了各种虚拟经济学的现象和原理。

本书中提到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经济原理,也分析了许多游戏中经济体的构成。读了这本书,大概就会明白《梦幻西游》当年稳若泰山的交易体系是怎样维持的。我国的游戏因为把控不好,经常干脆舍弃自由交易功能,这本书可以给你提供设计交易的思路。毕竟作为游戏设计者,你总归得懂点经济学。

6.《设计心理学》(有4本)

美国,4星(第一本有不同版本,豆瓣评分分别为:8.2分,3635人评价;8.1分,2869人评价;8.5分,934人评价)

《设计心理学》,DonaldNorman著,小柯/张磊/何笑梅/欧秋杏译,中信出版社,2015

本书是设计领域的畅销书,作者是工程师与心理学家,书中表示人性化的设计应该体现在便于理解和操作,并能显示出自身的因果关系。作者认为,如果人错误地使用了设备,那就一定是设备设计得不好。

书中主要讲的都是工业产品设计原则,跟游戏设计不太沾边。但UI设计可以参考一下这本书。如果你要买,我建议你只买第1本,后面3本就不用买了。如果你不买的话,我建议你掌握本书中的4个要点:示能——让人一眼就看出产品的作用;意符——让人上手就知道该怎么操作;映射——让人明确看出哪个操作分别调取哪个功能;反馈——让人清楚知道操作是否已经执行。

7.《匠心体验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用户体验设计》

法国,4.5星(豆瓣8.5分,52人评价)

《匠心体验》,AmélieBoucher著,吴博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这是一本专注于移动设备界面的设计书籍,思路基于《设计心理学》,思维条理极为清晰,总分结构明确,每章最后还贴心地做了概要总结。书中大胆地点评了当下各种应用的做法正确与否,并精准地给出指导意见,十分有用。有了它,做交互体验就告别《设计心理学》了。

8.《游戏关卡设计》

美国,3星(豆瓣7.4分,194人评价)

《游戏关卡设计》,PhilCo著,姚晓光/孙泱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姚晓光前辈早期的译制作品。关卡地图的设计向来是很难拿捏的,你也许可以很轻易地做出一张能凑合用的地图,但你很难做出一张完美的地图。书中对制作关卡图表讲解得很明确,非常注重解密类的交互设计,并相当依赖“虚幻”引擎,当时的技术条件需要将美术一砍再砍,现在的运行环境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所以里面的一些减法放到现在来说并不实用,如果它能脱离引擎写一本万金油般的关卡设计就好了。

9.《FPS关卡设计》

韩国,3.5星(豆瓣6.7分,22人评价)

《FPS关卡设计》,李龙汰著,武传海译,人民邮电出版史,2018

FPS的地图是所有地图场景中最为讲究的,因此这种思路可以套用到其他游戏中,而其他游戏的地图却未必能在FPS游戏里依然好用。没错,这本书跟“关卡设计”关系并不大,而是一本地图设计书。相对的,这本书没有《游戏关卡设计》那种解谜成分,所以两者也可以互补。书中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大意是:“如果把他人的不同意见视作刁难和攻击,那么从辩解和反击的瞬间开始,你的游戏就会慢慢变得越来越无趣。”

10.《游戏剧本怎么写》

日本,3.5星(豆瓣7.3分,905人评价)

《游戏剧本怎么写》,佐佐木智广著,支鹏浩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

如果你没有读过正经的编剧书籍而又想当文案,那么这本书很适合你。本书是非常典型的日本思路,对日本文化故步自封,举的例子要么是日本动漫,要么是日本神话传说,要么是非常传统的欧美作品,如“星球大战”“指环王”“哈利·波特”等等。

这本书中对角色的设计十分标签化、脸谱化,比如美式角色设计会用到一个性格轮或“人际关系特征环”,以坐标的形式进行设计。但日式角色只使用标签,譬如常见的御姐、萝莉、三无、傲娇、病娇之类固化的标签,并在原有的标签基础上增加特点的办法丰富人物,在思路上远远落后于美国。

总体而言有很多有用的亮点,比如电子游戏中剧本的写作格式,同时也有日本人一贯的的思维局限。

11.《小白学运营》

中国,3星(豆瓣7.3分,95人评价)

《小白学运营》,刘异/伍斌/赵强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这本书很系统,针对我国国情详细讲了很多手游运营时使用后台工具的一些通用策略,详细且具体。但内容过于依赖渠道,讲的游戏必须是走豌豆荚、应用宝、AppStore等途径的手游,缺少没有其他类型游戏运营的知识点。总的来说,这本书有许多经验之谈,对新手运营会有很大帮助,只是内容都是当下的经验,恐怕不能适用于变化的环境。

12.《游戏运营:高手进阶之路》

中国,3.5星(豆瓣8.6分,506人评价)

《游戏运营高手进阶之路》,饭大官人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作者会站在玩家的角度考虑问题,希望免费玩家也能玩得快乐。作者懂经济学,也读过一些营销类的书籍,知道一些付费原理,也举了很多不合适的例子。作者仅仅站在运营ARPG游戏的角度借题发挥,不从游戏根本玩法设计上出发,难免有些本末倒置的局限性。如果你不是在一家大厂担任运营部门小头目,这本书的许多内容就不太适合你。

13.《平衡掌控者》

中国,3.5星(豆瓣7.1分,107人评价)

《平衡掌控者》,似水无痕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这是本针对性很强的数值策划专书。主要讲的是一个ARPG的数值策划应该怎样在大厂里工作,并详细介绍应该怎样使用Excel的各种功能进行办公。但就数值而言只涉及ARPG,做“传奇”类或“刀塔”类的可能比较有用,但如果你想做策略类、经营类甚至射击类、赛车类的游戏数值,这本书就完全没用了,非常偏科。

14.《游戏数据分析的艺术》

中国,3星(豆瓣7.3分,173人评价)

《游戏数据分析的艺术》,于洋/余敏雄/吴娜/师胜柱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本书详尽地介绍了游戏运营时产生的数据指标和类型以及统计方法,文字比较口语化。书中讲到了埋点并根据产生的数据用工具进行统计的技巧,也算有一定帮助。

不过书中没有对数据的表现做出解释的案例,也没有任何对问题数据的改进方案。举例来说,最多只能分析出开学或者放假对数据的影响,而且学生开学导致的用户减少并没有解决对策。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应该是为了改进游戏而服务的,任何一个行业需要的都是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以各种高大上手段炫耀自己能找出问题的人。

15.《DOOM启世录》

美国,4.5星(第一版豆瓣9.1分,1636人评价;第二版9.3分,328人评价)

《DOOM启世录》,DavidKushner著,孙振南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看这分数似乎能跟《游戏设计艺术》有一拼,但实际上这是本传记故事。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毁灭战士》是个什么东西,毕竟中国电脑普及是在它发售10年以后的事了。

这是一部以游戏引擎发展为线索的传记故事,讲述了主角们开发游戏和创业过程中的许多心路历程。那个年代设计和开发还没有明确的分工,游戏类型和玩法也并不成熟,一切都在摸索之中,看看前辈们的探索经历,可以激励自己奋进拼搏。

16.《游戏中的数学与物理学》

美国,5星(豆瓣8.0分,15人评价)

《游戏中的数学与物理学》JohnPatrickFlynt/DannyKodicek著,周建娟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这本书有点神,从小学知识一直讲到大学,思想非常有深度,但知识点太过密集,我读着读着就跟不上了。5星献给知识,以表敬意……

17.《虚拟演兵》

中国,3.5星(豆瓣8.4分,108人评价)

《虚拟演兵》,杨南征著,解放军出版社,2007

做游戏设计,绝不可能抛开兵棋。一切现代数值对抗类游戏的始祖,都是200年前的普鲁士兵棋。它经过一系列发展,一面形成商业兵棋,成为一切策略类、即时战略类的始祖;另一面则衍生出了《龙与地下城》这款桌游,并成为一切RPG的始祖。现在哪怕是一些动作类、射击类,也能或多或少地找到原始兵棋数值对抗的影子。兵棋设计的思路本身是以抽象化的形式模拟现有的事物,从这一点,兵棋与其他类型游戏的设计思路也是相通的。

这两本书主要涉及兵棋的发展历史、兵棋的基本规则、兵棋的设计理念等,设计策略类游戏是必须学习兵棋的,另外对一些RPG设计也有帮助。

三、“我读过了,所以建议大家避雷……”的书籍(22本)

1.《游戏设计、原型与开发》

美国,2.5星(豆瓣8.4分,22人评价)

《游戏设计、原型与开发》JeremyGibson著,刘晓晗/刘思嘉/文静/张一森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本书作者是《游戏设计艺术》作者的学生,《通关!游戏设计之道》作者的同事,陈星汉的室友,南加州大学的老师,拥有如此身份,水平竟如此平庸!

本书的逻辑思维平平无奇,毫无亮点可言,全篇大量赞颂其他人的作品。作者似乎想让读者尽快设计一个简陋但不好玩的游戏,反对精品化,这在我国红海一般的游戏行业极不现实。如此厚重的一本大书,后面八成内容都是在讲Unity制作,还是旧版本,可以被专业Unity书籍代替。

但也有人评价这本书作为Unity入门还是不错的,作者会认真解释代码,那就姑且划到“程序类”里吧。

2.《游戏大师ChrisCrawford谈互动叙事》

美国,3星(豆瓣7.2分,182人评价)

《游戏大师ChrisCrawford谈互动叙事》,ChrisCrawford著,方舟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作者是位“老人”,他认为现在的RPG都是玩一会游戏看一会过场动画,剧情与玩家没有交互,所以是不好的。这种观点不仅破而不立,事实上现在已经有许多游戏超出了这种框架,只是他不够了解。他对自己的失败仅仅归结于“这届玩家不行”,认为玩家不理解他的意图。他在书中提到,任何人在表达的时候都应该换位思考,思考一下信息的接受者在接受信息时是怎么想的,而他恰恰就是一个不懂得换位思考的人。一个人拼命思考还思考得这么失败,真是匪夷所思。

作者非常推崇让AI自行用算法生成对话和剧情,这种剧情是否精彩暂且不提,但作者思路完全依赖他的母语英语,以至于许多内容译者根本不敢翻译,只能保留原文,可以预见一旦换成别的语言,这种系统会崩溃到什么地步。

3.《大师谈游戏设计:创意与节奏》

日本,3星(豆瓣8.4分,188人评价)

《大师谈游戏设计:创意与节奏》吉泽秀雄著,支鹏浩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年

作者是日本人,有30年从业经验。写书风格类似我国上了岁数的“段子手”,他有经验,但远不能总结成学术理论,一整本书几乎全都可以用“心流”这样一个简单的理论归纳和概括。作者讨厌抄袭,但提倡微创新。他仍然坚持日本人的老一套观点,所谓的“游戏”等同于“电子玩具”,绝无任何一丝一毫的内涵可言,且执着于UI、镜头、操作感等浮于表面的东西。他的世界绝无鼠标,而且十分闭门造车,所有游戏案例全部都是日本游戏。一般不读书的人读了这本书会狂吹,但稍微读过别的就能把它替代。

4.《游戏设计概论》

中国台湾,3星(豆瓣评分人数不足)

《游戏设计概论》,胡昭民/吴爘铭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兵棋总体设计》

中国,(豆瓣评分人数不足)

《兵棋总体设计》,阳曙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这是一本军用兵棋的程序开发思路指南,跟一般的游戏差距很大,不过可以用作豪华电竞馆的设计参考。

6.《神作之路:卓越游戏设计剖析》

美国,2.5星(豆瓣6.8分,90人评价)

《神作之路:卓越游戏设计剖析》,MichaelThorntonWyman著,李鑫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本书对游戏团队的采访十分详细,但不少游戏在中国鲜为人知。国外的团队组成跟我国又不尽相同,内容和策略依赖时效性,适合作为玩家娱乐休闲时的读物。

7.《游戏化思维》

美国,2.5星(豆瓣6.9分,1035人评价)

《游戏化思维》,KevinWerbach/DanHunter著,周逵/王晓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这本书主要说的是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添加游戏化的娱乐成分,刺激员工工作或者刺激用户使用。虽然对产品设计有帮助,但并不适合游戏设计。

8.《游戏改变世界》

美国,3星(豆瓣8.0分,6116人评价)

《游戏改变世界》,JaneMcGonigal著,闾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单纯被炒作起来的畅销书,思维凌乱,跟《游戏化思维》有些类似,整体讲的是游戏在社会上的应用,举了许多例子,属于“吹水书”,对具体游戏设计领域的应用反而没有任何意义。一般用于游戏玩家指着书名大喊:“瞧见没!玩游戏是有好处的!”

9.《屠龙记创造游戏世界的艺术》

美国,2.5星(豆瓣7.2分,43人评价)

《屠龙记》,RobertDentonBryant/KeithGiglio,许格格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本书标题大于内容,“本打算”讲如何给游戏编剧,但有一半篇幅在讲游戏历史,这之中一半在讲“别人是怎么做的”,然后回到“游戏编剧”的主题,做法是“多玩别人的游戏”“多看别人的电影”。有关编剧结构的内容只占极少比重。虽然书中强调游戏编剧不能脱离游戏机制,但作者对编剧的认识显然是脱离游戏机制的。

10.《游戏巧妙设计探秘》《游戏设计要则探秘》

美国,2星(豆瓣7.6分,48人评价)

《游戏设计要则探秘》,AnnaAnthropy/NaomiClark著,李福东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这两个书名对应同一本书。本书逻辑相当混乱,尝试用举例证明小游戏如何设计,但水平过于有限,大有故弄玄虚、滥用词汇之嫌,大量小游戏案例堆砌,缺乏参考价值。

11.《游戏设计师修炼秘笈》

美国,2星(豆瓣6.1分,22人评价)

《游戏设计师修炼秘笈》,BrendaBrathwaite/IanSchreiber著,陈征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同样逻辑混乱,整篇文字乱七八糟,没有知识点。无意义的练习篇幅过大,像是一本词汇解说,可以用于策划能力测验,没有实际应用价值。

12.《游戏情感设计:如何触动玩家的心灵》

美国,2星(豆瓣6.3分,184人评价)

《游戏情感设计:如何触动玩家的心灵》,KatherineIsbister著,金潮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13.《剧情和战役指南》《游戏主持指南》

美国(类型不同,暂不评价)

这套书主要面向桌游玩家

这两本是跟《桌游设计指南》《世界创建指南》一起的套装书,仅仅是桌游玩家不成体系的经验之谈,《剧情和战役指南》主要讲临场发挥编故事,《游戏主持指南》则是诸如不要歧视玩家、可以通过购买道具提升游戏体验等,在桌游领域也就勉强及格,拿到电子游戏里完全不合格。

14.《手游创业红海博弈》《手游创业:从开发到推广那些事》

中国,2星(豆瓣评分人数不足)

《手游创业:从开发到推广那些事》,唐一辰/温捷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两书内容大面积重复。主要是作者的创业自述,讲了一些同行创业方面的案例,但欠缺深度。有独立开发创业梦想的朋友可以买来麻痹一下自己。

15.《游戏策划与设计》

中国,0.5星(豆瓣评分人数不足)

《游戏策划与设计》张帆主编,潘瑞芳/周忠成/杜辉/李铉鑫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极不推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却是一本充满官僚气息的书。书中抄袭现象严重,错误颇多,还请避雷。

16.《游戏策划与开发方法》

中国,1星(豆瓣评分人数不足)

《游戏策划与开发方法》,张辉/董健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几乎是把《游戏架构与开发基础》抄了一遍。书中对游戏公司职位的理解有局限性和误解,观念十分死板。作者的游戏基本功很不扎实,对战术和战略的理解完全颠倒。书中提出了很多问题,但作者自己并没有能力解答。对一些游戏的分析和兴趣曲线图的理解更是完全错误,谨慎避雷。

17.《游戏运营管理》

中国,2星(豆瓣5.3分,20人评价)

《游戏运营管理》陈洪/任科/黄昆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书里十分详细地说明了有关实体产业运营管理的全部要素,但跟游戏行业完全不沾边,完全套用不到游戏上去,作者恐怕根本不知道具体该怎么运营“游戏”,反倒是最后的合同案例要比正文本身有用得多。

18.《产品为王:移动游戏产品设计规则》

中国,1.5星(豆瓣评分人数不足)

《产品为王:移动游戏产品设计规则》林宾华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作者相当狂傲,对国外游戏理论一无所知。整本书像是游戏产品分析,观点十分偏颇和极端。书中认为玩家是愚蠢和懒惰的,所以不愿意玩教程,不懂得用心流理论解释原因;还认为玩家会因为莫名其妙的理由而流失,不懂得用行动成本解释原因。书中认为抄袭没有市场,但也不懂得用相对竞争优势解释原因。

此外还有几本“神书”无力吐槽,还请大家避雷:

《玩家思维:游戏设计师的自我修养》中国,1星(豆瓣7.9分,17人评价)。

《如何料理游戏的一份菜谱》中国,1星(豆瓣评分不足)。

《游戏运营教程》中国,0星(豆瓣人数不足)。

四、创意参考类推荐书籍

这类就不打分了。通过学习兵棋思想,我们已经知道了游戏设计的思路往往是用抽象的方法对现有事物的模拟,而《游戏设计艺术》中也说:“从别人的作品中获取灵感是一种很低效率的事。”所以,如果你想策划一款游戏,通常会需要汲取创意的参考资料。

我个人认为,数值对抗类游戏是最需要大量“创意”的,RPG尤为如此,其次是策略等类型的游戏。资料大致可以分成魔幻题材和写实题材两种。构建世界时,首先需要构筑空间,你需要一点点地理常识,以及设计地图的参考资料,如果是写实类游戏,则需要真实的特定时代的地图作为参考。

其次你需要一些气候和生物常识为地区设定经济产业,如果是魔幻题材,你可能还需要设计一些怪物。

接着你需要一些人文知识,主要是军事和历史,掌握军事知识可以很从容的为游戏设计装备,掌握历史知识可以很轻松的设计背景故事特别是重点学习一下人文起源的通史。

这里列出了一些书目。

1.虚拟世界架构

《幻想地名事典》《奇幻大事典》《奇幻世界艺术&RPG地图绘制讲座》《世界创建指南》《恶魔事典》※《西洋神名事典》※《创造古卷》。

2.历史地图参考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中国史稿地图集》《世界历史地图集》《坤舆万国全图地名考本》(这书很强)《钱伯斯世界历史地图集》《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如果你的资金充裕,还可以考虑《古代世界历史地图集》《中国战争史地图集》《中国古代史地图集》《中国交通古地图集》。当然,还可以活用谷歌地球等现代电子地图。

3.怪物设计

《博物学家的神秘动物图鉴》《怪物大全》《怪物考中世纪幻想艺术图文志》《龙典》《幻兽·龙事典》《世界妖怪事典》、“DK自然珍藏图鉴丛书系列”(写实类基础)。

4.古代军事类(入门级)

《中世纪欧洲武术大全》《战士事典》《长兵器》《短兵器》《中国刀剑》、“战略战术兵器事典”系列、鱼鹰社系列图书、“图解世界战争战法”系列、《画说中国历代甲胄》《世界武器甲胄图鉴》《世界武器图典》《图说西洋甲胄武器事典》《武器事典》《武器屋》《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中国兵器史稿》《亚洲古兵器图说》。

我本人对古代军事比较偏重,现代军事是我的盲区,就不班门弄斧了。

5.历史类(我本人偏重明史和史前,建议先从简单的通史入手)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中国历代大事年表》《全球通史》《人类通史》。此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学基础课系列教材可以做个历史入门目录,中国史前可以先从《古代中国考古学》《中国考古学》入门。

6.编剧类

《故事》《对白》《剧本》《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救猫咪:经典电影剧本探秘》《救猫咪:反击战》《你的剧本逊毙了》。

7.压轴

龙与地下城三宝书——《玩家手册》《怪物图鉴》《地下城主指南》。当然,所有著名游戏的资料书设定集都值得一看。

THE END
1.2023十本好的菜谱书籍推荐玩物派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2023十本好的菜谱书籍推荐:其中够味儿、文怡“心”厨房 从零开始学下厨以及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无肉不欢,综合排序位居前三名,而其他产品也同样优秀,如果您正在寻找性价比或者是人气最高的产品,那么下面的榜单可以作为您的参考。 https://www.wanwupai.com/rank/10810.html
2.菜谱书籍家常食谱书籍推荐烹饪书籍排行榜烹饪食谱书籍菜谱摘要:世间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烹饪,说的书面一点,就是膳食中的艺术,说的简单一点,其实就是烧菜。但烹饪又是一种艺术,让人在食用时会感到满足,而且能让食物中的营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那么,值得一看的烹饪书籍有哪些呢? 1、《食物与厨艺》 作者:哈罗德·马基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7079.html
3.书籍推荐9本我觉得还不错的食谱书(早餐/沙拉/中餐/日料/创意菜重度拖延症患者的食谱书推荐终于来了!||ヽ(*~▽~*)ノミ|Ю 这里是一些我购买过的食谱书,尽管现在各类自媒体平台的美食教程已足够多,但我还是愿意购买纸质的食谱书,因为相比各种碎片信息,这些食谱书会有一个清晰的内容框架以及基础的操作方式,可以帮助我少走很多弯路。 https://m.douban.com/note/811294478/
4.《营养师推荐的养胃食谱139例》最新章节精彩热评 5条更多 梅子 LV13 很不错的一本书 9月10日0 天心 LV12 为什么没有凉菜呀!晕!139例菜谱就是没有凉菜,有点不合心 6月28日0 金金 LV17 不错,很好看! 5月2日0作者其他书籍 推荐的补钙食谱139例 6.0分 小菜谱编委会 精心选择含钙食物,告诉您如何搭配才能促进钙的吸收。现如今白领缺钙,https://m.zhangyue.com/detail/10004754/
5.川菜书籍川菜书籍大全实拍好货京东JD.COM为您提供川菜书籍商品大全,从川菜书籍性价比、好评度等方面精选用户购买评价心得。京东优评,看实拍,买好货!https://yp.jd.com/171333dba60faf71b642.html
6.精品书籍推荐小组中国多菜系菜谱,家庭收藏必备。 立即收藏 longpo发表于2 天前 337 5200 [古文书籍]绝版古籍电子书合集(13大类) https://pan.quark.cn/s/ecff65827206 爱读书读好书发表于3 天前 2 14 找到一个书挺多的电子书免费下载网站 找到一个电子书免费下载网站 epub+mobi+azw3格式都有 看了看网站书籍还挺多的,都https://obook.cc/group/show/id-10
7.最适合Python入门到大牛必看的7本书籍,一定要收藏!首先是存档什么样的知识。原尻淳一给出的一种方式是:将知识分为三类,分别为“菜谱信息”“食材信息”“装盘信息”。每一种分类的比喻都很形象,可以理解为方法论、素材和形式。妈妈们都会积累自己的食谱,我们也要积累自己的知识食谱。 4、总结输出 总结输出说的主要是非虚构类书籍,毕竟这些可以更好的化为己用。https://blog.csdn.net/m0_59162248/article/details/12858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