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社会现象,就是我们的医学越来越发达,但病人却越治越多。在中医如此先进,西医如此发达,养生知识如此丰富的当下,我们人类的慢性病却在突飞猛进的增长,一跃成为了造成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
生活在市井王府,整天养尊处优的达官贵人却极少活过乡野村夫(妇),为什么?在古代人类蛮荒的时代,那时候缺医少药,更没有现代如此发达的医学,却有彭祖、张三丰,孙思邈等长寿之人,更有福建被称为“菜蓝公”的陈俊,生于唐朝僖宗年代,卒于元朝泰定甲子年间,终年443岁。
在古代,人们并不懂得什么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概念,也没有特殊渠道的获取。只是正常饮食,正常作息,劳逸结合,张驰有度,甚至于习武练功,即可益寿延年。而现代人有如此丰富的营养组合,如此强大的医疗护佑,如此丰富的养生知识,却不能比肩长寿,又是为什么?
当我们病了,去医院接受医生的治疗,之后我们的病好了。我们一定会认为医生把我的病治好了,这是几乎所有人的认知。但有没有人觉得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逻辑?我们都知道人体比宙宇还复杂,我们人类至今都没搞懂我们自己,但他竟然能够被一个医生给修复了!同样,我们医生也会生病,医生的亲人和朋友也会生病,为啥有时候他们也会无能为力?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比如感冒、痔疮、脾胃病、咳嗽、腰酸背疼等等诸多疾病。你甭理它,只要注重饮食调理,多多休息,你会发现,不用吃药,也会自然向好。有谁探询过、感恩过这其中的作用者、助力者?我们连疾病最终被谁恢复的都没搞清楚。
就是因为空气的广泛存在,有几人认可它的重要性?人体的自愈力是与生俱来而无处不在,但却被视而不见。在人体疾病康复的整个过程中,你觉得医生和自愈力哪个更重要?哪个是内因?哪个是外因?是医生在辅助自愈力?还是自愈力在辅助医生?
在辨证法中,我们都知道,内因为主,外因为辅,外因都是通过内因来改变的。在古代,攻破一座城池,在力量悬浮不大的情况下,除非有内应、内奸、内哄、食物馈乏或指挥官判断失误,否则,想攻下它,几乎比登天还难。
人类的身体是一部非常智能的机器,身体所构成的原材料其实都是营养。很多经常感冒的人总是反反复复的用药。请问他的身体好了吗?如果感冒都没治的话,那其他的病根本也不会有什么特效药。
在陕西终南山西楼观台的吾老洞门口有一副老子撰写的对联:“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14个字道尽了道家哲学观和生命智慧,其中的“药”的繁体结构是“自家水”三个字的组合字。
道家认为:世间万物,无处不道。身体外部为大道,而身体内部为小道,小道中各个脏器又有其道,亦为小道,脏器之间的协调关系又亦有道。而道道相似,道道相通,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无始无端。才够成了生命的形成、生长和发育的过程。
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是可以不受外力影响而独立存活的个体。这种生命的方式就是人体社会之内道运行的结果。可自主的呼吸空气,可自主的进食,可自主的消化食物,可自主的吸收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可自主的运送给养,可自主排泄。从生命形成那刻起,它的心脏就被赋予了要跳动25∽30亿次的使命,当肌体受到外来伤害时能够激发自我愈合的能力,当内部有外来侵入时有自我击杀和防御的能力,当一方有难时有八方支援的号召和动员能力。而这一切都是自主运行,是事先编程好的程序,这就是我们人体之道。
这种自愈的能力是编写在生命的程序里的,当生命起动的那一刻起就自然开始运行,它是我们身体的国家军队,是我们身体的政府机关。相互之间可有机协调,高效而低耗。
《黄帝内经》的阴阳自和、五行制化、亢害承制是人体自愈的内生机制。《素问·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何为正气?正气就是神经通,气血畅。就是有条不紊。也就是我们人体伟大的自愈力了。
太素疗法的调理过程,是找到神经卡压原因,扶正移位椎体,疏通卡顿神经,恢复血管正常的蠕动功能,从而达到脏腑和肌体的气血正常供应。太素疗法是从中枢神经分散点开始,建立起了一套针对于疾病的辩证论治体系。这个体系讲究的是从人体中央的大脑神经系统出发,关联到脊柱和维持脊柱功能的肌肉、韧带、筋膜、关节、脏腑,最后关联到身体的所有组织器官。首先强调的是脊柱的健康,一切从脊柱入手。原理就是脊柱正,百脉顺,气血畅,筋骨柔。让人体重回大道,重回太素状态,以唤醒人体自身的自家宝藏的“药”用价值,以激发人体内在潜能为目的,这种潜能就是人体宝库的“精”,也就是备用药。
癌症是不是很可怕?其实人类的免疫力是可以抵御癌细胞的。只要你的神经通畅,血管健康,气血就充盈,自愈能力自然增强。如果心态好,睡眠好,加之适度的放松和锻炼,癌症不是不可逆的。能够对抗疾病的从来都不是药,而是你自己伟大的免疫力和自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