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学院举办建校70周年功勋教师颁授仪式

尊师重道、薪火相传是北京舞蹈学院的光荣传统,在建校70周年之际,10月16日上午,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功勋教师”颁授仪式在黑匣子隆重举行。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受表彰教师、中层干部、师生代表等参加大会。

巴图书记以《北京舞蹈学院功勋颂》

向功勋教师致敬

《北京舞蹈学院功勋颂》

昔岁甲午,云起龙骧,北京舞蹈学校,巍然肇创。时维华夏,舞艺未彰,民族风姿,亟待弘扬。群英荟萃,志在四方,以青春之热血,担民族之栋梁。

新生中国,其道大光,彼辈初心,炽热如阳,民族情感,烈火烹油,激励着初代舞蹈人,急起直追,誓寻中国身体之道,扬我舞蹈之荣光。旷野茫茫,初拓者强,向西而望,虚心求教,为吾所用,以数载之期,纳西方百年华章。向东而寻,文献壁画,砖瓦舞姿,戏曲武术,皆成宝藏。瑰丽夺目古舞,五十六族舞韵,研磨中国身体之运行,探索民族舞蹈之精髓,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艺强音,声声不忘,深入生活之壤,心系苍茫。杨家岭之春,闪信念之光芒,与民同乐,同舞同歌,集体教研,智慧碰撞,包容并蓄,合作无间,前赴后继,舞韵悠长。五千年文明,以身为笔,以舞为墨,流淌于血脉之中,书画于江山之间,璀璨夺目。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为人民而舞,矢志不渝,铸成不朽之基因。

继而大成元素教学法,启迪智慧之门;身韵教学法,根植民族之根;中国学派芭蕾样式,融贯中西,独树一帜;学院派舞蹈模式,奠基稳固,泽被后昆。秉二为方向,呈百花齐放,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坚定中国文化立场,赓续中华文明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舞蹈之美,独步天下,源远流长。自此,中国舞蹈艺术,自边缘而核心,北京舞蹈学院,由摇篮成殿堂,屹立世界之巅,开创舞蹈新章。

首创精神,尤为可赞,由零至一,非易之功。在空白之上绘蓝图,在混沌之中开天地,彼等之勇,堪比古之先贤。先贤之功,如日中天,奠基之艰,世人共见。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理想信念,坚如磐石。言为士则,行为世范,道德情操,高山仰止。彼等以坚韧不拔之志,深谋远虑之心,将舞蹈文化孕育滋养,使之根深叶茂,繁花似锦。此乃华夏舞学之幸,亦是世界艺术之福。彼等“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皆成楷模。一代代北舞人,承其精神,茁壮成长,绽放光彩,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北京舞蹈学院,自摇篮而崛起,七十载春秋,终成世界顶尖之学府,舞蹈艺术之殿堂。舞韵飞扬,神韵天成,国内扬名,海外流芳。新时代之开启,非偶然之功,乃先辈先贤,以汗水和智慧,铸就之丰碑。彼等拓荒者,气象万千,接续传统文脉,创建当代舞脉,对中国舞蹈事业,对中国文化传扬,贡献卓著,功高盖世。才情卓异,创舞艺之新篇;德范昭彰,为后学之楷模;倾心竭力,育舞蹈之英才;夙夜匪懈,铸舞坛之辉煌。今日表彰,实乃众望所归。

从杨家岭到新时代,以舞抒情,展时代之风貌;以舞载道,传民族之精神。守正创新拓宏篇,古韵今风相映照,壮哉我华夏舞蹈,幸甚有先贤领航。彼等之功勋,如日月星辰,永照人间;彼等之精神,如江河湖海,源远流长。学生仰望,学校铭记,中国舞蹈事业篆刻,祖国不会忘怀。愿先生们健康长寿,福泽绵长,青春芳华,同庆北京舞蹈学院七轶华诞,同祝中国舞蹈事业常青,同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委副书记、院长许锐宣读表彰决定

许锐院长在主持中谈到,70年来,在北京舞蹈学院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赓续初心、勇担使命、教书育人、以德立身的模范,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忠心爱校、默默耕耘、不辞辛劳的模范,今天受到表彰的老师们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此次专门为“功勋教师”设计的纪念奖牌,主体采用“舞蹈家摇篮”文化石的外形,里面封存着一块陶然亭旧址教室的地板,每一个奖牌上镌刻着功勋教师的名字。斑驳的舞蹈地板承载着舞蹈学院的历史,也承载着老师们的奉献。大学之“大”,在于大师,更在于我们所传承的文化和精神,以“功勋教师”为代表的所有的北舞的教职员工是我们办学自信的底气和源泉。在建校70周年之际,让我们学习功勋教师和所有先贤的奋进精神、深厚情怀、高尚品格和教育理念,祝福先生们身体健康,劲松常青。祝福学院赓续七十载,再创辉煌。

巴图书记为“功勋教师”颁奖

李正一(其女高芹代领)

李正一,1929年2月生,汉族,辽宁丹东人,中共党员,教授。曾担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副院长、院长、教授,中国舞蹈家协会第五届主席,舞蹈教学学会会长,曾担任歌剧《白毛女》女主角,是中国古典舞系创建人,中国古典舞学科领军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名字与事迹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被中国舞蹈家协会授予“终身荣誉奖”。

尹佩芳

尹佩芳,1932年11月生,辽宁丹东人,中共党员,教授,是学校1954年建校第一批芭蕾舞教师。曾担任学院附中校长、编导系首任主任、芭蕾舞考级中心副主任,在学院芭蕾舞系教学和考级体系的创建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曾编创《母亲在召唤》《沂蒙颂》等优秀作品。表演《红绸舞》获1951年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

左盛华

左盛华,1935年1月生,汉族,籍贯安徽桐城,中共党员。1954年大学毕业来校工作后,历任语文教研组组长、大学理论室副主任、社会科学部主任、舞蹈史论系主任等职,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是一位热爱舞蹈教育、勤奋耕耘、治学严谨的学术型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沙元培

沙元培,1936年8月生,汉族,籍贯江苏南通,中共党员。曾任学院行政处副处长、财务处副处长、监察审计室主任等职务,曾被评为学院优秀党员,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学院工作四十二年,把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学院的事业发展。

赵国纬

赵国纬,1930年5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195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教育学系,1954年来校工作,担任《中国通史》《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并曾荣获文化部优秀论文奖,曾出访美国并用英文讲学。

柯显瑶

柯显瑶,1929年10月生,籍贯安徽,1954年来北京舞蹈学校工作。今年已经95岁的柯老师,仍然保持着对学校的赤诚热爱,长期坚守在中专数学课程的一线并担任班主任,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班主任”,并在1985年中国首个教师节,撰写了诗词《万岁,教师节》。

刘碧云

刘碧云,1933年10月生,籍贯辽宁辽阳。学院1954年建校第一批芭蕾舞教师,工作热情,关心关爱学生,培养出大量首席芭蕾舞人才,在芭蕾舞启蒙教育领域以及俄罗斯学派芭蕾在学院芭蕾舞专业教授与传播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杜国珍

杜国珍,1935年1月生,汉族,籍贯河北望都。1954年来北京舞蹈学校工作,作为学院的舞台技师,他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躬耕在舞台灯光的操作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学院各类专业演出、大型舞剧创作的“幕后功臣”。

韩启兴(其子韩炳仓代领)

韩启兴,1932年10月生,籍贯北京,中共党员。1954年来北京舞蹈学校担任食堂采购员。工作勤恳敬业,伙房的同志们称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黄牛”。被学院评为“五好职工”、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1980年评为北京高等院校总务系统先进工作者。

吕艺生

吕艺生,1937年7月生,汉族,籍贯辽宁,中共党员,教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1954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57年毕业。历任学院副院长、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表演银质奖章,“五个一工程”奖、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身成就奖等多项荣誉,是一位在表演、编导、研究、教育、管理上皆有造诣的舞蹈家、美学家、教育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许定中

许定中,1941年6月生,汉族,籍贯浙江,中共党员,教授。1954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60年毕业并留校任教。学院芭蕾舞学科带头人,曾任学院副院长,曾担任瑞士洛桑国际芭蕾、日本大阪、美国纽约国际芭蕾比赛评委,并带领学生在国际比赛中屡获大奖,曾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桃李杯”园丁奖等多项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熊家泰

熊家泰,1938年12月生,汉族,籍贯江苏,中共党员,教授。1954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59年毕业并留校任教。历任学院附中校长、表演系副主任、中国舞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管教学副院长兼青年舞团团长,著有《中国古典舞教材与教法》等著作,曾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马力学(其学生费官涵代领)

马力学,1939年4月生,回族,籍贯吉林省吉林市,中共党员,教授。1954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59年毕业并留校任教。历任中国民间舞组组长、民族舞科副主任、表演系主任、学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青年舞团首任团长,曾获中国舞蹈艺术“卓越贡献舞蹈家”等称号,主编了《中国民间舞教材及教学法》。

朱清渊

朱清渊,1938年4月生,汉族,籍贯福建,中共党员,研究员。1954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59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学院教育系副主任、科研处处长、舞蹈学系主任、学报副主编、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医学协会会长等职务,致力于舞蹈与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并以《复试百分制评定法》等研究获评多个国家级奖项,跨多个专业学科领域并做出成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潘志涛

潘志涛,1944年4月生,汉族,籍贯上海,中共党员,教授。1956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63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民间舞系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推动民间舞事业发展,入选《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主编的《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获得多项荣誉,是1985年首届“桃李杯”的创建人,曾参与多项大型演出的创作,组织了《乡舞乡情》《献给俺爹娘》等晚会,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孟广城

孟广城,1944年4月生,汉族,籍贯河北,中共党员。1955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61年毕业后进入中央芭蕾舞团从事演员工作17年,1978年开始担任北京舞蹈学院教师。曾在中央芭蕾舞团担任17年演员,参加了《天鹅湖》《红色娘子军》等舞剧的演出,返校工作后,曾任芭蕾舞系副主任、主任等职务,躬耕芭蕾舞教学40余年,曾获北京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桃李杯”园丁奖等,出版了《青年芭蕾形体训练》等一批教材,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邱友仁(其同学徐大之代领)

邱友仁,1942年2月生,汉族,籍贯上海,高级讲师。1954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60年毕业并留校。曾先后在学院民间舞组、教育系工作,曾任学院附中副校长,主演了舞剧“鱼美人”等,参与主编了山东鼓子秧歌等教材,编创的“新婚别”“三个和尚”等在全国舞蹈创作比赛中荣获佳绩,参与了“桃李杯”比赛规则的制定工作并担任评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蔡龙海

蔡龙海,1941年10月生,汉族,籍贯河北,中共党员,高级讲师。1955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61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多年在教学、编导一线、管理一线工作,曾任院办主任,参与编写《舞蹈基本训练》等教材,发表《剧目教学是培养演员表演技能的重要环节》等论文,创作的歌舞剧《牛郎织女》《草原雏鹰》《乾坤圈》等得到业界好评。

黄伯虹(其学生魏群代领)

黄伯虹,1936年6月生,汉族,籍贯福建。1954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57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主演中国第一部芭蕾舞剧《无益的谨慎》,参演了《海侠》《天鹅湖》等多部舞剧,从中央芭蕾舞团返校工作后,始终贡献于芭蕾舞的发展,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影响力,参与翻译和编写了“大百科全书”,并先后担任杰克逊和赫尔辛基比赛的国际评委并被评为“最佳教练”。

肖苏华

肖苏华,1937年5月生,汉族,籍贯吉林,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54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59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师从世界著名芭蕾大师“格里戈洛维奇”在莫斯科大剧院深造。创作了大型舞蹈诗《中华赋》《彩虹依然》,现代舞剧《听说爱情回来过——白蛇后传》《梦红楼》等一批优秀作品,出版并翻译了大批教材,54次担任重大国际芭蕾舞比赛和现代舞比赛评委,20多次担任全国性舞蹈比赛评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徐大之

徐大之,1941年3月生,汉族,籍贯上海,高级讲师。1954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60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担任学院附中教师,科室主任和科研所副所长,参与编写1982年“中国古典舞1—6年”“常用舞蹈动作选”等教材,长期致力于舞蹈教学和艺术形体研究工作,是我国艺术形体科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曾获文化部科技进步奖等。

贾琪(其同学熊家泰代领)

贾琪,1938年2月生,汉族,籍贯江苏,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高级讲师。1959年毕业留校任教后,始终默默躬耕在教学一线,并获得北京市高教系统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先进集体奖、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状、国家级教学科技成果奖等多项荣誉,是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的典范。

林莲蓉(其委托人高毅军代领)

林莲蓉,1938年10月生,汉族,籍贯浙江。1954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57年毕业并留校任教,一直致力于芭蕾性格舞和外国民间舞的教学,是芭蕾舞剧《家》的总编导,创作了《吉普赛姑娘》《斗牛》《墨西哥》等一批作品,在中国芭蕾舞的民族化和现代化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张葳

张葳,1939年9月生,汉族,籍贯江苏,高级讲师,中国农工民主党员。1954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59年毕业分配至中国歌剧舞剧院从事演员工作,1976年回校任教。曾任“中国舞考级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曾在中国歌剧舞剧院担任演员,返校任教后,长期讲授中国古典舞基训课和教学法,还参与编写了古典舞教学大纲和中国舞海外分级考级等教材,并开拓性地以骨龄鉴定为核心对舞蹈选才、育才的关系做出了深入研究。

赵承勋

赵承勋,1941年1月生,汉族,籍贯天津,附中高级讲师。1955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61年毕业在中央民族歌舞团从事演员工作,1980年返校任教后,对待教学工作兢兢业业、严于律己,刻苦钻研业务并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并在言传身教中一路陪伴学生的成长,曾参与编写民间舞教学大纲等工作,是一位深受学生和同事好评的教师典范。

姚平(其同事右玉红代领)

姚平,1941年7月生,汉族,籍贯北京,讲师。1955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61年毕业,1981年担任北京舞蹈学院教师。曾在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担任演员,具有丰富的表演实践经验,返校任教后曾参与《中国舞少儿教材》等编写工作,对于少儿舞蹈考级的教材发展和考级事业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并打下了重要基础。

汪润章(其学生明敏代领)

汪润章,1941年10月生,汉族,籍贯浙江,高级讲师。1954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60年毕业并留校任芭蕾舞专业教师35年。曾担任电教室负责人,在师生眼中他对待工作热情积极,并用自己的所长为学院的教学工作做了大量的整理、存档工作,是事业发展的“幕后功臣”,为学院的早期教学工作发展和不断壮大保留了大量珍贵史料。

刘群杰

李惠敏(其同学熊家泰代领)

李惠敏,1942年1月生,汉族,籍贯浙江,高级讲师。1954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59年毕业并留校任教,在教学中对民族传统的风格、韵律、尤其是中国古典舞“身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非常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她的课堂深受学生喜爱。

贾美娜

贾美娜,1942年8月生,回族,籍贯河北,中共党员,教授。1954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60年毕业并留校任教。致力于民间舞系教学,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第八届、第九届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多次获得桃李杯“园丁奖”,著有《中国民间舞教学法》等多部著作,创作《喀什姑娘》等多部舞剧,曾荣获国庆35周年活动嘉奖令,获文化部“珠穆朗玛”奖,立部级三等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彭阿兰

彭阿兰,1942年9月生,汉族,籍贯北京,附中高级讲师。1955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61年毕业,1977年来学院担任古典舞教师。曾在中央歌舞团担任演员,在中国戏曲学院担任教师,返校工作后,致力于古典舞的教学,参与编写《中国古典舞实习剧目教学大纲》《中国古典舞表演课(女班)教学大纲》等教学著作,并发表《如何通过舞蹈剧目排练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等多篇论文,曾获“桃李杯”园丁奖。

沈元敏

邓文英

邓文英,1940年7月生,汉族,籍贯河北,高级讲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58年考入中央文化部直属“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1961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曾担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北京舞蹈家协会会员、北京女教授联谊会会员,1993年开始跟随孙颖教授探索创编“中国(汉唐)古典舞教材与教学”,并一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予懿

张予懿,1943年10月生,汉族,籍贯北京,讲师。1956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63年毕业,1978年担任北京舞蹈学院教师。曾在辽宁歌舞团担任演员,是东北地区第一批跳芭蕾舞剧《白毛女》的女演员,之后她在北京艺术学校担任教师,来校任教后,致力于一线教学,其排练的《金山战鼓》深受喜爱,在舞蹈界得到一致好评。

赵汝蘅

赵汝蘅,1944年2月生,汉族,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著名舞蹈表演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大剧院舞蹈艺术总监,获评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影响中国年度文化人物”等多项殊荣。1955年进入北京舞蹈学校学习,1961年毕业后进入中央芭蕾舞团。在担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期间,她致力于继承、发扬与创作具有中国风格的芭蕾作品,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剧,多次带团出访世界各地,现任学院芭蕾艺术顾问暨北京国芭赛执行主席。

放有陶然亭旧址教室地板的

“舞蹈家摇篮”纪念奖牌

“功勋教师”忠诚、执着、朴实、奉献的优秀精神品格,是学院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吾辈学习之楷模。在建校70周年之际,让我们再次向“功勋教师”致敬,向他们学习,赓续初心、勇担使命,为人民而舞,为时代建功,共同书写北京舞蹈学院更加辉煌的未来篇章。

THE END
1.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院012024032024年“舞出好少年”少年儿童舞蹈展演拟授权展演单位公示( 02202306舞出好少年”舞蹈展演正式启动 292023052023年度考级承办单位测评遴选结果公示 29202305北京舞蹈学院考级承办单位2023年度第二期考核结果公告 29202305第二届“北舞考级教师职业技能展演”获奖情况通告 https://wdkjy.bda.edu.cn/
2.黄海冰妻子系北舞教师气质出众古典舞心舞飞漾中舞网黄海冰妻子系北舞教师 气质出众 心舞飞漾 关注 发布时间: 12-03-28 8241 0 0 黄海冰与妻子闫妍(图片来源:南唐遗少的博客) 黄海冰妻子闫妍私房照(图片来源:南唐遗少的博客) 3月27日,知名博主南唐遗少在网上曝光了一组演员黄海冰妻子的私房照,称黄海冰06年便和相恋多年的女友闫妍走入了婚姻的殿堂,黄海冰的太太是https://www.dance365.com/detail/article?momentId=54341
3.北舞中国舞《教师资格证》师资班,开班啦!经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教育学院批准,将在2021年举办新版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教师资格1-3级、4–5级师资培训班。 具体报名事宜如下: (一)授课教师: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教育学院委派高级舞蹈教师亲授专业课及教学法。考官:由北京舞蹈学院另派舞蹈考官考试。 https://www.meipian.cn/3bacarpw
4.北舞人的教师节:这些老师受到表彰,等你来赞!北京舞蹈学院温馨提示:在浏览“北舞人的教师节:这些老师受到表彰,等你来赞!”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该内容由用户上传,目前的状态为内容正在审核中。对本文进行反馈,可以加快审核进度或“点击这里”前往其他网站查看。免责声明: ①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信息均来自各地教育考试院、各高校及网络整理。其文字、图片和音视频https://www.027art.com/beijingbenke/HTML/4778018.html
5.#阿云嘎北舞特聘教师#@阿云嘎Musical晒照来自大众娱乐网#阿云嘎北舞特聘教师#@阿云嘎Musical 晒照感谢母 校 北舞对自己的认 可,从这里长大从这里出发,现在也终于长成了自己的参天大树,成了他人的引 路人。恭喜阿云嘎成功解锁 新身份,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加闪闪发https://weibo.com/3319858072/KaJ1amfeH
6.北京北舞星空学校主页街舞机械舞霹雳舞爵士舞北京北舞星空学校现开设有街舞hiphop(LA)、爵士(Jazz)、机械舞(Popping)、霹雳舞(Breakin)、锁舞(Lockin)等课程,还可以可根据个人自身条件,为学员提供一对一的舞蹈教学,从基础开始进行彻底的形体培训。为您提供专业的教程,所以即便你是零基础的学员也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课程进行学习。详情> https://bj.xuemanfen.cn/xuexiao/6620.html
7.大同艺校舞蹈教师赴北舞观摩学习大同艺校舞蹈教师赴北舞观摩、学习 受北京舞蹈学院附中邀请,大同文化艺术学校舞蹈专业的六位教师于近日赴北京舞蹈学院参加了“2019年北京市中等职业中国舞表演技能比赛”及京津冀邀请赛观摩学习。 据悉,大同艺校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受邀学习的艺术专业院校。创建于1956年的大同艺校,是我省规模较大,同朔及周边地区唯一的一http://www.dtnews.cn/jrnr/20190627/4689.html
8.6月15愿点赞的每一个姑娘都能狂吃不胖! 6月15-16日,北舞青年教师诸葛丽娜为你带来学院派身韵精品课,零基础也能学,想来的小伙伴快评论留言,我们北京见 #身韵 #古典舞身韵 #身韵组合 #零基础学古典舞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187654007?bizType=29
9.专职中国舞教师人才招聘4、具有北舞教师资格证书者优先; 5、大专或者本科以上学历。 6、身高1.68以上 相关岗位 教师 2-5K/月 昆明市西山区锐艺文化艺术培训学校 西山区金碧路崇善大厦专科1-2年 中国舞助教教师 3-5K/月 昆明市盘龙区苗苗艺术培训学校 盘龙区白龙路佳园小区内会所二楼专科应届毕业生 http://www.kmmbjy.cn/index/post/detail/109
10.北舞举行吴蓓副教授《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创作谈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孟广城教授、张建民教授、编导系章民新教授、国家一级编导吴明奇老师、解放军艺术学院国家一级编导黄蕾老师、音乐剧系书记兼副主任张永庆老师、舞蹈教育研究所所长温柔教授、苏娅副教授、舞剧服装设计吴蕾老师以及学院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六十余人参加了此次沙龙。http://www.chinadance.cn/portal.php?mod=view&aid=23523&page=1&forcemobil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