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6.13江西
象山半岛位于中国浙江省东部沿海中段,隶属于宁波市象山县,是一个自然风光旖旎、海洋资源丰富的典型半岛地区。该半岛东南有韭山列岛和檀头山作屏障,三面环海,仅西部与大陆相连,海岸曲折,港汊密布。象山半岛是浙江面积最大的半岛,面积约为995平方公里,象山县的面积达到了1394平方公里。
象山半岛得名于半岛上的象山,此山因形状类似伏卧的大象而得名。当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包括多个山峰,如蒙顶山、青龙山等,其中最高峰为东搬山,主峰海拔811m。
沿岸海洋资源极其丰富,海域面积广阔,达661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925公里,占宁波市海岸线比例颇高。半岛周围散布着656个大小岛屿,约占宁波市岛屿数量的80%,浙江省岛屿数量的21.4%,这些岛屿与半岛构成了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和多样的自然景观。
象山半岛的形成,与华夏古陆浙闽隆起带有关,位于该隆起带的东北端,如同中国东南沿海众多地形一样,是长期地质作用和海陆变迁的结果。
半岛所在的区域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尤其是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这些运动导致地块的抬升和断裂,形成了华东地区的山脉体系,其中包括从天台山脉蜿蜒而来的余脉,这些山脉在象山地区逐渐向海边延伸,形成了半岛的基础骨架。
在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冰川期与间冰期的交替,全球海平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冰河时代结束后,海平面上升,侵蚀或淹没了山脉间的低洼地区,使得原本与大陆相连的地区因海水侵入而隔离,形成半岛。
象山县历史悠久,唐代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便已立县。半岛地形高低起伏,海岸线曲折漫长,河流短小,港汊密集,沿岸海水较深,拥有象山港与石浦港两大天然良港。象山港是著名的深水港,适合大型船只停泊,而石浦港则是国家中心渔港,渔业活动十分活跃。
象山港位于浙江宁波市东南部,地处穿山半岛与象山半岛之间,其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深入陆地的狭长型半封闭海湾。全港纵深60多千米。港湾北邻杭州湾,南接三门湾,东侧与舟山群岛隔海相望,通过青龙门、双屿门和牛鼻山水道与外海相通。
象山港古时亦称为鄞港,因其南岸有象山县城而得名。在清代光绪年间,象山港就已被记录在《新编沿海险要图说》中,说明其在历史上就已是重要的海防和海运地点。
象山港海域位于我国领海基线以内,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国家对其拥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我国对象山港海域拥有内水权益。内水完全处于一国主权管辖之下,非经该国许可,他国船舶不得驶入。
象山港水深适中,一般在10至15米之间,最深处可达40米,港内水域相对平静,少有大风大浪,是天然的避风良港。湾口有六横岛、佛渡山、牛鼻山等岛屿和山体作为天然屏障,保护港内水域免受外海风浪的侵袭。象山港的海岸线曲折,内部港湾众多,增加了其作为港口的复杂性和利用价值。
象山港的优越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渔业、航运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周边区域渔业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渔场,随着现代化港口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象山港也发展成为货物运输和物流的中心。近年来,象山港跨海大桥的建设更是加强了其与内陆的交通联系,促进了宁波乃至整个浙东地区的经济发展。
象山梭子蟹养殖是当地有名的经济产业,其生长迅速且养殖利润丰厚,已成为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另外,鱼丸是象山海鲜的特色名菜,因其注重选料和制作工艺而闻名遐迩。
石浦港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月牙”状的封闭型港湾。面积达到27平方公里,水深在4至33米之间,可以容纳上万艘渔船停泊,并允许万吨级海轮通行。港内风平浪静,是东南沿海著名的避风良港。也是全国四大渔港之一,凭借石浦古城闻名于世。
石浦渔港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其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形成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防御优势。这座古城因渔而兴,因港而兴渔,成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沿海渔港、商港和军港。
石浦渔港古城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古代和现代元素,展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古城墙高大厚实,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可以欣赏到古城的壮丽景色。古城有南门和北门两座城门。
古城沿山而筑,依山临海,人称“城在港上,山在城中”。城墙随山势起伏而筑,城门就形而构,居高控港。由于砖木结构易燃,故而还设立了五道特色“封火门”。
古城内的街道交错,屋檐错落有致,保留完整的有4条总长1670米的碗行街、福建街、中街、后街组成了古朴的石浦老街。这些街道上散落着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砖木结构的老楼沧桑而具有美感。
石浦港不仅是一个渔港,还是一个商港,拥有兼渔港、商港之利。近年来,石浦港的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石浦港将打造以临港工业、客货运输、对台贸易、海洋渔业和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