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影里的食物总是看起来特别美味?近日,艺术书出版机构HatoPress费了“大血本”来回答这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
——他们邀请46位国际名厨,做了1本208页精装书籍《与斯科塞斯以及其他人一起做饭:食谱》(CookingwithScorsese&Otherspresents:TheCookbook)。这背后,是8年的持续积攒,而且直到今天,这群幕后团队还痴迷研究着电影里的美食。
书名里面的“斯科塞斯(Scorsese)”不是别人,正是获奖无数的国际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他的作品列表里有太多我们熟悉的名字——《华尔街之狼》《出租车司机》《禁闭岛》《好家伙》《无间道风云》《爱尔兰人》《弗兰·勒波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等等。
斯科塞斯因为很擅长用食物来讲故事,还被称为“电影美食大师”。
“与斯科塞斯一起做饭”电影俱乐部
图片来自:Instagram@hatostoreofficial
《与斯科塞斯一起做饭》Volume1-3
有趣的是,斯科塞斯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这些活动和书籍中,而是凭着他的电影作品,以及一句话成为了这群人历时8年的精神启蒙。因为斯科塞斯说了:“食物可以告诉你,人们怎么生活和他们是怎样的人”。
这也让《与斯科塞斯以及其他人一起做饭:食谱》成为食谱中的异类,没有1234步骤分明的指示,就连食物单独示人的摄影照片也严重匮乏,来自电影的屏幕截图占据了全书的大部分。
《与斯科塞斯以及其他人一起做饭:食谱》
但是,电影氛围以及联动的记忆,让这本书比任何一本食谱看起来都美味可口。推出这本食谱时,HatoPress还专门摆拍了几张照片,让大家看照片猜电影。
根据4部电影的摆拍照片,依次为《重庆森林》(左上)、《高尔夫球也疯狂》(右上)、《好家伙》(左下)、《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右下)
不妨跟着这本披着食谱外皮的电影手册,一起回顾我们的电影美食记忆。
《与斯科塞斯以及其他人一起做饭:食谱》内页特别像《电影手册》,反倒配上了一个最正规的食谱目录,分为咸食、甜点和饮品三个部分。
图片来自:Hypebeast
接下来,用上点餐的借口,为大家介绍看起来很美味的好电影。
1.《青木瓜之味》的芙蓉虾仁青木瓜沙拉
《青木瓜之味》是越南导演陈英雄的长片处女作,在1993年首次亮相便斩获了戛纳电影节的“金摄影机”奖和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提名。
在影片的经典片段中,小女孩梅从树上摘下青木瓜,削皮切丝的一连续镜头,透着夏日的清凉感,在这本食谱中被演绎成芙蓉虾仁青木瓜沙拉。
图片来自:EmilyKochman
她们除了是厨师,还是有过专业背景的艺术家,她们每次推出的新菜单都相当“艺术”,被夸赞为“热带舒适食品”。这次的创作,也为“热带舒适食品”加上了一道电影限定版。
图片来自:Healthyish
2.《重庆森林》的凤梨糖醋咕噜肉
凤梨罐头一直被视为电影《重庆森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曾经有不少海报用凤梨罐头去代表这部电影。
金城武那段关于凤梨罐头的对白也深入人心——“我们分手的那天是愚人节,所以我一直当她是开玩笑,我愿意让她这个玩笑维持1个月。从分手的那一天开始,我每天买一罐5月1日到期的凤梨罐头。”
《与斯科塞斯以及其他人一起做饭:食谱》内页
图片来自:HatoStore
为《重庆森林》创作新菜的是香港新派中餐馆HappyParadise的几位大厨——MayChow(周思薇)、JohnJavier和SamNg。其中MayChow不仅是餐厅的创办人,还曾获得2017年的亚洲最佳女主厨。
MayChow(周思薇)
图片来自:HappyParadise
最后创作出的菜式,也以凤梨罐头作为灵感,糖醋咕噜肉与精致的配料一同放入切开的凤梨中,将原本平凡的食材,通过烹饪做出一道甜而不腻的粤菜名品。
3.《好家伙》的烤猪肉香肠配五香无花果
《好家伙》电影开头有一段经典的户外烧烤画面,在烧烤台上可以醒目地看到可口的盘状香肠。
选择为这个香气扑面而来的画面做菜的,是伦敦米其林餐厅BratRestaurant的老板兼主厨TomosParry。他最擅长的是在火上烹饪出精致的菜肴。在他餐厅里,烧烤架占据了厨房的整面墙。
这也跟Tomos的成长经历有关,他在安格尔西长大,在户外露营与烧烤可以说是常事。
上了杂志封面的TomosParry
图片来自:Instagram@tomos_pp
因此,《好家伙》这场户外烧烤的戏,也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最后做出的烤猪肉香肠也不同寻常,用无花果的融入,让这道菜更加色香味俱全。
4.《千与千寻》的千与千寻饭团
在电影《千与千寻》中,白龙递给千寻的带有魔法的饭团,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比起里面的那些山珍海味,那刻的剧情与氛围让这个小饭团被很多人铭记了很多年。
这次的食谱更是将这个菜名直接用电影名字命名——“千与千寻饭团”。
看似简单的菜式,背后却是一位很不简单的厨师——东京两家米其林餐厅DEN的老板兼主厨ZaiyuHasegawa。
ZaiyuHasegawa
图片来自:FinediningLovers
母亲是高档日本餐厅艺伎的Zaiyu,从小可以吃到母亲带回的高级料理,这促使他走上厨师的人生道路。私下非常喜欢用恶搞表情拍照的他,做出的菜式也非常新颖,是一种不同于传统风格的新派日式料理。
ZaiyuHasegawa的美食作品
图片来自:FourMagazine
5.《空房间》的一碗静静的泡菜汤
《空房间》是韩国导演金基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也是一部很安静的电影,作为男、女主角的泰石和善华几乎都没有对白。在泰石带着善华逃离施虐的丈夫,住进第一个因主人出远门的“空房间”后,泰石用爱意煮了这一碗泡菜汤。
为这个画面做的菜式,名字也很“安静”——一碗静静的泡菜汤。
做出这碗汤的厨师是AnaisCaDaovanManen,她游历甚广,在巴黎出生,越南长大,其后还在新加坡、巴黎、伦敦和波哥大生活过。这些成长经历,让她拥有过人的创造力,即使很街头的菜式在她手上都能变成美味料理。
AnaisCaDaovanManen
图片来自:GreatBritishChefs
AnaisCaDaovanManen烹饪的越南肉汤
图片来自:Instagram@anais.vanmanen
大概正因为如此,她看完《空房间》后,想到的是那碗谁都了解,却承载着陪伴记忆的泡菜汤。
6.《小熊维尼历险记》的沉甸甸的蜂蜜蛋糕
小熊维尼是英国作家AAAMilne和英国插画家EHShepard一起创作出来的蜂蜜色泰迪熊,随着1926年的出版面世。而《小熊维尼历险记》是迪士尼在1977年推出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可以勾起儿时的甜蜜回忆。
小熊维尼还是迪士尼里颇受欢迎的可爱角色,总是抱着溢出蜂蜜的棕色罐的它,用亲和的笑容温暖每一位与它对视的游客。
图片来自:Instagram@goyacomms
对于伦敦米其林餐厅MAOS的主厨EdoardoPellicano而言,观看《小熊维尼历险记》是一次怀旧之旅。
回忆起儿时与小熊维尼相伴的记忆,Edoardo很自然想到去做某样有点“过时”但很有家的味道的食物,比如他妈妈在小时候给他做的那种蛋糕。
最后,Edoardo选择了维尼罐子里的蜂蜜作为源头,做出了枕头般柔软,有着金色皮肤的蛋糕,并命名为沉甸甸的蜂蜜蛋糕。
沉甸甸的蜂蜜蛋糕.图片来自:Instagram@edoardopellicano
7.《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烤桃子,接骨木花奶油,覆盆子和酸味焦糖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这部电影,背景是浸着夏日气息的意大利北部小镇里维埃拉,故事也与朦朦胧胧的欲望有关。
如果看过这部电影,那颗带着情感隐喻的桃子,想必让人过于印象深刻。
这颗桃子,成就了电影中经典的一段戏——扮演Elio的甜茶触摸着桃子的那些特写镜头,这颗桃子又何止是一颗普通的桃子,而是这段情愫的见证物。
天性随和的BrettRedman是伦敦餐吧Elliot’s的主厨,与这部电影的气质也非常相似。Brett想通过一道五味杂陈的菜式,去描述这段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
主厨BrettRedman
图片来自:TheModernHouse
最后的菜式名字也很特别——烤桃子,接骨木花奶油,覆盆子和酸味焦糖。
用Elliot的原话来描述,这道菜充满了对比——热的桃子和冷的奶油,甜的水果和又酸又苦的焦糖,每一口都带有不一样的惊喜,虽然有点前卫,但同时是让人欣喜的。他还建议这道菜在炎热的夏日,由两个人一同食用。
8.来自《布达佩斯大饭店》的草莓桃子贝利尼
韦斯·安德森导演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觉世界,里面的一切都甜甜的,让人好像身处魔幻的梦境之中。《布达佩斯大饭店》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如果用颜色去描述它,粉色是最合适不过了。
整部电影里的食物不仅看着很美味,就连演员的吃相看起来也让人食欲膨胀。
之所以为电影制作一款酒品,是因为它代表着故事的重要转折点。在伯爵夫人死去,她的恋人——布达佩斯大饭店主人古斯塔沃临行前,特别提醒门童穆斯塔法要带上一瓶26年普伊芙美干白葡萄酒。
去吧,带一瓶26年普伊干白,放在冰桶里,两个玻璃杯。这样做的话,我们就不必喝餐车供应的猫尿了。——古斯塔沃(《布达佩斯大饭店》)
伦敦标志性餐厅BobBobRichard背后的俄罗斯老板LeonidShutov,是接下韦斯·安德森电影创作的最合适不过的人选。BobBobRicard这家餐厅很特别,像是一辆从爱德华时代开过来的火车车厢,这与韦斯·安德森的电影场景非常相似。
BobBobRichard餐厅
图片来自:Jazko
香槟是Leonid最挚爱的美食,他的餐厅每年可以卖出超过11万杯香槟。这次为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创作的美食也是一杯香槟——草莓桃子味的贝利尼,让人联想到饭店主人古斯塔沃和门童穆斯塔法在火车上的那两杯颜色透亮的美酒。
BobBobRichard餐厅内供应的香槟和香槟呼应按钮
图片来自:Wallpaper
食谱书籍背后的设计理念
OnKawara的日期主题绘画
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MartinoGamper的“100天的100把椅子”
图片来自:Nilufar
此外每天中午,工作室成员离开电脑,围到桌子边共享的美好午餐时光,也让他想将这个仪式与美食挂钩。
最终工作室成员一致决定,这个设计仪式从一个简单的电影列表开始。
他们开始收集多年来都深刻记忆的电影,从里面挑选影响自己小时候食物偏好的那些画面,一个接一个截图收集。直到斯科塞斯成为这些收集中最具影响力的灵感,这个项目开始有了自己的调性。
不过,对这个项目影响很深的却是周星驰的《食神》。
柯顿曾经在一场以美食为主题的演讲“NicerTuesdays”中,反复在PPT中展示莫文蔚扮演的火鸡,称她做的撒尿牛肉丸是食物和功夫的绝妙融合。
这种融合的精神,被他延续到将电影和美食相结合的这个项目中。
我们以食物为中心的电影里获取剧照,而不是食谱,这些剧照鼓励读者通过不同的、更具电影感的镜头来看待烹饪。没有一步一步的说明和清单,所有的都是带有字幕的屏幕截图。——肯·柯顿(KenKirton)
为了成就这一系列的食谱,HatoPress还专门设计了字体TheFourthLion。字体设计参考了意大利食谱,最后着眼于Didone家族的18世纪衬线字体。此外,还从米高梅老式屏幕标题中,提取了一些元素进行结合。
为李安导演电影《饮食男女》设计的食谱
有些厨师会通过还原银幕中那些令人难忘的饭菜,并且加入自己理解,不过也有些厨师会选择更抽象的方法,从电影摄影、场景美术或特定场景中感受到的情绪获取灵感。
为宫崎骏电影《龙猫》设计的食谱
看到这里或许我们会想,这本书作为食谱,却挑选了日常可见的菜式,用平常可以买到的食材即可烹饪;作为电影手册,却撇下那些专门拍美食的知名电影,如《小森林》系列,专门挑一些有故事、有氛围,即使食物露面不多的电影。
图片来自:TenderBooks
这正是这群设计师暗藏其中的深意,正如同书中从《小熊维尼历险记》中引用的句子所言:“我不打算去吃它,我将会去品尝它”。
这本食谱不仅仅是简单地为电影与美食两个领域搭上桥梁,而是找到了一种串联过去记忆的方式——找寻最美好的日常,并用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表达出来。这同时也在启发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等待我们发掘的美妙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