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石塘镇百年石屋探背后的匠心和东方文化魅力新闻频道

浙江温岭的石塘镇是一座有着数百年悠久历史的古镇。明清时期,福建惠安县的渔民大批迁徙到了这里。为了防台风袭击和海盗抢劫,他们就地取材,用石头建造房屋修筑道路,形成了一片独特的“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走进石塘镇百年石屋,探寻石屋营建的匠心巧思。

石塘镇位于浙江台州温岭市境内,三面临海,背靠群山,长年的风雨侵袭和水土流失,使得山体的岩石露于地表。因而得名“石塘”。早在宋元时期,石塘就已有居民生息,明清时期,来自福建惠安的大批渔民陆续迁徙到这里,让石塘成为了山民海户杂居的地方。

总台央视记者唐国荣:我现在是在石塘镇的一条穿山隧道里,在过去没有这些隧道的时候,石塘与外界的沟通不是很便利,靠的都是翻山越岭的盘山公路。因此像是木材、砖块等建筑材料想要运输进来极其困难,当地居民就最大限度地就地取材,开山凿石,用本地的石头来营造房屋。

除了就地取材,节约成本,当地选择石头建房更重要的原因,是它能抵御台风暴雨和海盗侵袭。各个村落星罗棋布地建在地势相对平缓的山岙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山形和地势,呈现出高低错落的层次感,形成了“层层房屋鱼鳞叠,半依山腰半海滨”的秀美风光。

温岭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遗产保护科张淑凝:这个民居是我们石塘特有的建筑,就是石屋,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外墙全是用块石砌筑的,都是花岗岩,在防御台风的时候非常地有优势,因为它比较坚固。像利奇马台风都超强台风17级的,它都岿然不动。

石头房子石板路,走在石塘的阡陌小巷里,时光仿佛在这里停驻。古镇沿街两侧的百年石屋里,人们依然延续着祖辈的传统生活方式,挑水结网,晾晒鱼干。

每家每户虽然院落不算大,但都收拾得干净整洁,充满生活气息。

温岭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遗产保护科张淑凝:这是一个典型的石屋里面三合院的建筑,由正屋加上两边的厢房组成。墙体是非常厚实的,外面很规整,很整洁漂亮。但是里面那就另外一个场景,它是填充的不规则的乱石,然后用糯米灰浆蛎灰把它给粘起来,条件好的家庭呢,会对内墙进行粉刷。

张淑凝介绍,石屋的墙体通常由厚度为60厘米左右的条石错缝砌就,厚实的墙体加上细密的填缝材料,保证了石屋冬暖夏凉。而一扇扇石屋的窗户里也蕴含着防台风的设计巧思。

台风来时用木板封窗阻挡风雨,台风走后再将隔板卸下,便捷又实用。除了注重实用,在老屋的地面、屋檐转角和窗棂上,还总能不经意地发现一抹抹胭脂红的装饰。

温岭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遗产保护科张淑凝:这块它的铺地就比较有特色,在中间相当于甬道这一块,铺了福建的胭脂砖。因为石塘这个地方盐碱性比较高,烧不出这样的砖来,所以它们大部分都是作为装饰来用。

许多闽南移民在石塘定居后,将家乡的民居建筑特色带入石塘,用胭脂红砖铺地,屋顶两山升起燕尾脊,这些装饰无不寄托着他们对闽南故土的乡愁。

在石塘镇,石屋的兴建从清代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最早的清代石屋,平面多为三合院或者四合院,以木石结构为主,层高一般不过两层。规模大的为双天井,家道殷实的院落还带有碉楼。到了清末至民国年间,一些富商大户人家的石屋逐渐演变为多重院落,增加防御用的碉楼,出现哥特式窗户等新的装饰和造型。

据统计,目前石塘镇现存的单体石屋共有19000余间,这些石屋独特的建筑风貌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被誉为“中国的巴黎圣母院”。吴冠中、沈柔坚等艺术大家曾多次来到石塘采风写生。在《渔村十日》这本书里吴冠中这样形容石塘:“我来到了石塘,山崖突出海中,环抱了海,海又环抱了山崖,石头山,石头屋,石头村镇,石头城。”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家阳:石塘为什么有名?成为像吴冠中这批艺术家的写生基地,就是由于它的石头很精彩。他能够坐在那个地方一画就是半天,不是为一张画,为四张画,因为石塘的景色好,朝南画一张,朝东画一张,再朝北画一张,再转过来朝西画一张。当时确实是石塘的景色让他流连忘返,忘我。

石屋营建体现古人匠心传承

石塘石屋不仅外观简约古朴,而且构造独具匠心,作为历史文物古建筑,石屋的营建技艺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被列入了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名录。石屋建造过程中蕴含着哪些智慧,跟着记者一起去看看。

石塘镇错落有致的石屋群和蜿蜒曲折的石板路,构成了古镇风貌的基调。房屋主体为木石结构,建造石屋用的石材一般取自就近的山上,由工人师傅开采后挑下山,再用铁锤、錾子等工具将石块打磨成需要的大小和形状。

总台央视记者唐国荣:我这九牛二虎之力敲出火星子来才敲这么大一块儿,看看后面师傅,敲这么大一块儿石头仿佛是敲石如泥。可见这个石屋的建造技艺,不仅需要力道,更需要的是智慧和技艺。

选择大小合适的石块,将它们尽可能少地切割,放置在最佳的位置上,考验的是营造师傅的眼光和经验。

石塘石屋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许金福:比如说坑小的拿一块大石头来,一方面放不下,另一方面还给它敲碎,又浪费了石材。坑大一点的放一块小石头,又不够,眼睛亮一点的师傅,看上去一拿来就十不离八九。

今年70岁的许金福是石屋营造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他从20岁起就跟着自己的老师建造石屋,他告诉我们,石墙分内外两部分,外侧用打磨好的花岗岩条石错缝拼接,内侧以碎石和黄土垒砌,接合处以泥灰嵌缝。砌墙所用的灰浆,也是就地取材,用大海中的牡蛎磨成粉,加上黄泥、麻筋等拌匀,以增强其黏合性。

石塘石屋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许金福:一般先放蛎灰,摔进去里面就紧实一点,再放一块小石块,用泥刀敲一下,那就填得很紧了。这样子就防止它漏水,防止刮台风水跑到里面去,另外一个作用是让两个石头粘在一起,紧固一点。

石屋筑好以后,屋顶一般会用青灰色瓦片铺就,并用石块压住瓦片,防止屋顶被台风掀翻。

石塘石屋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许金福:一般都是两排交界的中线,石头都是压在中间这一排,这样子压起来的防止台风,一般都不会刮掉的,它主要就是保持瓦片稳定性。一般压的石头就是压得整齐一点,不要压得乱七八糟,压得好坏要凭师傅的眼光。

熟能生巧,慢工出细活,石屋之所以经久耐用,除了石材本身的坚固,更离不开这些敬业细致的工匠们的一锤一錾。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家阳:一个石工一天的工钱是400块钱,他一天可能也就是3块到4块石头把它敲打好砌上去,砌的过程当中如果契合度不够的话,他又要拿下来再敲,然后不断地敲不断地放上去,有时候一块石头上下要来十几次,很辛苦的。房子我刚刚建好就来了17级台风,它雨水不是45度下来,是直接横着过来的,就直接砸到墙上的,但是房子也没进水。

如今在石塘,会建石屋的石匠师傅最年轻的也年近六旬,石屋营造技艺能不能传承下去,正面临着考验。

修护石屋创新开发有效的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石塘石屋历史悠久,风貌独特,是一份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然而曾经的石塘也和许多传统村镇一样面临着空心化等困境,这些年通过对石屋的修葺,对生态环境的改造,许多废弃的石屋重获新生。

总台央视记者唐国荣:海利村的山顶,在过去曾经是一片垃圾填埋场,经过了多年环境整治,当地在沿海一线修建了8公里长的滨海绿道,串联起山海石屋的景观文化,打造了一批以石屋为基础的多元文化空间。通过保留渔民原汁原味的生产生活方式,让前来旅游的游客感受到这种传统而又充满魅力的文化。

海利村(原五岙村)是石塘镇一个曾经只剩下8位老人居住的空心村,以前这里交通闭塞,水电等基础设施甚至都不完善,2012年前后,第一批独具慧眼的开发者来到这里,对村里石屋尝试进行开发利用,走村入户将居民家中闲置房产、废弃老屋租赁下来进行改造升级,开办起富有山海特色的渔家民宿。

温岭市海山生活石屋民宿负责人张德友:我们把这个旧船板拿过来给它做成桌子、凳子包括吧台,全部都是旧船板来做的。渔船拖网上面的浮球,当时也因为是废塑料,不可降解,把这个设想一下把它做成了灯罩。比如说这些海洋文化里面要体现螃蟹、梭子蟹的壳,非遗传承人就把它们画成脸谱,我觉得客人到这边来,他不光光是体验一张床的概念,他要体验石塘的这里的一些文化。

开民宿、办博物馆,建艺术工作室,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聚焦在石塘,作为温岭本地人的林家阳教授,在退休后选择回到家乡,利用自身的国际化工业设计人才资源,在石塘建立起一座专攻艺术设计的博物馆,致力于把家乡打造成设计人才的培育基地。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家阳:我从小在这里是写生,对它是有感情的,我为什么来石塘,就是它的石屋、它的老船、它的渔民的形象,让我觉得就像在家里一样。因此就在这里要实现我的梦想。

通过对石屋分级保护、分类利用,石塘还依托当地渔民文化、闽南文化,打造了一批民俗展览馆、海滨图书馆等文化产业,使石塘成为一座具有东方魅力的文化艺术小镇。

原温岭市农办主任、温岭市石屋保护利用办公室主任吴玉明:除了发展民宿之外,我们更多的还是要考虑怎么引进人才,能够发展一些博物馆、美术馆的集聚区,它要成为一个文博旅游区,这样使从温岭的石塘要走向世界的石塘,希望它是国际化的文化艺术小镇。

THE END
1.浙江宁波“最低调”的古镇,媲美西塘南浔,知道的游客却不多说到浙江,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想到鱼米之乡,江南古镇这些名词,确实浙江出名的古镇实在太多了,乌镇 、西塘、南浔等等都是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人气非常高,每年去旅游的游客非常多,但是,人多也意味着嘈杂、吵闹。其实在浙江宁波就有这么一座历史悠久但却少有人耳闻的古镇,在浙江众多出名古镇中,它更像一位朴素的隐士,因此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7/09/63756135_1141367656.shtml
2.宁波石浦渔港古城景区地图宁波石浦渔港古城景区卫星地图无需下载即可轻松在线浏览宁波石浦渔港古城景区地图,宁波石浦渔港古城景区卫星地图,宁波石浦渔港古城景区高清地图。https://map.jiqrxx.com/map/9947.html
3.AI创作图石浦古城门古镇宅门前童古镇旅游古镇院门卢宅古门石浦渔本作品使用AI技术生成,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copyright@nipic.com。 相关搜索 石浦古城门 古镇宅门 前童古镇旅游 古镇院门 卢宅古门 石浦渔港古城 石浦古镇 门古镇 旌义坊 石浦古村 古村落月门 石浦古镇牌楼 石浦古街 石浦古城 江南石厍门 相关https://www.nipic.com/show/49096364.html
4.古城饭店(石浦店)电话,地址,价格,营业时间(图)象山美食总的不错,位置也蛮好,就在石浦古城入口旁边,很好找。菜的品质还不错,挺新鲜的。服务也蛮好。店面很大,团购套餐2个人吃吃足够。都还适合我们胃口。米馒头象山特色,挺不错,甜甜的。虾的品质还不错的,挺好吃。菜都被我们扫光。 pic_cover: dotSource: https://www.dianping.com/shop/H8snCDbWFrJfHHpQ
5.今日象山数字报在石浦寻找千年渔港古城的记忆 通讯员 袁伟望/文 特约记者 杨忠华/摄 石浦老街各个景点里也真用了心思,搜集摆放制作的东西也真能反映我们那个时代生活中所常见到的,即使没有,也用图片或文字进行“还原”,图文并茂,生动可观。 “百年龙袍”原来是中华美食“蟹黄汤包”,且是石浦老街的一绝,却是新鲜的。石浦钟表店http://dzb.cnxsg.cn/html/2021-01/21/content_74221_12926977.htm
6.象山县石浦渔港古城攻略,石浦渔港古城门票象山县石浦渔港古城攻略,包含象山县石浦渔港古城门票、地址等实用信息,由真实蜂蜂亲历石浦渔港古城点评分享石浦渔港古城游览攻略经验,景点图片,来马蜂窝象山县旅游景点攻略看看大家如何点评象山县石浦渔港古城.https://www.mafengwo.cn/poi/510.html
7.2024象山石浦渔港古城旅游攻略石浦渔港自助游象山石浦渔港是东南沿海著名的避风良港,兼渔港、商港之利,系全国四大渔港之一,也是中国最早海洋渔业发祥地之一。早在秦汉时即有先民在此渔猎生息,唐宋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渔商埠,海防要塞,浙洋中路重镇。石浦古城沿山而筑,依山临海,空间封闭连续,台阶高低曲折,封火墙沿巷跨街,层层递进,集江南古镇的古朴灵秀和山城渔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shipuyugang.html
8.2024石浦渔港古城门票价格+开放时间+游玩介绍2024石浦渔港古城门票价格+开放时间+游玩介绍时间:2024-11-15 15:16穿越时光探寻渔家风情,领略海洋文化的魅力尽在石浦渔港古城,这里充满历史韵味与海洋风情,是我国四大渔港之一,还拥有百年历史,周末来逛逛吧! 开放时间:全年 08:00-16:30; 说明: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景区现场公告为准 地点:宁波市象山县南部的https://m.dahepiao.com/news/20241115495325.html
9.宁波市象山县石浦渔镇金山路石浦渔港古城景区内电子地图,位置详情宁波市象山县石浦渔镇金山路石浦渔港古城景区内位于宁波市象山县,靠近火炉头路、西门外路、人民路和渔港中路。周边交通便捷,途径多条公交线路,包括象山301路(原501路)、象山302路、象山309路(原501路)、象山310路等,公交站有海军码头、招呼站、文兰桥、水门头。https://ditu.city8.com/nb/scope/8dkex8774m9zb1743c_address
10.石浦古城游浙江旅游游记浙江旅游石浦以瓮城为标志,分城里、城外,故称古城石浦。进入古城可以体验到过去城里繁华的商铺和百姓热闹的生活。 瓮城又称月城,它是用以增强城池防御力量、屏蔽城门的小城,有圆形的,方形的,也有不规则形状的,视地形而定。 位于石浦古城南门的瓮城,呈长方形,城墙高6米,厚2.5米,内阔10米,长长15米,面积约150平方米。 https://m.xjlxw.com/hbdq/zjly/yj/17224.html
11.石浦——一座活着的古城瓮城又称月城,座落于古城碗行街、福建街、中街交汇口。始建设于明代,清光绪年重修,古城墙保存完好。石浦以瓮城为标志,分城里、城外,故称古城石浦。 瓮城的碟垛边,塑有一尊戚继光的像。戚继光是位抗倭民族英雄。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大举入侵石浦,戚继光的军队和老百姓众志成城,奋起抗击。在一次军民欢庆抗倭大捷的晚宴https://www.meipian.cn/232rkztw
12.石浦渔港古城(下)南京、北京、西安等地都有非常著名的瓮城建筑。石浦古城作为海防要塞,也有瓮城,始建设于明代,清光绪年重修,古城墙保存完好。 铜兽门环 在嘉靖三十四年,浙江沿海的倭寇非常猖獗,戚继光将军被调至浙江,镇守沿海的宁波、绍兴、台州三府。他屡次在抗倭战役中立下赫赫功绩,保卫着渔民百姓的安宁。 https://www.jianshu.com/p/c4c7900d75fb?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