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虽然膳食热量供给基本达到标准,但蛋白质供给量偏低,优质蛋白比例小,钙、锌、铁、维生素A等营养素明显不足。由于膳食中铁的吸收利用率低,我国20岁以下人群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6—29%。
另外,由于很多学生和家长缺乏合理营养知识,学生片面地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上运动量不足,我国青少年肥胖症发生率逐年升高,有的地方高达15.3%。而青少年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成年后罹患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胆疾病等慢性病埋下了“定时炸弹”。
为了青少年茁壮成长,应大力普及学生营养知识,为学生提供合理的饮食结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应根据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素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营养标准,合理调配膳食,做到荤素、粗细搭配,平衡健康。
1、早餐:按照我国学生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基本要求,一般早餐食谱中的各种营养素含量应占全天供给量的30%左右。
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的基本原则全天食物种类达到25种以上,尽可能使营养早餐达到丰富营养和平衡膳食的要求。
营养早餐应由粥面类、面点类、肉菜蔬菜类等三部分组成,在餐后加一份瓜果补充维生素。
2、午餐:学生午餐的营养素设计量,应占全天供给量的35~40%。学生营养午餐的食物供给量,应包括瓜果蔬菜类、大豆及其制品类、鱼肉禽蛋类等三类食物,并所占比重分别为65%、10%、25%左右较为适宜。重视菜谱色、香、味、形、质的合理搭配。
3、晚餐:学生营养晚餐营养素的设计量应占全天供给量的35-40%,各种营养素的设计量应以补充有益于促进生长发育的营养素多一些。学生营养晚餐的食物应包括瓜果蔬菜类、大豆及其制品类、鱼禽蛋奶类等三大类食物,所占比重分别为60%、10%、30%左右较为适宜。学生营养晚餐的种类,应在6-10种甚至更多的种类(不包括汤菜料、葱姜蒜调味料)。要重视菜谱色、香、味、形、质的合理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