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尼研究”的电子动画技术机器眼在设计上较为简单。这只眼睛拥有一个透明塑料制成的内球,周围装有一组磁铁,通过着色使其拥有与人类眼睛一模一样的外表。内球悬浮在液体中,拥有一个透明的外壳。借助于外部的电磁铁,机器眼可以上下左右移动,整个过程平滑流畅并且非常容易。
斯穆特说:“它的移动速度与人眼没什么两样,功能上也和人眼不相上下。”瞳孔和眼睛背部均采用透明设计,安装在背部的一架摄像机帮助眼睛看到东西。斯穆特希望这项技术可以被用于研制假眼。他说:“虽然立基于这项技术的假眼不可能让人恢复视力,但失去一只眼睛的人却可以因此找回曾经的容貌。”在这一年的Siggraph盛会上,迪斯尼的电子动画技术机器眼获得最佳展品奖。
能检查身体的2合1智能厕所
日本公司Toto最近设计了一款智能厕所,如厕时可实时进行身体检查,每座售35万至50万日圆(约2.6至3.8万RMB)。据报道,这款新型智能厕所可分析如厕者的尿液样本、量度其血压和体温,及用内置于地板下的秤度量人的体重。
厕所所带的尿兜可检查**尿液的糖分和温度,并配置一条臂带供**量度血压。洗手间墙身有计算机屏幕,用于显示**的生理数据。
神经界面
凯文·沃里克教授曾请一组外科医生和芯片专家为他的一只手臂植入一个100电极阵列,电极与他手腕上方的正中神经纤维连接。伤口愈合后,这位教授进行了很多项实验以验证这一界面的作用。实验包括接入一个电动轮椅和一个智能机器人手,通过新植入的神经界面,沃里克可控制电动轮椅和人造手。
对现在来说,这些实验就是我们未来的写照,未来,神经界面可能让我们所有人有机会成为虚拟朋客,从操作机器或者人造手到关闭库房的电源,它让我们无所不能,而且这一切我们都可在躺椅上轻松搞定。
空中键入界面
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注意到它们,但在手机触摸屏上不断堆积的指印确实令人非常讨厌。一种让触摸屏保持清洁的方式就是随身携带一块清洁布,随脏随擦。另一种更为理想的方式便是在敲击键盘的时候不触摸屏幕。
借助于一种新型用户界面——空中键入界面,用户可以在键盘上方完成输入过程,无需直接触碰键盘。这个系统装有一个微型摄像头,镜头采用广角镜头,同时借助软件精确锁定指尖在空中的位置。空中键入界面需要手机安装额外的硬件——安装在手机底部一个大约2英寸(约合5厘米)宽的扩展内。你只要把手指放在手机上方,手机立即就能探测到指尖的位置,同时对这个设备进行校准。此时,你便可以在键盘上方选择自己需要的字母,完成输入过程。
数字纹身界面
电池由连接到一根动脉和一根血管的两个小管充电,形成你的循环系统的植入部分。当血流经电池时,它会冲击一小部分葡萄糖和氧气,把它们转化为电,就像微型电水蛭一样自己吃东西。
植入芯片
手机植入牙齿
纳米机器人
他认为,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发现食物短缺的问题。他提出一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纳米机器人将确保我们至少75年不必进食。钆-148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它可能用于取代人类吃的食品。通过——携带可以终身享用的能量的众多纳米机器人被“温柔”地幅射到我们的系统里,它们不仅提供我们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还负责监控消耗量,确保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不会变异。所以,未来的我们不需要吃牛排,我们只依靠维生素、少量蛋**和真实的食物味道的记忆就可以生活。
瑞士军刀U盘
在去年的CES2011上,瑞士军刀向消费者展示了三款大容量U盘,其中闪盘容量可达64G,而SSD更是高达512G。这三款U盘的造型格外吸引人,将U盘和工具刀结合在一起,相信也会得到广大瑞士军刀迷的喜爱。
超萌的动物鼠标
这是由elecom和nendo合作设计的oppopet系列无线鼠标,每个鼠标都配有一个小动物尾巴形状的无线***,让原本无趣的鼠标变成了可爱的小动物。无需驱动器,只需将******插入电脑即可使用。现阶段生产的动物鼠标包括狐狸、狗、海豚、猫、猪、松鼠、蜥蜴和兔子。
太空旅馆
俄罗斯轨道科技公司计划在距地球217英里的轨道上建设一个私营宇宙空间站,不仅用作科学研究同时也作为宇宙旅馆来接待私人太空旅客。届时4个太空舱内将容纳一个“胶囊旅馆”,并能接待最多7名客人。
旅客要搭乘俄罗斯联盟号火箭,经过两天的旅程到达太空旅馆。在旅程中,乘客们会睡在垂直或水平的睡袋里,可以使用空气送风卫生间还能在一个封闭的小隔间中淋浴。但是旅客不能在飞船上饮酒,食物也是从地面上带过来的,其中包括野生蘑菇炖牛肉,白土豆泥,土豆蔬菜汤和李子果盘。这些食物都会用微波炉加热后食用。空间站旅馆安装了巨大的透明舷窗,旅客可以充分的观赏奇妙的宇宙美景。
太空休闲旅行的价格大约是82.6万美元(约520万人民币),在旅馆住宿5天的费用是16.5万美元(约100万人民币)。
车身会伸缩的汽车Presto
Presto是为庆祝RINSPEED公司创立25周年而特别制作的,这部前无古人的伸缩车可以在短短的几秒内,由不到3米的双座车,伸长成3.7米的四座车。之所以命名为Presto,意指“迅速的”变身。这神奇的变化来自于车底中间的电动马达,转动两根长达746mm的金属螺杆,推出固定于后底盘的低摩擦力精密套筒,把后车身像抽屉般轻巧的推出来。
光盘鼠标
这是由设计师SeungHanJung带来的光盘鼠标,在不使用时可将其平铺变成一张光盘大小,收纳在电脑光驱中轻松携带。将它折叠成锥形形状后,就变成了一个可正常使用的无线鼠标。它获得了2011Sparks概念设计奖。
视线捕捉相机EyeSeeCam
这是一个可以戴在头上的相机,该设备主要用于控制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包括摄像机和一个机器人。可别小看它的造型像个头盔,可你只要带上它,就能够跟踪人的视线,捕捉指定的数据。同时该设备如果配上人脸识别和后台数据库,你将会像电影中的特工一样实现调取他人的资料。此外,EyeSeeCam可与笔记本相连接从而实现远程控制。
360度3D显示器
不需佩戴3D眼镜便可欣赏到3D影像足以让绝大多数人陷入兴奋之中。索尼研制的一款3D显示器让我们在实现这一梦想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步。这款显示器并不是平的,同时无需用户佩戴3D眼镜。给人的感觉是,它好像是一部科幻影片的道具。
面向未来的西洋镜
西洋镜是最为古老的动画之一,通过转筒上一系列图像的转动产生图像动起来的错觉。即使到了今天,这项技术仍有用武之地。2007年,迪斯尼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研制出一款令人惊奇的西洋镜,使用了影片《玩具总动员》中的动画形象。类似皮克斯打造的现代版西洋镜用LED闪光灯取代狭缝,用3D图像取代2D图像,进而让老式的西洋镜实现升级换代。
但西洋镜存在一个巨大缺陷,那就是图像重复。斯密特表示说:“西洋镜一圈一圈地转,所呈现的都是同样的东西。我们希望做到的是奉献一场不间断的演出,并且让人们与之进行互动。”为此,迪斯尼的研究人员利用8个乒乓球打造了一个互动式西洋镜,每个球上都被画上一张笑脸,彼此之间略有不同。乒乓球被放在一个旋转的大浅盘上。整个西洋镜使用LED闪光灯照明。欣赏时,观众要朝着麦克风说话,西洋镜根据声音大小展示不同的笑脸,一次只展示一个。斯穆特说:“这是一种互动式实时定格动画。”
Acroban机器人
Acroban由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INRIA)研制,是一款性格非常阳光,“既爱玩又听话”的机器人。在与人类互动过程中,这款机器人可以保持平衡,这要感谢在设计上模拟人体的脊柱、**和脚踝。
Acroban最有趣的地方莫过于在各种情形下的灵活反应,简直就和人类一模一样。在Acroban行走时,你可以抬起这个机器人的胳膊,让它朝任何一个方向移动。研究人员说,这就像指导刚开始学习走路的孩子一样。完成所有这些动作并不需要向Acroban下达任何口头命令。这款机器人是高精尖技术的产物,可以移动物体并与孩子进行互动,成为他们的朋友。
飘浮头全息图
让脑袋飘浮在空中与周围的其他人聊天似乎是《哈利波特》中才有的场景,又或者是一项研究人们如何与全息图互动的实验。美国盐湖城公司Holorad打造了能够在空中飘浮的3D全息图像,并且无需特殊的眼镜便可看到这些图像。这家公司与“迪斯尼研究”合作,打造了8个飘浮的头。用户对着麦克风说话,便会有一个飘浮的头出现,跟他们聊天。听起来是不是有些恐怖?现在就锻炼胆量为未来做好准备吧。在将来的某一天,这项技术将应用到主题公园和零售商,用以吸引消费者。
智能激光投影仪
下一代激光投影仪可以同时进行信息发送和数据收集。在发射激光束形成影像过程中,智能激光投影仪也可以充当一个探测器,对一个表面的形状、位置、方向和质地进行评估。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改进交互式显示,因为它不需要进行投影照相机校准或者跟踪投影面。
专为演员准备的头盔
类似《阿凡达》和《指环王》系列这样的影片均采用电脑CG动画技术制作,每一位演员都要与这项技术打交道,这是他们的“必修课”。通常情况下,CG动画制作需要在演员脸上涂上大量标记,用于捕捉他们的动作同时将数据传给电脑。具体到《阿凡达》身上,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尝试过一种头戴式系统,所采用的软件可以利用摄像机跟踪面部移动,捕捉的动作被实时投向一个3D模型。
捕捉细微的面部表情变化——尤其是眼睛和嘴巴周围的表情对于头戴式摄像机来说难度较大。这也就是为什么研究人员决定利用一项被称之为“光度立体”的LED照明技术对这一系统加以改进。这项技术帮助评估不同照明条件下的动作表情。Siggraph负责人史密斯说:“只要将这个头盔戴在头上,你就能捕捉所有面部表情,包括最细微的皮肤抽动。借助于这种头盔,演员在表演时无需在脸上涂满斑点标记。表演过程变得更为自然。”
嵌套pc可视化平板电脑
迷你数码相机优盘
佳能的IXUS系列数码相机主要面对时尚用户,其产品特点为轻薄、小巧、美观,深为女性消费者钟爱。设计师以其为原型,将其缩小成了一个迷你版的优盘,容量为4GB,不仅能存储数据,也可作为艺术品珍藏。
充电电池优盘
相机制造厂商Lytro公司日前正式发布了首款光场(lightfield)相机,利用镜头拍摄图片的同时捕捉到整个背景光场,能够使用户拍照结束后在照片上随意改变焦点,并能够还原景深,获得完美照片效果。它的售价为399-499美金。
可拍摄360度的全景的相机球
柏林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款360度全景球形相机,它的上面集合了36个200万像素的镜头。将它抛向天空后,球飞至顶点时,所有镜头同时打开,拍下一张360度全景照片。
头戴式3D显示器
索尼研发的世界首款头戴式3D高清OLED显示器,该显示器中安装了2个分辨率为1280×720的0.7英寸OLED小显示屏,支持3D视觉效果的720P高清画面显示(模拟视距20米,相当于电影院的750寸银幕),耳机支持模拟5.1声道环绕音响。售价为60000日元(约合5000元人民币)。
Wacom数字素描设备
Wacom带来了一款数字素描设备,将它随意夹在纸张上,用配套的钢笔绘图后,能够自动保存成数字图像。按压***还可创作新图层,继续绘画。通过USB线连接电脑后,即可使用内附的SketchManager软件浏览所有的书写内容,还可通过Photoshop等软件进行编辑。它的售价是199美金。
i’mwatch智能手机同步手表
数据别针
日本nendo事务所设计的新产品数据别针U盘,这是一种类似于曲别针的U盘,是为elecom公司专门设计的新产品。这种U盘可以夹在资料、名片上或是将那些重要文件归拢到一起。设计师希望在日常生活和数字资料之间建立一种全新的联系。
iPhone360度全景摄像头
一家外国公司为iPhone用户开发了这款360度全景摄像头,只需将其安装在iPhone上,便可以在配套软件的帮助下实现环绕式全方位摄影摄像。这项技术依靠装置内部的等角镜和铝制基片实现,可以让用户同步记录下周围的一切活动,并将影像储存在手机中,搭配iPhone手机触摸屏操作,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