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和月食公开课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日食和月食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内容:

教科版六下第三单元《宇宙单元》第4课

学情分析:

从教材单元整体分析,《日食和月食》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月相成因的基础上的后续,是宇宙单元中的第4课。有助于建立起有关宇宙系统的模型。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和月球自转及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运动,月相知识等。以及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简单的相互运动关系。日食、月食虽已是学生听说过或个别观察过的天文现象,但对其具体深奥的内容,形成的原因等不了解。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了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

利用模拟实验等方法,使学生认识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行的位置关系形成的天文现象。

教学难点:

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学设计理念:

通过呈现生活中真实、奇特的天文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疑问。现在六年级的学生大都知道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因此重在让学生自行获取证据来解释。通过观察分析太阳被挡住时黑影的'特点,模拟日、月食实验自己得到证据,进行解释。利用,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中进一步得到证实、完善。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活动中建构科学概念。进一步激发、引导学生正确观看日食、月食。

教学准备:

全班:日、月食、录像;

分组: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线、胶带。

课前谈话:

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互运动关系。也就是月球绕地球转,地球绕太阳转。方向怎样?速度呢?我们来做个游戏,学做地球转一转,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学做月球转一转,绕地球公转一周是一个月;学做地球、月球、太阳同时运动,转一转。注意速度和距离。指名、小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提出探究问题:

2008年的8月1日,在甘肃、新疆等地的人们发现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奇怪有趣的现象——耀眼的太阳渐渐失去了光辉,明亮的天空变得如同黄昏,大约2、3分钟后,太阳才又露出了光芒,恢复了生机。这是怎么回事呢?对,这就是日食。板书课题。有人把它拍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播2008年8月1日日食录象)仔细观察日食发生时,出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你有何疑问?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产生想探究的问题:是谁挡住了太阳光?这个黑影是谁?拉近天体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

二、观察、分析黑影特点,获取证据之一:

让我们也来做一回侦探,破解一下这其中的谜。先来仔细观察现场,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1、(出示日食发生的照片)请思考预测:你认为黑影可能是谁?为什么?

2、分组讨论:仔细观察分析日食发生过程中的黑影的特点,作为你的证据。

3、汇报讨论结果:你认为可能是谁?依据是什么?

我们组认为可能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

(1)黑影能遮住太阳,是不发光、不透明的,月球本身也不发光、不透明。

(2)黑影是(圆)的,月亮也是圆的;

(3)这个黑影是(从右往左)运动的,月亮也是从右往左逆时针运动的;

(4)有时黑影能完全遮住太阳,大小看起来(与太阳相似),不过,月亮实际要小。还不确定?

也有小组认为可能是其他圆的星球;或也可能是古人认为的天狗。(根据黑影全貌特征被排除。)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分析预测。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的猜测有依据,有条理,并且能扩展思维。)

三、模拟日食实验,获取证据之二:

1、刚才有同学认为是月球(或其他圆的天体)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形成了日食。你能亲自设计模拟实验来证实我们的推测吗?

2、分小组设计模拟实验,设计时思考:

(1)可根据提供的材料选择模拟的对象?(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带线的乒乓球模拟地球,带线的玻璃球模拟月球)

(2)如何做模拟日食发生的实验(或提示:宇宙中的天体是如何运动的?)

(3)如果观察到什么现象才能说明发生日食了为什么?

交流:(如果乒乓球(地球)上有玻璃球(月球)的影子,根据光是直线传播的原理,那么影子里的人就看不见太阳了,阳光被月球挡住了。)

3、学生分小组做模拟实验:一生用手电筒(去盖)竖放桌上,代表太阳光芒四射,一生手持乒乓球的线代表地球自西向东慢慢绕太阳公转;一生手持玻璃球的线当月球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注意控制好地球公转的速度要慢。仔细观察在什么情况下地球上有月球的影子,看不见太阳。

(模拟实验温馨提示:1、分工合作;2、模拟三球运动越真实越好;3、调整好距离和速度;4、仔细观察,何时“地球”上有“月球”的影子。)

4、展示交流:

(1)请模拟实验中看到“日食”的小组边展示边说。没有看到“日食”的寻找原因。再试一次。

(2)分析讨论:那么,怎样的情况下才能看到“日食”?有什么规律吗?板画日食发生时的三球示意图。(只有玻璃球转到电筒光和乒乓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时,才会发生“日食”现象。)

5、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真的看不见太阳了吗?小小的月球真的能挡住大大的太阳吗?能否用实验解释。

试试把自己的右手(当月球)握成拳,慢慢移过自己的眼睛,能挡住黑板上的大太阳吗?想想为什么?

6、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出示日食的成因示意图及种类。

(设计目的:通过设计模拟实验,制作模拟实验来检验自己的猜测,模拟看到日食过程,从而找到原因。建构科学概念。)

四、自主模拟月食实验,分析成因。

出示月食照片。

1、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回事?学生推测:可能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月亮看不见了,就发生月食了。

2、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展示: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

3、你能将月食发生的示意图画出来吗?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里,日、地、月三者在一条直线时,地球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看到月食。)

4、讨论: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十五)为什么?相反,日食呢?(农历初一)

5、出示月食的成因及种类。

(设计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月食的成因采用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解释成因的方法。补充一些其他特征。)

五、科学揭秘,获取证据之三:

刚才我们用模拟实验证明了月球或其他圆天体在宇宙中运行时,确实能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发生日食。月食也可能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那么黑影究竟是谁?科学家用更精密的仪器去观察,比如卫星。看到了它的真面目。请看走近科学之《解秘日全食》的录象。(选择8分~15分之间)

综合前面的证据,现在你认为日、月食的真正成因是什么?

(可排除其它圆天体;是三球的相互运动的位置关系形成的。)

(设计目的:利用录象等与科学研究成果比较,补充、丰富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从中总结日、月食的真正成因,从而完善科学概念。)

六、拓展延伸,课外观察:

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月相成因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的知识目标是指导学生认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能力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科学思想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相信科学不迷信的态度。本课是培养学生自行探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典型课例,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有层次的,探究日食的成因是重点,探究月食的成因要充分体现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解决新问题。在探究日食的成因中根据事实材料推测分析是谁挡住了太阳光是难点。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文字、图片或声像资料。

2.月相形成的'实验材料。

3.CAI课件

①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情境动画。

②日食和月食发生时三球位置示意图。

一、组织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提出问题。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日食和月食的文字、图片资料,初步谈谈对日食和月食形成的认识。

2.分小组汇报交流情况。

3.教师小结:同学们能收集到这些有价值的资料,为学好本课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刚才有同学谈到据老人们说日食和月食是天狗在吃太阳或月亮,每到这时,人们都要拿出锅碗瓢盆来敲敲打打,好赶走天狗,真有天狗吃日、天狗吃月这回事吗?当然没有,我们就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这是怎么一回事吧!

4.板书课题。

二、指导认识日食的成因及种类。

1.教师课件演示日食发生的动画,学生观察。

3.学生分小组汇报,教师逐条板书。

4.教师根据以上学生汇报,组织学生讨论:是什么挡住了太阳的光?你的理由是什么?

5.学生汇报,教师形成如下板书

现象:分析

①呈弧形渐缺→是球体

②自西向东渐缺→自西向东运动

③有时整个太阳被挡住→从地球上看,两球大小差不多

④发生在农历初一→三球在同一直线上。

6.学生实验证明以上分析是否正确。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太阳,学生手持乒乓球当月球自西向东运动,把学生头部当地球,看看在怎样情况下看不见太阳。要求学生实验后画出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7.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实验情况,并抽查学生所画示意图。

8.教师课件演示日食成因示意图,学生想象日食形成过程并把研究结果写下来(小组相互交流完善)。

9.学生利用教材认识日食的种类。

三、研究月食的成因。

1.谈话:刚才我们已经研究了日食的形成原因,月食的形成原因又是怎样的呢?老师想让同学们首先自主研究,然后通过相互讨论交流进行合作研究。

①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这时候地球、太阳和月球的位置是怎样的?

②月食时,月亮的哪一边先出现阴影?为什么?

③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2.教师组织学生根据以上问题讨论交流。

四、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日食和和月食的形成,使我们知道了任何自然现象的产生都是自然事物运动变化的结果,因而我们要从小相信科学不迷信,从小培养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

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1、设疑激趣: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月相变化,知道月球的圆缺变化是在一个月内发生的,可是有时在一个晚上就能看到月球圆缺变化的全过程,你们看过吗?这叫什么现象?

(板书“月食”)

太阳是否有时也会有圆缺现象?(出示日食发生过程的图片)这叫什么现象?

(板书“日食”)

你们听说过日食和月食吗?关于日食和月食你有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日食和月食》。

(完成课题板书)

2、讲述:我们先来研究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3、(播放日食发生的过程录像)讨论并交流: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从这些特点中你有何推想

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整理并适时补充日食发生过程的一些其他事实性资料。

5、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

(1)太阳被一个物体挡住了;

(2)挡光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

(3)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着的`;

(4)挡光的物体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

(4)地球、挡光物体和太阳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

6、提出问题:根据日食的特点,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

(分析过程预设:(1)太阳被遮挡的部分边缘是弧形的,说明挡光的天体是圆的。(2)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挡光的天体,从地球上看与太阳一般大小(3)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说明这个天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综合以上分析,可能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

二、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1、刚才有同学认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怎样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证实我们的推测?

2、分小组设计模拟实验的计划,设计时注意:

(1)用什么实验材料来做这样一个模拟实验

(2)如何做实验

(3)在实验中估计会出现哪些现象?

(4)观察到的哪些现象能说明日食发生了

3、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一生用手电筒代表太阳,一生手持乒乓球代表地球,一生手持玻璃球当月球自西向东运动,用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看看在什么情况下看不见太阳。

(模拟实验要注意:所用的挡光物体要比被挡光物体小;挡光物体是运动的;挡光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这一过程中,并不一定就会发生日食。只有玻璃球转到电筒光和乒乓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三者之间的距离合适时,保证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时,才会发生“日食”现象。)

4、交流:

(1)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

(2)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

(3)这时太阳、月球、地球各处于何种位置?

(4)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

三、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2、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阅读课本54页日食的成因。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图,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

4、交流:你们从图中还有什么发现?

(1、发生日食时,不是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同时看到,只有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2、根据自己对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断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初一(朔)。)

5、过渡: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我国有天狗吃月亮的传说。在印度,某些部落认为月食是一条龙吞食了月球,幸运的是有一个英雄砍掉了龙的头,所以月亮很快就重现了。)

四、月食的成因。

1、谈话:请同学们推测一下月食发生的原因。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

2、学生思考推测。

(预设: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月食现象。)

3、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

4、你能将月食发生的示意图画出来吗?(学生尝试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

5、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

6、讨论: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

(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十五(望))

六、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比如对模拟实验有何认识?

2、思考:为什么有日环食现象而没有月环食现象?

(月食发生时,月球运行进地球的阴影中。由于地球在月球轨道处的投影总比月球大,所以月环食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板书设计:

4、日食和月食

日食(农历的初一前后)——月球居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月食(农历的十五前后)——地球居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教学后记:

重点

月食时三天体的位置关系

难点

月食的成因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收集日食、月食图片

教学器材:灯泡、小球、大球、月食成因幻灯片或挂图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有可能出现日食的情况。今天我们来研究月食。

(讲解)月相我们已经了解了,太阳光照射到月亮上,出现一半亮、一半暗,由于地球上的观察者不同,因此月亮明亮部分的形状也不同。月食是另一种情况,明明应该是满月的时候,却突然缺了一部分,甚至全部变暗,过了一会后,才又逐渐明亮起来,这种现象的发生与日、月、地三天体的位置有关。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做教材月食成因的实验,从灯的方向观察,画出小球被阴影遮掩的部分并与“月全食过程示意图”对照。

(教师提问)灯泡、小球和大球,在月食中分别代表了什么星体?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月食发生时,月亮转到了地球的阴影中,三星体的位置关系是日——地——月。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教材的“月食形成示意图”,教师讲述月食的类型有月偏食和月全食。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地球阴影的形状(圆锥体形)。当月亮通过圆锥阴影的位置不同时,就会出现偏食和全食的现象。

(学生活动)根据前面的讲解,同学们对教材的`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讨论1、2、3进行思考,并说己的想法。教师讲述月食发生时,可以观察的地区比日食要大;只有在农历的满月时期,才能发生月食。

(学生活动)当堂做教材的练习第4、5题。

列表比较日食和月食。

类型

日月地位置

可观察范围

日食

月食

教学重点

日食时三天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日食的成因

教学器材:大球、小球、日食挂图或幻灯片

教学课件:无

教学设计

前面的课我们研究了月相,由于日、月、地三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不同,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的月球的明亮部分发生变化,就产生了月相。今天,我们来研究另一种情况,如果日、月、地三天体在空间中运动到了一条线上,彼此发生遮掩,就出现了日食和月食。我们先日食的有关知识。

(学生活动)请每组同学准备一个大球和一个小球,按照教材的“观察两球的遮掩现象”图的要求,观察看到的现象,将空白图补全。

(讲解)日食是月亮转到了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将太阳全部或部分遮挡住,使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的现象。教师讲解日食形成时三天体的位置关系,日食的原理。

(讲解)日食可以分成三种:全食、偏食和环食。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的“日食的`类型”图,找出本页两张图的对应关系。找几位同学描述日食的三种类型发生时,星体的位置关系有什么不同?教师:当大小两星体体积不变时,环食比全食时,两星体的距离要远一些;偏食是小星体在大星体的中部上方或下方穿过时发生的。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调整好大球和小球的位置,按照教材的“模拟日食的实验”图中的演示,绘制出日全食的全过程。

(学生活动)同学们阅读教材的的“讨论”和“思考”,进行讨论。

(教师)

(教师提问)日食常见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夹角,因此更多的时候,月亮从地球绕太阳运动轨道的上方或下方通过,不会遮掩太阳;此外,由于月亮比太阳和地球小很多,因此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上,笼罩的地区很有限,这也使得地球上各地的人们很难观察到日食。

(新课结束)当堂练习教材的练习1、2、3。教师重点讲解练习3。

一、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第四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分为日食和月食两部分,日食部分又从“日食的发生”→“日食模拟实验推测日食成因”→“揭示日食成因”步步推进,月食的成因是在日食的基础上开展的。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题,有三个目的:一是因为这两种现象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二是这两种现象都涉及了本单元要建立起的基本概念,即天体是运动着的,月食和日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形成的;三是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

(1)认知储备:学生对日食和月食产生的知识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部分学生现场或通过电视直播观察过09年的日全食,又接受过学校组织的日全食活动的培训。因此有部分学生能够作一个初步的`解释。学生对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在本课前有一定的认识,还在五年级时学习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存在不足:学生对日食和月食现象虽有了解,但对其成因的解释应该不会很完整和严密。相对来说,因有09日全食的观测基础,对月食的观测印象可能会更弱一些。学生在操作模拟实验方面应该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模拟实验时设计实验方案的意识、实验操作过程的分工合作及正确操作的方法等。

三、设计思路

我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水平来进行教学设计。先让学生回忆09年舟山日食的观察经历、观看学生所拍的完整日食照片激起兴趣,通过观察体验,发现日食发生时的一些特点,推测日食形成的过程,再通过模拟实验体验来探究日食形成的过程,最后通过学生的交流和教师的补充讲解来解答学生的疑惑,科学解释日食成因,形成内化。在日食研究的基础上,再来研究月食的成因研究。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制定实验方案,在提高对天体运动认识的基础上渗透严谨的科学思维训练,能利用原知上的认识冲突通过模拟实验和讨论来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让学生的科学探究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能充分展开对科学问题的科学分析。

四、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知道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而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2.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能对模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能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模拟日食发生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

能够大胆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五、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日食的成因,模拟实验的科学操作

六、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6个圆片(红黄蓝各2个)

学生:手电筒、大小塑料球、科学记录单

1、能根据一天所需的食物营养设计一日食谱。

3、通过收集资料、与他人交流等形式,制定一份教为科学的“一日食谱”

4、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有关膳食结构的资料

教学重点:学生自己设计一份合理的一日食谱

一、新课引入

问:如果每天都吃一样或2样的食物,这样行吗?为什么?

学生反馈并揭示课题:设计一日食谱

二、学生设计一日食谱

(1)讨论:我们怎样才能设计一份合理的一日食谱?

让学生自由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设计科学的一日食谱,通过什么渠道,获取所需要的营养,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实际、经济情况等来设计。

(2)出示课件:有关食物营养的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的获取设计一日食谱的信息。为设计食谱提高依据。

(3)学生自己设计“一日食谱”。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三、交流设计的“一日食谱”

(1)交流设计的食谱,在交流的过程中说出自己设计的理由,以防出现不合理的食谱。

(2)学生相互评价设计的食谱。相互比较评价出设计合理的食谱,进行肯定,对不合理的食谱进行完善、修改。

(3)根据交流和评价的结果,更加完善自己设计的食谱。

四、引导学生统计进三天的食物品种,对照设计的一日食谱,改正自己的饮食习惯。

(1)统计最近三天吃的食物,记录下来。

(2)根据自己统计的结果与设计的一日食谱进行比较,找出要改进的地方。这样是营养的结构和食物的数量。

(3)相互交流,说出改进的理由。特别是自己平时爱挑食偏食的同学改进饮食习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发生月食的科学道理,了解月亮从初亏到食甚然后复原的过程,激发他们观察自然,学习科学的兴趣。

2、通过对重点勉励的理解,读懂第一节的意思。

3、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会用“担心”“仍旧”造句,积累10个词语。

4、会朗读课文,背诵第3、5节。

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读懂每一节的意思。

理解月食发生的原因。

多媒体:看月食

二课时

一、引入:

1.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月食吗?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月食。板:13看月食

3、小朋友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月食的全过程?在看之前,老师要提三个要求,谁来读一读(媒体1)

(1).月食之前,月亮什么样儿?)

(2).月食开始了,月亮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3).月亮复原时,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4.请小朋友带着这三个问题来观察,看谁观察得最仔细,最认真?(放动画1)

5.刚才,小朋友观看了月食发生的全过程,课文中3、5节介绍了月食的过程。就请同学读好这两节

二、理解月食发生的过程:

6.请一个小朋友读第2小节,大家思考,月食之前,月亮什么样?请用"—"画出描写月亮的句子。(多媒体2)

7.这句话把月亮比作什么(大玉盘)这样比有什么好外,比出了月亮的什么?

(圆,大,美)

师:你看,通过打比方就把月亮的形状颜色写得更加形象,生动。

8.同学们,月食之前,圆圆的月亮像个大玉盘挂在天空,银光落在河面上,闪闪发亮,此时的景色怎么样…很美),

9.能不能将这种美的景色读出来:(读读、背背)

10.过渡:这是月食之前看到的景色多美啊!可是,月食就要开始、月亮的形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大家读第3节,完成练习(多媒体3)

11.作者通过打比方写出了月亮的形状变化过程,像……像……像……像……

12.月亮是不是变得像这些形状呢?我们再来仔细看一看。(放动画2)请小朋友边看边跟着老师一起说,月食开始了,只见月亮已经……慢慢的,月亮成了……

接着……一会儿细钩也不见了,整个月亮……

13.在刚才的变化过程中月亮是不是一下子就变成一面红铜色的锣?从课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请打上圆点(慢慢的、接着、一会儿)

14.谁能把这些词用上,说一说月亮的变化过程。

15.请小朋友再一起读一读第3小节月亮的`变化过程?感受一下月食开始的情景。

16.刚才,姐妹俩看到的是月食开始的过程,再过一会儿,他们又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请小朋友小声读第5小节。

17.谁告诉我,过了一会儿,他们又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18.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第3小节和第5小节都是写月亮的形状变化,有什么不同?

(变化过程完全相反)(说具体一些,怎样完全相反?)

19.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放动画)你看,过了一会儿,月亮又露出了……接着……最后,月亮又是……

20.谁会像老师一样用箭头表示月亮复原的过程。

21.我们一起读一读第5小节。

三、理解月食形成的原因:

22.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2、3、5小节,和作者一起观看了月食这一有趣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课文有2种不同的说法。

23.第一种说法:请男生读第1节,大家思考:过去,人们把月食叫做什么?人们是怎么做的?

24.这是过去人们的看法,现在的人们又怎样看呢?请女同学读第4节爸爸说的话。

想一想:爸爸一共说了几旬话?哪几句在讲月食发生的原因,把描写原因的句子用"-----"画出来。(多媒体4)

25.那么,奶奶和爸爸,小朋友认为谁说得对呢?

爸爸说得正确。那为什么爸爸说的是正确的呢?请小朋友看录像。

26.(放动画2)现在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当地球转到太阳和月亮中间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27、通过刚才的演示,同学们更清楚的了解月食形成的原因。请同学们再一次读好月食发生的全过程,再来读读3、5这两小节。

28.那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月食是怎样产生的?

五、总结发散:

29.好,这节课,小朋友和老师一起了解了月食这样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可是,小朋友知道吗?

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太空中一颗小小的行星,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每一颗星星对我们人类来说都是一个奥秘,谁能说一说,你还知道大空中有哪些奇特的现象?(学生交流)

30.对,太空中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你们说,这些奥秘将来靠谁去探索呢?

师:很有志气,老师就等待着你们的好消息。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转”“背”,积累“半信半疑”、“果然”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写月食发生、结束时景象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并能根据“月食成因示意图”口头介绍月食现象。

4、能了解产生月食现象的科学知识,有观察、了解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会生字新词,了解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

了解月食发生时的景象以及月食的成因。

1、多媒体课件,三球仪。

2、预习作业

(1)读通课文,圈出新词。

(2)形近字比较。

钩()镰()蓝()

钓()廉()篮()

(3)课后练习1,注意多音字的读法。

(4)课后练习2。

(5)自由查找一些关于月食的资料。

一、谈话揭题,整体感知

师:有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有时候又大又圆的月亮忽然慢慢地看不到了,一会儿又慢慢地复原,这种自然现象叫“月食”。你们想知道月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看月食》这课。(板书:看月食)

l检查预习效果。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字音。注意“眨”、“转”字是翘舌音,读准多音字“没”“转”“背”。

2关于月食现象有两种不同解释,奶奶说月食是什么?爸爸说月食是什么?用“——”圈划出来。

3生汇报,师相机板书。

奶奶爸爸

天狗吃月亮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4分角色朗读奶奶和爸爸的话。

5表弟相信谁的话?理解“半信半疑”,与“半信半疑”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能读出半信半疑的语气吗?板书:半信半疑、深信不疑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最后一句和最后一节。

7奶奶和爸爸,谁说得对呢?我们来研究一种科学的说法。

说明:“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通过师生谈话,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本课多音字较多,因而在检查预习时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为后面的阅读扫清了障碍。整体感知全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出文中的两种观点,既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的思路,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以感情朗读的形式来理解“半信半疑”,在此基础上再找它的反义词,这一设计既避免了机械地理解词语,又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做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了解月食发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

1指名读第2小节,思考,月食之前月亮什么样?请用“一”画出描写月亮的句子。

2月食之前的景色多美啊!可是,月食就要开始、月亮的形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月食的全过程?在看之前,提三个要求,指名读

(1)月食之前,月亮什么样儿?

(2)月食开始了,月亮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3)月亮复原时,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3带着这三个问题来观察,看谁观察得最仔细最认真?(放媒体)

4找到课文描写月食过程中月亮变化的语句,边读边思,完成课后练习

慢慢地,月亮成了_____一般,接着像______,像______,像______,天色越来越暗。最后,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像______。

5交流中注意:正音:没

找出这句中部首相同的字:镰、钩、锣

重点指导“镰”,指导右半部笔顺

6作者通过打比方写出了月亮的形状变化过程,像______像______像______像______,月亮是不是变得像这些形状呢?我们再来仔细看一看。(放媒体)边看边师生引读。

7再齐读第3节月亮的变化过程,感受一下月食开始的情景。

8读第5节,比较第3小节和第5小节都是写月亮的形状变化,有什么不同?(变化过程完全相反)

9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月亮的还原过程说说。

过了一会儿,月亮又露出,接着像______,像______,像______,天色也越来越亮。最后,月亮整个儿出来了,像______挂在天空中。

10放月食全过程的媒体,生看板书并用最简洁的语言为媒体配上解说。

说明:比较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月亮形状变化的不同,教师反复操作并引导进行观察,让学生配上解说,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一个无痕的整合。

三、初步了解月食形成的原因

1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指名读爸爸说的话。

3请学生边小组演示边用自己的话说说月食发生的原因。你觉得爸爸说的话正确吗?从哪儿知道的?(读第5自然段)

抓住“果然”“仍旧”谈理解。

4指导读第3、4、5节。要读好爸爸、表弟的话及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

5把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和月食形成的原因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生在这个平台上与文本对话,这样的平台是充满智慧的,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是一个善于创设情境的人,他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唤醒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总结拓展

1有人说:吃鱼子脑子会笨;打喷嚏是因为有人想你;耳朵热是有人说你坏话;眼皮跳意味着祸事到……对这些说法你有什么看法?选一个话题,和小组里的伙伴们交流你的看法。(小组讨论交流)

2师小结:对,面对一些迷信说法,我们要敢于打破,并用科学知识来解释。

3说话训练

表弟回家后,她会对“奶奶”说些什么呢?她是怎样打通奶奶思想的?让我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做表弟,教师做奶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又根据课文内容再提出若干问题,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成效。)

板书

看月食

(不是)天狗吃月亮(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半信半疑深信不疑

教学反思

一、以读为本,书声朗朗

二、触摸语言,感受母语

对词句的理解、记忆应该伴随着形象。在教“半信半疑”一词时,我先问学生表弟相信谁的话?理解“半信半疑”,与“半信半疑”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能读出半信半疑的语气吗?然后结合最后一节板书“半信半疑”和“深信不疑”,再让学生想象并表演他半信半疑的样子,以此来形象地理解这个词。这样,这个词语贮存进学生的词汇仓库时就不是干巴巴的,而是十分鲜活的。

我们教学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一步步感受和领悟词句的内涵,培养语感。如“果然”和“仍旧”两个词的理解,分别与第三节和第二节的描写进行比较阅读,学生自然而然悟到他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

三、动手操作,深刻体验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头上”。儿童看别人操作和自己动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有感受,有体验,进而深入理解。培养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强调在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环境,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积极主动的操作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进行实践活动。如如何让学生了解月食产生的原因?教师自己在前面用实物演示学生观看,或花费人力、物力设计三维动画制作成多媒体,与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效果有明显的区别。笔者在教学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小组提供一只三球仪。让学生自己一边动手演示,一边练习说话:“月食开始了,月亮成了小船一般;接着,像镰刀,像眉毛,像弯弯的细钩;一会儿只留下个红彤彤的圆影子。为什么会出现月食呢?原来地球转到了太阳和月亮的中间,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就产生了月食。”课文中抽象的天象成因,不用教师的讲解,在学生自己的操作演示中全明白了,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语言实践,提升能力

关于月食成因这一科学知识,有些学生一时搞不明白,教师不必在这上作太多的纠缠,学生对此只要有所了解,知道月食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而不是传说中的“天狗吃月亮”即可。因为,对这一科学常识的掌握不是语文学科本身的任务,我们应把引导学生把这一原因说清楚,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作为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通过创设语言活动的氛围,让学生扮演角色文中的父亲,把自己读懂的关于月食的成因告诉大家,在这样的活动中,记住月食的成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教学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孩子与语言“亲密接触”,让语言首先在孩子的嘴上活起来,继而在他们的脑中活起来,然后在他们的心中活起来,最终嵌入他们的生命历程。

上好课学生兴趣盎然,意犹未尽,纷纷告诉我课文里讲的是日全食,我还知道有日环食,月全食……看到学生这么兴趣足,感觉课成功了一半,但还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将二期课改的精神落实到平时的每一堂课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想,只要方向对了,路再远,也总会有抵达的一天。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九单元第十九课《看月食》。

1、学会本课部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熟字组成的新词,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拼音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月全食过程当中月相的变化和认识月食形成的原因。

3、通过学习本课,对学生进行爱科学,讲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朗读等多种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描写月亮变化的语句和爸爸的话,从中了解什么叫月食,月食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初步知道月食形成的原因。

课前准备:

1、一份多媒体课件。

2、三球仪及投影片。

3、生字词卡片。

4、录音带。

一、联系旧知,通过谈话导入新课。

1、师语: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看看他是谁?

(借助多媒体,出现动画张衡:小朋友们好!还记得那个数星星的'孩子吗?没想到我长大后真成了天文学家。今天我想考考大家,你们见过月食吗?想知道什么叫月食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月食吧!

2、师板书:16看月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过渡:那么到底是谁在哪里看月食,看见什么了?请小朋友

1、跟课文录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利,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多媒体出现生字词,进行正音。)

三、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课文究竟讲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讲读第一、第二段

1、自读课文一二段,。指名读第一段,你知道什么?

2、女生读第二段,师问:奶奶是怎样认识月食的?

(个别读有关句子)

3、妹妹相信奶奶的话吗?你怎么看出来的?能读出有点信又有点不信的语气吗?

讲读课文第三至六段

过渡:奶奶说的对不对呢月食到底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三至六段。

1、现在我们跟着妹妹一起到河边去看月食。(媒体出现又大又圆的月亮)这时的月亮是什么样儿的呢?默读第三段,哪句话写此时的月亮?找出来读读,指名读,齐读。(媒体出现“圆圆的月亮像个大玉盘挂在天空中,银光落在河面上,闪闪发亮。”)谁能把月亮读得更圆更亮?

看到这么美的月亮,妹妹怎么说的?找出句子读读。

过渡:妹妹刚说完,月亮就怎么了?找出有关句子读读。

2、(媒体出现课文第四段),自读第四段,小组讨论月食中月亮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

⑴个别读第四段,并结合课文中句子的描述月亮变化,句子中词语渐变。(请学生上台贴图板书演示月亮变化的形状)“大玉盘—→咬去了一块—→小船—→镰刀—→眉毛—→细钩—→锣”

⑵再读课文,(媒体演示月食中月亮形状的变化,文字与图同步出现,由学生讲述,教师操作。)还有什么发生了变化?

⑶月亮变化快吗?指导朗读,由快——慢。(一读认识形状变化,;二读从“慢慢地、接着、一会儿”等词语中知道月亮不是被一下子吞掉的,而是渐渐变化的。三读,连起来知道这就是月全食的现象。)

3、指名读第五段,妹妹看到月亮没了,她怎么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找出来读读。月亮真的像奶奶说的那样让天狗吃了吗?爸爸是怎么说的?(多媒体出示,自读,男生齐读。)

⑴爸爸告诉我们月食是怎么形成的?(媒体出示爸爸说的话)指名读爸爸的有关话,红线划出“是地球转到了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挡住了太阳光。太阳光照不到月亮上,就叫月食。”

⑵再次指名读爸爸的话,学生上台借助三球仪演示。

⑶媒体演示月食过程,齐读爸爸的话,指导读出亲切教导的语气。

4、媒体出示一段填空练习。(机动)

转到了的中间,了太阳光。太阳光照不到上,就叫月食。

学习第六段

1、媒体出示第六段,默读课文第六段,奶奶和爸爸的话到底谁对?你怎么知道的?

2、这一段也写了什么?媒体出示课文第六段,男生读第四段,女生读第六段,分组讨论,请学生说说月亮变化有什么不同。

老师板演月亮变化的过程箭头,齐读第四第六段。

3、对比填空练习(机动)

月食开始了,慢慢地,月亮成了一般,接着,像,像,像,一会儿,只留下个红铜色的圆影子,像。

过了一会儿,月亮果然又露出。接着,像,像,像,天色也。

4、学生边读边看媒体演示月亮复原。齐读四六段。

学习第七段

过渡:看了月食的经过,听了爸爸的话,妹妹明白了吗?怎么知道的,谁来读读?

四、朗读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师围绕板书总结全文。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媒体出现张衡动画,问:小朋友,这回你知道什么叫月食了吧!希望你们从小刻苦学习,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以后,你们中间一定会有人成为像我一样的天文学家的!

五、板书设计

用图画画月食变化经过

19看月食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第十九课《看月食》。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初步认识形成月食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月食过程中月亮的变化。

了解月食形成的过程。

一份多媒体课件、月亮的形状变化图

一、播放动画,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张扬个性

三、细读课文、探究发现

1、小组内在组长的带领下角色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2、请同学们选择角色,相互配合。

3、老师请一个小组上台朗读表演。

4、听说天狗要来吃月亮,人们是怎么做的呢?还会说什么呢

(二)配音乐园(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是啊,古人们敲锣打鼓,想多看看月亮,你们想看吗?

2、在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解说词,来描绘描绘它,给它配上你美的声音。

3、师:作者把圆圆的月亮比作?(张贴大玉盘)

(三)学习课文四、五、六、七自然段

1、妹妹高兴中带着疑问。哪,这时的.你,最想知道什么呢?

2、生自由说。

3、孩子们想知道的还真多,是呀!什么是月食?月食时月亮会怎样变化呢?

4、孩子们,遇到问题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是一件最快乐的事!怎么找呢?“快乐园地”的智慧姐姐提醒你!

(1)我要读!

(2)我要找!

(3)我要画!

(4)我要问!

(5)我考考你!

(6)我要看看!

4、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快快乐乐地向问题挑战吧!相信自己,你能行!课文4、5、6、7自然段等着你们呢!

汇报

四、总结全文。

五、拓展延伸、激发探究

(播放课件6。拓展日食课件)如果月亮转到了太阳和地球中间,挡住了太阳光,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这种自然现象又叫什么呢?孩子们,下来问问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或上网查查资料吧!

月亮变化图:

大玉盘―咬出一块—像小船―像镰刀―像眉毛―像细钩—一面锣)

THE END
1.制作菜谱册制作菜谱册批发促销价格产地货源广告宣传单印刷海报印刷产品说明书菜单制作免费设计宣传册三折页 佛山惯顺印刷有限公司1年 月均发货速度:暂无记录 广东 佛山市 ¥5.00 订做高档精装书制作印刷画册书本食谱书收藏书宣传册子精装书制作 广州莱仕商务文印有限公司8年 广东 广州市 ¥15.00 https://www.1688.com/chanpin/-D6C6D7F7B2CBC6D7B2E1.html
2.食谱画册封面图片食谱画册封面素材食谱画册封面模板免费下载六图网为您提供53389张食谱画册封面设计作品免费下载服务,您还可以找到食谱画册封面图片、食谱画册封面素材、食谱画册封面模板等设计素材,我们为您提供食谱画册封面图片下载,食谱画册封面模板下载、食谱画册封面素材下载等服务!https://m.16pic.com/sucai/5527376.html
3.食谱菜单设计食谱菜单模板食谱菜单图片觅知网为您找到91个原创食谱菜单设计图片,包括食谱菜单图片,食谱菜单素材,食谱菜单海报,食谱菜单背景,食谱菜单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食谱菜单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模板、艺术字、PPhttps://www.51miz.com/so-sucai/3204090.html
4.炫酷菜单图片炫酷菜单图片素材大全菜单红酒玻璃封面照片农村背景前面美食庆祝 高清图片 手绘烧烤架设计元素海报餐厅菜单矢量图 高清图片 后台菜单简洁双色图标 高清图片 啤酒菜单封面的矢量模板 高清图片 黎巴嫩食品和菜单背景及地方食谱黎巴嫩品菜单 高清图片 红色年夜饭菜单宣传单1 高清图片 黑板菜单https://699pic.com/image/xuankucaidan.html
5.搬运整理一些C罗的真实食谱和照片来供新年大餐后的哥哥们参考整理一些C罗的个人厨师和俱乐部厨师还有营养师透露的食谱 这些由顶尖团队设计的配餐其实对保持身体状态非常有帮助 不要一说罗就是鸡胸肉啦,虽然鸡胸肉也可以做的很好吃 新年大餐后可以尝试跟着恢复调整身体状态 以下内容是C罗自小小罗时代末期就开始坚持执行的,最后一次采访谈到饮食是2022年一月 至于卡小猪,恩…我看看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82112941/
6.共14册合售(自然旧正版现货详看实书照片)佚名等著正版包邮价:内页近未阅 有1册下书口处有些墨迹 有2册边角局部稍水印迹折痕 出版时间不一致 自然旧 正版现货 详细品相看实书照片免争议 作者:佚名等著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1994 印刷时间:1994 装帧:平装 https://book.kongfz.com/173400/981186876/
7.西餐早餐照片(西餐中的早餐都有哪些种类)照片背后的故事(集合15篇)照片背后的故事1要想了解一个家庭的故事,就看这个家庭的照片。下来,请欣赏我们家的三张照片吧。温情全家福姐姐从大学回来了,家里洋溢起欢乐的气氛。我提议照个相,全家人都说好。爷爷奶奶坐在中间,我们姐弟站在两边,爸爸妈妈站在后面。我们各摆了个造型。“一、二、三,笑!”咔嚓一声,https://www.coffee.cn/xican/post/105943.html
8.幼儿园年检材料(二)家园小报(每月食谱、本月大型活动安排、家教指南、安全站台等)PPT(8) (三)网站(每周活动安排、幼儿活动照片、每日营养食谱、优秀教育笔 记、通知条等)PPT(9) (四)把家长日常最爱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针对这些问题,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问题来了不逃避、不狡辩、不推卸,多站在家长的立场思考。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x5mbqt3.html
9.上海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办法8篇(全文)在调研中发现,学生团队参与高校校园网站管理主要有新闻稿、新闻照片的采写、拍摄,网站新闻、文字内容编辑、网站内容发布以及论坛信息收集与回复,但是各校学生食谱制定分为2期,同为探索方法:第1期采用强制菜色与份量的方法;第2期进行相应改进,提供某类别几种数量等级的食物供参与研究的学生进行选择。干预时间:第1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k6347yi.html
10.食谱设计在线食谱制作食谱图片模板在线设计平台Canva可画提供了海量的食谱设计模板,覆盖绝大多数食谱设计场景,只需选择喜欢的模板进行制作,即可轻松在线设计出精美的食谱。https://www.canva.cn/create/recipe/
11.食谱书图片商业图片正版原创图片下载购买VEER图片库提供食谱书图片购买下载服务,2亿+高清商业图片,正版图片购买下载一站服务,另提供食谱图片,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图片,融合菜图片,商业厨房图片,配方图片,厨房图片,烹调用具图片,西红柿图片,生食图片,煮熟图片,烹调图片,香料图片,洋葱图片,尝图片,准备食物图片,蔬菜https://www.veer.com/photo/154519772
12.用户讨论:Jsbb08开放百科3.要求大小册照片不同底(裁一刀就要钱很亏的) 4.婚纱摄影时要求120底片拍摄,数码后期处理。拍照的时候不要选择数码成像,感光色彩什么的还是传统专业120的比较理想,数码成像拍出来的片子还是发灰。推荐选择传统120底片拍摄,数码后期处理。(传统120底片分辨率能达到3200W,就是135底片也能到1350W像素,更不要说色彩http://wiki.huihoo.com/wiki/?title=%E7%94%A8%E6%88%B7%E8%AE%A8%E8%AE%BA:Jsbb08&diff=prev&oldid=19960
13.2部动画片框架果子照片向量例证.插画包括有艺术,五颜六色插画 关于 也苹果可用的香蕉看板卡动画片樱桃构成eps文件框架结果实滑稽您柠檬菜单橙色页梨照片菠萝李子过帐食谱餐馆剪贴薄草莓主题十有用的西瓜. 插画 包括有 艺术, 五颜六色, 饮食 - 9033736https://cn.dreamstime.com/%E5%85%8D%E7%89%88%E7%A8%8E%E5%BA%93%E5%AD%98%E5%9B%BE%E7%89%87-2%E9%83%A8%E5%8A%A8%E7%94%BB%E7%89%87%E6%A1%86%E6%9E%B6%E6%9E%9C%E5%AD%90%E7%85%A7%E7%89%87-image9033736
14.www.sbpiping.com/gonode84629650.htm白萝卜最佳搭档食谱 81.05MB 94%好评35人) 艳鉧日漫 小洁和公H文翁熄合集 馒头型逼黄色视频免费观看 16.85MB 05%好评446人) 小妖精你夹得我美女把小内内脱个精光的照片 无码精品专区一无码精品专区久久久 又黄又爽又猛又刺激的网站 丝袜香脚 操逼白丝 八重神子掀开自己副乳的图片 女人与公豬http://www.sbpiping.com/gonode84629650.htm
15.在iPhone上使用“看图查询”识别照片和视频中的物体你可以通过“看图查询”识别和了解照片、图像和视频中出现的热门地标、植物和宠物等。“看图查询”还可识别照片中的食物并建议相关食谱。 “看图查询”在支持的机型上可用,并可在“照片”、Safari 浏览器和“快速查看”等 App 中使用。 以全屏幕视图打开一张照片或图像,或者在任意帧处暂停视频。 如果“信息”按钮https://support.apple.com/zh-cn/guide/iphone/iph21c29a1cf/ios
16.移轴摄影App排行榜魅族手机移轴摄影app推荐【成长记录云空间】宝宝的照片、视频均可智能上传,邀请家人加入,安全私密、互动分享。“成长MV”功能,让宝宝的成长记录更加有趣。【智能育儿助手】专业的孕期指导:每周须知、产检提醒、能不能吃等,助你顺利度过整个孕期。还可以在社区和孕妈们一起交流分享。个性化的专属育儿指导:在家早教视频指导、辅食食谱、故事儿歌https://www.diandian.com/phb/190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