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Classification,investigationandevaluationoftourismresources2003-02-24发布2003-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旅游规划通则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旅游资源tourismresources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3.2旅游资源基本类型fundamentaltypeoftourismresources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3.3旅游资源单体objectoftourismresources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3.4旅游资源调查investigationoftourismresources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研究和记录。3.5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communityfactorevaluationoftouristresources按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所共同拥有的因子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价值和程度评价。
4旅游资源分类4.1分类原则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4.2分类对象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4.3分类结构分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3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旅游资源类型有相应的汉语拼音代号,见表1。
表1旅游资源分类表
6旅游资源评价6.1总体要求6.1.1按照本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6.1.2本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6.1.3评价主要由调查组完成。6.2评价体系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6.3计分方法6.3.1基本分值6.3.1.1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6.3.1.2"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6.3.1.3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见表2。
表2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评价项目评价因子评价依据赋值资源要素价值(85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30-22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21-13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12-6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5-1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
表3旅游资源图图例
旅游资源等级图例使用说明五级旅游资源■1、图例大小根据图面大小而定,形状不变。2、自然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分类表中主类A、B、C、D)使用蓝色图例;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分类表中主类E、F、G、H)使用红色图例。四级旅游资源●三级旅游资源◆二级旅游资源□一级旅游资源○7.2.2.2.3单体符号一侧加注旅游资源单体代号或单体序号。7.2.3《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写各调查区编写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基本篇目如下:前言第一章调查区旅游环境第二章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第三章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第四章旅游资源评价第五章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主要参考文献附图:《旅游资源图》或《优良级旅游资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