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党组关于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系统优势,按照“定向选点、体系联动、集团帮扶、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务求实效”的基本思路,大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
一、发挥系统办学优势,共同推进教育精准扶贫
二、面向广大农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致富带头人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早在2004年就启动实施了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重要任务。农民注册入学,不转户口,就地上学,修满规定学分即可颁发学历文凭。截至2017年春,累计招收农民大学生61万人,毕业40万人。总部组织协调全国42个分部1378个学习中心共同实施,推动地方党委、政府把培养农民大学生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划,为项目实施保障护航。“农”字当头,构建专业及课程体系,汇聚了农林技术、农村管理、畜牧兽医、种植养殖、轻纺食品等25个专业,在课程设置和学习内容选择上,突出实践技能和地方特色,设计开发方便实用的课程“学习包”,开通专题学习网站,多渠道提供教学支持服务,把最实用、最适用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农民朋友。目前,很多农民大学生,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传播先进文化的带头人、践行终身学习的带头人。
三、面向革命老区,实施“长征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
我校“长征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从2017年至2020年,四年预计资助12000名乡村基层干部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免费接受本专科教育,资助3.5万名农村务工人员免费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为近5万名学生提供专项奖助学金,资助建设云教室、网络机房43间,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17个。预计总投入1.2亿元,所需资金全部由国家开放大学牵头筹措。
四、面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教育援藏援疆
一是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共建国家开放大学西藏学院,探索在雪域高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新路子,为当地农牧民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近年来,总部组织整个体系向西藏学院援助资金1200万元,以及大量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学习资源,先后在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昌都援建了5个学习中心,累计招生近1.3万人。“十三五”期间,国家开放大学继续与西藏大学联手,加大人财物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力争把西藏学院建设成为西藏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
二是开展维汉双语教育,为新疆培养少数民族急需人才。在新疆开设法学、小学教育、汉语言、行政管理、学前教育等5个少数民族双语开放教育本专科专业,累计招收少数民族学生近5万人。在双语教学、网络平台、资源建设等方面,给予新疆特殊支持,免费开发使用“双语远程教育平台”,为新疆自治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支撑平台。
五、改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一是投入3000多万元,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西部地区建设了300余间云教室。“云教室”可实现在线面授教学、远程实时教学、课程实时录播、视频会议、远程面试与答辩、网络考试与考试监控等功能,实现了不同地域的学习者同上一堂课,有效缓解边远地区师资不足等问题。
二是2015年起在湖南启动“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移动学习试点,为湖南1.86万农民大学生免费配发了移动学习终端--“O学派”,内置大量农业实用技术微视频资源、农民大学生学习APP等教育学习软件。“O学派”因具有携带方便、学习便利、功能强大、灵活适用等特点,深受农民大学生欢迎。
教育精准扶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国家开放大学作为一所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为宗旨和使命的新型高等学校,下一步,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凝聚力量,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精准发力,持续推进,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我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