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常用食物按其所含营养素的近似值归类,计算出每类食物每份所含的营养素值和食物质量,然后将每类食物的重量及含有的营养素的量列入表格供交换使用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制定食谱时比使用食物成分表计算更为简单、方便、快速。
二、基本原理
食物交换份法根据所含类似营养素的量,把常用食物归为四大组,即:
1.含碳水化合物较丰富的谷薯类食物;
2.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类;
3.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肉、鱼、乳、蛋、豆及豆制品类;
4.含能量丰富的油脂、坚果类食物
根据每组食物种类分为八个类别,每个类别食物在一定的重量内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相近,不同类别食物每一份的能量都为90大卡。如:1个食品交换份=90千卡=1个鸡蛋=1片面包=1听啤酒=1勺油=15个花生米,依据一日所需能量确定份数,在每一类食物中可用不同种的食品依一定数量互相替换,可以随意组成食谱。如表所示。
所有食物均指可食部分,也就是去皮、去籽、去壳、剔骨等后的净重。
各类食品中每一个食物交换份中所含三大产能营养素的量
组别(单位)
食品类别
每份质量
(克)
能量
(千卡)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主要营养素
谷薯组
1.谷薯类
25
90
2.0
---
20.0
膳食纤维
蔬果组
2.蔬果类
500
5.0
17.0
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
3.水果类
200
1.0
21.0
肉蛋组
4.大豆类
9.0
4.0
5.奶类
160
6.0
6.肉蛋类
50
油脂组
7.坚果类
15
7.0
8.油脂类
10
-----
10.0
注:1.食物交换份分为四大类(八个小类)
2.90千卡约等于37千焦(97kcal≈376kJ),“千卡”也就是口语说的“大卡”
不同能量所需的各类食品交换份数
配餐时参考各类食物能量进行等值交换,进行搭配。如:
瘦肉50g=鸡蛋1个=北豆腐100g=豆腐干50g
牛奶250g=瘦肉50g+谷类(10g-12g)=豆浆400g
-------------------
三、配餐步骤
1.确定总能量
2.计算交换份
3.合理分配一日三餐:按照膳食宝塔推荐的食物量,把每小类食物的份数,合理分配到三餐。根据个人喜好,和饮食习惯,可灵活分配。比如牛奶1.5份约240ml,对应一袋牛奶,可直接安排到每餐和加餐中,不需要再做三餐分配。
4.食谱编制
5.计算总能量、三大产能营养素、三大产能营养素功能比。
四、利用食物交换份法编制食谱举例:
王某,女性,办公室文员。年龄29岁,身高161cm、体重70kg。近几年体重逐渐增长,无糖尿病史,血脂水平正常,要求为其设计一日食谱。
王某的理想体重=161-105=56(kg)王某的BMI=70÷1.61÷1.61=27,超重王某为办公室文员,属轻体力劳动
推荐每日能量供给量为56×25=1400kcal
2.确定食物份数(查上表)
某成人全天需,我们利用食物交换份法为其配餐。查表1400kcal共需16个食物能量等值交换份,其中食物个交换份,食物个交换份,
3.分配每餐交换份数,列出食谱
根据三餐分配比例确定每餐各类食物交换份数,假设早(含加餐)、午(含加餐)、晚餐各占30%、40%、30%,则王某每餐食物份数如下所示:
等值交换食材,并列出食谱如下:
刚开始觉得难的化可以更简化些:2中的食物份数合并如下
三餐能量比还是按3:4:3计算,取消加餐。交换食材列出如下较简单的食谱。
餐次
食物名称
食材带量
早餐
牛奶1袋
250g
葱花卷
面粉50g,青菜50g
午餐
大米饭
生米量75g
鸡蛋炒菠菜
菠菜100g,鸡蛋1个
肉丝炒豆芽
瘦肉丝25g,豆芽150g
晚餐
肉丝青菜面条
肉丝25g,青菜50g,挂面75g
番茄烩豆腐
番茄150g,豆腐100g
全天烹调油控制在20g即可
4.计算
这一步同时也是检查食谱设置能量、蛋白质量的合理性。
总能量=食物总份数×90kcal例如:16份×90kcal=1440kcal近似于1400kcal蛋白质=每份食物提供的蛋白质g×提供的份数例如:谷类8份,每份提供蛋白质2g8份×2g=16g那谷类提供的蛋白质就是16g以此类推,计算每类食物提供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克数。其中肉蛋奶提供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