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五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相信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同学们也大概了解了七年级生物课程的一些特性,那么关于七年级下册生物怎么学习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

1.排泄

(1)概念:人体将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2)途径:

①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

②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等。

③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

(3)区别于:

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2.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形成尿的场所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3.尿的形成

(1)肾小球、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血液,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进入血液循环),剩下的形成尿液。

(3)尿路和血路:

血路:肾动脉→入球小动脉(动脉血)→肾小球毛细血管(动脉血)→出球小动脉(动脉血)→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动脉血静脉血)→肾静脉(静脉血)

尿路:肾小囊(原尿)→肾小管(重吸收)→收集管→输尿管→膀胱→尿道

4.尿的排出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5.排尿的意义:

(1)排出代谢废物。

(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3)调节体温。

6.经皮肤排泄:汗腺(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汗液,主要成分水,还有少量尿素和无机盐等,汗液蒸发能带走一部分热量,因此汗腺还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__区别: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

血浆(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

原尿(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含有大量的水,无机盐、尿素等)。

尿液(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主要是水、无机盐、尿素等)

1.在正常情况下,一个灯笼辣椒的果实内含有多枚种子,这主要取决于

A.一枚雌蕊中含有多少个子房B.一朵花中有多少枚雌蕊

C.一个子房中有多少个胚珠D.一个胚珠中有多少个卵细胞

2.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不属于无性繁殖的是

A.椒草的叶能够发出芽和根,长成新植株

B.玉米种子能够萌发,长成新植株

C.马铃薯块茎的芽眼里能够发芽,长成新植株

D.柳条插进土壤里能够生根,长成新植株

3.一个园艺师将一株野生单色花的菊花培育成具有不同花色的“塔菊”,他采用的栽培技术是

A.扦插B.嫁接C.压条D.种子繁殖

4.“惊挚雷声刚登场,塘中蛙鸣催种忙。”下列关于蛙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雌雄蛙在春暖花开时高兴地鸣叫B.这是雄蛙通过鸣囊发出的

C.这是一种繁殖行为D.这是一种求偶行为

5.我们在煮鸡蛋时常发现随着水温的升高,鸡蛋壳上会冒出小气泡,这说明

A.鸡蛋壳上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小气孔

B.该鸡蛋已经坏死,卵壳和卵壳膜已经失去保护作用

C.该鸡蛋很新鲜,其内部在进行呼吸作用

D.该鸡蛋已经受精,可以发育成雏鸡

6.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双亲通过生殖细胞分别向子代传递了

A.各自的具体性状B.全部染色体

C.细胞中全部的遗传物质D.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

7.一对表兄妹结婚,表兄为白化病患者(aa),表妹肤色表现正常(Aa),他们的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应是

A.基因组成为AA、Aa或aa,性状表现为正常或白化病

B.基因组成为AA或Aa,性状表现为正常

C.基因组成为Aa或aa,性状表现为正常或白化病

D.基因组成为AA或aa,性状表现为正常或白化病

8.小强家喂养的一对白羊交配后,产下了一只白羊和两只黑羊,他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对羊的遗传现象进行了推断,其中错误的是(有关基因用E、e表示)

A.白色是显性性状B.母羊的基因组成是EE

C.黑色是隐性性状D.黑羊的基因组成是ee

9.在农作物培育过程中,往往要采用异花传粉的方式得到新品种。某研究员把红色果皮(基因组成为RR)辣椒的花粉人工传粉到黄色果皮(基因组成为rr)辣椒上,则当年得到的辣椒果皮的基因组成和颜色是

A.Rr红色B.RR红色C.rr黄色D.Rr黄色

10.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孙女的概率是

A.50%B.25%C.12.5%D.0

11..科学家将普通辣椒萌发的种子放到宇宙飞船的玻璃窗内,在太空中飞行一个星期后返回地面,种植以后所结的辣椒有的果大而甜,有的果小而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空环境引起辣椒种子遗传物质的变化

B.辣椒种子中的营养发生了改变

C.太空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D.辣椒的变异与太空环境无关

1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高个子和胖子B.黄皮肤和蓝眼睛

C.双眼皮和大眼睛D.有耳垂和无耳垂

13.下列几种变异,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是

A.路边的车前草长的瘦小,而同种车前草在田边生长得却很肥大

B.红花紫茉莉向白花紫茉莉传粉后,长出了粉花茉莉

C.透明金鱼与不透明金鱼杂交,生出了五花鱼后代

D.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的血型为B型,却生下了O型血的子女

14.从地层中挖出来的千年古莲的种子,种在泥塘里仍然萌发,生叶,开花,长出来的还是莲,但花色与现代莲稍有不同,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点

A.适应性;B.多样性C.变异;D.遗传和变异

初一下册生物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期的教学任务主要在七年级《生物学》下册。下面对教材内容作基本分析:

本单元并不是单纯地讲人体生物学,而是在讲述人体的由来、人体结构和生理内容的同时,始终将有关人体的内容放在生物圈或生活环境的背景中,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人体生理或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本单元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是以“生物圈中的人”为主题展开的人类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环境生物学等科学的综合。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本章加大了探究的力度,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活动中,注重培养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技能。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活动中,注重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反思。鼓励学生在完成探究活动后,如果发现结论与其他人不一样,一定要分析原因。本章还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包括讨论、科学探究、观察、演示、评价等。

本章的资料分析是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从教材里“部分食物一般营养成分表”中获得或者从教材的插图中获得。这就说明了获取资料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告诉学生图表、插图、数据等都可以作为资料运用在分析活动中。

本章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读图表和数据的能力,使解读图表及数据的能力的训练贯穿在全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认同食物取自自然环境,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知识的科学态度。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食物、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本章内容包括《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和《空气质量与健康》三节。第一节简要介绍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及各器官主要功能。第二节主要了解外界气体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问题。第三节则是主要明确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密切关系。本章的2个资料分析,提供的资料都比较多,对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通过前面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人从生物圈中获取了食物和氧气。但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气被人体吸收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并被细胞利用呢组织细胞在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是怎样运离细胞的呢这就需要运输这些物质的结构基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材顺理成章地安排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章。同时,也为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作好了教学铺垫。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血液、血管、心脏和输血与血型4节,每节知识相对独立。血液有独特的组成成分和相适应的生理功能。血管和心脏都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这三节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有利于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认识。第四节还特意地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和血型作了介绍。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有关输血和无偿献血等知识,并通过介绍无偿献血,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本章要求学生完成两个分组实验。第一个实验是“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第二个实验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尤其是第二个实验,在实验和观察技能上要求较高。此外,读懂血常规化验单,记录不同状态下的心率,为你的家人量血压以及调查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内容,都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血循环发现史,干细胞研究的进展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虽不在教材正文之中,但都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这些内容都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观念的良好素材,教学中要高度重视。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侧重于从尿液形成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方面安排教学内容。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是从生物圈角度引导认识人体产生的粪尿排入到周围环境中,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强环保意识。本章通过资料分析、数据处理等,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概括以及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解释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章还通过课外阅读资料,给学生渗透关爱他人生命,自愿向某些患者捐献器官的情感教育。还通过引导学生提出当地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建议,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本章的教学内容首先从人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视觉以及耳和听觉,然后才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后介绍激素调节。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神经调节;第二部分是人体通过内分泌系统实现激素调节。本章还通过课外阅读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知道与眼和视觉以及神经系统等有密切关系的医疗技术的新进展。本章还通过“探究活动”、“观察与思考”、“课外实践”、“资料分析”、“实验”等,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分析、推理、概括、综合等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本章还通过练习题、课外阅读资料,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和态度。通过简介我国科学家率先合成牛胰岛素的先进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振兴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其生存和发展一直与自然资源紧紧相依。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还包括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并且后两者的影响更大。本章并不是向学生介绍多少环保知识,而是特别注重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能方面的目标。

全章以三个明确的、系统的学生活动为主线贯穿。

2.请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并确认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对生物真的有影响。这既培养了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安排学生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使学生在认识得到提高的基础上,积极行动起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亲自参加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去。

本章在探究活动的要求上较前六章有了提高:一方面因为有酸雨、废电池对生物产生影响的实验本身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完整的探究实验并实施。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适时地对学生作出科学的、恰当的评价,鼓励其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此外,教师应结合教材给出的当前生态环境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有关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引导并培养学生此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册后编排了第四单元的“单元小结”,目的是协助学生在学习完本单元后清理本单元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整体要求,引导学生加深对有关的基础知识的理解。

四、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和资料分析等活动,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记录和分析探究结果。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测量获取数据,设计表格记录和整理分析数据的技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结合科学发现史、科学家的故事和具体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如是否需要作出假设、如何作出假设、设置重复实验以减小误差、用工具测量的必要性、五点取样法、数学推算法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科学实验的重大意义;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随着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改善,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不断有新的发展和新的观点出现;认同科学是实事求是的;使学生进一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优秀品质;形成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参加环境保护活动;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

五、教学策略:

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分析,探究,实验,比较,归纳等方法。

六、教学实施

⑴继续深入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

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有所创新和提高。

⑶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⑷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教研教改,设计好教案,上好课,写好教学反思。

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⑺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⑻重视探究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⑼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⑽建立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让他们成为同学中的小老师,老师的得力助手。

⑾教学中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科学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展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⒀在教学中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者宜发挥优生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可以采取划分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竞赛,让优生更加出类拔萃,学困生迎头赶上,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水平的目的。因班上缺乏优生,且大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好玩,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者需要下一番苦功,多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交流情感,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们完成由厌学到爱学的思想转变,迎头赶上先进班级。

⒁定期进行阶段考试,及时进行试卷分析和讲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确保教学效果。

⒂正确评价学生。为了给每个学生有一个合理的评价。

一、学情分析:

初中生物内容多而杂,而初中生往往学得快,忘得也快,等到初三复习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对学过的生物知识基本不记得。因此,必须通过复习使学生重新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复习目标。

二、复习措施

在复习中我们的计划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系统复习、夯实基础、开阔视野,加深理解。目标是对考试范围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进行全面复习,以理解和记忆为主;方式一般为阅读和讲授,练习多用自选自编的当堂达标训练习题。这一阶段的复习我们一般先按章节进行系统复习,夯实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进行知识讲解或点拨,帮助学生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找到重点、攻破难点,初步形成知识网络。

第三阶段:重点内容强化训练和应试训练:抓住考点、针对训练、举一反三、理论联系实际,将生物学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有生物学,考前调整。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考试中对各个环节的应试能力、技巧和心理素质。这一阶段大约从5月下旬到中考。其中,最后一般留两周左右进行考前调整。通过控制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的节奏,调整应试状态,力求使学生的应试状态在中考时达到巅峰水平,方式是回扣课本,检查以前的错题,让学生查缺补漏,并做好考前心理辅导,帮学生树立信心。

THE END
1.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九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8.如图所示,物块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依次经过a、b两个点(不计空气阻力),比较物块在a、b两点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在a点时动能大 B.物块在b点时重力势能大 C.物块在a、b两点的重力势能一样大 D.物块在a、b两点的机械能一样大 组卷:5引用:2难度:0.5 解析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https://www.jyeoo.com/sj/1a778ecb-17c2-4558-8017-a9f26d7b4e10
2.中考生物实验专项复习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解析版.docx关于“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 B.先测定实验装置中的初始水温 C.设置重复组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D.食物燃烧时散失的热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5.下列实验选用的材料和目的不一致的是( ) 实验名称实验材料目的 A 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双缩脲试剂验证是否含有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10/6151021053004144.shtm
3.测定某种物质是否含有能量,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确定工业酒精中除了含有大量乙醇外是否含有甲醇、水等物质的测定属于定性分析。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关于“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可以用燃烧的方法 B.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 C.设置重复组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D.食物燃烧时散失的热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点击查看https://www.shangxueba.com/ask/33198223.html
4.2022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卷(考生回忆版)13.下列关于能量与温度之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亘古不化的冰山没有能量 B.温度高的物体其能量一定也高 C.绕地卫星在近地点时的势能最大 D.水被用来做汽车凝剂是因为其比热容大 14.下列诗句所描述的现象与其原理对应正确的有几项?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能量守恒定律 https://gwy.haedu.cn/henangongwuyuan/2022/0718/1178485.html
5.2023年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案(大全12篇)(二、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2.1提出问题 看课本p23中的插图,互相交流,各小组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到各个小组中进行个https://fanwen.chazidian.com/fanwen2798559/
6.的实验装置测定食物中的能量时,发现花生中的能量最高。下列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 B . 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 C . 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 D . 此实验中三种食物的化学反应都是属于化合反应 3. 如图为小明设计的测定花生仁含有能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https://zujuan.21cnjy.com/question/detail/58413878
7.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基础资料野外调查研究是对难以或无法在实验室内进行的生态现象、生态过程的实地考察;实验室研究包括控制实验和实验室分析,控制实验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生物影响的方法;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用各种模型,包括数学模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http://www.lyhdpx.com/Content/Detail/101
8.下列关于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选题】下列关于角膜结构分层正确的说法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本行业特殊的、调节人们( )的要求。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巩膜是眼球外壁的(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每一个行业都要共同遵循( )的宗旨。 查看https://www.shuashuati.com/ti/c4e4b03a2b5b4e9e8c95b58d9f2aa2c9.html?fm=bdbdsbc6ac155f52db2448e40ca7a2530da89
9.儿科护理主管护师:综合要点背记(每日一练)考试题库为尽快做出诊断,医生急查大便,护士正确的做法是() A.患儿无大便时,口服泻剂留取大便 B.标本多次采集,集中送检 C.如标本难以采集,可取隔日大便送检 D.开塞露灌肠取便 E.选取大便黏液脓血部分送检 点击查看答案 75、单项选择题 关于中毒型菌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2~7岁儿童 B.http://www.91exam.org/exam/87-1056/1056039.html
10.燃料燃烧及能源综合测试题与答案D. 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 10、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 A.煤焦油 B.润滑油 C.柴油 D.煤油 11、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12、 今年 5月 12 日是第 11 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2/1225/16/73819181_1061400726.shtml
11.高二生物期考试卷分析不少学生不能全面准确扑获试题信息,不能正确联系和理解相关信息或知识点间的关系,更不能正确利用各种信息或知识,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策略和步骤,造成解题错误。 3、实验探究能力很差 不少学生不能正确把握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操作步骤,更不能对相关实验过程进行正确分析判断和评价完善。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anspnk8.html
12.某同学想测定花生仁和核桃仁中所含的能量,他根据1毫升水每升高1A.实验中热量散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此实验没有必要设置重复组 B.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温度计的下端要接触锥形瓶底部 C.实验测得燃烧后的水温与实际理论数据相等 D.同质量的花生仁中含有的能量少于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https://m.12tiku.com/tiku/919783/20599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