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约4.63亿,每30秒有一人因糖尿病而截肢,在35~64岁的年龄段,每10个人中至少有一个死于糖尿病。
根据IDF2019年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人数为1.16亿。
糖尿病本身不致命,可怕的是并发症。全球糖尿病患者2017年医疗费用7270亿美元,约为当年全部疾病医疗费用的八分之一。
治疗的最大困难在于,让患者控制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本身是反人性的,很难坚持。
药物是刚需。政策可更人性化,以减少患者坚持治疗的阻力,例如提高报销比例,优化复诊延方流程。
昨天(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发布了最新的2019第九版全球糖尿病概览,全球目前20~79岁人群中约4.63亿患有糖尿病,到2045年,预计会达到7亿人。这一年龄段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为1.16亿,患病率为10.9%。
糖尿病日始设于1991年,当时为“世界糖尿病日”,从2007年起,升格为“联合国糖尿病日”。
11月14日也是加拿大科学家班廷的生日,他于1921年发现了胰岛素,使得糖尿病从一个致死病转变为慢性病,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并因此获得了192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
每年的糖尿病日都有一个宣传主题,今年的主题为“防控糖尿病,保护你的家庭”,糖尿病常常存在家族聚集性。
△世界糖尿病日标志
1980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为0.67%,到了2010年升高到11.6%,从下图可以看出糖尿病从传统认知中的“富贵病”走向“大众病”的过程。
△ChanJ.C.,ZhangY.,NingG.(2014Dec).DiabetesinChina:asocietalsolutionforapersonalchallenge.LancetDiabetesEndocrinol.2,969-79
从全球范围看,4.63亿成年糖尿病患者中,79%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快速城市化、不健康的饮食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导致了较高的肥胖率和糖尿病发病率,许多国家没有足够的资源为国民提供预防或医疗。
从增幅看,未来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将是非洲以及中东。
糖尿病不仅不是一种“富贵病”,相反,可能与贫穷关系更为密切。国际上对于中国、荷兰等多个国家的研究证实,饥荒时期出生的婴儿,成年后可能出现糖耐量受损,因而患糖尿病的比例更高。
褪去了“富贵病”的误解,糖尿病成了中低收入国家的“大众病”,并为这些国家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在全球范围内,仅在医疗方面,糖尿病患者一年可以花费7270亿美元(2017年数据),这相当于当年所有疾病医疗费用的八分之一。
糖尿病是人体血液中葡萄糖水平过高而导致的一种慢性疾病。
食物经过肠胃消化后,葡萄糖进入血液,变为血糖。正常情况下,胰岛素能够将血糖输送到细胞,转化为人体需要的能量。
一旦人体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或无法有效使用胰岛素,血糖就会升高,从而致病。
从类型看,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也称青少年糖尿病,病因不明,主要特点为患者体内无法生成足够的胰岛素,需要每天补充胰岛素。2型糖尿病则表现为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主要病因是肥胖和缺乏运动。
根据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CKB)对近50万参与者长达7年的随访,大约72.6%的2型糖尿病可以归因于工业化和全球化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由此带来的不良饮食习惯。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饮食习惯是2型糖尿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血糖升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引发的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神经损伤、糖尿病足(足部溃疡,严重者需要截肢)、口腔疾病等。
其中,心血管和肾脏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更可怕的是,糖尿病实际患病人数远远超过现有统计数据。因为病人患病而不自知,全球几乎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未经确诊。根据IDF的统计,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未确诊糖尿病患者,未确诊比例达56.0%。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贾伟平发表的《2018年我国糖尿病防治进展》,中国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8.6%、35.6%和33.0%。
摄入大量糖盐脂可能并非全都出自人们的自由意志,食品厂商都在想方设法往我们的食物中添加更多的糖和盐,正是他们在“暗中操控”我们的饮食习惯。
《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一书中提到,可口可乐创始人彭伯顿早在研制饮料之初,就把香料与大量的蔗糖相配,在配方中,“每加仑(1加仑≈3.78升)浓缩蔗糖糖浆中配5磅(1磅≈453.59g)蔗糖,彭伯顿之所以毫不吝啬地放那么多糖,是因为他知道糖会让饮料大卖”。
《糖盐脂》一书中同样讲述了卡夫、可口可乐、方便午餐盒、菲多利、雀巢、奥利奥、可沛利等食品公司是如何利用盐、糖、脂肪来诱惑我们的。书中说:“如果你们打算增加销售额,就必须让人们变胖。”
健闻君近日特地去了一趟超市,想看看那些常见的食品饮料中,究竟有多少糖,简要列表如下。
事实上,我们在超市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很多食品饮料,成分中含有白砂糖、葡萄糖等,却并未标注含糖量。
胰岛素的发现,使得糖尿病从致死病转为慢性病。但目前的医学条件下,对糖尿病还没有找到根治的方法。得了糖尿病几乎可以说就会成为一辈子的病友,需要终身服药。
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在于做好预防。通过克制的生活方式来减少体内脂肪,以及定期做糖尿病筛查,控制血糖。
想要改变已有的、满足口腹之欲的生活习惯,需要非常强大的意志力。
一位从事糖尿病管理工作的朋友透露,治疗糖尿病最大的困难在于,让患者控制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本身是反人性的,很难坚持。
作为一种慢性病,糖尿病的危害来得没那么快,在没有并发症、能吃能喝的疾病早期阶段,说服患者去为几十年后可能出现的危险买单,更是难上加难。
通常患者对于治疗方案的依从性都比较差,以及缺乏风险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糖尿病管理机构的经营之难。
超过1个亿的糖尿病患者数字,曾经让创业者兴奋,让投资人沉迷。他们认为,这个巨大的人群都是潜在的糖尿病管理付费用户。
△八点健闻通过applestore的数据查看,2019年内还在更新的糖尿病管理APP仅有7家。
糖尿病管理有“五驾马车”:糖尿病教育、血糖监测、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2014年移动医疗兴起时,各类糖尿病管理APP快速涌现,呈现“百糖大战”格局。
然而,大多数都因为获客艰难、找不到盈利模式而逐渐销声匿迹。
要求每个病人坚持“反人性地”抗糖,几无可能。对大多数需要长期服药的糖尿病人,药物是刚需。
从政府管理角度看,如何在慢病治疗过程中提供多一点点的人性化服务,以减少患者坚持治疗的阻力,更有意义。
今年9月,医保新政颁布,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可报销50%以上,这无疑减少了患者的自费压力。
把支出移到前端,从而降低后期并发症的可能,对糖尿病实施医保报销用药到全额免费用药,是全世界各国正在努力的方向。
医保对于糖尿病门诊报销的全国性覆盖,无疑让这种疾病治疗药物未来的市场规模激增,尤其是2019年新版医保药品目录中的甲类降糖类药物。
我们统计,目前被纳入新版医保药品目录中,中成药目录的降糖类药物有3种:消渴丸、玉泉丸和参芪降糖片。被纳入西药目录的降糖类药物有24种:阿卡波糖、格列齐特、二甲双胍、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等。
为解决这一问题,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在做着各种尝试。
今年8月,国家医保局发布互联网医疗医保支付新政,9月,宁夏银川率先推出落地试点。10月1日起,《银川市医疗保险门诊大病互联网医院管理服务办法(试行)》正式实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线上医保支付、送药上门;复诊的慢性病患者处方药也可快递到家,并且享受医保报销。
银川线上医保支付才开通半月,阿里浙江衢州慢病在线支付平台也上线了。打开支付宝,搜索对应的互联网医院远程问诊,医生开出电子处方,在线完成支付(包含医保),然后可以挑选药店线下取药,或是配送到家。
△慢病管理在线支付流程图
这位糖友名叫八捺,确诊糖尿病时年仅28岁,恰逢妻子怀孕、房贷刚还了一年的人生负压时刻。面对糖尿病的无法治愈,他并不甘心,在坚持了一个理工男基于“假设-计划-验证-分析-结论”的五年抗糖之路后,他最终实现了不打针不吃药、血糖一切正常的喜人成就。
而这五年来,他习惯了精确到克的米饭餐标,午餐120g,晚餐80g。
这是一次个人意志的胜利。
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被天神惩罚,每天都要从山下推巨石到山顶,但每当他把石头推到山顶时,石头又会从山顶滚落。
和糖尿病抗争,就像西西弗斯,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法国作家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话》中说:“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应该设想,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在他离开山顶的每个瞬息,他超越了自己的命运。他比他推的石头更坚强“。
另一位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得更热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