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防治知识

糖尿病的预防应在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领导下,发动社会支持,共同参与糖尿病的预防、治疗、教育、保健计划。以自身保健和社区支持为主要内容,制订、实施和评价各种综合性方案。预防工作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避免糖尿病发病;二级预防是及早检出并有效治疗糖尿病;三级预防是延缓和(或)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提倡合理膳食,经常运动,防止肥胖。对T2DM的预防,关键在于筛查出IGT人群,在IGT阶段进行干预处理,有可能使其保持在IGT或转变为正常糖耐量状态。近年来陆续进行了一些大规模IGT临床干预试验,提示通过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有可能减少或延缓精尿病的发牛,但长期益处与安伞件尚待进一步观察。

1.一级预防是指针对糖尿病易感个体或整个人群进行的非选择预防,主要指通过改变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防止或降低糖尿病发生的一切活动。如适当限制能量摄入、避免肥胖、促进体重正常和鼓励进行较多的体力活动等。该项预防措施的实施一般需要国家、政府及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国策,发动广大医务保健人员和利用大众媒介广泛彻底地进行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有关糖尿病的基础知识,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倾向性疾病,目前已发现20多个候选基因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糖原合成酶基因、β3受体基因及线粒体基因等与2型糖尿病有关联,上述候选基因与2型糖尿病关联的研究为我们在群体中进行发病风险预测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会为我们防治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有关1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有作者建议对伴胰岛细胞抗体阳性和(或)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的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采取免疫(如环孢霉素及6-巯基嘌呤等)和自由基清除剂(如烟酰胺)干预治疗以达到防止或延缓1型糖尿病的目的,目前已处于初期探索和研究阶段,但这标志着预防1型糖尿病新纪元即将到来。

(1)行为干预:包括限制总热量摄入,降低饮食中脂肪(<30%),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含量(<10>5%)或保持体重正常。干预成功越多,向糖尿病的转化率越低。增加体力活动对IGT患者明显有益,如提倡骑自行车或提前一站上下班增加步行距离和少乘电梯等。Eriksson等曾对181例IGT男性前瞻性对照观察6年,结果显示:鼓励进行常规运动组,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0.6%,而非干预组为28.6%,相对危险性为0.37。一般情况下,饮食和运动干预方法常同时进行。芬兰的Tuomilehto等对522例IGT患者随机分为饮食运动干预组(个别指导,减少总脂肪和饱和脂肪的摄入,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和运动量,目的是降低体重)和对照组,平均随访3.2年,4年后干预组的糖尿病累计发病率为11%,对照组为23%,试验期间干预组IGT患者糖尿病的危险性下降58%。国内来自大庆的调查资料显示,饮食加运动可使IGT向2型糖尿病的转化率减少50%。

行为干预方式是基础,安全有效,但其长期实施存在某些缺陷,从而影响了其远期的干预效果。可有如下表现:

说了,但未听见。

听了,但未理解。

理解了,但未接受。

接受了,但未付诸行动。

行动了,但未能长期坚持。

(2)药物干预:由于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实践中患者常难以持之以恒,依从性欠佳,其长期干预的效果有限,故近年来药物干预IGT渐受重视,主要包括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衍生物——胰岛素增敏剂等。药物干预的前提是药物本身无毒性,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保护

3.三级预防

即对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通过各种手段综合治疗以预防或延缓其并发症,主要针对的是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尽可能减少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和发展,需采取全面合理的综合措施。

①积极控制或消除与并发症有关的危险因素:

B.合理使用降血压药物,理想控制血压:高血压常与糖尿病合并存在,并加速糖尿病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理想控制血压可明显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目前临床常用的有6大类一线降血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药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后两种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可作为首选药物。尤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受到广泛重视,其在有效降血压的同时,对糖尿病多种慢性并发症可提供相对更加有效的防治作用。对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争取使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甚至更低,有蛋白尿者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

C.纠正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常合并脂质代谢异常(如高甘油三酯血症、高LDL-胆固醇血症及HDL-胆固醇降低和氧化-LDL及糖化LDL水平增加等),会促进大小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根据不同的高脂血症类型采取不同的药物[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常用的降血脂药物有5大类:胆汁酸隔离剂、烟酸类、纤维酸衍生物和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等]和饮食治疗,促进血脂控制正常。来自国外的多中心协作研究报告: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血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升高HDL,明显降低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率,同时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和肾功能的下降速度,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渗出,延缓其进展,减小其视力的降低和丧失的危险。

D.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患者常因存在胰岛素抵抗及不适当的治疗而致高胰岛素血症,持久的高胰岛素血症可刺激动脉壁平滑肌及内皮细胞增生,增加肝脏VLDL产生,促进动脉壁脂质沉着,损害机体内源性纤溶系统如刺激内皮细胞产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促进血栓形成;长期高胰岛素血症还通过多种机制升高血压及导致体重增加等,上述作用均可加速糖尿病大小血管硬化的发生和进程。因此,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采取适当措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避免高胰岛素血症,有助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目前常用的被临床证实有不同程度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有:双胍类药物、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其他尚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微量元素如三价铬和钒、一些降脂药物如纤维酸衍生物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及β3受体激动药等。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对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亦有益。

E.改善血液流变学:糖尿病患者常由于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功能亢进、红细胞黏附性增强及变形能力降低、凝血功能增强及纤溶系统功能降低导致血液呈现高黏、高聚及高凝状态,促进糖尿病大小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可适当应用西洛他唑(培达)、胰激肽释放酶(怡开)、噻氯匹定、2,5-二羟基苯磺酸(导升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及中药如丹参和川芎等。

F.补充抗氧化剂:糖尿病患者一方面由于体内自由基产生增加,另一方面机体自由基清除系统功能减弱,致自由基在体内堆积,亦一定程度上促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因此可适当补充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等,以减轻体内增加的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

G.其他:糖尿病时,细胞内肌醇含量减少,尤其是神经细胞内肌醇含量减少比较明显,因而参与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根据肌醇耗竭学说,对糖尿病患者适当补充肌醇对防治慢性并发症,尤其是神经病变可能是有益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抑制糖尿病高血糖时活化的三梨醇通路)和氨基胍类化合物(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化终末产物的形成),动物实验和小范围的临床研究已证实其对糖尿病多种慢性并发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有待进一步大范围的临床研究予以评价;动物实验显示特异性蛋白激酶C-β抑制剂(LY333531)可减轻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的发生和发展,抑制血管内膜的增生肥厚,初步的临床研究显示对糖尿病血管和神经病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常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不为患者重视,然而当慢性并发症一旦进展至临床阶段,出现临床表现,其病变常难以逆转,因此加强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监测,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③重视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易感的人群

最近不少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常存在遗传易感性,临床观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与糖尿病病情控制缺乏完全的一致性,临床上有20%~30%的糖尿病患者不论血糖控制好坏,患病多年从不发生严重慢性并发症,而约5%的糖尿病患者在短期内,即使血糖控制良好,却发生严重的慢性并发症,这种现象尤其在糖尿病肾病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如临床发现1型糖尿病最终仅30%~40%发生终末期肾功能不全,且其发病高峰在糖尿病病程的15~20年期间,以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的危险性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亦仅5%~10%的患者因肾病致死,且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家族聚集性。确切的机制不清,一些研究提示可能和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倾向、硫酸肝素蛋白多糖有关酶(如N-脱乙酰酶)的遗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多态性、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及醛糖还原酶活性个体差异等有关。遗传易感因素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的作用似可完全成立,但确切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需进一步阐明,以便为临床预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供有力手段,有利于对上述易感人群进行强化治疗。

④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对高危人群的普查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早期常由于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及人们对糖尿病有关知识的匮乏,以使大部分(1/3~2/3)患者长期处诟哐亲刺幢患笆闭锒希徊糠只颊呱踔烈匝现夭⒎⒅⒍驼铩S斜ǜ2型糖尿病明确诊断时,平均已有3~7年的病程,因此积极开展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普查,早期检出处于高血糖状态的隐性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患者,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显得十分重要。

⑤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有关糖尿病知识教育

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基础知识教育,使其了解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性和并发症的危害性,以积极配合治疗和随访,对糖尿病的病情控制也十分重要。

THE END
1.预防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措施预防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1) 一级预防针对的是广泛人群,旨在控制各类风险因素,有效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亦称作基础预防。 预防与遏制肥胖:肥胖无疑是糖尿病的明确风险。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减轻体重可有效降低糖尿病风险。肥胖者需严格控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富含纤维与维生素的蔬果,以避免能量过剩。 https://m.00308.com/zytl/2024112815490.html
2.糖尿病三级预防是什么39问医生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以及药物治疗。1.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通过减少高热量、高糖食物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来帮助体重管理,以降低血糖水平。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并定期评估效果,确保每日所需营养且不过量。2.饮食控制饮食控制涉及选择低GI(升糖指数)食物以稳定血糖水平,并限制高https://wapask.39.net/question/90079606.html
3.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是什么张人玲医生视频讲解内分泌科疾病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1、控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变胰岛素抵抗的方法是少食多餐、清淡饮食、积极锻炼、控制体重等,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2、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新诊断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没有糖尿病,一年测一次空腹血糖,看血糖高不高,可以及时提醒。如果血糖高、诊断为糖尿病了,应该及早https://m.120ask.com/member/doc/video/287982.html
4.什么是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是未病时预防,二级预防是预防并发症,三级预防是综合控制病情。 1、一级预防是在未患糖尿病的广大人群之中进行预防; 2、二级预防是患糖尿病之后,进行积极的合理控制,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三级预防是指糖尿病患者在中晚期,进行综合控制,使致残和致死率降低; https://www.rwys.com/articlecontent/632
5.糖尿病的三级预防问答频道问题描述:(男,45岁)最近我看到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是什么? 医生回答(1) 袁晓勇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指导意见:糖尿病三级预防主要包括:一级预防是指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严格控制饮食,维持体重,坚持生活习惯,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减少高油、高热量食物摄入,坚持运动训练,可有效预防血糖上升的发生https://m.bohe.cn/ask/mip/104281952.html
6.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措施是什么的相关语音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措施是什么的相关语音,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措施一般包括健康教育、饮食管理、加强锻炼、口服药物和血糖监测。https://www.bugu120.com/article/voicelist/400143.html
7.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是什么?权威问答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是什么? 医生回答: 三级预防糖尿病是针对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三个层次,三级预防主要包括:眼盲、肾衰的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及其它神经病的预防,足病的预防。对动脉硬化性大血管病变等疾病的防治有一定作用。https://www.cndzys.com/ylcore/wenda_detail/2_644716.html
8.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是什么三级预防:针对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糖尿病教育等措施,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糖尿病的预防包括一级、二级和三级预防,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目的。 https://cont.jd.com/content/1459370
9.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指出糖尿病预防目标分为三级 1.一级预防 也称病前预防、初级预防,是指采取各种措施让健康人、高危人群、糖尿病前期人群避免确诊糖尿病,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成年人高危人群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肥胖者,特别是体重指数(BMI)≥25者,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http://www.acondiabetescare.cn/health_cont.aspx?id=560
10.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多维时空)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进食观,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糖尿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生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后天的生活和环境因素。现已知道,热量摄入过多、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是预防糖尿病的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8-0295/2003/09/49.htm
11.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目标:减少糖尿病的残废率和死亡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三个连续的阶段:防止并发症的出现;防止并发症发展到临床可见的器官或组织病变;防止由于器官或组织衰竭导致的残废。 重点: 1. 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的重要性 2. 加强防治知识教育 https://m.haodf.com/zhuanjiaguandian/voice_854909722.htm
12.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内蒙古中医药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糖尿病的发病率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规范化管理、预防并发症是社区卫生工作重要任务.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已列入国家公共卫生工作,政府出资惠民,使百姓受益.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使我们的民族更强大.糖尿病早发现早诊断,规范化长期治疗和治疗措施个体化,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环节.针对血糖异常者做好三级https://m.360qikan.com/nmgzyy/201329/2788225.html
13.科学辟谣糖尿病预防什么是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科学辟谣-糖尿病预防】什么是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发布时间:2022-12-13 11:09 来源:科普中国 1X 00:00:00 / 00:00:00 加载失败( 责任编辑:杨雨实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https://www.cbg.cn/show/5768-2497811.html
14.什么是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在防治过程中,有一定的防控目标和防控策略,三级预防是其中的一种手段。三级预防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具体框架如下: 1、一级预防:在一级预防中,实际上是警示高危人群,即没有糖尿病的人群要注意防范。如有糖尿病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中有患糖尿病的病人,其患糖尿病的风险要比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人https://www.meipian.cn/52agm0e7
15.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是什么糖尿病在防治过程中,有一定的防控目标和防控策略,三级预防是其中的一种手段。三级预防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具体框架如下: 1、一级预防:在一级预防中,实际上是警示高危人群,即没有糖尿病的人群要注意防范。如有糖尿病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中有患糖尿病的病人,其患糖尿病的风险要比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人https://m.cnkang.com/video/article/1D420E8Uxf.html
16.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是什么有问必答问题分析:在临床上,把糖尿病的预防分为三级,也就是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糖尿病病人自身的疾病已有了明确的病因,并且有了明确的判断,要防止出现各种并发症,这是一个三级预防,。因为糖尿病的病史本来就很久,并且有一些小的副作用,所以要进行三级预防,防止出现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从而造成病人的伤残,乃至死亡。https://3g.club.xywy.com/static/2614aw_195653506.htm
17.什么是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包括以下措施: 1.一级预防是指采取措施避免患上糖尿病。这包括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和规律运动。此外,还可以减少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盐等不健康的食物,戒烟限酒以及减少压力等。 2.二级预防是指早期发现并治疗糖尿病。通过定期检查血糖、尿糖和其他相关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糖尿病,从而https://mip.pingguolv.com/article/jnqrjq7.html
18.壹生资讯2 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作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苏磊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提出了2型糖尿病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是在没有糖尿病的人群中,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2)二级预防是在已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预防将来出现并发症; 3)三级预防是糖尿病患者已经出现了并发症,预防将来的残疾或者死亡。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2550c138-043a-4509-96c7-289fb362fc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