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儿童身高标准,可以参考国家卫健委发布的《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以及《7岁~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评价》。
我国每10年会组织一次大范围的调研,作为更新生长发育标准的依据。
近些年,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均有明显的增长,以5岁~5岁6月龄这组为例,男童平均身高比10年前高了1.7cm。
我们摘录了大家最关心的身高数据,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性别、年龄,对照找到自己孩子处在哪个区间。
0~18岁
男童
女童
PS.7~18岁的数据表,滑到最右即可查看。如果想保存,可以在育学园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身高”获取。
确定身高数据在哪个区间,结合下表,就能得出孩子身高的评价。
比如中位数,意味着孩子的同龄人,大多处于这个水平。
和中位数相比,向上或向下偏差1个标准差(1SD)以上,说明比多数同龄人偏高或者偏低一点。
01
3种情况
当心发育迟缓
育学园入驻医生武汉协和医院儿童内分泌科的林鸣医生指出,2岁及以上的儿童,如果出现以下3种情况,则可能存在生长障碍。
1.身高在生长曲线3百分位以下。
3岁以下看儿童保健科,3岁以上可以看儿童内分泌科。
2岁以后,孩子身高增长趋于稳定,每年增长5~8cm,直到青春期:
·2~4岁,每年增长至少5.5cm
·4~6岁,每年增长至少5cm
·6岁~青春期,男孩每年增长至少4cm,女孩每年增长至少4.5cm
3.生长曲线向下偏离越过2条百分位数曲线。
如果孩子的生长曲线出现大幅下降,比如,从高于第25百分位数,降到低于第10百分位数(如下图),也应该咨询医生明确一下原因。
02
3个方法
助力孩子长高
想抓住这个春天,让孩子多长高几厘米,不仅要保证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还要加上正确的运动方法。
1.营养饮食
想长大个,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是必不可少的。
补钙首选是牛奶,如果对乳糖不耐受,可以选择无乳糖牛奶或者酸奶,吃奶酪等奶制品也是补钙的不错选择。
除此之外,鱼虾海鲜类,富含优质蛋白和钙质,也是孩子补钙补蛋白质的优良选择。
下面这些食物含钙量也都超级棒,可以经常换着给娃吃
再附赠大家一个食谱,有空可以给娃做一做~
2.优质睡眠
也就是说,孩子高质量的睡眠,能够保障生长激素的分泌。
如何判断孩子睡眠质量好不好呢?如果孩子总体睡眠时长在一定范围内(如下图),睡醒后精神好、饮食好,生长曲线正常,基本就不用太担心。
3.正确运动
有研究表明,运动以后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加,同时,运动还会锻炼肌肉、骨骼,使之更加健壮[1]。育学园入驻医生擅长儿童大运动发育、生长发育评估和训练的康复师朱传颂医生表示,身高离不开骨骼的生长,而运动能加强骨细胞的血液供应,有利于提高骺软骨的增殖能力。“长骨,就是靠骺软骨不断地产生软骨、钙化、溶解,以达到增长的目的的。”
图源:育学园编辑部拍摄制作
伸展运动,比如跳操、游泳跳操可拉伸脊柱及四肢,促进脊柱生长,增加柔韧度。游泳也是四肢伸展活动的好项目,有助全身骨骼伸展和延长。全身性运动,比如跑步、骑车、篮球、足球这类运动参与肌群多,心血管系统等内脏器官发挥更大功能,增加血液循环,从而改善骨骺营养。
03
关于孩子长高
你可能还想知道
1.孩子晚上10点还不睡觉,会影响长高吗?
有家长担心孩子睡得晚,会不会“错过”生长激素分泌高峰。
所以,入睡晚的孩子,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晚一点而已,保证孩子的深睡眠和高质量的睡眠是更重要的。
2.孩子身高不理想,能打“生长激素”吗?
林鸣医生表示,绝大部分孩子是不用打生长激素的,生长激素是处方药:
首先,生长激素的使用,需要明确的适应症。
比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症,小于胎龄儿,特纳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征,短肠综合征,努南综合征等等。
其次,对于不同的诊断、不同的治疗年龄、骨龄等,最终的疗效也不一样,比如,特纳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相对就没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效果好。
而且,生长激素可能带来头痛、血糖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反应,所以,是否使用生长激素,一定要经过医生评估。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