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父母对于孩子的身高和体重都是会非常关心的,尤其是当自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站在一起的时候,如果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小朋友矮小,家长们就会很担心自己孩子的生长发育会落后其他小朋友,那么究竟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在什么范围内算正常的呢?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最新(图)来了
表1:7岁以下男童身高(长)标准值(cm)
注:表中3岁前为身长,3岁及3岁后为身高
表2:7岁以下女童身高(长)标准值(cm)
表3:7岁以下男童体重标准值(kg)
表4:7岁以下女童体重标准值(kg)
说明:“中位数”,表示处于人群的平均水平;如果在“-1sd~中位数~+1sd”即:中位数上下一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属于“正常范围”,代表了68%的儿童;如果在“(-2sd~-1sd)或者(+1sd~+2sd)”即:中位数上下两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则定义为“偏矮(高)”,代表了27.4%的儿童;如果在“(-3sd~-2sd)或者(+2sd~+3sd)”即:中位数上下三个标准差之内,则定义为“矮(高)”,代表了4.6%的儿童。极少儿童在三个标准差(<-3sd>+3sd)之外(比例小于0.5%)。
儿童身高标准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儿童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温馨提示
儿童的身高体重与孩子饮食营养、睡眠、运动、身体疾病、遗传和性别、生活环境等有关,若是孩子身高体重与标准差异不大,且孩子身体正常,父母不必过于担心。若是身高体重与标准差异很大,父母要及时的带孩子就医查看,切勿自行给孩子服用增高类药物。
儿童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公斤5261)=年龄x2+8(7-16岁)。4102
轻度肥胖1653:超过标准体重20%-30%。
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40%-50%。
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
BMI指数(英文为BodyMass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得出的数字,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
儿童生长发育阶段划分
基础阶段——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4~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孩子长高的基础阶段。
6岁左右补钙,对儿童今后的成长非常重要,此时,人体骨骼处于储备期,骨骼发育日需钙元素量为每日800毫克。
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可能存在偏食、厌食、钙质摄入量严重不足的现象,影响到骨骼中的钙质储备,这将直接导致孩子个头矮小、发育期身高增幅减小。
突增阶段——学龄期
10~16岁是孩子发育期,孩子个头好比雨后春笋,“嗖嗖”地直往上蹿。
研究发现,此阶段孩子每多吸收3万毫克的钙质,身高便可多长1厘米。
冲刺阶段——青春期
男性17~25岁,女性16~23岁,是长高的最后冲刺阶段。
研究发现,此阶段青少年骺软骨还未真正愈合,每年还存在着2~3厘米的长高潜能。
此时,补充足量的钙质,就能充分挖掘他们的长高潜能,让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三大黄金期环环相扣
孩子的三大黄金成长期,好比多米诺骨牌,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这一阶段是下一阶段生长的基础。
发育期的孩子若不能摄入足量钙,势必会影响长高的最后冲刺。因此,在孩子各阶段,都要保证钙的充分摄入,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