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论文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营养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2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引入

3以信息为主体的教学内容的丰富

关键词食品营养学考试改革

一、传统考试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课程考试应当是从记忆、理解和创新三个层面丰富考试内容,既要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传统模式《食品营养学》考核由期末卷面考核、实验考核、考勤组成。其中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就是课程总成绩占100%;实验考核不及格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但实验成绩不占总成绩比例;考勤也不占总成绩比例之中,只是对课堂出勤人数的考核。这种考核模式,考勤不占考试成绩比例,部分学生经常出现旷课、请假现象;实验考核也不占考试成绩比例,学生在实验课上动手能力差,不善于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出勤率低;期末成绩决定课程成绩,学生形成了只要卷面及格就可以的观念,上课出勤率低,课堂学习气氛差,玩手机、看杂志等不良现象,平时没有学习氛围,只有在考试前突击复习时,才会看书、笔记,这很大程度上考核了学生的短时期记忆力并非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出现了“考后全忘记”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晓波,梁小红,刘冬英.《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考试改革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4):734-736.

[2]王金兰,傅国华.高校课程考试制度改革初探[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1):112-114.

近年来,维生素矿物质的功效已被赋予新的内容,称之为“维生素与矿物质的革命”。人们的观念已从原来“有病被动治疗”转变为“无病主动预防”。最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两本手册:《实用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手册》和《实用维生素矿物质安全手册》。单价均为18.00元。

《实用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手册》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剂专题论文;附录: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人体营养生化正常值和推荐的有关书目等内容。《实用维生素矿物质安全手册》包括维生素矿物质的危险度评定和各国营养素补充剂维生素矿物质安全剂量的评定;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毒理学研究;维生素矿物质安全性纵向资料的专题论文;附录:介绍了缩略语对照表、中国美国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维生素矿物质相互作用及影响表和中国营养素补充剂中维生素、矿物质的种类和用量表等内容。

本市工商、食药监部门关于监督检查保健食品的情况

治疗乳腺癌的新药泰索帝?

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是继肺癌后第二大女性的癌症死因,自1990年以来呈上升趋势。在欧美国家乳腺癌主要发生在50岁及以上的女性,也是40~59岁女性的首位癌症死因。

泰索帝?日前在美国被批准用于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欧盟和美国还批准泰索帝?联合阿霉素和环磷酰胺(TAC方案)作为淋巴结阳性的可手术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

1临床医护人员掌握营养学知识的现状

2临床医护人员掌握营养学知识的重要性

3临床医护人员开展营养学知识的继续教育

3.1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医院管理工作者和医护人员往往比较重视医疗设备的改善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但对营养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从事营养专业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医院临床营养科室的营养医师应大力开展宣传工作,让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转变观念,提高他们对临床营养的重要性认识。只有真正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并落实到医院管理者在营养学知识继续教育的决策上,医护人员在学习营养学知识的实际行动上才会有所为。

3.2营养学知识继续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医院业务管理部门在制定每年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时将营养学知识继续教育纳入其中,并从内容、形式、考核、学分登记及验证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医护人员的营养学知识继续教育内容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工作实际需要,结合临床各专业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注意把握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3个基本原则。在学习形式上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如举办短训班和学术讲座,以及参加学术会议、撰写学术论文等方式。在考核形式上,可采取检查营养知识学习笔记、运用营养知识的心得体会汇报,以及从患者及其家属中了解医护人员开展营养指导的情况等方式。

一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2.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案例

教材中花了大量的篇幅详细介绍了食品卫生的定义、食品卫生学发展的历史沿革、食品污染的特点、食品安全性的定义、我国食品安全性管理体系标准等枯燥的理论内容,这些理论知识与生活相去甚远,学生不容易记住,课本中也缺乏案例说明,学生更难理解,不能学以致用,在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时,学生的兴趣不高。

3.教材针对酒店的专业性不强

4.教材中缺乏图片和表格

5.教学手段和方法上的缺陷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相比,素质相对偏低,表现为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式学习,即缺乏学习兴趣。教师照本宣科,枯燥无味的“填鸭式”教学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成绩。所谓“严师出高徒”的教学法,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导致失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营养与食品卫生这门课的教学应该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但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大部分教师还是采取“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一味地讲授,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以教师为中心,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以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顾及学生的不同兴趣和个体上的差异性,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6.课程考核体系不完善

目前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的教学效果评价考核,大多数采用学生闭卷考试的形式,考试的内容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如定义、名词解释、简答题等,却忽视了对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这样一来,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能很好地灵活掌握和运用,这种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已不适应高职院校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培养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

1.立足专业发展需要,优选教学内容

例如,我讲维生素的作用及生理功能时,由一个故事引入正题,讲解有关知识,然后顺水推舟,完成教学任务。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1498年,俄国一支由160人组成的探险队,乘船远航到印度。在旅途中由于长期吃不到蔬菜,致使体内维生素缺乏,从而使很多人牙龈出血,也有很多人患坏血病死亡。等船靠岸了以后,这些症状又莫名其妙的不治而愈。后来有个医生发现,水手们长期在海上航行,很难吃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于是让水手们天天吃些柑橘,奇迹出现了,这些症状很快消失了。柑橘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呢?科学家们从水果和蔬菜中提取出了维生素C,并且证实,坏血病就是维生素C缺乏症。由此可见,维生素虽然不是构成我们机体的主要成分,在我们人体里面存在的量很少,但是维生素对我们人体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学生们这才知道自己原来对维生素的了解太肤浅,而从老师那里学到了更广泛、更有用的知识,自然就想听老师的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如在学完膳食营养核算及编制营养食谱之后,可给学生添加关于如何设计宴会菜单等内容。让学生为同学聚会设计一份菜单,或者为一场婚宴进行菜单设计。通过优选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今后的工作联系起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活学活用,使理论结合到实际当中去,为今后的就业铺垫。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性,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讲授与引导相结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过程式教学法应用到课堂中,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的结论式教学法逐渐转变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研究学习。该教学方法始终把启发诱导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由来的探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注重培养职业能力,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

三总结

TIPS:看看SCI期刊怎么说

改善心血管健康

研究表明:摄入富含类黄酮的食品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类黄酮的心血管保护机制包括:有助健康成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上调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餐后核转录因子的活化,维持血浆抗氧化防御能力,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的风险。此外,类黄酮还能减少血管平滑肌的病理性改变,有助减少血管粥样斑块的形成以及血管内皮增生。2008年,《美国临床营养杂志》刊文显示:长期摄入类黄酮及富含类黄酮的食物,能帮助收缩压下降1.15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0.9毫米汞柱。其中大豆分离蛋白有助降低舒张压达1.99毫米汞柱,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19毫摩/升,绿茶有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23毫摩/升。2010年,《欧洲更年期杂志》刊文指出:来自大豆、葡萄籽、坚果等食物的类黄酮成分可帮助降低血压和血脂,并延缓血糖的升高,同时对改善代谢综合征和减少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都有帮助。类黄酮作用机制包括抗氧化,改善内脏血液运送,阻碍脂肪酸释放及合成,以及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

改善认知能力

类黄酮对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也得到了若干临床研究的支持,特别是在执行功能、工作记忆和其他记忆功能,以及诸如处理速度等方面。类黄酮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包括:减少由神经毒素导致的损伤,抑制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以及调节促进存活的转录因子和基因的表达。因此,类黄酮有助抵御因正常衰老引起的记忆缺失和由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和帕金森病导致的神经退化。2008年,英国《精神药理学杂志》刊登的一项关于摄入类黄酮提取物的研究,101位6085岁的老年人被分成2组,在3个月内,一组每天摄入150毫克类黄酮提取物,另一组服用外观相同的安慰剂,结果服用类黄酮提取物的老年人的空间工作记忆相比对照组得到了改善,且工作记忆质量指数也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该组老年人体内过氧化产物的浓度也低于对照组老年人。2008年,英国《植物疗法研究》杂志刊登了另一项人群研究,42位5065岁的男性分2组,一组摄入含有类黄酮的提取物加维生素C,另一组只摄入维生素C,疗程为5个星期,结果显示,相比只摄入维生素C,摄入含有类黄酮提取物加维生素C的受试者,在空间工作记忆以及即时识别测试中都有更好的表现。

改善眼睛健康

2010年,英国《临床眼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临床研究,79位无明显症状的眼内压过高的患者被分为3组,一组服用越橘等植物的提取物(富含类黄酮),另一组只使用眼药水,第三组使用提取物加眼药水,共24周。结果表明,同时使用植物提取物及眼药水的受试者在4周时眼内压由38.0毫米汞柱下降至27.3毫米汞柱,并在6周及24周时进一步下降至24.2毫米汞柱和23.0毫米汞柱。

降低癌症风险的潜在作用

类黄酮降低癌症风险的潜在作用目前仍处于研究中。一些动物性研究显示:类黄酮可降低化学物诱导的肿瘤数量。类黄酮癌症的抑制机制包括:调节细胞色素P450酶,以预防致癌物活化;并增加某些酶的表达来促进致癌物质排泄等。

(获奖等级:201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研究发展中心;完成人:廖森泰、肖更生、邹宇晓、施英、刘凡、周路山、吴娱明、徐玉娟、刘学铭、吴继军、唐翠明、陈卫东、陈智毅、张友胜、刘子放、罗国庆、罗文英、李升锋、刘军、蔡月仙、潘少茜、龙镜池、姚锡镇)

糖尿病人究竟每天能摄入多少糖分?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见解,将人们划分为两大主要派别――低糖派以及反对低糖派。前者认为,低糖饮食使糖尿病人对药物的依赖更少、血糖更容易控制;而后者认为,糖尿病人完全有权利、也完全可以享受与普通人一样的饮食,不必刻意减少糖分的摄入。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两种观点很可能都是对的。

反对低糖派认为,许多含糖分的食物,同时也是蕴含大量其他营养成分的宝库,比如说水果、蔬菜、豆类和奶制品――水果和蔬菜热量低而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豆类含有大量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奶制品则能够为我们提供充足的钙,有益骨骼健康。这些营养成分对我们的健康都大有裨益,因此,低糖膳食理论的反对者们认为,过于强调减少膳食中的糖分,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不仅如此,反对低糖派还提醒我们,别忘了糖还能提供充足的能量,“这就像汽油对于汽车的意义一样。因此在我看来,那些认为糖是敌人的人,都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尼尔巴纳德如此表示。在其2006年发表于《糖尿病护理》的论文中,他还向我们阐述了这样一个事实:碳水化合物成分高达75%的素食者,胆固醇、血糖水平均较普通膳食的糖尿病患者更低。碳水化合物即指糖类与纤维素的总称。

营养学专家马里恩弗兰兹博士指出:“糖并不是糖尿病人的敌人,因为你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来控制它,而不是被它所控制。你可以很好地与糖共处,只要你的摄入量与身体需要量达到平衡。不过分控制糖分的摄入,对糖尿病人而言往往还意味着更高的生活自由度和满意度。”

事实上也是如此,临床统计数据表明,新诊断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被告知只要适量,他们仍可以吃他们喜欢的食物,将会大大提高他们对降糖药的依从性;而如果告诉一个糖尿病患者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常常会导致他形成自暴自弃的态度,对治疗的依从性不佳。

而低糖派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呢?身患1型糖尿病40多年,现在本身又是糖尿病专家的理查德贝恩斯坦博士是低糖派的代表人物,他曾经写了本书,书名叫《贝恩斯坦博士的降糖法则》,指导人们如何使血糖达标。贝恩斯坦博士力挺低糖膳食理念,他现身说法地告诉人们,得益于低糖膳食,他最终治愈了伴随多年的心脏病、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血糖控制也相当理想。

贝恩斯坦博士及其他低糖派人士认为,控制血糖最首要的做法就是“釜底抽薪”,也就是从饮食上尽可能地减少糖分的摄入,因为它们在体内很快就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迅速升高。

反对者又提出,低糖膳食不容易长期坚持,而且,其引以为傲的较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代表过去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实际上是由于体重减轻导致的,与膳食是否低糖并无直接关系。低糖派随即针锋相对地进行反驳,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系副教授玛丽嘉伦表示:“数据表明,低糖饮食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便体重不减轻,血糖也比普通膳食者控制得更好。”

两派之间的分歧还远不止于此,例如,反对低糖派认为,身体活动需要足够的能量,而极力减少饮食中的糖分也就意味着摄入更多的脂肪,包括不健康的饱和脂肪(动物油脂)等,而这会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低糖派则认为,目前人们对饱和脂肪仍然存在着误解,其实我们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能够升高冠心病等疾病风险,甚至最近有研究表明,饱和脂肪对人体还有一些我们此前所不知道的益处。

目前在学术界,低糖派与反对低糖派之间的论战仍在继续,究其原因,在于低糖饮食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仍然没有定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普通糖尿病人应该怎么办呢?

“很多流行了多年的建议,比如不要暴饮暴食、计算卡路里、少吃油腻食品等等都不是最好的减肥方式。”论文的主要作者、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血管和流行病学教授达里奥什·莫扎法里安博士总结道,“从减肥的角度看,食品是有好坏之分的,即使两种食品的卡路里一样,减肥的效果也大有区别。”

莫扎法里安博士的这番话是有数据支持的。为了方便比较,科学家们对来自真实世界的海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把各种食品对体重的贡献率进行了量化。具体说,志愿者的体重平均每4年增加3.35磅(1磅约等于0.45公斤),不同种类的食品对增重的贡献不一,其中炸薯条最糟糕,贡献了3.4磅,炸薯片为1.7磅,含糖饮料为1磅,红肉为0.95磅,加工肉类为0.93磅,其他土豆类食品为0.5磅,甜食和饭后甜点为0.41磅,精制谷物为0.39磅,其他油炸食品为0.32磅,纯果汁为0.31磅,黄油为0.3磅。

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糖类,以及去除纤维素的精制淀粉最糟糕。研究者认为,这些食品降低了人的基础代谢率,也就是说,常吃简单碳水化合物的人在安静时消耗的能量较少,这显然不利于减肥。粗粮则没有这个问题,常吃粗粮的人基础代谢率不受影响,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也就是说,当二者的卡路里一样的时候,吃粗粮比吃细粮更不容易长胖。

还有一些食品对体重增加的贡献率为负值,说明它们是有利于减肥的好食品。比如蔬菜的贡献率为-0.22磅,粗粮为-0.37磅,水果为-0.49磅,坚果为-0.57磅,酸奶为-0.82磅。

这个榜单中的蔬菜水果和粗粮不会让人惊奇,但酸奶竟然有如此大的减肥功效却着实让人吃惊。事实上,研究者认为,奶制品,无论是纯奶还是低脂奶,都与体重增加无关,这一点和传统的观念正相反。另外,酸奶之所以能减肥,原因可能在于酸奶中含有的细菌能分泌肠道激素,让人产生饱足感,从而降低食欲。

另一种值得注意的食品是坚果。虽然坚果富含脂肪,但主要是植物性脂肪,与动物性脂肪有很大不同。其中,花生酱被证明是一种很好的减肥食品,原因在于人在吃了花生酱后不容易产生饥饿感。

烟酒消费对体重的影响比较复杂。其中,葡萄酒被认为对体重没有影响,但其他酒类消费过量却有可能增加体重。抽烟的人体重往往较轻,但这很可能是因为吸烟使人产生了其他一些疾病,导致体重降低。戒烟的确会让人长胖,志愿者们戒烟后的头4年体重平均增加了5.17磅。但如果坚持下去,再往后就没有多大影响了。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没有比减肥更简单的事情了,只要吃进去的卡路里比消耗掉的卡路里少,肯定就能减肥了,这是一个大家都认同的事实。

B.很多志在减肥的人按照食物的热值制定每天的食谱,可惜依然不成功,原因是卡路里不是唯一的标准。

D.研究者每4年收集一次数据,除了硬性指标外,还对志愿者们的生活习惯进行统计,因此这次关于卡路里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2011年7月23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里,对卡路里的研究最重要的结论就是:卡路里不是决定体重的唯一因素,食品的种类往往能起到更关键的作用。

B.论文的作者、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血管和流行病学教授达里奥什·莫扎法里安博士总结说,从减肥的角度看,两种食品即使卡路里一样,减肥的效果也大有区别。

C.研究者认为,糖类,以及去除纤维素的精制淀粉,这些食品降低了人的基础代谢率,也就是说,常吃简单碳水化合物的人在安静时消耗的能量较少,这显然不利于减肥。

D.科学家们对来自真实世界的海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把各种食品对体重的贡献率进行了量化。发现不同种类的食品对增重的贡献不一,其中炸薯条最糟糕,贡献了3.4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吃粗粮的人基础代谢率会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所以,当二者的卡路里一样的时候,吃粗粮比吃细粮更不容易长胖。

B.酸奶中含有的细菌能分泌肠道激素,让人产生饱足感,从而降低食欲。所以酸奶的减肥功效大得着实让人吃惊。

C.研究者得出了一个和传统观念正相反的结论,就是奶制品都不会使人的体重增加。而且坚果也是一种很好的减肥食品。

关键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实践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职业中毒、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的疾病和死亡谱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卫生服务所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在这样的形式下,我国进行了公共卫生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急需大量应急型、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而当前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型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近年来,我院通过改革专业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等方法对预防医学本科教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旨在培养高素质、实用型,能够适应疾控体系改革需要的新型公共卫生人才。

一、确立新的专业培养目标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一级学科,其与临床医学的最大区别是研究对象。临床医学是个体医学,主要研究个体的疾病诊断、治疗等;而预防医学是群体医学,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既有已发病的病人,也包括健康者、亚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这使得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的研究领域更加广泛,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为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方向主要面向基层,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生除考研升学外,很多会进入基层单位,如二级医院、市、县、区级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健康教育中心、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这些单位对毕业生的科研能力要求不高,但需要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我校对预防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从单纯的卫生防疫技术人员培养转变为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教育和卫生管理并举的复合型综合人才培养。控制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现场处理能力,以适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

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三、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我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为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预防医学具有群体性和公益性的特点,也主要强调实际应用,因此我们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但传统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过于单一,以经典实验为主,如环境卫生学实验,主要为大气和水体环境中有害物质检测;职业卫生学实验,主要为职业环境有害物质检测和人体生物材料检测;营养学实验主要为常见营养素的含量测定。这些实验多年不变,主要为验证性实验,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我校在进行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调整后,对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也进行了改革。对部分实验方法、原理相近的实验课进行了整合,减少验证性实验数量、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提高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从论文选题、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到实验的具体实施、指标测定、数据统计处理、论文撰写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实行毕业论文末位淘汰制。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既提高了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也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THE END
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A》教学大纲五、课程章节目的要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绪论 【总学时】2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含研讨)2学时/实践0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传授:记忆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定义;理解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区别;应用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研究的方法开展相关科研工作。 https://ggwsyglxy.bzmc.edu.cn/2024/0616/c1750a122201/page.htm
2.10.初中《生物》跨学科主题学习按《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22分组设计一周健康食谱,要求涵盖各种营养素,确保营养均衡。学生需考虑家庭成员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制定个性化食谱,并计算热量和营养素摄入量。每组展示并解释其食谱设计的理由和亮点。 5.总结反思: 强调均衡饮食对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醒学生避免偏食和暴饮暴食。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培养健康的https://www.meipian.cn/56m77w3h
3.食谱菜谱推荐食品种类的选择食品的搭配一个家庭是个混合人群, 我国对各种人群分别有各自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但一个家庭不能分别按各自的标准设计食谱, 那么这一由混合人群组成的家庭单位, 每日膳食的营养供给量标准是什么呢. 这要根据营养学的原理、生理参数以及每个家庭的具体组成, 计算出此户的各种营养素平均每人每日的供给量标准。由供给量标准再推算https://yangsheng.120ask.com/article/99410.html
4.食品营养学(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高等学校专业教材)本书是高等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营养学”课程的配套教材。本书共十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食品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学科发展史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第二章到第十章介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人体对热能和营养素的需要、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 的营养与膳食、公共营养、营养与疾病、强化食品、功能性食品与http://edu.chlip.com.cn/blog/book/detailByIsbn/ISBN%20978-7-5184-3186-1
5.一周食谱安排表最营养我是如何每天吃出降的我的超实用食谱计划你好,我叫小明,是一名上班族,平时工作压力很大,但我一直在努力维持一个均衡的饮食习惯。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制定的一周食谱安排表,这个安排是我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喜好以及营养学知识来设计的,每天都能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素,同时也很适合普通人群。 https://www.chuutacua.cn/jiu-ye/436627.html
6.食品营养学优秀教案8篇(全文)教学目的:通过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及基本概念教学,使学生懂得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掌握食品营养学一些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一些生活中的营养误区,从食品营养入手防治慢性病。 教学重点、难点: 食品营养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包括贯穿营养学的参考摄入量等的概念等。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wdtnxxm.html
7.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设计之食谱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 1.1 用餐者基本信息 1.2 大学生营养素及事食物需要特点 1.3 大学生食谱设计原则 第一章第一章 食谱编制食谱编制 2.1 查找用膳者每日需要的总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量; 2.2 计算每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需要量; 2.3 计算每餐主食用量; 2.4 计算每餐副食用量; 2.5 计算全天油脂https://www.mayiwenku.com/p-54726528.html
8.澳大利亚研究生回国就业怎么样?这4类人才最受欢迎饮食保健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应运而生的食品营养类相关专业也受到大家的空前热捧。食品营养学专业包涵食品科学和营养学两大方面,主要是将两者结合,在健康饮食和生活方面会有广泛交叉学科的学习。目前这类专业的相关职业包括:食品采购经理,食谱设计人员,产品科研人https://www.idp.cn/meiguo/zexiaozhidao/123237.html
9.设计食谱教案及教学反思.pptx目的和背景提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通过设计食谱教案,使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高他们的营养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健康饮食习惯通过实践烹饪活动,让学生亲手制作营养均衡的餐品,从而培养他们的健康饮食习惯和自主选择健康食品的能力。传承和弘扬饮食文化通过介绍不同地域、民族的特色食材和烹饪方法,让学生https://m.renrendoc.com/paper/308974672.html
10.《食品营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目录12章 社区营养12.1营养监测12.2营养调查12.3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制定与应用12.4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12.5食谱编制12.6改善社区营养的宏观措施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附录 2 各种活动的能量消耗率附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1994 https://m.douban.com/note/90702814/
11.广东哪些大学有美术学专业2025年更新1.掌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各类人群在正常和特殊条件下的营养需要及营养水平鉴定; 3.掌握食物营养价值的分析,食物资源开发和食品强化的营养设计与鉴定; 4.具有食品中各种污染物、添加剂、天然有毒成分及其他有害物质检测的基本能力; 5.掌握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的https://www.gaokao.cn/gk-mb/31/341-44
12.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食品营养学基础、食品安全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化学、营养配餐与食谱设计、酒店管理、心理与健康。 报名咨询电话:15303257900 13832811994在线Q Q:844284612 学校地址: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珠江路92号;烟台市芝罘区白石路107号http://www.cnsdjxw.com/school_brows.asp?id=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