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健康5.1.3营养食谱的制定方法食物交换份法

第五讲营养食谱的制定方法—食物交换份法同学们,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营养食谱制定方法之一计算法,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食谱制定的另一种方法—食物交换份法。

“食物交换份法”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糖尿病饮食控制方法。

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经济条件、季节、市场供应情况等选择食物,调剂一日三餐。

在保证控制全天总热量,保证充足营养的前提下,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选择食物,使膳食丰富多彩。

按照此法将食物分成六大类,即谷薯类、动物性食物、豆乳类、蔬菜类、水果类(鲜果和干果制品)及纯能量食物。

由于同类食物的营养素含量特点相似,所以产生相同能量的同类食物所含的各类营养素是相近的。

基于这个原理,我们把含有90kcal热量的各类食物都叫作一个交换份。

此法虽然不是十分精确,但简便易行,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快速、简单的安排饮食,配合治疗。

首先我们了解各类食物交换份值第一、谷薯类交换份(每份谷薯类食物大约可提供能量90kcal、蛋白质2g、碳水化合物20g)。

具体食物如图:第二、蔬菜类交换份(每份蔬菜大约可提供能量90kcal、蛋白质5g、碳水化合物17g)。

含糖量1%~3%的每份蔬菜500g,主要包括白菜、菠菜、油菜、韭菜、芹菜、西葫芦、黄瓜、冬瓜、苦瓜、西红柿、茄子、绿豆芽。

含糖量大于4%,每份蔬菜的量如图:第三、水果类交换份(每份水果大约可提供能量90kcal、蛋白质1g、碳水化合物21g)。

第四、动物性食物(肉类)交换份(每份食物大约可提供能量90kcal、蛋白质9g、脂肪6g、碳水化合物2g)。

第五、豆乳类食物交换份(每份豆类大约可提供能量90kcal、蛋白质9g、脂肪4g、碳水化合物4g;每份奶类大约可提供能量90kcal、蛋白质5g、脂肪5g、碳水化合物6g)。

第六、纯能量食物交换份(每份纯能量食物大约可提供能量90kcal、脂肪10g)。

使用食物交换份法的一般步骤是,首先根据自身情况计算每天所需的热量,然后按照所需热量划分每种食物所需要的份数。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计算标准体重,并判别个体体型是正常、肥胖还是消瘦。

第二步: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

第三步:计算全天食品交换份数。

全天食品交换份数=全天所需总热能/90在这里“90”指一个交换份中的食物热量,前面我们已经提到。

第四步:查出各类食品的比例分配。

第五步:根据自己习惯和嗜好选择并交换食物。

学习了具体步骤后,我们通过举例加以理解。

例如,某女,43岁,身高160cm,体重72kg,从事办公室工作。

请用食物交换份法为她配备一天的食谱。

第一步,判断体型。

运用上节课讲解的“个性化服务法”来判断该女性的体型,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按照我国的BMI判断标准,BMI大于28可判断为肥胖,判断该女性属于肥胖。

第二步,计算热能需要,首先我们根据课件图表判断该女性从事的工作属于轻体力劳动者,查询表5-1可知,该女性每日每千克体重热能值应该是20~25kcal,以最高限标准来计算,总热量为1375kcal/d第三步,计算食物交换份。

第五步,从刚才我们所讲的各类食物交换份表中,挑选出适当种类和数量的食物,选择面粉4份即大约100g,大米3份即75g,豆乳类2份(牛奶160ml、豆浆400ml),鱼肉蛋类3份(鸡蛋1个、海参350g、鱼肉75g),蔬菜1份(葱30g、小白菜150g、菠菜250g),油脂1份10g。

第六步,科学搭配原料,并选择适当的烹调方法,合理分配至三餐,组成食谱。

食谱具体内容如图。

第七步,食谱的核算与调整。

经核算,食谱符合预定的配餐目标,食物分量合理,三餐分配科学。

最后,我们再补充交换份法调配多日食谱举例当编制出一日食谱以后,我们可以选择相同重量的同类食物,替换食谱中的原料,并重新搭配和选择烹调方法,搭配出新的食谱。

以上面的步骤六中形成的食谱为例,把上面的食谱经同类等量互换,可以改变食谱方案,我们一起看图中的食谱方案。

但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同类食物可以互换。

如50g大米可以和50g面粉互换,因为都属于谷薯类。

一般不提倡不同类别间的互换,比如不要为了多吃肉而用瘦肉去替换主食,但是对于不同类食物,当营养素结构相似时,也可以互换。

比如我们所推荐的饮食中一般都包含大豆类,如果是某一天没有进食大豆食品,可以从瘦肉类食品中选择替换。

同学们,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够灵活应用食物交换份法,如果身边有糖尿病、高血压、脑梗等特殊人群,希望大家能用此方法帮助周围的这些人做好营养食谱制定,尽量进行饮食治疗,从根本上控制和缓解这类疾病。

THE END
1.养生食谱的制定原则养生食谱的制定原则 营养均衡方面 食物多样化 原则阐述:每天的食谱应涵盖谷类、蔬菜、水果、豆类、肉类、奶类、油脂等多种食物类别。这是因为不同食物类别所含的营养成分各异,多样化的食物能确保人体摄取到详细的营养物质,如谷类提给碳水化合物,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肉类提给专业蛋白质和铁、锌等https://www.vodjk.com/yydt/bjjkyy/240911-12176-710267-1.html
2.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ppt大学课件预览一.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学科概貌与进展 4 1,食物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素之一 2,食物与健康的关系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从预防医学角度 ? 研究食物 ( 饮食 ), 营养与人体健康关 系的学科 5 实际上包含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两门学科 ?营养学 (Nutriology) http://read.cucdc.com/cw/66954/218656.html
3.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人员、民政事务管理人员等。 发展岗位群: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与管理组织、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等从事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照护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4.降管理师25B.一年四季各地都有发生,以秋季多发 C.病程较短,大多数病人在24小时之内恢复,预后良好 D.炒四季豆时不宜过熟 E.四季豆放置时间过长,可能会引变质 12.不属于合理营养基本要求的是 A.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机体需要 B.贮存、加工、烹调方式合理 C.膳食制度合理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554700
5.营养师编制食谱2例2、用食物成分表法编制一名20岁男大学生一天的带量食谱。 (1)查表求出一日需要能量与能量分配: 20岁轻体力劳动成年男性热能供给量为2400kcal。三大产热营养素供能分别为: 碳水化合物:2400×60% =1440kcal 脂肪:2400×28%=672kcal 蛋白质:2400×12%=288kcal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07370_19188165.html
6.食品营养学优秀教案8篇(全文)1、人体所需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 2、各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3、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 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讨论法,启发式教学结合实际生活举例引导教学 教学过程: 本章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共分六步。第一步:请学生回答上堂课提出的问题,讨论实际生活中能量需要的影响因素,能量与健康的关系,从而懂得合理摄入能量的重要性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wdtnxxm.html
7.关于营养餐的论文(精选12篇)美国的大学也普遍开设营养课程, 介绍和学习食品营养标签的内容。营养师对患者进行营养咨询时也会指导患者识别和利用营养标签, 使患者根据标签上的能量及营养成分含量合理选择食品以便制定饮食计划。 加拿大、欧盟、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也都有完善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法规, 以保证本国居民在食品选择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ac3x4zn.html
8.减肥方法运动减肥见效缓慢,但是能够改善胰岛素敏感度,提高静代谢率,可以保持瘦体质,再搭配上合理饮食则是最佳的健康减肥方法,要比单纯控制饮食减肥不知要好多少。 3.行为矫正减肥法 行为矫正方法就是针对肥胖者生活中的一些容易形成肥胖的不良生活习惯,制定行为矫正措施,采取自我监督、外界刺激和行为强化等有效实施方法,从而改变https://baike.sogou.com/v1980947.htm
9.公共营养师理论3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C.咨询者角色向社区居民提供有关公共卫生、营养保健及防治营养疾病方面的咨询服务 D.管理者角色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及居民的需求设计、组织各种促进和维护社区居民营养健康的活动 9.关于“合理膳食的构成和要求”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 A.科学合理的食谱 B.严格的食品卫生制度 http://www.gmjk.com/article-jiankangzixun_jiankangzhishi_gonggongyingyangshi-585.html
10.2013年“三下乡”活动助力幸福新乡,我们建言献策 新乡市社会现状调查研究 1.1调研活动总方案 新乡城市文明调研服务队 ---调研活动总方案 为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广泛内涵,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投身https://www.htu.edu.cn/math/2013/0924/c1386a22890/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