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推荐:最适合中国人的居民膳食指南

每一天都是全新的开始,每一天都会有最好的运气!

--早安!--

民以食为天

随着生活的变好,目前市场上的加工食品越来越多,让人眼花缭乱。

俗话说,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我们常因追求口味而忽略膳食搭配。

每类食品的营养价值配料适不适合自己?它的营养素含量和比例是我们需要的吗?

一起来看看什么是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是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既能满足机体对各项营养素的需要,还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膳食与健康的关系

膳食对于维持人类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供给我们能量,以满足人体生理与体力活动对能量的需要;它是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的原料;

它还能调节生理功能,维持体内物质代谢的动态平衡。

膳食是通过其所含的营养素发挥这些积极作用的。包含在膳食中对人体有益的,由人体消化、吸收并能推动身体功能的这些物质称为营养素。

目前发现,维持人体生命所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共六大类40余种。

营养素在不同膳食中含量不同,也不是所有膳食都对人体有积极作用。

现代膳食中由于种植、运输、加工等环节存在土壤污染、过度使用化肥、违法违规使用添加剂等原因,其中对人体健康不利和有毒、有害成分明显增加。

一、膳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营养性疾病。

营养过剩或比例失调性疾病:畜肉类及油脂摄入过多,热能和脂肪堆积,容易导致肥胖、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乳腺癌、胃癌、结肠癌。

营养缺乏病:蔬菜和水果摄入过少,维生素缺乏,导致坏血病、脚气病、营养性贫血、碘缺乏病等。

长期高盐和低纤维素膳食增加患高血压病概率,长期高脂膳食引起血脂异常,经常食用含反式脂肪酸食物导致心脏损害,长期食用被化学农药、重金属、微生物污染的食物导致恶性肿瘤等。此外,不良的膳食还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感染疾病风险增加。

秉持膳食平衡的理念

膳食平衡是指膳食中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含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膳食中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之间保持平衡。

科学研究表明,65%的淀粉、25%的蛋白质以及10%的脂肪组成的膳食比例就足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和足量的蛋白质。我们日常饮食最好是2/3为淀粉类食物(如谷类食品、面食、土豆、米饭)及水果和蔬菜等,其余1/3为以鸡、鱼、瘦肉或蛋白质为主的蛋白质类食品。

避免过饱尤其是晚餐过饱是膳食平衡中的重要一环。过量的食物既加重胃肠道消化系统负担,又容易造成脂肪堆积。一般来说,七八成饱是比较恰当的进食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人类膳食经过近万年的演变,形成了形形色色的饮食文化和习惯,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2016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于我国居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建立科学的个性化饮食习惯

每个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劳动强度不同,一年四季身体需要不同,每个人的体质也不同(按中医理论,对食物的接纳和需要有一定差异),所以要在指南基础上摸索、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状况的饮食习惯。

尽量避免食用不健康的垃圾食品

许多食物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工艺或过量使用、违法添加添加剂等等因素使食物失去了营养价值,甚至成为有害食品,应尽量避免食用。

油炸食品,此类食品热量高;

罐头类食品,其中的营养素几乎被破坏殆尽;

腌制食品,钠盐含量超标,腌制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亚硝胺;

加工的肉类食品(火腿肠等),这类食物含有亚硝酸盐,有致癌的潜在风险;

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如结肠癌、乳腺癌)的风险;

奶油制品,可导致体重增加,甚至出现血糖和血脂升高;

方便面,属于高盐、高脂、低维生素、低矿物质食物,并含有反式脂肪酸、防腐剂和香精对心血管、肝脏等有在的不利影响;

烧烤类食品,含有强致癌物质3,4-苯并芘;

冷冻甜品,包括冰淇琳、雪糕等,可导致肥胖,降低食欲,刺激胃肠道;

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物,含有亚硝酸盐、香精、高盐分等,可致癌,损害肝脏,导致血压升高和肾脏负担加重。

良好习惯要长期坚持

饮食对健康的影响就像燃料对汽车的影响,既可能即时发生反应,更会是长期习惯的结果。良好的饮食习惯只有长期坚持不懈,才能充分体现其对健康的促进作用。

160知识库

每天一条健康小知识!

熬夜容易变胖

熬夜会让人在晚上的时候食欲大增,控制不住一天饮食的量,此外熬夜还会影响人的代谢能力,让脂肪更加容易堆积。

THE END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豆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送给您的3件健康“法宝”:一般人群的10条膳食纪律,提要阐述中国营养学会百名专家为普通中国居民量身打造的每一条膳食指南的中心内容,进而科学解释详细说明,并附有参考资料补充说明。老幼妇孺青的专属饮食准则,特殊人群不同的生理特点要求膳食因需而定,本部分为老幼妇孺青特定膳食指南,在一般人群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411583/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作者:中国营养学会,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9396455.html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摘要书评试读图书 > 养生/保健 > 养生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自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中国营养学会著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https://item.jd.com/13140935.html
4.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2022年版)首页 文化科普 医院新闻 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2022年版)文化科普 宣教义诊 医院文化 交流合作 科普健教 视频窗口 人物宣传 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2022年版) 发布时间: 2022-05-19 05:57 上一页 知食就是力量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系列宣传 | 及时接种疫苗 保障生命健康 下一页 https://www.ytzyy.cn/yuanwu_detail/1138.html
5.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 机标分类号: R47R151TS2 在线出版日期: 2022-06-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 1(前插1) 食品安全导刊 ISSN:1674-0270 年,卷(期):2022(14) 月卡 - 期刊畅读卡 - ¥68 季卡 - 期刊畅读卡 -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spaqdk202214002
6.膳食指南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 图形版权归中国营养学会所有,如使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仅限用于公益活动传播使用,禁止篡改,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包括但不限于产品销售、产品推广,违者必究。 查看更多+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2022)无元素板 图形版权归中国营养学会所有,如使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仅限用于公益活动https://www.cnsedu.net/tool/toolkit
7.《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年全新修订)为了给居民提供最基本、科学的健康膳食信息,卫生部委托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制订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膳食指南》以先进的科学证据为基础,密切联系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的实际,对各年龄段的居民摄取合理营养,避免由不合理的膳食带来疾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今后10~20年,是中国改善国民营养健康的关键战略时期。希https://www.htu.edu.cn/sxxygh/2012/1130/c6168a68967/page.htm
8.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2022)专题妇幼人群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于2022年6月1日国际儿童节之际,在北京龙熙维景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了最近修订完成的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喂养和膳食指南,并组织专家对相关指南内容进行了解读。 这次发布的指南包括《中国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指南》、《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等三个针对http://www.mcnutri.cn/Dietary/162200201.html
9.《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营养缺乏症如何预防2022年4月26日上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会在京举行。 【平衡膳食八准则——核心推荐】 准则一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核心推荐: ● 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 ●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 ●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 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9388780667.html
10.202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全文).pdf202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全文) 01 膳食指南是健康教育和公共政策的基础性文件,是国家实施《健康中国行 动》(2019-2030 年)和推动《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的一个 重要技术支撑。2022 年 4 月 26 日上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 发布会在京举行。 【平衡膳食八准则——核心推荐】 准则一 食物多样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810/5114021024010310.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