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糖尿病膳食指南:学会血糖更平稳!

1.选用复合糖类:碳水化合物占45-60%,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

2.控制脂肪摄入:脂肪占20-30%,饱和脂肪酸(S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应小于1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提供10%—15%,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mg/d;

3.选用优质蛋白:蛋白质占15-20%,一般情况下蛋白质摄入量需0.8g/(kg·d)有植物蛋白、乳清蛋白等;

4.丰富维生素及矿物质:维生素D3、B1、B2、E、Mg、Zn等;

5.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推荐摄入量为25-30g/d,或10-14g/1000kacl。

图3.运动疗法注意事项(点击可查看大图)

体育运动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增强胰岛素敏感度,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美国饮食协会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达到最大心率50%—70%)的体育运动,为了达到治疗和预防的效果,每周至少运动3天以上,而且不要连续两天以上不进行运动。

对于服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的患者会发生低血糖,参加规律运动的人群需要降低药物的剂量;当血糖水平超过13-14mmol/L或尿中有酮体出现时,需要延缓体育运动,否则会发生血糖浓度增加和潜在的酮症酸中毒。

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过90cm,女性不超过85cm,成年人体重指数(BMI)应该控制在18.5-23.9kg/m2之间。

第二步:全谷物、杂豆类占1/3

图4.主食谷物搭配(点击可查看大图)

从上图可知,女性(按1800kcal算)全天可摄入3-4份全谷物及杂豆类,男性(按2250kcal算)全天可摄入3.7-5份全谷物及杂豆类。

第三步: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从上图可知,蔬菜的升糖指数明显低于水果,建议每日蔬菜摄入量300-500g,深色蔬菜占1/2,其中绿叶菜不少于70g;两餐之间选择低GI的水果为宜。

第四步: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畜肉类包括猪、羊、牛、驴等的肌肉和内脏,脂肪含量较高,饱和脂肪酸较多,平均为15%。猪肉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应适量食用。

每周不超过4个鸡蛋、或每两天1个鸡蛋,不弃蛋黄。研究表明,鸡蛋摄入(每周3-4个)对血清胆固醇水平影响微弱;适量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无关。

限制腌制、烘烤、烟熏、酱卤等加工肉制品的摄入。

熏制食品的熏烟中含有200多种化合物,有些已证明有致癌作用,如环芳烃类和甲醛等,在熏制过程中可污染食品,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

亚硝酸盐不仅是肉品的特效化妆师,还能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肉毒杆菌毒是已知毒蛋白中毒性最强的一种,能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工作,导致缺氧。

第五步: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保证每日300g液态奶或者相当量的奶制品的摄入;

重视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零食可选择少量坚果,每天别超过25g;

甜味剂可选择山梨醇、木糖醇等:

1.山梨醇通过山梨醇脱氢酶氧化成果糖,然后进入果糖-1-磷酸酯途径代谢,代谢与胰岛素无关,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2.木糖醇是糖代谢的中间体,不需要胰岛素帮忙,能直接透过细胞膜为组织提供营养,且能微量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第六步: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成人每日烹调油25-30g,食盐用量不超过6g。

推荐饮用白开水,每天饮用量1500-1700ml;饮料可选淡茶或咖啡。

饮酒后易出现低血糖,乙醇在体内代谢可减少来自糖原异生途径的糖量,还会抑制升糖激素释放;

饮酒还可使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增加,对用胰岛素、降糖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

第七步: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改变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细嚼慢咽。

研究表明细嚼慢咽可助减肥、防癌、保护口腔粘膜,有利于唾液分泌,防止牙龈炎及口腔溃疡、减少食道损伤和食道疾病发生、有利于胃肠的消化和吸收等优点。

控制进餐速度,早晨15~20分钟,中晚餐30分钟,餐次安排视病情而定。

第八步: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注重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遵医用药、监测血糖、足部护理及高低血糖预防和处理等六方面的自我管理。

定期接受营养医师和营养师的个性化专业指导,频率至少每年四次。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J]].中国营养学会官网

[2]蔡东联,糜漫天.营养师必读(第三版)[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3]LouiseBurke著,王启荣主译,临床运动营养学(第4版)[M].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

[4]胡雯,于康,周春凌,医疗膳食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5]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专业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6]江晃荣.恐怖的10大食品添加物[M].方舟文化出版社.2014

[7]杨月欣,李宁.营养功能成分应用指南[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

【链接】

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到食不过量?

定时定量进餐

分餐制

分餐与合餐是相对的,分餐就是用餐器具和食物分开,个人吃个人的。而在我国的家庭中,普遍实行的是合餐制,比如一个家庭的午餐有4样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享用。但是糖尿病患者建议选择分餐制,因为这样对于自己一餐中摄入多少食物多少能量比较容易把控,而且更卫生。

因此,想要减肥的人,不论在家还是在外就餐,都提倡分餐制,根据个人的生理条件和身体活动量,进行标准化配餐和定量分配,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食物交换份,搭配出适宜自己的每日饮食量。

每顿少吃一两口

所以为了减肥,就要坚持做到每顿少吃一两口,对预防能量摄入过多进而引起的超重和肥胖有重要作用。对于容易发胖的人,适当限制进食量,不要完全吃饱,更不能吃撑,最好在感觉还欠几口的时候就放下筷子。

此外,大家还要注意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入,糖尿病患者要学会看食物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了解食物的能量值,少选择高脂肪、高糖的高能量食物。

THE END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豆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送给您的3件健康“法宝”:一般人群的10条膳食纪律,提要阐述中国营养学会百名专家为普通中国居民量身打造的每一条膳食指南的中心内容,进而科学解释详细说明,并附有参考资料补充说明。老幼妇孺青的专属饮食准则,特殊人群不同的生理特点要求膳食因需而定,本部分为老幼妇孺青特定膳食指南,在一般人群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411583/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作者:中国营养学会,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9396455.html
3.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 机标分类号: R47R151TS2 在线出版日期: 2022-06-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 1(前插1) 食品安全导刊 ISSN:1674-0270 年,卷(期):2022(14) 月卡 - 期刊畅读卡 - ¥68 季卡 - 期刊畅读卡 -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spaqdk202214002
4.饮食降国人“膳食宝典”更新时隔6年,被誉为中国人膳食宝典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终于更新了。4月26日上午,中国营养学会正式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杨月欣等专家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梳理新版指南与2016版的区别,以帮助大家了解修改背后的科学依据。变化一 6条核心推荐变8条膳食准则 仔细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1973687376406778&wfr=spider&for=pc
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摘要书评试读图书 > 养生/保健 > 养生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自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中国营养学会著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https://item.jd.com/13140935.html
6.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1.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1)每天的膳食应该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禽肉蛋奶类、大豆坚果等食物。 (2)平均每天需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2. 吃动平衡 (1)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应养成天天运动的好习惯。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006/19/38010081_865190489.shtml
7.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2022年5月20日获悉,中国营养学会近日发布了第五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炼出平衡膳食八条准则,指导中国居民如何科学饮食,保持营养良好、预防慢性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其中提到,吃动平衡,健康体重,提醒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进行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食不过量,保持能量平衡。坚持日常https://www.vbdata.cn/newsDetail/85386dfcd7ee11ecb8fe00163e0cb09b
8.膳食指南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 图形版权归中国营养学会所有,如使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仅限用于公益活动传播使用,禁止篡改,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包括但不限于产品销售、产品推广,违者必究。 查看更多+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2022)无元素板 图形版权归中国营养学会所有,如使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仅限用于公益活动https://www.cnsedu.net/tool/toolkit
9.2023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制定).docx该【2023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制定)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制定)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https://www.taodocs.com/p-935968424.html
10.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准则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准则七 会烹会选,会看标签.pdf 下载文档资源简介 > ■ 当前饮食行为的变化,为实行平衡膳食提出了挑战;保持传统文化,在家吃饭最容易做到平衡膳食。 ■ 经常在外就餐或选购外卖食品的人,油、盐、糖摄入量相对较高,长期高频率下,超重、肥胖发生风险增加。 ■ 学习食物知识,强化预https://www.waitang.com/report/348233.html
11.膳食指南(2022)》——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成就膳食指南是健康教育和公共政策的基础性文件,是国家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撑。 自1989年首次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来,我国已先后于1997年、2007年、2016年进行了三次修订并发布,在不同时期对指导居民通过平衡膳食改变营养健康状况、预防慢性病、增强https://www.cnsoc.org/latesachie/0522202020.html
1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年全新修订)为了给居民提供最基本、科学的健康膳食信息,卫生部委托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制订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膳食指南》以先进的科学证据为基础,密切联系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的实际,对各年龄段的居民摄取合理营养,避免由不合理的膳食带来疾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今后10~20年,是中国改善国民营养健康的关键战略时期。希https://www.htu.edu.cn/sxxygh/2012/1130/c6168a68967/page.htm
13.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2022)专题妇幼人群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于2022年6月1日国际儿童节之际,在北京龙熙维景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了最近修订完成的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喂养和膳食指南,并组织专家对相关指南内容进行了解读。 这次发布的指南包括《中国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指南》、《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等三个针对http://www.mcnutri.cn/Dietary/162200201.html
14.2023全民营养周膳食指南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 》 八准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郑重遴选8条基本准则,做为2岁以上健康人群合理膳食的必须遵循原则,如下表。其中红色字是本次新修订,强调了膳食模式、饮食卫生、三餐规律、饮水和食品选购、烹饪的实践能力。 https://www.meipian.cn/4r83p7p6
1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摄入是否科学,营养状况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通过制定和实施合理的营养政策,科学的调整食物结构,指导和教育人民群众采用平衡膳食,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就能够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目前我们要讲的平衡膳食模式是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定专家委员会根据营养科学原理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所https://www.jianshu.com/p/ebe2755a5b6f
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帮您把好一日三餐营养关膳食指南是根据营养科学原则和当地居民健康需要,结合当地食物生产供应情况及人群生活实践,由政府或权威机构研究并提出的食物选择和身体活动的指导意见。我国于1989年由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并先后于1997年、2007年、2016年进行了三次修订并发布。 https://xdzx.xmjmedu.com/kx/661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