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更是消除心病的“良药”。当你心烦意乱、啥也不想干,为啥不找个喜欢的运动去玩一玩?当你灰心失望、啥都无兴趣,为啥不到阳光下,带着耳机,听着音乐,吹着微风,走一走跑一跑?当你百无聊赖、哪都不愿去,为啥不打开窗户,跟着健身视频舞一舞,能跟个10分钟也许也能酸爽。但是现今有太多的事情能吸引大学生注意了,所以,让大学生们回过神来找到自己喜欢或不那么讨厌的运动并不容易。我想,大学生涯基本的目标,是起码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真的,当你运动到大汗淋漓,不少烦恼就会随之消散。越久坐、越不动、越自我封闭就会越胡思乱想。运动可激发大脑分泌内啡肽,能提高血清素、多巴胺的分泌水平,这能让大学生们在运动后会感到愉悦。而且运动能够调整机体5-羟色胺的水平,帮助大学生维持稳定和积极的情绪状态。身体运动了,心灵也能舒缓。
法宝二,聊天
所谓“不吐不快”。大学生出门在外求学,难免会遇到烦心事,如果老是憋在心里,得不到表达和回应,就会被压抑在内心深处,这时就会感觉心烦、郁闷,而此时能去找知心好友聊聊,发发牢骚,也许瞬间就能把苦闷忧愁化解的烟消云散,就像憋在心里的一口气,吐出来会感觉浑身舒服。
聊天倾诉就像清理情绪垃圾,作为一种心灵发泄行为,某种意义上甚至似乎会释放多巴胺……,而且相互聊天胡侃过程中,也许会打开思维大门,多维度看待问题,而不是总沉浸在个人情绪中。那些看起来很坚强,表面看起来无所谓,不愿和同学聊天,不愿和家人沟通,其实内心恐怕早已碎的千疮百孔!所以,在大学要能够学习去“瞎聊”,要去找朋友,能够听你抱怨,愿意分担苦乐。其实我们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喜欢交朋友、乐于助人,而且大家聚在一起学习,更有机会增加交流互助的机会。大胆去找一个好朋友吧,这是大学时光必备的“福星”。
法宝三,读书
大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可以让自己人格不断完善,心智不断成熟,但学习并非是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学习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得走出舒适圈,去接触新的知识,去思考去记忆去探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努力、不断坚持,但还是会遇到困难、产生烦恼,甚至造成痛苦。显然,沉迷网络可以带来短暂的欢愉,但更是回避、逃离学习的“下策”,甚至遇上网上“陷阱”“馅饼”而害人害己。让自己安静下来,寻求更高的精神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就会有长久内动力克服学习“痛苦”而舟游学海。如何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呢?读书吧。虽然手机上也可以看尽人生百态、世事变迁,但还是希望大学生们去闻闻书香。
总之,在体育多年的一线工作,发现大学生健康知识不足还是比较普遍的,不少大学生离开家庭的怀抱,面对社会冷暖还不太会照顾自己。要明白,身心健康主要靠自己!大学生们可以更多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做调整,聊聊天、看看书、动一动,以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