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的这些知识点,您get到了么?
陕西省营养学会运动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
西安体育学院苟波教授
2022年4月26日上午,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相较于2016版的指南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指南中的一些知识点,您get到了么?
图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
图2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到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在2016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订,可以从表1对比中看看具体都做了哪些修订呢
表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2022版变化
内容
2016版
2022版
知识点
谷薯类
250-400克
杂豆50~150克
薯类50~100克
谷类200-300克
主食适当减量。我国成年人肥胖和超重人群合计达50.7%,防治肥胖重点需要通过适当控制能量摄入。
主食要粗细搭配。
蔬菜
水果
蔬菜300-500克
水果200-350克
畜禽肉
水产品
蛋类
畜禽肉40~75克
水产品40~75克
蛋类40~50克
动物性食物120~200克
每周至少2次水产品
每天一个鸡蛋
肉稍有增加。总体上,中国人吃畜肉较多,建议每周至少吃2次水产品(脂肪含量较低,含必需脂肪酸更多,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需要注意的是:增加了蛋白质的量,主食就要适度减量,以控制摄入的总能量。
注意:每天吃一个鸡蛋(营养价值高,鸡蛋黄的胆固醇含量虽高,但研究认为是外源性,与内源性胆固醇增高无必然联系)。如果吃鸡蛋多,就需要减少其他食物中的能量摄入,保证脂肪摄入不超过每天总热量的30%。
奶及奶制品
大豆坚果
奶及奶制品300克
大豆坚果25~35克
奶及奶制品300~500克
奶及奶制品增加。补充含钙和蛋白质的优秀营养品。每天一袋奶,强壮中国人。
大豆坚果含必需脂肪酸和优质蛋白质,但能量稍高,注意控制摄入量。
油
盐
油25~30克
盐<6克
盐<5克
要更严格的限盐。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居民盐和油摄入量普遍偏高。
食盐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油摄入过多增加肥胖和各种慢性病发生率。
水
每天6-8杯水,可通过尿液颜色判断是否缺水。
普通人减肥时,千万不要通过脱水或控制饮水来自欺欺人。
运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在2016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订,从2016版的“6条核心推荐”改成了“8条膳食准则”,我们在表2中对两版要点进行了对比和说明。
表2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准则2016-2022版变化
(6条核心推荐)
(8条膳食准则)
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物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能量及全部营养素,食物多样化,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合理搭配需要考虑营养素种类全、数量和能量适宜。
建议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超过25种。
民以食为天,但健康不能只管食补,身体适量运动才能促进身体机能和健康。
吃动平衡可维持健康体重,体重管理是慢病预防第一要务。
注意“适量”,目前超量的人相对较多。
“三减三健”行动(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建议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
指南不足之处是没有把限糖做到图中。建议添加糖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注意,是“添加糖”,不是碳水化合物)。推荐要减少含糖饮料。
关于限酒:就目前主流研究认为,饮酒没有所有的安全剂量,从营养学角度讲,也不会推荐酒的摄入量,严格讲,应该提倡“戒酒”,这个需要专家要有足够的勇气。
作息和膳食都要规律。
鼓励足量饮水(我国2/3居民饮水不足)。
会烹:具备营养知识,自行烹饪,更容易做到平衡膳食。(在外就餐容易出现高盐高油高糖等问题)。
会选:目前外卖为“打工干饭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果不会选择食品,就无法做到平衡膳食。
“剁手党”购买成品食物时,如果会看标签(保持期、营养种类、含量、热量等),对于选择健康食品会大有裨益。
分餐使用公筷有利于预防消化道传染病(如幽门螺旋杆菌)。
浪费可耻。但这绝对不是“月半子”多吃的理由。
当然,膳食指南强调了很多原则,在日常吃饭过程中,普通人如何把握这些原则呢?
简单的办法可以按照图3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来选择食品!
图3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
就餐时,可将一个盘子分为4份,主食、蔬菜分别占盘子的1/4强,水果、鱼肉蛋豆类分别占盘子1/4弱。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重和体力活动量适当调整总的食物摄入量。尽量采用公筷,分餐。此外,建议:每天一杯奶,一个鸡蛋,一小包坚果。总体上要注意“限油、限盐、限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