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泰达航母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企业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6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4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493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8号);

《天津市消防条例》(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天津市安全生产条例》(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天津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津安监管急〔2018〕42号);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0);

《企业职工事故伤亡分类》(GB6441-1986);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基本规范》(AQ/T9007-2019);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及考核规范》(AQ/T9008-2012);

《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国家旅游局);

《天津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津政发〔2013〕3号);

《滨海新区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津滨政办发2012-3号);

《天津市电气安全技术管理规定》(天津市人民卫健委【1992】);

《天津市滨海新区旅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津滨政办函【2018】16号);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第79次常务会议);

《泰达控股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2017年);

《泰达控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21年)。

(三)术语和定义

1.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应急指挥: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5.恢复: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6.本预案所称危险源:是指泰达航母所属范围内的设备、设施、道路、人员及其它场所等单元所涉及的危险。

7.本预案所称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危险源内固有的、一旦意外释放或泄漏能够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能量和物质。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泰达航母工作区域范围内因生产操作失误、管理缺失、自然灾害等危险和有害因素可能造成的旅游生产安全事故及其他突发事件,包含火灾、触电、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人员落水、起重伤害、踩踏、恶劣天气、食物中毒、恐怖事件及公共卫生事件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突发事件及生产安全事故时的应急处置工作,未单独制定专项应急预案的其他突发事件及生产安全事故参照本预案执行。

(五)事故分级

泰达航母突发事件的分级,参照天津市滨海新区旅游应急预案及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达控股)应急综合预案的要求参考执行,分为三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对涉外、敏感、可能恶化及可能导致群体性事件,应加强情况报告并提升响应等级。

1.Ⅰ级(重大)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Ⅰ级(重大)突发事件:

(1)造成1人及以上(含本数,下同)死亡(含失踪)事故;

(2)造成3人以上重伤事故;

(3)造成10人以上轻伤事故;

(4)造成10人以上严重食物中毒或1人以上食物中毒死亡事故;

(5)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事故;

(6)较大火灾、爆炸事故。

2.Ⅱ级(较大)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Ⅱ级(较大)突发事件:

(1)造成3人以下(不含本数,下同)重伤事故;

(2)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轻伤事故;

(3)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严重食物中毒事故;

(4)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事故。

3.Ⅲ级(一般)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Ⅲ级(一般)突发事件:

(1)造成3人以下轻伤事故;

(2)造成3人以下严重食物中毒事故;

(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以下的事故。

(六)应急预案体系

1.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综合应急预案是针对泰达航母可能发生的较大旅游生产安全事故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救援方案,主要阐述应急救援的方针、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程序,作为泰达航母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总体指导泰达航母旅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专项应急预案主要针对泰达航母某种特有事故、突发事件或出现其它紧急情况而制定的专项救援预案,是以泰达航母综合应急预案为基础的应急预案。

3.现场处置方案是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以某一具体设施、区域及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是以部门为单位的应急预案。

4.本预案上级预案为《滨海新区旅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及《泰达控股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下级预案由《消防专项应急预案》《人员疏散专项应急预案》《人员落水专项应急预案》《食物中毒专项应急预案》、《恶劣天气专项应急预案》、《反恐专项应急预案》、《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和各项现场处置方案组成,是泰达航母旅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的具体专项救援方案,具体见图(1)。

(七)应急工作原则

泰达航母应急工作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科学施救、依法依规的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以落实不能牺牲人员生命的红线意识为准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原则。在泰达航母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下,发挥各应急小组的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科学施救,依法依规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二、事故风险描述

(一)泰达航母简介

1.泰达航母隶属于泰达控股,是一家致力于旅游项目开发及运营的国有企业。成立于2006年4月,注册资金4.9亿元,公司资产总计7.48亿元(2020年统计),2018年6月12日完成新三板挂牌。

2.泰达航母下设3个所属公司,分别为天津滨航演艺有限公司、天津滨航旅行社有限公司及天津滨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3.泰达航母共有员工175名,设置以下部门:党群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办公室、安全管理部、企业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合同预算部、财务部、策划宣传部、规划建设部、景区服务部、市场拓展部、摄影业务部、物资部、经营部、运营保障部及舰艇运营部。

4.泰达航母是以“基辅”号航空母舰、俄罗斯风情街及航母编队为参观主体的军事主题公园(AAAA级景区)。泰达航母的大型演出包括《航母风暴》、《飞车特技》及《花车巡游》。

5.泰达航母游客游览从检票口进出。开放区域包括:俄罗斯风情街、声呐广场、勋章广场、基辅号航空母舰、353潜艇及133驱逐舰。

6.泰达航母具体位置图见附件一

(二)重大危险源

(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1.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根据泰达航母现场环境、经营内容、使用设备设施,在泰达航母范围内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可能会发生事故的地点及导致发生事故的危险设施、危险物质。具体包含火灾、触电、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人员落水、起重伤害及其他伤害,具体内容见图(2)。

从上图可知,泰达航母在经营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

(1)火灾:泰达航母经营过程中使用的电气设备较多,如各类高低压配电装置、电气设备、家用电器、照明设施、电气线路等,如出现安装不当、绝缘老化、腐蚀潮湿、鼠类啃咬、不正常运行的过负荷、短路、过电压、接地故障、接触不良等情况时,均可能引起电气火灾,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质,均有可能导致火灾事故。

泰达航母经营范围内存在建筑及船舶两类参观主体,均存在发生火灾事故的风险。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在非指定区域吸烟都有可能导致火灾事故。若人员未按规程操作或违反规定在敏感区域使用明火或违反禁烟规定吸烟等可能会导致火灾事故。同时在游客量较大时发生火灾,易衍生踩踏等群体性事件。

(2)触电:机械设备,其相应的电气设备设施及各种配电线路,若设计、安装存在缺陷、设备质量存在问题、绝缘失效、错误接地、无漏电保护或失灵、人员操作失误均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生产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安全防护措施不齐、设备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设备故障、作业环境不良、维护管理不善等情况时,均有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3)高处坠落:无栏杆或斜梯,使用非安全方式攀爬高位场所、栏杆或梯子;安装过程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在高处作业时未系安全绳;游客人数较多时发生拥挤,游客越过护栏,均会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5)物体打击:操作平台防护措施不当、人员操作失误使平台上物体、维修工具坠落,对地面操作人员造成物体打击,游客在高处参观时,高空抛物,均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

(6)车辆伤害:游客在停车场驾驶的车辆,景区内观光车辆,人流、车流未分开设置或车辆驾驶员违章作业,均可能导致车辆伤害事故。

(8)中毒和窒息(化学品泄漏):丙烷属微毒类有单纯性窒息及麻醉作用的气体。人短暂接触1%丙烷,不引起症状;10%以下的浓度,只引起轻度头晕,接触高浓度时可出现麻醉状态、意识丧失,极高浓度时可致窒息。若丙烷气体管理不当,出现泄露的情况时,可能导致中毒和窒息事故。同时在泄露区域存在明火时可能导致爆炸、火灾等衍生事故,且易衍生踩踏等群体性事故。

(9)起重伤害:升降机、电葫芦是辅助生产设备,具有机械工作强度大,元件容易磨损特点。其电气设备工作繁重、控制要求多,比较容易发生故障,且在施工、维修等过程中会使用到吊车等设备,均可能导致起重伤害事故。

(10)人员落水:泰达航母地处渤海湾,东南方向有航母港池,西北方向有“元宝湖”,且在航母港池内经营快艇等水上游艺项目,均可能导致溺水事故。

(11)其他伤害:

①自然灾害:泰达航母地处于渤海湾,如发生风暴潮、暴雨、暴雪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均会对泰达航母造成影响,且存在发生群体性事件的风险。

②拥挤踩踏:泰达航母属于人员密集性场所,节假日(以劳动节及国庆节为主)游客量大幅度增长,部分狭小区域存在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风险。同时航母、133驱逐舰及353潜艇等参观船舶因内部结构复杂,参观量有限,存在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风险。

④治安、反恐事件:泰达航母属于人员密集性场所,存在发生治安及恐怖事件的风险,且存在发生群体性事件的风险。

⑤公共卫生事件:泰达航母属于人员密集性场所,如有传染病疫情等事件,存在发生疫情大面积传染的风险。

2.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旅游景区的突发事件,一般涉及到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轻者会给游客造成一定的轻微受伤,重者会使游客致残及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甚至会出现致使游客集体重伤或死亡的事故,对社会安全稳定会造成较大影响。

(1)如果发生踩踏事故,拥挤区域内工作人员及游客的生命将会受到威胁;

(2)如果发生火灾事故,不仅殃及工作人员安全,还会对大量游客造成危害;

(3)如果发生自然灾害事故,不仅殃及工作人员安全,还会对大量游客造成危害;

(4)如果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涉及就餐人员,严重的可能致多名就餐人员及工作人员食物中毒,甚至死亡;

(5)如果发生人员落水事故,涉及部分工作人员及部分游客,不涉及大量游客的情况;

(6)如果发生治安、反恐类事故,不仅殃及工作人员安全,还会对大量游客造成危害;

(7)如果发生公共卫生事件,不仅涉及工作人员安全,还会对大量游客造成危害,对社会造成恐慌。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组织体系

为了泰达航母各项应急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特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泰达航母各项突发事件的全面处置工作。成员包括:

总指挥:党总支书记、董事长

副总指挥:总经理

副指挥:分管安全领导及其他分管领导

成立各应急小组,成员包括:安全管理部、运营保障部、舰艇运营部、经营部、摄影业务部、景区服务部、物资采购部、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党群办公室、策划宣传部、演艺公司及其他各部门、所属公司的全体人员组成应急队伍。

应急指挥部设在安全值班室(俄罗斯风情街安全值班室),根据具体事故发生地点,可临时变更应急指挥部。

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下面设有现场协调组、事故调查组、信息发布组、安全救护组、物资保障组、疏散引导组、通信联络组、现场控制组八个小组,泰达航母应急组织体系详见见图(3)。

(二)应急组织职责

2.副总指挥负责协助总指挥按照预案和紧急救援的要求进行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总指挥不在时,代行总指挥职责。

3.副指挥负责根据不同旅游生产安全事故会同有关人员制定临时救援计划。副指挥在总指挥及副总指挥均不在时,代行总指挥职责,其中分管安全领导优先指挥,分管运营领导次之,其他分管领导在以上指挥均不在时,代行指挥职责。

4.现场协调组:安全管理部,负责协调各专业部门进行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具体协调各救援小组参加应急救援行动。将事态发展情况及时上报应急指挥,与应急领导小组一起商讨应急救援措施。同时负责向属地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生态城文化旅游局)及泰达控股报送具体信息。各应急指挥均不在时,由现场协调组负责临时指挥现场救援工作。

5.现场控制组:运营保障部、景区服务部(秩序员)、舰艇运营部及演艺公司,负责抢险救灾,对专项事故进行处置,对现场进行警戒,确保游客不会误入危险区域。

6.通讯联络组:安全值班室,负责保障各种通讯线路通畅,充分利用各种通讯工具,确保信息上通下达。负责与现场、指挥等各级人员的联络工作。

7.疏散引导组:经营部、摄影业务部、景区服务部(保洁人员),此小组由经营部统一指挥,负责人员紧急疏散工作。

8.物资保障组:物资采购部、财务部,此小组由物资采购部统一指挥,负责救援物资及资金的供给。

12.应急联络表见附件二。

(三)奖惩与责任

所有员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应急指挥部的命令,必须积极主动,服从指挥,遵守纪律,不得推诿扯皮,对抢救中出现失误的情况或者不服从指挥、推诿扯皮、临阵脱逃的人员要坚决给予严肃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应急组织机构的全体成员,应树立“接到报警就是命令”的观念。

2.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3.在应急组织机构内,当各部门及所属公司负责人出现休假,开会等外出情况时,部门及所属公司的其他人员必须承担起负责人应当承担的责任。

4.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应当勇敢,科学、冷静,不能盲目、蛮干。遇到有毒有害物质或有其它潜在危险时,必须有防范措施或请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工作。

5.对于在抢险救灾过程中,无故不到位或迟到及临阵逃脱者,视情节严重程度将给予相应处罚及行政处分。

6.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不服从命令的,将给予处罚及行政处分。

7.在抢险救灾过程中,表现勇敢、机智、成绩突出人员应给予表扬及奖励。

8.在抢险救灾中,受到伤害的员工,按照工伤条例处理。

四、预警及信息报告

(一)危险源监控

泰达航母定期对固定设备设施、旅游设施、演出特效设备及特种设备等设施进行监测,建立相应的安全检查记录,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通过安全检查和评价,对属于危险化学品使用、特种设备以及作业场所的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安装有可燃性气体浓度监测仪、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准确的掌握危险源的实时情况,防止突发事件发生。

泰达航母属于人员密集型场所,采用了技术控制、人员行为控制和管理控制相结合的监控方式,进行了重点的监控管理。

(二)预警

1.预警启动

(1)外部预警

①外部预警主要包括天气预警、自然灾害预警、外部事故预警及其他预警。

(2)内部预警

⑤各部门及所属公司要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发现各类安全风险及时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定期对各种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预测预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及时报送安全管理部。由安全管理部进行评估分析,报应急领导小组决策。

2.响应准备

(1)接到预警后,各应急小组根据突发事件情况立即组织各自组员,临时指定地点集合,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临时情况说明及培训工作。

(2)物资保障组负责整体物资的准备工作,各应急小组负责临时物资的确认,如有物资不全的情况,立即进行反馈,物资保障组负责解决。

(4)安全救护组负责提前将应急车辆调派至现场附近,作为应急处置使用。

(5)通讯联络组负责提前安排人员测试通讯设备是否畅通,确保应急处置有效。

3.预警解除

(1)外部预警解除根据外部发布信息为准。由安全管理部负责传达预警解除信息,正式解除预警。

(3)内部预警解除根据实际情况,由安全管理部提出,应急指挥决策是否解除,解除须按照事态发展归于良性或彻底解决为原则。

1.信息接收与报告

(3)当泰达航母正在进行应急处置时,现场应急各小组所有现场信息统一向通讯联络组报告,通讯联络组向应急总指挥汇报,总指挥发布应急指令,通讯联络组负责将应急指令向各应急小组传达。

③事故已经造成的伤亡人数;

(5)内部应急联络表见附件二。

2.信息上报

(3)事故可能的影响后果、影响范围、发展趋势等;

(4)事故已经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统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事故单位及报告人和联系方式发生事故单位名称及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

(6)需要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项;

(7)其他需要上报的有关事项。

3.信息传递

①安全管理部对口属地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消防部门、公安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卫生疾控部门;

②运营保障部对口供电部门、燃气部门、自来水公司;

③规划建设部对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④人力资源部对口劳动部门;

⑤办公室对口保险公司、医疗部门;

⑥策划宣传部对口新闻媒体;

(3)外部应急联络表见附件二。

4.信息处置与研判

(1)现场协调组根据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结合响应分级明确的条件,做出是否启动应急预案的判断,随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相应响应级别,同时立即报告应急指挥。

(2)当应急指挥及现场协调组均无法联络,且事故信息已达到响应启动的条件时,应急响应自动启动。

(3)若事态未达到响应启动条件,应急指挥及现场协调组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作出应急响应启动的决策,做好响应准备,实时跟踪事态发展。

(4)响应启动后,应注意跟踪事态发展,科学分析处置需求,及时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过度响应。

五、应急响应

(一)响应分级

根据泰达航母的现有特点,将可能发生的旅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按照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三级。

1.Ⅰ级响应:造成人员死亡,3人以上重伤(含本数,下同),10人以上轻伤,10人以上重度食物中毒或预估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以及发生重大火灾、爆炸、社会治安、公共卫生等群体性突发事件,或此类事故影响到周围单位、公共区域安全的突发事件。

Ⅰ级响应时,由泰达航母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抢救,各应急小组全力做好抢救工作。由泰达航母应急总指挥负责及时组织上报属地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生态城文化旅游局)及泰达控股请求支援。

2.Ⅱ级响应:造成2人以下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轻伤,3人以上、10人以下重度食物中毒或者预估经济损失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以及发生一般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

Ⅱ级响应时,由泰达航母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启动。超出处置能力时,及时升级应急响应级别,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情况启动Ⅰ级响应。

3.Ⅲ级响应:造成3人以下轻伤事故,造成3人以下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造成预估经济损失1万元以下的事故,以及初期处置可以消除的突发事件。

Ⅲ级响应时,由事故发生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先期处置,由现场协调组负责临时指挥处置,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根据专项预案的响应级别进行处置。超出处置能力时,根据情况启动Ⅱ级响应。

4.预警升级或降级

(二)响应程序

1.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发现事故的第一人立即报告通讯联络组及现场协调组,同时进行初期处置,根据不同事故进行不同初期处置措施。

5.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启动应急预案,由通讯联络组负责通知各应急小组赶到现场。当应急预警启动,工作人员及游客在疏散等移动过程中,通过手机、对讲器、人工报传及广播等方式通知其他人员。

7.当事故危险消除、受伤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调查取证完成,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协调组确认,报应急总指挥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由应急总指挥发布终止预案的命令,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应急总指挥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8.应急结束后由泰达航母事故调查组负责全面分析事故原因,总结应急救援工作,形成书面报告,报泰达航母安委会,决议通过后方可报属地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及泰达控股。报告主要包括事故发生事件、地点、波及范围、损失、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发生初步原因及应急救援等具体情况。

11.应急响应程序见图(4)。

(三)应急处置

1.应急处置原则

泰达航母应急处置工作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科学施救、依法依规的原则。

2.应急处置基本措施

(1)火灾现场处置措施

①电气火灾

A.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配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当火场离开关较远需切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落地上造成短路。

B.当电源线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一方面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保持一定间隔距离。

C.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电气设备电压在600V以下)、1211灭火器,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扑救。

D.一般情况发生火灾,先用灭火器将火扑灭,情况严重立即拨打119报警、讲清火险发生的地点、情况、报告人及单位等。

②化学品火灾

A.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B.迅速勘察火情,开展灭火工作。

C.切断火势蔓延途径,若有液体流出时,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拦截漂散流淌的液体或挖沟导流。

D.若火势难以控制时,请求消防队救援,引导消防车辆进入,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开展灭火工作。

E.迅速抢救伤员,及时将受伤人员应送往医院进行抢救,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③爆炸火灾

A.当爆炸事故发生后,现场发现人应立即报告,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

B.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判断是否可能发生再次爆炸,撤离所有工作人员及游客至安全区域。

C.当爆炸引起建筑物发生坍塌,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应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受伤人员。

(2)触电现场处置措施

①切断电源,关闭插座上的开关或拔除插头。局部控制开关不便时,则关闭总开关。切勿试图关闭发生触电事故电器用具的开关。

②若无法关闭开关,可站在绝缘物上,如一叠厚报纸、塑料布、干燥的木板等绝缘物品,用扫帚或木椅等绝缘物品将伤者拨离电源,或用干燥的衣服、手套,把伤者隔离出漏电区域。切勿用手触及伤者,也不可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把伤者拨开,也不要使用潮湿的物件拖动伤者。

③若伤者昏迷、身体遭烧伤或感到不适时,必须拨打120请求支援或立即送伤者到医院急救。

(3)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措施

②若坠落人员处于昏迷状态但呼吸心跳未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抬起伤员下颚,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用节律的(每分钟吹16-20次),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③若伤员心跳已停止,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让伤员仰卧,头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拿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臂上,借助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止骨折),然后松手臂(手不能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的(每分钟60-80次),直到心跳恢复为止。(此行为应有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进行,不可能随意实施)。

④以上施救过程在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结束,工作人员应配合120急救人员进行治疗。

(4)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措施

①发现有人受伤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关闭设备电源,迅速报告,立即对受伤人员开展抢救工作。

②一般性外伤,可以进行简单的止血、消炎、包扎,并将伤者送往医院。如果受伤人员伤势较重,应立即拨打120请求支援。如果发生肢体、头发卷入设备内的生产安全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机器转动,不可使用倒转机器的方法,应拆除机器后取出,无法拆除时拨打119请求支援。

(5)物体打击现场处置措施

①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区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受伤者进行现场急救。

②对于较浅的伤口,可用干净衣物或纱布包扎止血,动脉创伤出血,还应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动脉搏动处用手指压迫或用止血胶管(或布带)在伤口近心端进行绑扎。

③较深创伤大出血,在现场做好应急止血加压包扎,还应密切注视伤员的神志、脉搏、呼吸等体征情况,同时立即拨打120请求支援。

④对怀疑或确认有骨折的人员应询问其自我感觉情况及疼痛部位,对于昏迷者要注意观察其体位有无改变,切勿随意搬动伤员,应先在骨折部位用木板条或竹板片于骨折位置的上、下关节处作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如有骨折断端外露在皮肤外的,用干净的砂布覆盖好伤口,固定好骨折上下关节部位。

(6)车辆伤害现场处置措施

①园区内机动车辆发生故障后,驾驶员应立即停车,防止发生其他事故,并及时对车辆进行检修。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驾驶员立即报告,疏散现场人员。

②受伤人员压在车辆下时,立即搬开车辆,抢救受伤人员。受伤人员肢体骨折,采取伤肢固定措施,有出血采取止血措施,发生重伤、死亡事故,保护好现场。在抢救受伤人员的同时,立即拨打120请求支援。

(7)容器爆炸现场处置措施

②现场工作人员采取紧急措施,紧急停机系统,关闭压力容器所有进气阀门、切断电源,以防事态扩大。

③若发现中毒窒息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伤员撤离到空气清新处,拨打120请求支援。

④应急人员应配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8)中毒和窒息现场处置措施

②将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域。

③应急处理人员应立即止住泄漏,应急救援人员配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进入现场。

④对中毒较重者,立即拨打120请求支援,配合医院妥善处理病人。

⑤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9)起重伤害现场处置措施

③对较轻的受伤人员,视伤情及时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等措施,立即拨打120请求支援。针对一般机械事故要立即组织人员封锁事故现场,做好警示标识,等待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④人员被压在重物下面,立即采取搬开重物或使用起重工具吊起重物等措施,将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进行抢救。

⑤发生触电时,应立即想办法切断起重机机械电源,然后再抢救触电人员。

⑥受伤人员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症状后,必须立即采取人工呼吸及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10)人员落水现场处置措施

①如发现落水人员,发现人员应立即将附近的救生器材(救生圈、救生衣)抛掷给落水者,如没有救生器材,可利用救生物(如木板、可漂浮物体等)。

③利用监控设施对落水人员的位置进行锁定,同时利用其它摄像头搜索是否存在其它落水人员,发现立即报告现场协调组。

④若发生多人落水的情况时,应利用多辆救援船只进行救援。若救援船只有限,应多携带救生器材,抛掷到落水人员处,稳定其位置,再多次往返救援。

⑤落水人员救援上岸后,若出现昏迷时,应迅速清除其脸部及口、鼻内的污泥、杂物,使上呼吸道畅通,设法使落水者张口,并松开落水者的衣服和腰带,并注意保暖,同时立即拨打120请求支援。

⑥当落水者出现昏迷时,使落水者侧身,按正确的急救方法倒出落水者的腹内积水,溺水者俯卧,救护者双手抱住溺水者腹部上提,或将溺水者放于救护者跪撑腿上,同时另一手拍溺水者后背,迅速将水控出对处于昏迷状态的落水者进行不间断的人工呼吸,吹气时,用腮部堵住溺水者鼻孔,每3秒钟吹气一次,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及时处理落水者的伤口,创伤性伤口应及时做止血处理。

(11)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措施

在化学品的使用过程中,常常发生一些意外的破裂,倒洒、泄漏等事故,造成化学品的外漏,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来消除或减少泄漏危害,如果对泄漏控制不住或处理不当,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燃烧、爆炸、中毒等恶性事故。

①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首先要启用应急物资防止扩散、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区。拨打119请求支援,同时控制现场。

②切断泄露位置的所有火源及电源。

③应急人员应对泄漏品(丙烷、汽油、柴油)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性有充分了解,要于高处和上风处进行处理,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应用消防水枪进行掩护。丙烷泄露时应急人员应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加强应急处理个人安全防护,防止处理过程中发生中毒、伤亡事故。

④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切断与之相连的设备、管线,停止作业。如是容器发生泄漏,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疏散,严密监视,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等次生事故。

⑥汽油、柴油发生泄漏时,对于少量的液体泄漏后,可用砂土或其它不燃吸附剂吸附,收集于容器内后进行处理。大量液体泄漏后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可以采用筑堤堵截或引流到安全区域。为降低泄漏物向大气的蒸发,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进行覆盖,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后,抑制其蒸发,而后进行转移处理。

(12)其他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①自然灾害预警

②拥挤踩踏

A.当发生踩踏事故时,应立即报告,按照疏散路线疏导人员离开危险区域,同时拨打110请求支援。

B.对危险区域进行警戒,禁止进入,利用广播等设施通知游客停止进入某一区域。

C.如有人员受伤,立即进行救援处置,同时拨打120请求支援。

D.当有关部门到达现场后,应急领导小组应主动汇报事故现场情况,指挥权上移,积极协助做好疏散抢救工作。

③食物中毒

A.立即阻止食物中毒者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同时立即报告。看护食物中毒者,不得移动任何物品,保护现场。

B.立即对现场进行警戒,同时疏散现场内无关人员。

C.立即引导中毒者催吐,同时将中毒者侧卧,拨打120请求支援。

E.立即留存中毒人员粪便、呕吐物、可疑中毒食物及盛装可疑中毒食物的容器。

(四)应急支援

3.在通讯联络组请求支援后,景区服务部负责指定专人对外部应急支援队伍进行指引,指引到现场。

4.请求外部支援时,应报告以下内容:

(3)事故已经造成的伤亡人数;

(5)其他现场可能涉及的重要情况

5.待外部应急支援到达现场后,指挥权上交,全力配合其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五)响应终止

1.当事故危险消除、受伤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调查取证完成、环境监测指标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协调组确认,报应急总指挥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由应急总指挥发布终止预案的命令,各应急小组撤离现场,应急总指挥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2.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由应急总指挥报上级应急指挥批准后宣布应急结束;

3.发生较大突发事件时,由应急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

4.发生一般突发事件时,由应急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若应急领导小组人员均未在场时,由现场协调组宣布应急结束。

六、信息公开

(一)发布程序

事故调查组根据事故的实际情况起草事故信息,由各应急领导小组审核,最终经应急总指挥批准、签署后,信息发布组负责事故信息的对外发布工作。

(二)发布原则

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不隐瞒、实事求是。

(三)发布要求

1.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结束后,应急领导小组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进展情况、应急救援工作成效及需要澄清的问题等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对值班记录等材料进行汇总、归档、并起草上报材料,按照有关规定向属地上级主管部门和泰达控股报告,并向泰达航母职工通报事故原因、处理结果和避免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

七、后期处置

(一)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结束后,要做好灾后重建、污染物清理与处理等工作,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减少事故损失,尽快恢复秩序。

(二)需要对突发事件进行后期处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营秩序恢复、善后赔偿、奖励和惩处、应急评估。

3.奖励和惩处:安全管理部负责对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作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在旅游生产安全事故的监控、预警、调查、处置过程中,有失职、渎职行为的部门和个人,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其相应的经济、行政乃至法律责任。

4.应急评估和预案的修订

八、保障措施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1.办公室负责建立并更新泰达航母通讯联络表,保证联络方式无误,随时向各部门及所属公司发布。

4.信息保障

(二)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应急物资台账见附件三。

(三)经费保障

应急保障所需经费应列入公司预算中,由安全管理部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安全生产投入计划。主要包括体系建设、日常运行、专家队伍建设、应急预案培训费用、演练费用、应急设备更新维护费用、应急物资购置储备费用、应急抢险队伍服务费用以及应急事件处置准备金等项目,同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各部门及所属公司制定的经费计划及预算中也应包括以上项目。

人力资源部应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为突发事故的善后工作提供基本保障。

(四)应急队伍保障

(五)其他保障

1.景区服务部负责常备用于应急突发事件的警戒带及警戒墩,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在事故现场警戒使用。常备医疗急救用品,在伤员紧急救护时使用。

2.运营保障部及舰艇运营部负责定期对全园区内的消防器材进行保养、维护,定期更换灭火器,保障维护消防设备设施的有效使用,保证消防器材应急使用。

3.办公室负责与医院保持联络,确保绿色通道,快速救援。负责车辆的维护保养及驾驶人员的补充,确保应急车辆的使用。

九、应急预案管理

(一)应急预案培训

3.各部门及所属公司负责各自范围内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及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工作。

(二)应急预案演练

1.演练准备

每次演练都应根据假设的事故制定周密的演练方案,落实演练所需的各种物资、器材及交通车辆、防护器材的准备,并在演练前做一次详细的检查,以确保演练能够顺利进行。

2.演练的范围与频次

公司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专项应急预案结合生产实际做到每半年演练一次,现场处置方案应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管理部负责组织泰达航母综合应急预案及专项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各部门负责组织各自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演练工作,所属公司负责其公司的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全体员工要积极参加演练工作,安全管理部负责做好演练记录存档。

3.演练的组织和内容

综合救援应急演练和专项应急演练由分管安全负责人负责组织,安全管理部负责具体实施。其内容包括:报警、接警、决策、通讯联络、报告程序演练、人员救护演练、消防演练、设备和设施抢修演练、指挥协调能力演练等内容。演练前制定周密的演练计划与程序,检查演练所需的器材、工具,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对参加演练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评估及总结,及时修正及弥补应急预案制定的缺陷。

4.评估和总结

演练结束后,应当对每次演练活动准备、组织、内容、人员、过程、结果、存在的不足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应对演练效果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提出应急预案不足,为应急预案的修订提供侧重点。安全管理部负责修订并完善泰达航母综合应急预案及各专项应急预案,各部门负责修订并完善各自的现场处置方案,所属公司负责修订并完善其公司相应应急预案。

(三)应急预案修订

1.制定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发生重大变化;

2.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

3.安全生产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

4.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

5.在预案演练或者应急救援中发现需要修订预案的重大问题;

THE END
1.法治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应知应会(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法律依据,其内容涉及食品生产、销售、加工等方方面面。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适用范围? 1.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jgwNDA4NQ==&mid=2695144983&idx=2&sn=f17e7ae80dc4eb1b69dd51b96cd648d9&chksm=bb484c6a2688ed1ca0254df984ea7506fa480da7e6bed57ae23abfb637e72e7354311b8b469b&scene=27
2.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第五条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按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提供网络食品交易相关数据和信息。 第六条鼓励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工作。 http://m.hrsab.cn/nd.jsp?id=2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认证法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作出调整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作出相应调整。 第八条医疗机构发现其接收的病人属于食源性疾病病人、食物中毒病人,或者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人、疑似食物中毒病人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http://www.ckaq.cn/article-96-1.html
4.宁东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鼓励社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普及工作,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食品安全https://www.ndkjcx.com/detail.thtml?id=9486
5.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2012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为规范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卫生部于2011年11月29日印发了《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卫监督发〔2011〕86号),规定自201https://www.360doc.cn/article/79930059_1131683615.html
6.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内容摘要: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刘晓冬郑州铁路卫生监督所,郑州450052摘要: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仍存在着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监管权分配不合理https://www.360docs.net/doc/920ebf76f242336c1eb95e29.html
7.13.三级安全教育厂级教育内容2、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3、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5、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6、本车间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7、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8、有关事故案例;9、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2/0411/23/78818870_10260722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