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预案(通用12篇)

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预案(通用12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后果,常常需要预先准备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预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院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事件及其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通知》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

确保一旦发生食源性疾病事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处理。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应急专业组

(三)职能与工作

1、应急领导小组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领导和协调下,组织落实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确保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到实处。

2、应急专业组职责

(1)负责重大食源性疾病事件抢救、会诊、病例讨论。进行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对病人和可疑食品样品进行采集、实验室检验查找致病原因及提出疫情控制措施、划定中毒场所区域并指导消毒;

(2)负责我院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信息的统计、分析、上报;(3)负责组织开展应急工作培训、应急演练及物资准备;

三、食源性疾病诊断标准

食源性疾病诊断标准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实验室诊断是为了确定中毒的病因而进行的。

(二)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三)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四)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五)食源性疾病的确定应尽可能有实验室诊断资料,由于采样不及时或已用药或其他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源性疾病。

四、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

(一)报告范围及内容

接到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后,应在初步核实情况后立即向医院总值班医务科及防保科报告。信息报告按照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分首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二)报告方式和时限

五、现场调查处置

(一)现场调查处置程序

2、开启检验快速通道对采集样品进行检验,由于技术原因需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其他检验机构协助检验的,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直接提交采集的样品进行检验。情况特殊需延长出具检验报告时限的,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现场调查处置工作内容

1、流行病学调查(主管医师配合防保科)

(1)了解72小时的食谱,特别是共同饮食食谱,有无续发病例,对与中毒病人有共同饮食史而未发病的人,人群中有对照意义的健康人同样也要做好个案调查。

(3)调查内容一般应由患者自述,病重或无力表达者,可由其监护人代述。

2、样本采集与送检

(1)采集中毒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洗胃液、中毒病人发病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选择发病者中未用药或较晚用药的病人采集肛拭样品。无冷藏条件的,于采样后立即送达化验室,化验室在检样送达后必须立即进行化验。所采集的样品我院因技术原因不能检测的,检验科做好标本收集、保存待上级部门检测

(2)对疑似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应尽可能进行现场快速检测或上报上级部门检测。

六、奖惩与后勤

1、奖励

在处置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中信息准确、预警及时、预案周密、处置有力、措施得当、成绩显著的科室和个人,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2、责任追究

对在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置过程中,有玩忽职守、麻痹大意、隐瞒实情、措施不当、工作不力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应急专业组成员在通知后无故未按时参与救治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3、后勤

对所有参加食源性疾病事故处理的工作人员,按规定给予补助。

为深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不断提升学校公共卫生工作的水平,进一步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学校应对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确保我校食物中毒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控制处理,保障我校全体师生生命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条例》和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学校制订食物中毒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所称食源性疾患是指因进食食品引起的疾患。)

本预案所称食物中毒突发事件,是指因进食食品而引起的、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校园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重大安全事件。学校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应当遵循以下程序应对处理。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事务、食源性疾患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名单

成员:各班班主任

1.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和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负责总体的协调,组织、指挥、做出相应的工作安排;

(4)根据调查处置资源的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5)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2.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和有关教师应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时救治。

(6)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教育主管领导同意,未经同意,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导致不良后果发生。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事件应急处置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

(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的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或协助。

二、监测与报告

(一)开展食品卫生监督与检测。后勤部门有检测学校食品卫生的职责,一经发现食物中毒事件或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突发事件苗头,应当立即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应向学校领导汇报。

(四)突发事件向外发布情况,需要经校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同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发布,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缓报、谎报食物中毒突发事件或食源性疾患。

三、应急调查与救治

(一)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二)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置的同时,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病人送向就近医院救治,并造册登记。

(三)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应立即保护现场,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四)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后,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临时停课、放学、疏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应急措施。

(五)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应及时与食物中毒学生的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在适当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处理结果,或者联系家长进行救治。

四、应急控制措施

(一)食物中毒事故现场处置

1.对中毒者采取紧急处理

(1)停止使用可疑中毒食品;

(2)采取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标本,以备检验;

(3)学校要安排好必要的车辆,以备运送患病学生至医院及时救治,以免延误救治时机。组织卫生医疗机构对中毒人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治;

(4)及时将病人送医院进行治疗:学校应安排教师及时将患病学生送到就近医院,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患者,做好登记工作,并及时通知家长;

2.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

(2)为控制和防止食物中毒事故或食源性疾患继续扩散,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收回已出售的有证据证明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

(3)协助和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取样。

3.及时报告。

(1)条件:有5人(含5人)以上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症状。

(3)内容:

④目前状况、事情的经过和紧急处理措施。

⑤报告事件和报告人。

4.学校应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做好随访工作,继续排摸调查,安排专人做好家长的解释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书面报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直至所有患病学生全部康复到校上课。

5.控制事态: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各项控制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包括教学秩序和下一餐用餐等)。

(二)后期处置措施

1.原因调查与分析

(1)配合调查: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2)分析原因,根据现场调查和技术鉴定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事故原因,吸取教训。

2.情况汇报

3.善后处理

(1)必要时报告公安、工商等部门。涉及人为破坏或投毒时,应报告公安部门及时立案侦查,以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责任追究,实施奖惩:在师生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报告和处置过程中,根据现场调查掌握的证据,对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置过程中疏于管理或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迟报、瞒报、漏报重要情况的有关责任人,报请教育局给予通报批评或相应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参加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尽快找出事故原因,并对中毒事件进行总结,及时反馈给教育主管部门。

(4)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另一方面积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尽量把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4.吸取教训,完善制度

认真总结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完善制度,杜绝类似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高对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处置水平,积极探索稳妥、快速、高效地做好学校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新途径。

为了保障全体师生健康地学习与生活,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学校后勤工作的管理和规范,防范饭堂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切实有效地降低和控制中毒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与影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有关部门要求、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突发事件的范围:

学校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

二、应急小组成员:

学校成立应急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总务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政教处、食堂管理人员和医务室工作人员组成。

三、前期工作:

1、严把食品进货关。学校食品采购要严格把关,确保所采购的食品符合有关规定,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卫生安全关。

2、严把食堂关。对存放的原料进行检查,发现变质原料及时处理,坚决杜绝变质的原料流入餐桌。

3、严把餐具消毒关。学校食堂对餐具按规定进行严格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生,防止出现因交叉感染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

四、突发性事件的处置:

1、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立即向领导报告,并积极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抢救工作和妥善安置中毒病人,同时,保护中毒现场,及时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现场调查处理。

2、保护现场、保留样品

发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为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依据。对发现食物中毒症状的师生,做好登记工作,共同分析判断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根据中毒原因,作出现场消毒预防措施。

3、如实反映情况

根据查明的事故原因,向学校领导递交书面事故分析报告,对发生的事故做到“三不放过”。对所有饮食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引以为戒,并对造成中毒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领导责任。根据调查结果,如故意破坏造成中毒事故,将当事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如因工作疏忽造成中毒事故,对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

4、对中毒食物的处理

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品立即停止食用。在卫生部门已查明情况,确定了食物中毒,既可对引起中毒的食物进行处理。

为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学校应对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特制定本预案。

学校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应当遵循以下程序应对处理。

1、停止供餐:立即停止学校食堂或小卖部供应的食品。

2、及时报告。

3、启动应急处理程序

(1)及时将患病师生送到就近医院,协助卫生机构救治患者。

(2)做好排摸调查工作,收集信息。

(4)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做好随访工作,继续排摸调查,安排专人做好家长解释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书面报告教育局,直至所有患病师生全部康复到校上课。

4、保护现场:保留造成或导致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5、配合调查: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6、控制事态: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包括教学秩序和下一餐用餐等)。

7、保险介入:同时通知保险机构介入。

8、必要时报告公安、工商等部门。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联防联控做好学校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浙江省关于《浙江省“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规定,预防学校食物中毒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处理小组

组员:生活指导师、各班班主任

二、事故的判断

三、应急流程

送诊——保护——报告——检查

报告:领导小组负责将事故真实情况向上报告,应报告的单位有县教育局、县疾控中心、县公安局。组织人员协助专业人员进行各项工作,并进行问卷调查、写好调查报告。班主任进行认真的学生人数调查后,及时通知中毒学生家长到校协助抢救和调查。具体负责人为xxx、xxx。

检查:立即提取24小时的留样并进行检查。同时在事故原因未完全调查清楚前,就初步判断中毒的面积和影响,对没有中毒现象的学生进行认真的'检查和观察,预防中毒后果的恶化。绝不能遗漏一个学生,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护稳定,消除不良影响。

四、其他事宜

1、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封锁食堂,所有外来人员和闲杂人员进入,认真登记以备调查。

2、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故,应把抢救学生放在首位。

3、事故发生后,不提倡自己做无根据的判断和非专业的抢救。

医警:

学校:

为了保障全体师生健康地学习与生活,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学校后勤工作的管理和规范,防范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切实有效地降低和控制中毒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与影响,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和有关部门要求、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在全校范围内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时时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班主任发现本班学生就餐后有类似食物中毒可疑病情后,及时报告卫生院,由卫生院医生初步检查确定,做出以下措施:

(1)观察病情,对症处理。

(2)如确定食物中毒,做好以下工作:

1、初步诊断、治疗、护理患病的师生。

2、立即报告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校进行紧急排除,通知有疑似中毒现象的学生紧急集中校医室进行临时处理,如中毒学生较多,情况紧急,可打120进行送院急救,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抢救措施。

3、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学校主管领导立即指挥抢救工作,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抢救。向教育局主管部门报告,指挥以下部门工作:

(1)责令食品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3)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

(4)班主任负责协助校医护理患病学生,如发现人数较多,治疗护理在班级进行。对已确定重病师生负责转送医院治疗。

(5)学生处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负责家长的疏导工作;向新闻部门解释工作;协助学校领导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6)卫生室要深入各班级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

(7)后勤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抢救机动车、药品、消毒用品到位,保障抢救中心必须品的供应。

(8)食堂负责人要协助卫生部门作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做好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减少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切实承担起教育、管理和保护学生的职责。学校本着为师生的身体健康目的出发,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管理,即适应对学生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食物中毒预防应急小组

二、对中毒者采取紧急处理

1、停止食用中毒食品;

2、采取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标本,以备检验;

3、组织校医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4、及时将病人送医院进行治疗,包括急救(催吐、洗胃、洗肠)、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

5、对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6、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由上级领导亲临指导善后工作。

三、食物中毒的报告和紧急报告

1.及时逐级报告

2.保护现场、保留样品

发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带给可靠的状况。

3.如实反映状况

4.对中毒食物的处理

在查明状况之前对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在卫生部门查明状况,确定了食物中毒,既可对于引起中毒的食物及时进行清除。

四、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1、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及用具,并进行清洗消毒;

2、对微生物性食物中毒,要彻底清洁、消毒接触过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用具以及贮存食品的冰箱、设备,加工人员的手也要进行消毒处理;

3、对化学性食物中毒,要用热碱水彻底清洁接触中毒食品或可能接触过的容器、餐具、用具等,并对剩余的可疑食物彻底清理,杜绝中毒隐患。

五、防范措施

1、食物中毒报告

学校的食堂要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食品卫生以及关于《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的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

广泛深入的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主题班会、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各种形式,学传普及有关的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3、前期工作

(1)、食品原料进货关。学校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关,定点采购,确保所采购的原料贴合有关的规定,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卫生关。

(2)、严把食堂仓库关。学校食堂仓库的钥匙由专人保管,职责落实到人,库房门口有明显标记,规定非食堂工作人员不的进入食堂库房。定期对库房里的原料进行检查,发现变质原料,及时处理,坚决杜绝变质的原料流入餐桌。

(3)、把餐具消毒关。学校食堂对餐具按规定进行严格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生,防止出现因交叉感染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

(4)、对每餐的饭菜要做好留样,取每餐的饭菜250克密封好在冷藏箱内保存48小时。

A、食堂应对食品加强卫生管理,个性是肉类、鱼类和奶类等动物性食品,要防止再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污染。食堂人员要重视个人卫生,定期按规定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不适宜从是食堂工作的病患者或带病者及时调换工作。

B、控制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生长繁殖措施,主要是低温保藏。按照食品低温保藏的卫生要求贮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C、杀灭病原菌。杀灭病原菌的措施主要是高温灭菌,当肉类食品深部温度达80度时,经12分钟可彻底杀死沙门氏菌。各餐的熟食品和剩饭,在销售或使用前务必充分加热。

六、突发性事件的处置

1、在食品加工、供应过程中或用餐时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可疑或有变质可疑时,经确认后,立即撤收处理该批全部食品。

2、在全校范围内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时时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班主任发现可疑病情后(食用某一食品后,两人以上出现同一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及时报告救治,由初步检查确定,采取以下措施:

(1)观察病情,对症处理。

(2)如确定食物中毒,做好以下工作:

a对患病的师生进行初步诊断、治疗、护理。

b立即报告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抢救措施。

d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1)责令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4)班主任负责协助护理患病学生,如发现人数较多,治疗护理在班级进行。中毒师生病情较重、人数较多时,应立即送双林人民医院抢救或向120求援。

(5)德育处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负责家长的疏导工作;学校落实专人理解新闻部门采访、应对社会质询;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6)年段要深入各班级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

(7)总务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抢救机动车、药品、消毒用品到位,保障抢救中心务必品的供应。

(8)食堂负责人要协助卫生部门作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带给有关材料和样品。

根据查明的事故原因,向上级领导和卫生部门递交书面事故分析报告,对发生的事故做到“三不放过”,对所有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引以为戒,并对造成中毒的职责人、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其职责。如故意破坏造成中毒事故,将当事人交司法机关处理,如因工作疏忽造成中毒事故,对当事人进行扣发工资、辞退或进行行政处分的处理。

食品卫生工作是学校安全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我校全体师生食品卫生的安全,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稳定,特制定我校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1、组织机构。

2、预防措施。

为了确保全校师生的食品卫生安全,学校必须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学习、宣传、教育,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和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要求。

(1)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教育、宣传,坚持上好健康教育课,定期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安全知识教育。

(2)教育学生讲卫生,勤洗手、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学校食堂、小卖部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健康证,定期体检,无法定传染性疾病,持证上岗。

(3)教育学生坚持饭前便后洗手,坚持每天早晚刷牙。

(4)每天坚持“两扫一拣”,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不留卫生死角。学校公共场所、食堂等坚持定期消毒,作好记载。

(5)食堂采购食品必须在取得合法经营权的、手续齐全的正规经销摊点定点采购。采购的蔬菜要新鲜,要用清水多次冲洗清除残留农药。不得加工变质腐烂的蔬菜,不得加工凉拌菜。每天坚持试尝、留样制度,并作好详细、准确的记录。

(6)严禁他人随意进出食堂,要有进出、检查记录,生熟食品存放要分开,熟食配餐间由专人负责。

(7)从业人员加工食品时,必须穿戴清洁卫生的工作衣帽。不留长指甲,不留长发,不吸烟,要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8)定型包装食品必须有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不得采购变质、过期和不干净的食品。

(9)严禁采购和加工霉烂变质、污染,未经检疫的食物,未经化验鉴定许可的野生动植物和病死的家禽、家畜不得食用。

(10)制作食品应当烧熟煮透。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加工生熟食物的刀、菜板应当分开,并有明显标识,剩余食品应冷藏保鲜,食用前仔细检查并充分加热。

(11)食品储藏柜应当保持干燥、阴凉、通风,防止食品霉烂变质,严禁将非食品、有毒物质存放在一起。

3、应急处置。

(3)全力保持学校的稳定,全体教职工统一认识、统一思想,作好舆论导向和家长群众的安抚解释工作,避免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人员因不必要的恐慌而引起混乱。

(4)呕吐有利于毒物排出,病人发生呕吐时,切忌止吐。学校安排人员配合医院、医务人员妥善救治病人,并派人到医院守护中毒病人,有什么情况便于及时汇报、解决和处理。

(5)学校领导应派有关人员保护好现场,保管好供应给学生的食物,对可疑食物和留样食品立即封存。待现场调查取证结束后,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理。

(7)教务处迅速通知班主任老师到现场,安抚本班学生,政教处到现场指导急救办法。情况重大的,由校长报县教育局申请该班或全校停课。

(8)集中患者,以便急救车能迅速运输患者。后勤人员、保安到现场维持秩序,关闭校门,疏导急救通道,防止校外人员涌入学校影响政常的急救工作。

(9)班主任组织其余学生回到教室,并从心理学角度疏导学生的心理,避免造成群体臆病现象。学校领导和涉及班的班主任应及时到医院或家庭慰问、安抚患者,减少患者和家长的恐慌情绪。

一、编制目的

二、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以防为主。

1、以保障全院医患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处置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时要以生命救助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将食品安全事故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2、本院职能部门应加强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积极开展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切实做好实施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统一领导,协调配合。

1、成立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2、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管理的原则,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合作,认真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3、健全食堂食品安全信息报告沟通制度,整合本镇应急资源,加强协同作战能力;必要时迅速要求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调度应急资源,以应对突发食堂食品安全事故。

(三)信息公开、科学果断。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院职工及病患出现的突发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时的应急处置与抢救措施。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分管副院长

成员:总务科长、保卫科长、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

2.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小组成员职责

组长:负责总体协调,组织、指挥、做出相应的应急工作安排。

五、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流程

1.对食物中毒者采取紧急处理

(1)停止使用中毒食品(饭菜);

(2)采集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标本,以备检验;

(3)组织好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4)及时将病人送医院进行治疗;

(5)对中毒食物及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性措施;

2.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

(1)保护现场,封存剩余的食物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材料;

(2)为控制食品中毒事故扩散,责令商家和生产经营者回收已出售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3)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销毁或监督销毁;

(1)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具及工具,并进行清洗消毒。

(3)对化学性食物中毒要用热碱水彻底清洁接触过的容器、餐具、用具等,并对剩余的食物彻底清理,杜绝中毒隐患。

5、环境处理组。由职能部门牵头快速查明主要污染源、污染种类以及污染影响,在职责范围内及时控制污染的扩建,消除危害,并对潜在危害继续监控。

六、责任追究

1.针对外包食堂,我院具有监管职能,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事故),善后工作由医院药品食品卫生科,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小组集体研究,制定处置方案。

3.事件处理结束后,立即着手清查隐患,堵塞漏洞,组织食品管理和从业人员全员培训,并对员工进行情况通报和教育。

七、附则

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每年及时修订本预案。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领导机构:

组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政教处,唐鑫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穆仁远同志负责具体办公。

2、学校实行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配合抓,各成员具体落实抓,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格局。加强学校食堂监管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卫生意识的教育与培训,增强他们对防控食物中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全力抓好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管。

二、加强卫生宣传力度。

传窗、卫生委员培训、班队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食品卫生法、肠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等宣传教育,防止病从口入;及时印发“预防食物中毒”、“预防肠道传染病”等健康教育资料,提高师生员工对预防食物中毒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

三、加强食堂卫生自身管理。

1、严格按照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2、严把食物操作各个环节,对食品采购、蔬菜进货、餐具清毒等把好索证、验收质量关。

3、保证饮用水质量安全。

4、对从业人员经常进行食品卫生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做到持证上岗。

5、实行食物48小时留样、登记制度

四、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的管理。

进一步搞好校园卫生的.清洁工作,彻底清理校园内外及周边环境,不留死角。对师生公寓、教室、食堂、图书馆、厕所等人群聚集的场所进行定期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校园环境卫生由清洁工人和各班划分包干,责任到人,按常规一日二次安排打扫、检查;各班卫生情况在每日公布栏公布;对校园、食堂内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应实行定期整改。

五、明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

1、凡在校内发现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病人的任何人,都要及

2、领导小组应立即下令停止食用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造成中毒的食品,立即封存造成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容器、工具、设备。

3、学校对有食物中毒症状及有明显或严重症状的学生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4、在食堂厨房事故现场实施警戒保卫。

5、委派学校干部、教师去医院探视、安慰学生,并及时与患病学生的家长联系。

6、立即上报教育管理中心,并配合卫生监督部门的调查和取样工作。

7、一旦发现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应立即停止一切生产和经营活动,封存所有食品及原料。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应留在学校,配合调查。如有证据证明或有理由怀疑有人投毒,应立即报警。

8、确认因食堂提供的食品造成学生食物中毒后,应根据卫生监督所的指导和要求,进行消毒、处理等工作。

9、全校教职员工应齐心协力,共同应对,确保应急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学校食品卫生管理的实际,在加强对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力度的同时,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维护校园稳定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协调

2、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理小组由以下成员组成:

(1)组长:校长

(2)副组长:总务主任、政教主任

(3)成员:由班主任、食堂主管、校医组成

3、各成员职务职责:

(1)组长:全面负责协调处理“事件”的'一切事务

(2)副组长:协调组长处理事件;

(3)各班班主任:对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4)校医: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初步的抢救工作;

(5)总务和德育主任:及时调动交通工具接送患者去医院救治;

做好患者家长接待等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在校学生的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及时与中毒学生家长联系;必要时可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监督执法部门汇报情况,配合这些部门的处理工作。

二、处理流程

1、在情况未判明前,禁止继续食用和销毁剩余的可疑食物;对可疑食物进行现场封存。

2、进行现场初步急救处理。

3、联系救治医院并及时转送。

4、搜集可疑食品及中毒者排泄物交调查人员检验。

5、逐级上报有关部门。

三、报告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全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要作条例》、《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二、职责

1、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平时加强监督管理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一旦发生学校突发卫生事件,立即启动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安排检查现场、调查事件的起因,负责安排善后工作。

2、副组长负责食堂、超市的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并制定管理措施及检查的各项措施,并与防疫部门联系接受监督。如果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要立刻报告,对食堂、超市的食品展开全面检查,并在组长的领导下及时展开工作,抢救中毒师生并解决善后工作,配合协调解决问题。

3、校医务室每天定时或不定时对食堂、超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提出发现的问题,并责令限期改正,以确保师生安全。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立即对师生开展医疗救护。

三、突发事件检测和报告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他重大疑难和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测系统。在学校建立考勤检测制度,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并进行追踪观测,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3、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爆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医务室及学校有关部门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同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四、应急处理工作预案程序

1、学校如发现突发卫生事件要立即启动应急处理工作预案。

5、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责任追究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江西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以及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卫生安全工作意见》要求,切实承担起教育、管理和保护学生的职责,实行责任追究制,对于所发生的各类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要严肃查处,坚持做到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卫生安全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有关责任人以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为有效预防学校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师生食物中毒事件,防止事态的扩大,保障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处理预案。

一、可能引发师生食物中毒的原因:

由于食品供应部门向师生提供的食品的质量问题,或是因操作不当引起食物变质、不符合食用要求及个别人的恶意下毒等原因造成食物中毒事故。

二、事故的预防:

1、学校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有效措施,责任到人。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厨房。

2、加强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管理。按规定做好从业人员的体检和日常晨检工作,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严禁无健康证人员在学校食堂上岗工作。

4、规范师生饮用水供应工作,师生饮用水要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身体要符合卫生要求,饮用水存放环境整洁,并加强日常检查,一旦发现变质,立即停用;饮水机要定期消毒,并由供水商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消毒。

5、加强师生的教育。教育师生不吃无证摊贩的不洁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事故的处理:

1、一旦发生事故,必须在2小时以内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2、学校主要领导应召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研究情况,并根据情况,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人员分工。

4、积极做好中毒学生的就医陪护工作,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如实向学生家长阐述事故经过,并认真做好学生家长的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谅解。

5、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认真做好理赔工作。

四、责任追究:

在师生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报告和处理过程中,有关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履行职责、违反操作规程、瞒报或玩忽职守者,学校及县教育局将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组织机制:

1、组织领导(略)。

2、人员分工(指挥、教育、管理、报告、协助调查、协调、陪护中毒者等)。

预防食物中毒制度

①严格执行和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xx省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办法》和有关学校食堂卫生的各项制度。

②严禁采购及加工病死、毒死、死因不明、腐败变质、污秽不洁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原料加工食品。

③严禁使用发芽马铃薯、野生蘑菇、河豚鱼等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加工食品。

④严禁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和食品原料加工制作食品。

⑤严禁采购及加工无商品名称、厂址、厂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不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和来历不明的食品或食品原料加工制作食品。

⑥搞好食堂环境卫生及设备、工用具、容器的清洗消毒卫生。

⑦公用餐具要彻底消毒,严格按消毒规程,做到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

⑧动物性食品原料和蔬菜瓜果必须分池清洗,水池要有明显标志。

⑨蔬菜瓜果加工必须按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顺序操作,以防止残留农药中毒;肉、奶、蛋、豆类及肉制品必须烧熟煮透。

⑩严禁生熟食品混放和加工生熟食品的容器、工用具混用;无符合卫生要求的专用功能间不得制作熟食、凉菜或直接入口食品。

THE END
1.食物中毒应该吃什么39问医生食物中毒后可以食用小米粥、白米饭以轻柔肠胃,香蕉、苹果、橙子提供必要营养。需要强调的是,食物中毒的处理应首先遵循医疗专业人员的建议,食物并不能直接治疗中毒。1.小米粥小米粥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够为身体提供能量,还容易消化吸收,不会加重胃肠道负担。食物中毒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吃小米粥可以缓https://wapask.39.net/question/_z63euj.html
2.安全营养美好食光不慎吃了的话,你可能会在2~4小时后开始出现头疼头晕、四肢发麻、恶心腹痛、急性喷射状呕吐和腹泻等,不过一般及时治疗后可以很好地恢复。 除了凝集素,豆类中还有不少的「抗营养因子」,也就是阻碍你消化它的东西。比如能抑制人体消化酶活性的酶抑制剂、植酸、单宁、皂甙等。此外一些豆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OTg1NjUyNA==&mid=2247492704&idx=1&sn=4cee1a48acc3c4b8043a840e53a7c1b7&chksm=e8bee003dfc96915c6f0a99b5a1eff31fbbed106878dee562fd344f0b0ce16b649374b27c12d&scene=27
3.急性胃肠炎恢复期的食谱选择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恢复期的食谱选择 急性肠胃炎一般是由不良生活习惯或者食物中毒损伤了胃肠粘膜,急性肠胃炎一般有腹泻伴有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多是由于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的。在治疗恢复阶段饮食总的原则都是清淡易消化,分期饮食,再加上合理用药一定会好转。https://tag.120ask.com/jibing/jxwcy/918509.html
4.急性肠胃炎恢复期食谱病情描述:急性肠胃炎恢复期食谱 医生回答(1) 李志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可能会产生比较多的胀气,对胃会造成一定的消化的负担,所以建议这类食物先不吃。对于还有腹胀、打嗝的症状肉类食物少吃,因为肉类会对上消化道消化能力要求会比较高,所以这类食物少吃。同时也坚定不要吃肥腻的食物,https://m.myzx.cn/mip/ask/id/6652883.html
5.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一般是几天?食物中毒一般在多少时间后出现症状食物中毒调查时一般询问进餐者什么时间范围内的食谱 食物中毒调查时一般询问进餐者24小时范围内的食谱。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在24小时之内,一般调查进餐者24小时范围内的食谱。 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一般是几天? 1. 食物中毒的潜伏期因引起中毒的食物种类而异。2. 某些食物中毒症状出现迅速,可能在食物摄入后不久就会出现呕吐https://cai.verywind.com/xx/rmdrwendc.htm
6.按网友分享的菜谱做菜食用后食物中毒,这“锅”该谁“背”?此次事件中,作者上传的菜谱本身没有问题,网友食物中毒主要是因为缺乏常识导致,当事双方以及围观网友基本能够就此达成一致。但事件的发生暴露了这样一个事实——许多人确实对豆角中毒这一类知识缺乏认知,你认为的常识可能并不是别人的常识。在一个新手聚集的平台,这显然是有风险的。 https://m.gmw.cn/2021-02/24/content_1302129838.htm
7.食物中毒症状吃什么药偏方效果好营养美味食谱大全一、虽然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同,症状各异,但一般都具有如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1、潜伏期短,一般由几分钟到几小时,食入“有毒食物”后于短时间内几乎同时出现一批病人,来势凶猛,很快形成高峰,呈爆发流行。 2、病人临床表现相似,且多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 3、发病与食入某种食物有关。病人在近期同一段时间内https://wenku.baidu.com/view/c58712a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b.html
8.食物中毒现场调查时,一般询问进餐者什么时间范围内的食谱()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f40dcec9714f4e06bf52f0eaccbf172b.html?fm=bd40b4629beb19cf3ba71d56f9fc339f3b
9.营养配餐员范文11篇(全文)3.尽量以丰富的营养食谱来满足顾客的需求,营养系列食谱主要有养肺食谱、补肾食谱、美容食谱、减肥食谱、增肥食谱、滋补养生食谱、老人食谱、小儿食谱、病人恢复期食谱、运动员食谱等。搭配这些营养系列食谱需要经营者具有专业的营养知识及敏锐的市场眼光。 4.进货:配餐店所使用的原材料都由正规途径、正规厂家进货,严格把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cgkl034.html
10.脑血管疾病患者食谱中国食疗网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注意事项 本文(脑血管疾病患者食谱中国食疗网)为本站会员(温暖的弦)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https://www.mayiwenku.com/d-3648466.html
11.细菌性食物中毒及其检测20210310102905.ppt* 2021/2/6 (二)膳食调查(了解患者发病前24小时-48小时进餐食品、进餐时间、加工方法) 1、膳食登记 进食食谱逐项询问填写,以便确定可疑食物(品种、数量、加工方法等) * 2021/2/6 2、判断可疑中毒食物 ①同膳食中患者和非患者的共同食品 ②同膳食中全部患者均食过的食品 ③同膳食中,仅非患者进食过的食品 ④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1/0310/5002221033003142.shtm
12.医疗药品管理药膳食谱大全医疗药品管理药膳食谱大全 药膳食谱大全 (一)基本原理 药食同源药食同源即药与食物相同。 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 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滋养身体为“补”,排泄体内废物为“泻”,这些“补”或“泻”的药,都取自 于食物。 “补”药大多含在谷物https://doc.mbalib.com/view/a857a0b5ef28c11c244f1144ed8d9cb0.html
13.学校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共7篇).docx学校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共7篇) 某职业中专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关键词: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 XX年7月13日16时20分,桓台县卫生局接群众高洁报告,顺达职业中专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发病患者均在该校医务室就诊。接到报告后县卫生局立即派卫生监督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经过监督员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https://www.taodocs.com/p-205902691.html
14.食物中毒应急措施(精选十篇)群体性食物中毒[1]以病人短时间内先后发病,病人多,集中在一个科室治疗护理为特点,是对急救护理、应急与管理能力的考验。我分院于2009年10月2日收治了一小区的23名集体食物中毒的物业管理人员,患者均在小区食堂进食了中餐或晚餐,进餐后12至16小时发病后陆续就诊,我分院经过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院领导亲自到场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y8r8u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