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春去冬来,不知不觉间风起云涌的2022年也走到了最后时段。在这一年里,各大品牌在新冠疫情之下,仍然坚强地迎风作战,虽然不免发生大小失误,导致贻笑大方,或在公众的目光中无地自容。
为了警示后来人不要重蹈覆辙,也为了行业中的大家能在需要品牌韧性的时代保持正确的活力,我们在此汇集了这一年值得注意的十大危机公关。
拼多多“砍一刀”欺诈事件
拼多多的砍一刀免费在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无法证伪的噱头,但在知名公众人士的试验下,让数万人接力“砍一刀”,却发现距离所谓免费获得商品永远无法真正达到0元,拼多多则在此过程中实现了病毒式增长。
针对“砍一刀”事件,公众人士将拼多多告上法庭,经过审理,拼多多被认为构成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拼多多辩解称“砍一刀”最后显示数字99.1%在小数点后还有6位,如此设计遭到公众嘲讽,众多自媒体趁机人肉搜索拼多多借“砍一刀”拉人脉进行病毒式发展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对品牌造成了负面冲击。面对当下互联网资源、人脉围绕在公众人士周围的情形,拼多多不仅需要提防当前的公众人物的统合力,也要对自家实现病毒式营销时的手段尽量控制。星巴克驱赶民警事件
品牌如何与消费者群体之外的公众搞好关系?至少星巴克贡献了“看人下菜碟”的严重错误方式。面对着完成公众安全任务、在其店面外坐下休息的民警予以驱赶,既违反国情,又伤害公众的认知,对公序良俗、道德教化起到严重的挑战。
同时这一操作,也是面向消费者群体展现星巴克品牌的傲慢等负面特性的“机会”,对路人如此,对消费者的态度不言而喻。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敬畏之心,品牌才能做大做强。
丁香医生被封事件
丁香医生在大力抵制中医、拉踩国产药业后,顺势为引进药品站台,宣传力度过大,招致广大公众不满,更进而挖出丁香医生团队曾接受外国NGO组织献金、非中立站台某些极端环保组织的细节,导致丁香医生被认定虚假宣传,最终大部分社交媒体账号被封禁处理。在这个互联网流量声音强大的时代,过分拉偏架需要足够小心自家品牌的稳定性。
毒教材插画事件
是拙劣的画风,还是别有用心的负面教化?给中小学生的教材插画以重口味、限制级画面、不合时宜的插画语言频出冲上热搜,震动互联网线上与线下,各界人士都被卷入这场激烈的争议中。
从公关的角度来看,毒教材事件代表着教育界对待学生的态度、认知,轻率地将插画权力外包给尚未背调且信任度可疑的企业,对自身的整体信任造成严重冲击。钟薛高“雪糕刺客”品质事件
钟薛高雪糕一向以其高昂的价格令消费者望而却步,今年夏季的新品价格仍然居高不下,被消费者戏称为“雪糕刺客”,之后因雪糕质量不易融化,甚至火烤也不见融化,遭到一致吐糟与指责。
张小泉厨刀差品事件
在互联网科普、数字公关崛起的当下,张小泉官方未能成功把握契机,任由管理层大放厥词,缺乏对行业大环境的认知与常识,导致错失公关先机,严重影响后续营销计划。大窑汽水塑料纸事件
著名网红品牌大窑汽水瓶中被喝出包装用塑料纸,消费者致电售后服务,却得到区域负责人含糊其辞的回答,还被说这种情况是“随机概率”,表现出极大的不负责任,与对消费者的漫不经心,和历史上多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成因不谋而合,损害了品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