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企业通过投资扩大再生产,实现产业转型的投资决策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西方国家企业管理会计的恰当应用能在企业投资决策中充分发挥专业作用,从科学角度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分析研究,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实现投资过程的高效率。
1管理会计的含义与信息特征
1.1管理会计的内涵
管理会计是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信息的会计,它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管理会计运用适当的观念和技术来处理企业个体的历史预测性的经济资料,以达到预期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评经营业绩的目的。管理会计工作目的是通过企业内部的计划、决策与控制、以达到增加企业价值的最终目标。
1.2新环境下管理会计的信息特征
2企业投资决策中管理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效益原则让管理会计日显重要。我国管理会计近年来在一些大中型企业中得到了应用,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推行零基预算、净现值法、责任会计、变动成本模型法等方法,取得良好成效。但在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推行管理会计,在企业投资决策、预测分析、成本管理、风险控制过程中管理会计作用没有发挥作用,存在以下普遍问题。
2.1投资决策前期调研工作不够缜密
2.2投资决策未能引进管理会计专门方法进行决策分析
投资决策是企业投资行动的前期工作。企业投资经营活动是在投资决策的基础上进行的,投资预测、评估、优选、决策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是对将要实施的投资方案进行科学评估、分析优选的过程。现实情况是大部分企业在实施投资决策时未能采用管理会计专门方法,如量本利分析法进行前期分析,造成投资决策失误。
2.3管理人员或决策人对管理会计了解不足,重视不够
大多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比较熟悉的是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明白管理会计在决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存在认为投资决策和管理工作与财务工作关联程度不高的错误认识;财务管理工作仅用来保证企业投资资金,在投资决策中没有得到实质性应用。因此在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没有引入管理会计,制度化、系统化的参与机制尚未形成。
2.4财务人员管理会计工作能力不足,在投资决策起的作用不大
管理会计作为从西方国家引入的一门新兴学科,专业知识普及率不高,大部分财务人员偏重对历史数据的记录,分析工作及大数据收集处理工作呈现空白状态,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在投资决策中应用能力不足,投资决策需求在当前的管理会计水平条件下还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对于投资决策参与能力相对较低。
3管理会计在企业投资决策中应用的建议
3.1引入管理会计理念,加强投资决策前投资价值分析
投资价值分析是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重要依据,其要求在掌握项目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分析研究,反映项目各项经济指标,得出更加科学、客观的结论。投资价值分析把项目放在市场、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更全面地分析项目可行性和效益性,主要侧重于项目的投资价值分析,分析该投资项目实施后有没有价值。它采用管理会计专业手段进行投资价值分析,可以防范投资风险,提升投资收益。
3.2建立管理会计投资报酬率模型分析,防范投资决策风险
3.3重视提升,强化管理会计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3.4加强财务人员管理会计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投资决策的作用
管理会计是一种具有十分专业能力才能开展工作的深度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制订计划、投资分析、绩效管理的专业工作,管理会计工作所取得的信息可以帮助管理者制定决策,为实施组织战略提供有效依据。企业投资活动前应当选择符合项目投资要求的财务总监,对候选人员综合素质、理财能力、管理能力、财会业务等方面进行深入考察,通过财务总监在投资决策和实施阶段的有效参与,保证项目运行、税务筹划、资金筹措的有效进行。企业管理会计人员或财务人员对投资项目调查的参与非常重要,管理会计人员应当强化企业投资或并购后财务整合工作,实现“管得好、管得住、买得值”的目标。
4结论
张瑞敏曾说:“管理会计,说到底就是管理未来、规划未来的会计。如果把管理会计、规划未来的会计变成每个人都来规划未来,每个人规划未来和自己的未来是连在一起的,管理会计就一定会充满活力。”管理会计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改善组织经营、创造组织价值。管理会计作为信息支持系统,是一个通用、客观、透明的精细化价值驱动因素分析与决策的信息平台。管理会计在企业投资决策中应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郭云川单位:漳州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尹钧惠.基于循环经济的环境管理会计投资决策方法探讨[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4):35-39.
[2]袁水林,王东升.试论战略管理会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J].经济问题,2011(11):43-44.
[3]高杰.论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及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J].北方经贸,2015(9):64-65.
(1)投资决策随意性大。在我国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热衷于铺新摊子、盲目投资,造成严重亏损的例子比比皆是。2001年2月27日,猴王集团破产申请案在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随即猴王A也加入ST行列,这可以说是盲目投资、无序扩张带来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在经营上取得一系列成果后,猴王集团推出了所谓的“三百”方针:建一百个企业,开一百家商店,搞一百个公司。很快,集团所属企业达100多家,而且横跨几十个行业,其产品除著名的猴王焊条外,还包括玻璃酒瓶、啤酒、柴油、柴油发电机、金刚石、甚至钢琴等,简直无所不包。按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企业在进行一项投资之前,都应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只有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当投资项目产生的未来各项收益的净现值之和大于投资项目的现行成本时,即投资项目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正时才值得投资。猴王集团盲目追求外延式扩张及所谓多样化经营,未经深入调查研究便乱上投资项目,走向破产也就不足为怪了。可是,像猴王集团这样的情况在我国企业中屡见不鲜。
(2)在筹资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够发达,企业筹资手段尚不够丰富。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对资本市场的了解还比较匮乏,对资本市场的运转、资本市场的理论缺乏研究,在筹资时较少考虑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等,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些上市公司面对高达90%的负债比率无动于衷,甚至更有一些上市公司纯粹是为了圈钱而筹资,根本不考虑什么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它们拿今天的筹资款还昨天的债,那明天的筹资款还今天的债,导致公司财务状况日趋恶化,最终受害的是广大股民。猴王股份获准上市后,公司一位高层领导曾说:“证券市场究竟是哪位高人发明的我真的好好感谢他!以前借钱还要还,现在一上市就有那么多钱,可让我怎么花”可见其对资本市场的无知。
2财务管理的改进措施
(1)改变陈旧观念,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一直未能很好分开,财务管理从属于会计工作,“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财务管理的内容也仅限于应于营运资金管理。在许多学者认为财务管理一取代生产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核心的今天,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加入WTO后·将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接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将迫使企业调整和改变过去陈旧的管理观念。为此,企业应自上而下形成重视财务管理的风尚,重视财务预算、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目标,从全局上把握企业经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
1.新能源企业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等因素,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套模式、整个经济景气态势等,这些宏观因素都会对新能源产品供给与需求起着推进或约束作用,进而影响新能源企业的生产经营。由于宏观环境的高度复杂性和多变性,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新能源产业是新兴的弱小产业,由于技术障碍导致的成本高,市场小制约着其发展,因此很多国家对新能源产业实施了多种扶持政策,这是新能源企业能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政府的政策是随时可能会发生变更的,如国家发改委1204号文件曾强调风电设备的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随后又为了保持国内外企业公平竞争取消了这一规定,这样的政策变对风电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性。其它如国家利率政策的上下波动风险,传统能源的价格波动风险,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等都对新能源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巨大影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对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新能源企业资金技术密集,投资和运营成本高。新能源行业投资规模大,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比如一般陆上风电场的建设成本都在每千瓦7,000-9,000人民币之间,一个风电开发项目的投资少则几个亿,多则十几亿的投资规模。新能源企业需要股东投入大量资本金,并且需要向金融机构融资。新能源项目的前几年,尤其是开发、建设期,现金回笼慢、回报率较低,企业建设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同时由于新能源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开发完善新技术,才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必然要加入对研发的投资强度,这也增大了新能源企业的后续资金压力。资金的巨大缺口导致企业被迫对外融资高负债经营,一旦遇到经济下行,银根紧缩,势必带来财务风险。
4.企业财务监控失效,财务关系混乱。不管是筹资、投资还是运营和利益分配等财务活动,都存在着风险。但大部分新能源的企业对建立财务风险预测、预警、防范和控制系统不重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事实上,对企业的资本结构、现金持有量、存货库存量、产品赊销政策、应收账款管理、资金预算等,新能源企业都应该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从资金筹集到分配的一系列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完整的、系统的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才能保证企业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健康发展。
二、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2.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控制筹资风险。每种不同的融资方式得到的融资效果和其存在的风险的是不相同的,新能源企业应合理选择融资方式,权衡每一种融资方式的利弊。新能源企业要考虑清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融资方式,要保证选择的融资方式不会出现突然撤出资金的现象。适度的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但新能源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也带来了不能及时偿还债务的风险。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由于企业现金流量不及时导致不能及还清本息,或由于经营亏损导致资金链断裂等,都将使财务风险成为现实。因此要想法设法拓展融资渠道,合理增加资本金所占比重,控制负债经营规模。合理确定债务资金与自有资金、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的比例关系,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进行动态的管理。
3.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做好资本预算。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未来现金流量的各种因素,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新能源企业要坚持保本的投资原则,通过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部报酬率等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进行敏感性测试,从而避免投资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新能源企业应根据所处的价值链位置、竞争对手情况和市场环境等情况判断投资项目和研发项目的投资价值,对项目的整体成本投入和收益情况做出估计和预测,在决策中要追求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一种平衡器的作用。
【关键词】财务管理一题多解项目投资决策
一、引言
财务管理是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是研究企业的投融资问题,核心在于财务决策。由于决策者的知识水平、所处角度、所在立场不同,往往会针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决策,则产生了一题多解。所谓一题多解是指对于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答,目的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巩固所学财务知识,拓展学生思路,促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一题多解问题在财务管理中非常常见,但是在当前财务管理教学中,教师却忽略了一题多解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对于很多财务管理问题只给学生讲授一种方法,并且也只要求学生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从而导致学生思路狭窄,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应当注意一题多解,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同一问题的意识。
二、一题多解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案例1:某企业年初一次性投资500000元生产一种产品,预计每年年末可以获得净收益100000元,投资年限为10年,年利率为5%。要求:该项投资可行吗?
解法一:化为终值进行比较
投资收益的终值=100000×(F/A,5%,10)=100000×12.578=1257800(元)
投资额的终值=500000×(F/P,5%,10)=500000×1.6289=814450(元)
由于投资收益的终值125.78万元大于投资额的现值81.445万元,因此该种产品值得投资。
解法二:化为现值进行比较
投资额的现值=500000(元)
投资收益的现值=100000×(P/A,5%,10)=100000×7.7217=772170(元)
由于投资收益的现值大于投资额的现值,因此该项产品值得投资。
解法三:利用净现值进行决策
由于NPV=100000×(P/A,5%,10)-500000=100000×7.7217-500000=772170-500000=272170(元)
由于净现值大于0,该项投资可行。
解法四:利用内含报酬率决策
因为,NPV=100000×(P/A,i,10)-500000
当i=5%时,NPV=100000×7.7217-500000=772170-500000=272170(元)
当i=6%时,NPV=100000×7.3601-500000=736010-500000=236010(元)
当i=10%时,NPV=100000×6.1446-500000=614460-500000=114460(元)
当i=12%时,NPV=100000×5.6502-500000=565020-500000=65020(元)
当i=14%时,NPV=100000×5.2161-500000=21610(元)
当i=16%时,NPV=100000×4.8332-500000=-16880(元)
由于方案本身的报酬率15.12%大于要求的报酬率5%,因此方案可行。
2.一题多解在经营现金流量计算中的应用
案例:一个投资方案的年营业收入为300万元,年营业成本为210万元,其中折旧85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则计算该方案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
案例解析:
解法一: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300-(210-85)-90×0.25=152.5(万元)
解法二: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税后净利润+折旧=90×0.75+85=152.5(万元)
解法三: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收入-税后付现成本+折旧×所得税率
=300×0.75-(210-85)×0.75+85×0.25=152.5(万元)
以上运用了三种方法计算了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第一种方法是直接运用了现金流量的定义计算,第二种方法是以净利润为出发点,将其调整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第三种方法是对第二种方法进行变形的基础之上衍生出来,通过三种方法的讲解,可以告诉学生针对不同的条件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
3.一题多解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案例: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正常投资期为5年,每年年初投资100万元,共需投资500万元,从第6年初竣工投产,可使用15年,每年现金净流入150万元。如果把投资期缩短为2年,每年年初投资300万元,2年共投资600万元,竣工投产后的项目寿命期和现金净流入量均不变。该企业的资金成本为10%,假设项目终结时无残值,不用垫支流动资金。要求:试分析判断,该项目应否缩短投资期。
解法一:可以利用净现值法进行比较
正常投资期的净现值NPV=-100-100×0.9091-100×0.8264-100×0.7513-100×0.683+150×(P/A,10%,19)-150×(P/A,10%,4)=362.27(万元)
缩短投资期的净现值NPV=-300-300×0.9091+150×(P/A,10%,16)-150×(P/A,10%,1)=464.46(万元)
由于缩短投资期的净现值高于正常投资期的净现值,因此应当缩短投资期。
解法二:应用差量净现值进行比较
差量净现值=200+200×(P/F,10%,1)-250×(P/F,10%,2)-250×(P/F,10%,3)-250×(P/F,10%,4)+150×(P/F,10%,17)+150×(P/F,10%,18)+150×(P/F,10%,19)=-102.175(万元)
由于在正常投资的情况下会减少现金流量,因此应采纳缩短投资期的方案。
解法三:可以利用年均净现值
正常投资期下,ANPV=362.27/(P/A,10%,19)=362.27/8.3649=43.30(万元)
缩短投资期下,ANPV=464.46/(P/A,10%,16)=464.46/7.8237=59.37(万元)
由于缩短投资期后,年平均净现值大于正常投资期下的年平均净现值,因此建议缩短投资期。
在本例中给出了项目投资的三种方法,解法一是利用净现值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解法二是差额净现值(或者差额内含报酬率法),解法三是利用年均净现值法,适用范围最广,它不受项目寿命期的影响。
三、一题多解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由于财务管理课程公式繁多,课程较为灵活,通过一题多解,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解题思路,培养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2.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方法。由于同一问题存在不同的解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告知学生,学生可以从中寻找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3.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解,将前后知识进行联系,有助于学生温故知新,同时可以使学生看到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四、一题多解运用于财务管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选题的代表性。在选择一题多解问题时,要注意对决策问题的选取,通常说来,教材中给出了不同的决策方法,同一指标给出了不同的计算公式时,适宜采取一题多解。
2.注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在讲解一题多解问题时,注重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教师将所有的方法罗列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
3.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选择一题多解问题时,究竟讲多少种方法,要考虑教学对象的接受程度,若教学对象基础较好,可以适当多讲一些方法,拓宽思路;若教学对象较差,可以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力求使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的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1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改变陈旧观念,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一直未能很好分开,财务管理从属于会计工作,“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财务管理的内容也仅限于应于营运资金管理。在许多学者认为财务管理一取代生产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核心的今天,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加入WTO后,将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接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将迫使企业调整和改变过去陈旧的管理观念。为此,企业应自上而下形成重视财务管理的风尚,重视财务预算、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目标,从全局上把握企业经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
(2)加强流动资金管理。流动资本管理包括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等。加强现金管理主要是在国家有关规定的范围内,做好日常收支,加快现金周转速度,控制现金持有规模。针对传统上我国企业往往倾向于持有较多存货,占据企业的资金,增加管理成本的情况,我国企业可引进最佳订货批量模型,加强订货提前期、保险储备量的控制,降低存货成本。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信用销售一成为企业间交易的主流方式,因而应收账款管理始终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企业必须改变只注重销售业绩,忽视应收账款的控制状况,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注重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工作,并提高信用分析能力,控制应收账款规模,防止坏账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梅刚,理财为本——诗遣造聚宝之盆[M],北京:中国物责出版社·2004,(1)
[2]李剑锋,公司财务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6)
[3]王佩琦,企业财务管理[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10)
[4]张纯,财务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