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纪增长,老年人的器官和身体机制日益变差,身体代谢也逐渐减弱,日常饮食需要特别注意。
在选择老年人的食物时,可先考量营养密度高的食物,避免空热量、低营养素的食物,减轻老年人身体的负担。
烹饪老年人的饮食,应多使用新鲜的食材,减少加工食品,降低摄取过量的油、盐、糖,而保持高营养的饮食品质。
五大饮食原则
适当热量的摄取,维持理想体重
老年人因唾液分泌减少、吞咽困难,再加上味觉、嗅觉的敏感度下降,对食物的喜好渐渐失去兴趣,甚至因为牙齿之各种问题,导致咀嚼困难、摄食不足或不均衡,使体重下降,造成营养不良。
均衡摄取六大类食物,防止营养素缺乏
成人每日饮食建议量为全谷根茎类1.5~4碗,蔬菜类3~5碟,水果类2~4份,豆鱼肉蛋类3~8份(两),低脂乳品类1~2杯以及油脂类3~7茶匙,坚果种子类1份,如此才能确保摄取足够的营养素。
临床报告显示老年人发生慢性病的机会高达八成,因此须注意饮食中油脂的种类及摄取量。且减少油煎、油炸的烹调方式,多使用植物性油脂,增加单元或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取量,减少动物性油脂,降低饱和脂肪酸的摄取量。
老年人应多摄取全谷根茎类、蔬菜类及水果类的食物,减少吃以精致糖类所制作的食物。
每天五蔬果,蔬果颜色多变化
它还有降低血胆固醇的功能。所以每天要吃足五份以上的蔬菜或水果,可以选择质地较软及较不酸的水果,或将蔬菜烹煮软烂一点给老年人食用。也可鼓励老年人多摄取全谷根茎类及豆类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量,如此可降低癌症及慢性病的发生。
每日应摄取20~35克的膳食纤维。蔬果的颜色有蓝紫、黑色、绿色、白色、黄橙色及红色等,可称为“彩虹蔬果”,各种不同颜色的蔬果,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矿物质外,还含有特殊的植物化学物质(植化素),具有抗氧化及防癌的功能。
增加钙质摄取,强化骨质及牙齿
水分要足够,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新陈代谢
饮食设计
(一)食材选择
奶类及奶制品
主食类
老年人的主食,可以小米、糙米、薏仁、燕麦、紫米、红豆及绿豆等全谷类或甘薯、芋头、马铃薯、山药及南瓜等根茎类来取代白米、面条或面包,使饮食的种类与口味多元化,提升老年人的食欲及新鲜感。
蔬菜类
老年人可能有咀嚼、吞咽的问题,选择蔬菜种类以嫩叶菜类及瓜类,烹调以软烂及清淡为主,可选择不同颜色的蔬菜,增加老年人的选取性。
水果类
选择成熟度高、质软以及甜度较低的水果较适合给老年人吃,例如、木瓜、西瓜、梨、葡萄等,吃2份水果,可增加维生素B群、C及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取量,促进健康。
鱼肉蛋类
在挑选富含蛋白质的肉类,多选择脂肪及蹄筋组织较少,肉质较嫩的部位,多食一点白肉(鱼、家禽肉),少吃一点红肉(猪、牛、羊肉),减少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取,海产类如鱼、虾、蛤蛎、牡蛎及海参则是不错的选择,动物的蛋(黄)不宜摄食过多。
油脂与坚果类
老年人食用的油脂类,应顾及质与量,包含动物性、植物性油脂及坚果类,除均衡摄取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外,每日油脂摄取量占总热量的比例应低于30%。
多摄取液态类油脂如橄榄油、亚麻籽油等优质的单元不饱和脂肪酸,还有鱼油富含ω-3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少摄取固态类油脂,如猪油、牛油、椰子油等,虽适合高温油炸烹调食物,但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
(二)饮食的烹调技巧
慎选合适的食材
老年人适合食用质地较软的食物,可利用烹调的技巧,改变食物的质地,将有助于改善老年人咀嚼及吞咽困难等摄食问题。
烹煮富含纤维的全谷根茎类时,可多加点水量,将主食煮成较软的粥品、汤品或点心,让老年人轻松食用,也可借此多摄取水分。选择较嫩的叶菜类,且切成适当的形状烹调,如此可增加老年人蔬菜与膳食纤维的摄取量。
在水果方面,可选择较熟成、质地较软的果实,也可将水果打成果泥或果汁食用。
在肉类的部分,先去除蹄筋部位,再将肉剁松变软,如此有利于老年人咀嚼与吞咽。烹调肉类则多利用炖煮的方式来取代快炒及煎炸,可增加肉的含水量,减少肉类收缩变硬,较适合老年人食用。
少油、少糖、少盐
少油:
在食材方面,处理富含油脂的肉类时,也可先去除肉皮或脂肪的部分后再烹煮,尽量使用中低脂的豆鱼肉蛋类,可与蔬菜一起煮,如此可减少食入油脂的量。蔬菜方面可焯水或蒸煮后,再加入少许油脂、调味料拌匀,就可保持蔬菜新鲜颜色及风味。
海产类多选用新鲜的食材,以蒸煮方式烹饪,除能减少油脂使用量外,亦能维持海产的鲜味。炖煮各种肉类的汤品,可在食用前放入冰箱冷藏,油脂会浮在汤品的表面凝结,再将上层油脂去除,以减少油脂的食入量。
少糖:
所以应减少摄取易使血糖上升,影响代谢变化的精制糖产品,如蛋糕、饼干、饮料、面包、汽水、市售果汁等。
建议不要常食用烹调成浓汤、裹粉勾芡的饮食,多食用低升糖指数的食物种类,如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及使血糖上升较缓慢的多糖或寡糖类。
少盐:
21世纪初,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高龄、失能等情形加剧了老龄化问题。60岁及以上人口数近2.5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8.9%,2020年,民政部门统计,明确需要陪护的登记的老人就有3250万。
现有养老护理人员队伍缺乏而且也很不专业,缺乏技能培训和标准。我国注册护士达470万,每千人口护士数仅为3.35人。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在千万以上!
养老护理培训课程包括不限于康复治疗学、护理学、应用心理学和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护理、老年人保健与营养、中医养生、老年医学、老年心理学、生命伦理学等课程。
在医学教育网报名,包含学习+报名+考试+取证服务,无需其他费用,考试通过后证书包邮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