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办法权威发布西楚网

关于公开征求《宿迁市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办法(草案)》意见的公告

为了进一步增强立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现将《宿迁市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办法(草案)》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以在2021年1月29日前,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出意见:

1.通过信函将意见发至: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路1336号(邮编223800)市司法局立法处,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宿迁市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办法立法征求意见”字样;

2.通过传真将意见发至:0527-84362544;

宿迁市司法局

2020年12月23日

宿迁市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办法

(草案)

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的安全管理,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的安全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以下简称校外托管机构)是指由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在固定场所设立并依法登记,受中小学生监护人的委托,在非教学时段为中小学生提供接送、看护、就餐、午休等托管服务的机构。

校外托管机构不得招收学龄前儿童,不得接受托管学生过夜住宿。

校外托管机构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的,应当同时遵守校外培训机构的有关规定,依法取得办学许可。

第五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建立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由教育行政部门召集,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工作。

联席会议由教育、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审批、民政、卫生健康、应急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消防救援机构等部门和单位组成。

第六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的统筹协调,建立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共享机制。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行政审批部门)负责营利性校外托管机构登记,依法核发食品经营许可,监督管理食品安全。

民政部门负责非营利性校外托管机构登记并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对校外托管机构的卫生监督管理及其日常检查、传染病防控工作。

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校外托管机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

公安机关负责对校外托管机构的周边治安秩序、安保设施、学生接送车辆以及驾驶人员、托管学生住宿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消防救援机构负责校外托管机构的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指导开展防火工作。

其他职能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校外托管机构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做好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有关工作,发现校外托管机构无证无照经营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及时报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教育等有关部门和单位。

第九条校外托管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方可经营:

(一)具备符合消防、建筑、卫生、食品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规定的服务场所、设施;

(二)具备与开办规模相适应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人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三)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四)具备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下列场所禁止设立校外托管机构:

(一)属于住宅用房的;

(二)周边五十米范围内有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活动的;

(三)建筑面积不足一百平方米或者托管学生人均建筑面积不足五平方米的;

(四)属于地下室、仓储建筑、污染区、危险区等可能影响学生安全的;

(五)法律、法规和规章禁止的其他情形。

托管儿童的校外托管机构,不得设立在建筑物的四层以及四层以上。

第十二条校外托管机构应当根据托管学生人数配备工作人员,托管学生在二十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二名以上看护人员;每增加二十名学生的,应当相应增加一名。

校外托管机构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应当身体健康,无虐待被监护人、看护人记录,无影响学生健康与安全的精神性、传染性疾病。

校外托管机构提供餐饮服务的,从事餐饮服务的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取得健康证明,定期体检。

第十三条学校在职教师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设立校外托管机构;

(二)为校外托管机构招生提供便利;

(三)在校外托管机构兼职或者获取报酬;

(四)干涉学生及其监护人选择校外托管机构;

(五)向校外托管机构泄露学生成绩、学生监护人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

校外托管机构应当主动向学生监护人解释、提示本机构的安全管理制度,共同引导托管学生自觉遵守安全管理规范。

第十五条鼓励校外托管机构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食品安全责任、安全生产责任等商业保险。

第十六条校外托管机构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本机构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包含保障学生饮食、卫生、接送、消防等方面的安全管理规范以及突发事故应急方案。

第十七条校外托管机构每年应当对本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二次以上安全知识培训。

第十八条校外托管机构应当每月定期检查本机构下列设施的安全性能,并做好记录:

(一)电路、水管、燃气管道等基础设施;

(二)桌椅、床铺等供托管学生直接使用的设施;

(三)门、窗、楼梯及其防护设施;

(四)其他可能影响学生健康与安全的设施。

第十九条校外托管机构、学校、学生监护人之间应当保持密切联系,按时接送托管学生,执行托管学生出入登记制度,保证接送途中学生的安全。未按时接到托管学生的,应当及时互相通知并积极查找。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从事学生接送服务的车辆以及驾驶人员严格管理。

第二十条校外托管机构场所的消防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中有关公共建筑(儿童活动场所)的要求执行。

校外托管机构应当保证疏散通道畅通,配备相应灭火器材。

校外托管机构使用的装修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不得使用可燃、易燃和有毒材料。

第二十一条校外托管机构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逃生演练,引导托管学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保障消防安全。

第二十二条校外托管机构应当履行以下食品安全义务:

(一)就餐环境、餐具等设施应当符合卫生、食品安全要求,实行分餐制;

(二)配餐合理,符合国家规定的学生营养标准,每周制定食谱,并在就餐场所公示;

(三)建立食品留样制度,配备食品留样的专用容器和设施;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义务。

校外托管机构自行配餐的,应当依法申请食品经营许可,按照食品安全法律规范采购食品及其原料,保留采购台账记录;非自行配餐的,应当向具备资质的配餐企业采购配餐服务。

第二十三条校外托管机构应当保证托管环境、生活用品的卫生,严防传染病。

校外托管机构发现托管学生生病、受伤或者其他紧急情况时,应当立即救助并及时与学生监护人和所在学校取得联系。

第二十四条校外托管机构工作人员不得翻阅托管学生个人物品;不得泄露托管学生所在学校、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等个人信息。

第二十五条看护人员应当全程照看托管学生,维护托管秩序,预防和避免在托管期间发生暴力、欺凌等侵害事件,保障托管学生身心健康。

严禁对托管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校外托管机构发生火灾、触电、食物中毒、人身伤害、传染病等突发事件时,应当立即采取下列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监管部门:

(一)迅速控制危险,组织抢救遇险人员,优先救护托管学生;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采取的其他措施。

第二十七条市市场监督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应急管理、消防救援机构等部门和单位应当依法分别制定校外托管机构的食品安全条件指引、安全技术防范指引、突发事件应急指引和消防条件指引。

第二十八条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编织本县(区)托管学生名册,及时提交给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联系会议成员单位。托管学生名册内容变动的,校外托管机构、学校应当及时通知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变更。

第二十九条有关监管部门应当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开展校外托管机构日常安全检查,对托管学生人数多、安全隐患大的校外托管机构增加检查的频次和力度,实施重点监管。

监管部门发现不属于本部门监督管理的违法事项,应当及时移送有权监管的部门。

第三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校外托管机构的违法行为进行投诉举报。监管部门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投诉举报方式,及时处理投诉举报事项,并将处理结果告知实名投诉举报人。

有关监管部门应当在校外托管机构醒目位置张贴投诉举报方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校外托管机构擅自从事校外培训活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查处。

第三十三条校外托管机构接受托管学生过夜住宿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四条学校在职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处分,对所在学校给予通报批评。

第三十五条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未履行本办法规定职责的,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2021年月日起实施。

《宿迁市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办法(草案)》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我市双职工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增多,中小学生家庭对校外托管服务的需求与日剧增。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下文简称校外托管机构)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客观上虽然解决了部分家长和学生的实际困难,但是由于法律缺位和监管缺失,各种形式校外托管机构应运而生,无序发展,治安、消防、食品等多种安全隐患也日益突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二、主要依据

(一)制定依据

《办法(草案)》的制定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等。

(二)参考依据

《办法(草案)》参考了其他省市的有关规定,如:《深圳市校外托管机构理办法》《韶关市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赤峰市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承德市中小学生校外托管班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渭南市华州区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等。

三、主要内容及说明

《办法(草案)》共三十六条,从制定目的、适用范围、联席会议制度、部门职责、营业条件、日常安全管理、监督管理与应急处置、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

(一)明确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监管体制

校外托管是一个新兴服务行业。目前尚无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由于缺乏具体的行业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行政监管,导致校外托管机构“乱象丛生”。

因此,《办法(草案)》第四条至第八条明确规定了“政府主导、教育牵头、各司其职、基层协助”的安全监管体制:由政府建立联席会议,统筹协调本市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工作,研究解决监督管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由教育部门牵头,统筹协调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工作事宜;市场监督管理、卫生健康、公安、民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应急管理等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各司其职,加强监管;压实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属地管理和协助查处职责,调动社区力量参与监管。该安全监管体制的建立,有利于校内校外统筹管理,加强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督促校外托管机构管理规范、服务到位、确保安全。

(二)规定校外托管机构从业人员、安全制度等要求

《办法(草案)》第九条至第二十六条,对校外托管机构的选址、面积、从业人员、消防安全、卫生安全、饮食安全、隐私安全、接送安全等方面作了要求。校外托管机构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同时,有关部门应当在每学期开学前,组织校外托管机构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行业法规、教育管理、卫生安全、消防安全、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这样既有利于保障托管学生的人身安全,也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该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THE END
1.营养之餐精心编制的单位食谱表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饮食的选择越来越注重,它不仅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基本活动,也关系到我们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因此,在单位内部推广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对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单位食谱安排表之必要性 每个人的体质和需求不同,对于同一种食物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通过科学地规划菜单https://www.hgddesks.cn/cai-pu/561274.html
2.降饮食定制制度详解护理服务1、政府推动: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健康饮食定制制度的宣传和推广,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公众树立健康的饮食观念。 2、企事业单位参与:企事业单位应积极响应健康饮食定制制度,为员工提供健康餐饮选择,组织员工参加健康饮食知识培训。 3、社会监督: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对饮食行业进行监管,确保饮食安全和质量。 https://live.28wp.com/post/6617.html
3.为您服务一日三餐如何安排最科学已关注关注重播分享赞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刷新视频详情 温馨提示 规律进餐需要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根据作息时间和劳动强度进行适当调整。 来源:云上兵团客户端 编辑:李晨雪 颜雪娇 责编:刘春燕 主编:李洪君 监制:李景丽 点分享 点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zEyNjIzMw==&mid=2652901149&idx=8&sn=ba70ca3b5f5da0be8de276a430a11984&chksm=f2366836ef57d255416e4db76f2ba18cafc1887ca63049966262603e03e1d29324c7daa66771&scene=27
4.等4项学校食堂管理机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管理,确保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根据《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四川省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和工作实际,特制定《巴州区学校食堂经营单位准入与推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4项学校食堂管理机制,现予以公告,意见征求截止时间为2024年10月4日17:00时,欢迎有关单位和社会各http://www.bzqzf.gov.cn/jczwgk/gkly/ywjy/zyzczxqk/ncywjyxsyygsjh/11679044.html
5.幼儿园餐厅色标管理的制度安排.docx-建立透明的食材管理机制,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培养幼儿对健康饮食的意识和习惯。3.制度要求-餐厅应配备专业的营养师或食品卫生专员,负责制定食谱和管理色标系统。-食材应按照其营养价值和适宜程度,分为不同的色标等级,例如绿色代表健康食材,黄色代表适量食用,红色代表限量或不宜食用。-色标应明确标注在每种食物的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3916312.html
6.典型案例展播—新津区第一幼儿园二是食品安全员和保健老师对食谱制定不规范科学,厨房从业人员烹饪时对油脂、调料把控不严格,导致重油重盐重味,存在餐饮浪费。 三是分餐环节存在浪费,配餐间按人均分配,没有按个体差异分餐,教职工就餐不按时,就餐环境等因素造成餐饮浪费。 四是宣教教育不足,节约意识未能入脑入心,与日俱增的生活水平等因素导致只把http://www.cdjzs.com/home/news?id=3532e5ac-0862-4649-8a72-668d994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