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食欲不振B缺乏快感C睡眠不良D丧失正常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与盲目和独断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
3.一个人一方面要接近一个目标,同时又想回避这个目标时产生的冲突,这种冲突称为
(D)
A双避冲突B双趋冲突C相似冲突D趋避冲突
4.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C)典型的例子。
A攻击行为B固执C补偿D幻想
5.(D)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心理防御机制。
A补偿B投射C认同D反向
6.心理学家麦尔斯的研究表明,(A)发展最早。
A知觉能力B记忆能力C动作与反应速度能力D思维能力
7.在关于青少年学习动机的理论中,近年来国教育心理学家最感兴趣,并研究最多的一种理论是
A归因理论B需要层次论C成就动机理论D自我效能感理论
8.学习兴趣的发展达到高峰是在(B)A小学五年级B小学六年级C初中一年级D初中二年级
9.下列除(D)之外,都属于人际交往的基本特征。
A信息沟通B相互认识C相互作用
D相互利用
10.判断人际关系状态的主要指标是
(B)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11.个体希望和他人交往,并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愿望,这在舒茨看来属于
A包容需要B控制需要C感情需要D爱的需要
12.青少年适应环境、形成健康人格的基本途径是(D)
A家庭生活B学校学习C社会实践D人际交往
13.下列不属于和谐亲子关系的特征是指
(C)
A亲近感B心理自由C责任感D有效监控14.进入中学以后,师生交往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除(B)之外。
A是、平等的B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和信任程度提高
C教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导者D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和信任程度降低
15.一位活泼、率真的中学生,人们往往会认为他诚实、善良、富有创造性,这是指(B)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社会刻板印象
16.预防网络成瘾的最好方法是(C)A加强正面引导B形成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
C提高青少年自身综合素质D认知——行为疗法17.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比较疏远,孩子常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在家里没有地位,类似情况属于
(C)父母教养方式。
A型B溺爱型C专制型D忽视型
18.形成独生子女不良个性特点的原因不包括
(D)
A没有与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B缺乏与同龄人相处过程中的逆境锻炼C在家庭中缺乏模仿的伙伴D在家庭中缺乏必要的教育条件19.班集体成员在活动中接受了集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与行为,这是(C)
A凝聚效应B驱动效应C同化效应D首因效应
20.建立面向青少年的危机干预机构,这属于青少年自杀预防体系的(B)
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四级预防
21.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直接作出贡献的是美国(C)
A斯威萨B克朗斯托C比尔斯D比奈尔
22.面对全体青少年,着眼于心理素质的提高,这属于(C)
A矫治性目标B预防性目标C发展性目标23.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相互认识和相互作用的联系过程称为(A)
A人际交往B人际关系C社会关系D社会交往
24.青少年时期的年龄围大约为(B)A11、12——14、15岁B11、12——17、18岁
C14、15——17、18岁D18岁以后
25.人格中的自我调控系统指的是(D)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意识26.艾尔肯指出,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有两个特点,即(B)
A幻想和个人不死B幻想观众和个人不死C幻想观众和个人主义D唯我独尊和个人不死
页脚
27.造成青少年产生自卑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源于(D)
A挫折经历B过强的自尊心C生理因素D不合理认知
28.发展和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是
A正确认识自我B积极悦纳自我C有效调控自我D全面了解自我
29.意志的核心是(A)
A克服困难B具有明确的目的性C具有调节支配作用D具有激励作用
30.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正确认识是
31.学习困难学生具有的特征是(A)A智力落后B生理上有缺陷C智力正常D有明显的精神疾病
32.影响青少年学习成效的主要因素是
A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
B学生的生理成熟水平和学生的性格特点
C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与学生的气质类型
D家长的性格类型与学生的性格类型
33.人际交往主要理论之一的自我呈现论是
(B)提出的。
A舒茨B戈夫曼C霍曼斯D克朗斯托
34.青少年人际交往中的人格缺陷主要有自卑,多疑和(A)
A孤独B焦虑C抑郁D嫉妒
35.由于现实生活中自尊需要难以得到充分满足而吸烟的心理是一种(C)
A好奇心理B交往心理C补偿心理D表现心理
36.过量饮酒会引起青少年的认知功能下降,比如(A)
A逻辑思维混乱B不文明行为C学习兴趣下降D情绪冲动
37.重视亲子间的双向交流,互相理解,能以平等到的态度对待和教育孩子,这种教育方式属于
(A)
38.下列与独生子女个性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C)
A优越的经济条件B享受充分的爱
C家庭的社会地位D教育条件好39.对一些重要的人生问题发生困扰而产生的心失
衡状态而导致个体出现心冲突、抑郁、焦虑等情绪不适,这属于(C)
A成长性危机B外源性危机C存在性危机D源性危机
40.危机干预最主要的阶段是(C)
A危机评估B制订治疗性干预计划C治疗干预阶段D危机的解决和随访
41.初中二、三年级到高中一、二年级属于
(B)
A异性疏远期B异性好感期C异性爱慕
期D两性恋爱期
42.青少年会提出“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等有关人生的种种问题和思考,则说明他们处于人生观形成的(C)
A准备阶段B观察阶段C探索阶段D定向阶段
43.青少年个性成熟的标志是(D)
A富有责任感B自尊自信C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D独立性
44.自尊是(B)的核心。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调节
45.建立健全自我意识的基础是(A)
A正确认识自我B积极悦纳自我C有效调控自我D学会接受自己
4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由此引起的冲突就是(B)
47.一般认为人体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是
A遗传B素质C基因D生理解剖特征
48.青少年怯懦的形成主要与(C)有关。A自我意识的觉醒B个体幼年时期的创伤经
验
C家庭的教养方式D社会的不良影响
49.在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中,在6-12岁阶段的发展任务是(B)
A获得自主感面避免羞怯感B获得勤奋感而
避免自卑感
C获得信任感而避免羞怯感D获得主动感而
克服疚感
50.“半期考试我必须考全班第一”,艾得斯认为这种不合理的信念属于(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