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状况进行预测的调查属于()
2.下列不属于教育现场观察缺点的是()
A:易受主观因素的干扰B:对观察者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要求较高
3.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其遵循的方法,在形式逻辑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
4.研究的成果往往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的是()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发展性研究D.预测研究
5.先将总体各个观测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取样数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对象,这种取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取样B.系统随机取样
C.分层随机取样D.整群随机取样
6.在观察活动中要求研究者进行隐蔽性研究观察的是()
A.参与性观察B.非参与性观察C.直接观察D.间接观察
7.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态度的关系调查,属于()
8反映测验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指的是测量工具的()
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
9.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深化教育认识,揭示教育规律
B.完善和发展原有的教育理论体系并构建新理论
C.对研究成果进行逻辑证明
D.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实践寻求操作程序
10.定量分析的前提不包括()
A.数据资料的客观性B.数据资料的完整性
C.数据资料的有效性D.数据资料的准确性
11.教育科学研究三个基本组成要素不包括()
A.现象与客观事实B.科学理论C.科学假设D.方法和技术
12.下列不属于定量研究特点的是()
A.以纯形式化符号反映事物特征B.分析对象是具有数量关系的资料
C.强调结论的客观性D.注重整体的发展的分析
13.文献综述报告主要内容除正文和主要文献目录外,还应包括()
A.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法B.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假设
C.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D.研究假设和研究计划
14.取样的基本方法中,抽取一个或几个单位整群作为样本,这是()
15.不属于历史分析法的特点的是()
A.丰富性B.直观性C.具体性D.本质性
16.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方式可分为()
A.自然情境中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B.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17.下列是实验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A梅伊曼和拉伊B艾宾豪斯和G.缪勒C冯特和艾宾豪斯D蒙台梭利和杜威
18.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其研究主要目的在于()
A形成教育科学事实B形成教育科学理论
C获得一手数据资料D获得一手理论信息
19.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是()
A.思辨分析B.理论分析C.逻辑分析D.统计分析
20.教育科研中常用来进行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是()
A.Z检验B.T检验C.F检验D.X2检验
2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
B.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
C.定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量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
D.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
22、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
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B.完整性原则
C.简明、可行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
2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24、公式用于下列那种取样方法。()
A.简单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
C.多段随机取样法D.定额取样法
25.“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
C.等距随机取样法D.多段随机取样法
2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研究的信度高低说明研究和研究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或研究的前后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B.研究必须有效度才有意义
C.有效度一定有信度
D.有信度一定有效度
27.将疲惫定义为控制个体连续听课12小时后,再控制连续完成约为正常作业量10倍的作业内容后的个体存在状态。试判断这里采用哪种定义方法()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B.动态描述法
C.静态描述法D.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综合
28、将“一个体格健壮的人”的用操作定义定为“举起100公斤杠铃、两小时连续长跑25公里、跳高1.8米、6小时游泳横穿渤海峡、一年四季从不生病”的人;试判断采用哪种操作定义方法。()
C.静态描述法D.不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任一种
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按随机方式建立两个被试组(例如,实验组和对比组),除研究变量因素外,其它无关变量方面的影响相同,因而两组的结果测量值之差,可以认为是研究变量之差造成的
B.样本容量与样本的代表性有关,样本容量越小,代表性越好,反之,样本容量太大,就可能失去对总体的代表性
C.恒定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D.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被试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遗传、性格、能力、知识经验、动机、情绪、研究场所的一些条件与特征等许多无关变量是对研究是有影响的,这种问题可以采用消除法解决
3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创造友好的气氛,与被访问者谈的越投机越好
B.访谈时,要详细的说明访问的目的
C.访谈时,要把握住方向和主题,随时纪录
D.进行访谈时,要首先介绍自己的身份
31、以下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性别B.感觉刺激C.分数D.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
32、某特定研究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的程度称为()
A.内容效度B.结构效度C.内部效度D.外部效度
33、区别科学方法与非科学方法最主要的特性是()
A.预见性B.灵活性C.准确性D.客观性
34、如果采用观察法研究幼儿的同情行为,最理想的方法是()
35.下列观察法中,需要记录行为出现的频率的是()
36、“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调查”属于()
A.关系调查B.现状调查C.原因调查D.发展变化调查
37、根据自变量的性质,探讨空间密度与幼儿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的实验研究称为()
A.验证性实验B.多因子实验C.S-R法则实验D.P-R法则实验
38、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
A.访谈调查B.问卷调查C.测量调查D.调查表法
39、在教学方法实验中,下列无关因素中,可不必加以控制的是()
A.教师的业务水平B.儿童的基础水平
C.儿童课外受到辅导的机会D.师生的心情
40、使用取样记录法,要求观察者在开始之前就确定()
41、由来自同一总体的无数组样本数据而获得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叫()。
A常数B.常模C.参数D.系数
42、按实验控制程度,教育实验可以分为()
A.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B.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C.因素型实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D.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轮组实验
43、选用某个测验或自编测验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测验的()。
44、下列观察方法中属于正式观察法的是()。
A.轶事记录法B.日记描述法
C.频率计数图示法D.特性等级评定法
45、研究情景和条件与所研究的对象(或行为)生活(或发生)于其中的自然情景相符合的程度,即为()。
A.生态效率B.标准关联效度C.外部效度D.表面效度
46、下列方法中,主观性较强的调查方法是()。
A.重点法、内容分析法B.重点法、典型法
C.内容分析法、典型法D.文献法、内容分析法
47、根据自变量的性质,幼儿情绪状态与课堂秩序的实验研究属于()。
A.S——R法则实验B.多因子实验
C.验证性实验D.P——R法则实验
48、利用有关数据报告研究成果时,为了形象地表示出事物或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绘制统计图宜选用的图型是()。
A.长条图B.次数直方图C.曲线图D.散点图
49、统计图、表的标题应写在图、表的()方。
A.上、下B.下、上C.上、上D.下、下
50、下列陈述中不符合报告研究结果的要求的是()。
A.事实与数据相结合B.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C.客观与主观相结合D.一般与典型相结合
51.历史研究的核心是()
A.搜集、分析与鉴别史料
B.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发展规律的揭示
C.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D.用逻辑的分析方法分析史料
52.作为实验心理学产生的根本标志,()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办世界上第一个独立于生理实验室之外的心理实验室,正式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问题。
A.冯特B.艾宾浩斯C.缪勒D.屈尔佩
53.对古代书院与学术文化进行专题研究是属于()
A.对外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
B.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如法令、计划、政策等的评判分析
C.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D.对某一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
54.问卷的回收率一般不可低于()
A.70%B.50%C.30%D.30%
55.下列哪种图主要用于连续型的数据资料()
A.条形图B.圆形图C.直方图D.线形图
56.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
A.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
B.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
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57.发展性研究是属于哪种分类方法得出的分类结果()
A.接研究的普遍适用程度分B.按研究目的分C.按研究方法分D.按研究对象分
58.根据观察的情境条件来划分,教育观察研究可分为()
A.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B.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C.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
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59.教育观察借助的工具有两类,一类是人的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等,其中最主要的是()
A.眼B.耳C.鼻D.舌
60.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明确规定总体B.取样的有序性C.合理的样本容量D.取样的代表性
A:梅伊曼和拉伊B:桑代克和蒙台梭利
C:蒙台梭利和拉伊D:蒙台梭利和杜威
62.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指的是测量工具的()
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
A: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B:发展调查和测量调查
C:预测调查和测量调查D:预测调查和访谈调查
64.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的编制依据()
C:观察的目的D:观察的对象
65.有严密的计划,有详细的观察指标体系,对观察情境有严格的要求,这种教育观察研究的类型是()
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B:实验室中的观察
C:参与性观察D:结构式观察
66.可用于对观察对象非常了解的情况下,并且对观察人员要求也较高的观察类型是()
A:参与性观察B:非参与性观察C:结构式观察D:费结构式观察
67.为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
A:最大数量的B:有典型代表意义的
C:不可控制的D:不同性质的
68.教育科学研究中选题的作用不包括()
A:决定研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B:决定研究的内容
C:规定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D: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
69.以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是()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发展性研究D:预测研究
70.倡导以数学为基础的唯理论的演绎法的是()
A:亚里士多德B:弗兰西斯。培根C:笛卡尔D:康德
71.下列属于逻辑的分析方法特点的是()
A:概括性B:丰富性C:直观性D:具体性
72.抽签,随即数目表属于()
A:简单随即取样B:系统随即取样
C:分层随即取样D:整群随即取样
73.主,客观条件和时机问题等属于确定选题的基本要求中的问题必须()
A问题必须有价值B:问题必须明确具体
C:问题要有可行性D:问题要有新颖
74.往往与建立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的教育研究是()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发展性研究D:预测研究
75.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期初是在()
A:知觉观察期B: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期
C:系统综合发展期D:科学的辩证法时代
76.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是()
A:计数数据资料B:等级数据资料
C:等距数据资料D:比率数据资料
77.结论比较可靠,但由于个别事实繁杂,难以一一考察,这是归纳法哪一具体方式的特点()
A:完全归纳法B:简单枚举法C:科学归纳法D:因果联系归纳法
78.先假说,后求证,是从一般到个别,推论和判断个别实力的认识方法,这是逻辑思维方法中()
A:分析B:综合C:归纳D:演绎
79.其内涵需要明确的概念,是定义的()
A:被定义项B:定义项C:定义联项D:定义的规则
80.资料整理的基础工作是()
A:资料的审核B:资料的分类C:资料的统计D:归纳分析
二、多选题
1.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主要包括:()
A选择问题B提出假设C设计方法
D收集资料E分析资料F作出结论。
2.标准化考试的特征主要有()
A试题编制过程的标准化。B实施过程的标准化;
C评分过程的标准化;D分数合成和解释的标准化。
3.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方面
A确定调查课题;B选取调查对象;
C起草调查提纲;D制定调查计划;
E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4.经验总结的意义主要在于()
A有利于丰富教育理论,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密切结合。
B有助于教育行政部门和领导深入实际,正确的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
C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D有助于反思已经开展的实践活动
5.选择研究问题的途径主要有()
A从有关理论中演绎研究问题;B从教育实际中发现问题;
C从过去研究中发现问题;D从与专业人员接触中发现问题;
6.问卷设计的程序主要有()
A确定所要收集的资料;B确定问卷的形式;
C撰拟问卷的标题和指导语;D撰拟问卷的题目;
E修改和预试;
7.观察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有()
A.观察的目的性;B.观察的客观性;
C.观察的全面性;D.观察的典型性:
E.观察者的训练。
8.系统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包括()
A.整体性原则;B.联系性原则;
C.有序性原则;D.动态性原则;
E最优化原则。
9.访谈的技巧包括()。
A.亲切善意的访问态度B.把握主题,善于引导
C.提问明确,避免误解D.准确记录谈话内容
10.间接推广先进教育经验的方法包括()。
A.先进教育教学演示活动B.书面经验交流
C.录音录像播放D.组织专题研讨会
11.个案研究法的基本程序包括()。
A.认识对象确立个案B.收集个案资料
C.整理分析资料D.个案的补救矫正与发展指导
12.个案研究法中的追踪法的研究步骤包括()。
A.确定课题B.追因假设C.实施追踪研究
D.整理和分析资料E.提出改进建议
13.运用调查法应注意的事项包括()。
A.要甘当小学生,虚心求教B.要忠于事实,不带框框
C.要深入,不要浮在表面D.要有数量观念
E.要正确解释调查结果
14.内容分析法在教育研究的用途主要有()。
A.历史分析B.趋势分析C.比较分析D.意向分析
15.统计分析主要包括()的内容。
A.描述统计B.描述分析C.推论统计D.推论分析
16.问卷设计包括()等三项内容。
A.问卷编排B.答案设计C.问题设计D.指导语
17.选题的原则包括()。
A.价值性原则B.新颖性原则
C.具体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E.针对性原则
18.杜威的生活教育论的3个命题包括()。
A.教育即生活B.学校即社会C.教学做合一D.做中学
19.根据观察记录方式的不同,观察记录可以分为()。
A.描述记录B.取样记录C.行为检核D.个案研究
20.问题提出的三种形式包括()。
A.直接提问B.间接提问C.假设性提问D.针对性提问
21.集中量数主要包括()等。
A.平均数B.方差C.众数D.中数
22.教育文献研究的局限性在于()。
A.时效性差B.记载偏差C.信息缺损D.限于语言
23.调查法的适用范围包括()。
A.现状研究B.比较研究
C.纵向的发展研究D.历史研究E.未来发展研究
24.具体经验总结是以具体实践事实为基础,描述、记录一次教育或教学活动的经验,其一般内容为()。
A.教育活动过程B.活动的效果C.体会D.科学经验
25.测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选拔学生;B检查教育或教学目标贯彻的情况;C诊断;
D鼓励和鞭策;E升级、编班和分组;F指导就业;G预测。
26.教师在编制测验时要注意()
A试题取样要有代表性;B要明确测验的目的;
C试题的用词要恰当;D试题的正确答案是没有争议的
28.组别比较实验设计的模式类型有()
A静态组比较设计;B等组前后测设计;
C等组后测设计;D所罗门四等组设计;E不相等控制组设计。
29、研究假设的基本特征有()
A具有一定的科学性;B具有一定的猜测性、假定性、和或然性;C具有多样性。
30.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有()
A教育调查越来越多;
B以开发智力为中心的多方面教育试验越来越广泛;
C长期追踪研究法引起人们重视;D现代教育评价的兴起;
E系统科学方法引入教育研究领域;
F重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
G开放式的教育研究活动和协作式研究方式的广泛开展。
31.教育评价的原则有()
A客观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整体性原则;D指导性原则;E一致性原则;
F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G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原则。
32、实验研究报告的结构包括()
A报告的题目;B问题的提出;C研究方法;D实验结果;E讨论与结论;F参考资料。
三、判断题
1、按材料的整理分类,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历史研究和现状研究。()
2、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类(层)抽样、多级抽样、整群抽样和有意抽样。()
3、测量有四种类型的量尺:类别量尺、等级量尺、等距量尺、比率量尺。()
4、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个别调查等方式。()
5、调查研究报告具有真实性、针对性、新颖性、时效性等特点。()
6.捷克教育家笛卡尔以经验论作为研究教育现象的方法论理论基础。()
7.笛卡尔被称为西方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倡导以数学为基础的唯理论的归纳法。()
8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起始环节,并且是关键性的一步。()
9.科学方法是具体的工作方法或研究方法,是科学思维方式的实践和应用。()
10、观察(研究)法是通过眼睛看、耳朵听来认识研究对象特征的一种研究方法。()
11、因变量是指实验的条件、原因变量。()
12、一个数量小但代表性高的样本,一般比数量大但代表性较差的样本好。()
13、从严格意义上讲,行动研究还只是一种非正式研究。()
14、无关变量是指与实验对象和实验结果没有关系的因素,因而实验过程中无须考虑对它加以控制。()
15、“2,4,5,8”,这一组数的中位数是4.75。()
16、研究假设应当是有根据的推测,也就是说假设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或事实的基础上,并需经逻辑推断提出。()
17.从严格意义上讲,行动研究还只是一种非正式研究。()
18、无关变量是指与实验对象和实验结果没有关系的因素,因而实验过程中无须考虑对它加以控制。()
19、“2,4,5,8”,这一组数的中(位)数是4.75。()
20、研究假设应当是有根据的推测,也就是说假设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或事实的基础上,并需经逻辑推断提出。()
21、一个测量如果信度高则效度也一定高。()
22、试探性实验无须假设即可施行。()
24、幼儿A智商126,幼儿B智商84,则幼儿A的聪明程度是幼儿B的一倍半。()
四、名词解释
1.科学
2.变量
3.研究假设
4.测量
5.区分度
6.结构性观察
7.科学研究
8.观察变量
9.单纯随机抽样法
10.追踪研究法
11.实验变量
12.主动变量
13.应用研究
14.等距抽样
15.信度
16.典型调查
17.分类抽样法
18.效度
19.抽样调查
五、填空题
1.按材料的整理分类,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和。
2.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等距抽样、、多级抽样、整群抽样和有意抽样。
3.测量有四种类型的量尺:类别量尺、、、比率量尺。
4.根据研究目的分类,教育科学研究可分为和两大类。
5.测量有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
6.效度的类型有:、和结构效度。
7.科学研究的三个显著特征是:系统性、、。
8.选题的原则有需要性原则、、、可能性原则。
9.访问有两种形式:一是,二是。
10.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是:选择问题、提出假设、、、分析资料和作出结论。
11.信度的类型有:、、分半信度和库李信度。
六、简答题
1.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2.简述标准化考试的特征
3.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那几个方面
4.简述开放式问卷的优点
5.简述内容分析设计的五种常用模式
6.简述研究假设的基本特征
7.在内容分析中,确定类目时应注意那几个问题
8.简述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
9.简述测量的作用
七、论述题
1.试述问卷设计的程序
2.试述观察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试述选题的原则
4.试述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5.试述选题的程序
6.试述实验控制的方法
7.试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8.试述教育评价的原则
提示:付款后前半部分作业,后半部分答案,如答案显示不全,请下载PDF文件查看,PDF答案文件在答案部分标题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