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指标中,不属于关键绩效指标中动因类指标的是()。
动因类指标是反映企业价值关键驱动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资本性支出、单位生产成本、产量、销量、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等。选项C属于结果类指标。
根据平衡计分卡,着眼于解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解决“我们的优势是什么”的问题的维度是()。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着眼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解决“我们的优势是什么”的问题;财务维度其目标是解决“股东如何看待我们”这一类问题;顾客维度回答“顾客如何看待我们”的问题;学习和成长维度其目标是解决“我们是否能继续提高并创造价值”的问题。
按照平衡计分卡,解决“我们是否能继续提高并创造价值”的问题时可以利用的考核指标有()。
学习和成长维度的目标是解决“我们是否能继续提高并创造价值”的问题。企业的学习与成长来自于员工、信息系统和企业程序等。根据经营环境和利润增长点的差异,企业可以确定不同的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生产水平提高指标,如新产品开发周期、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员工生产率、培训计划完成率等。
下列关于经济增加值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经济增加值仅对企业当期或未来1~3年价值创造情况进行衡量和预判,无法衡量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价值创造情况,选项B错误。
A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简化的经济增加值(EVA)业绩考核办法进行业绩计量和评价,有关资料如下:
(1)2021年A公司的净利润为600万元,利息支出为468万元,研究与开发费用为1010万元。
(2)A公司2021年年末所有者权益为4200万元,年初所有者权益为3900万元,年末负债为3500万元,年初负债为2700万元,年末无息流动负债为950万元,年初无息流动负债为730万元,年末在建工程80万元,年初在建工程150万元。
(3)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权益成本为12%,税前净负债成本为8%。
要求:
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1-25%)=600+(468+1010)×(1-25%)=1708.5(万元)
平均所有者权益=(4200+3900)/2=4050(万元)
平均带息负债=(3500+2700-950-730)/2=2260(万元)
平均在建工程=(80+150)/2=115(万元)
调整后的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带息负债-平均在建工程=4050+2260-115=6195(万元)
市场基础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12%×4050/(4050+2260)+8%×(1-25%)×2260/(4050+2260)=9.85%
2021年简化的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1708.5-6195×9.85%=1098.29(万元)
甲公司是一家火力发电上市企业,2022年12月31日的股票价格为每股5元。为了对当前股价是否偏离价值进行判断,公司拟对企业整体价值进行评估,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22年的主要财务报表数据。
(2)对甲公司2022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修正,作为预测基期数据。甲公司货币资金中经营活动所需的货币资金数额为销售收入的1%,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均为经营性资产,应付账款均为经营负债。因为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均为偶然项目,不具有持续性,所以在编制修正管理用报表时,甲公司决定将其剔除。
(3)预计甲公司2023年度的收入将增长2%,2024年及以后年度收入将稳定在2023年的水平,不再增长。
(4)预计甲公司2023年度的销售成本率可降至75%,2024年及以后年度销售成本率维持75%不变。
(5)管理费用、经营资产、经营负债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均可稳定在基期水平。
(6)甲公司目前的负债率较高,计划将资本结构(净负债/净经营资产)逐步调整到65%,资本结构高于65%之前不分配股利,假设公司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偿还借款。企业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分配股利,未来不打算增发或回购股票。净负债的税前资本成本平均预计为8%,以后年度将保持不变。财务费用按照期初净负债计算。
(7)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0%。
(8)采用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估计企业在2022年年末的价值,债务价值按估计时点的账面价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