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丨《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

政策解读丨《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

一、实施《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二、《指南》制定依据是什么?

三、《指南》制定原则是什么?

《指南》的制定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指南》参考国内外法律法规、标准、指南和有关文献资料,结合调研情况和专家意见,科学确定内容框架,并进行详细地说明。二是协调一致性原则。《指南》与我国现行食品安全、食品卫生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协调一致。三是前瞻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指南》制定既考虑了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的发展,又考虑了我国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现状,是当前国情、社情下前瞻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产物。

四、《指南》是强制性执行文件吗?

五、其他国家是否有开展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类似的活动?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促进学校的理念,并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倡导、推广,发布系列指南指导全球学校开展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工作。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营养友好学校倡议”,为以校园为基础的项目提供框架,并为多部门合作提供可持续机制,包括5个核心内容和26项核心标准,目前已在18个国家开展试点。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美国的《健康,无饥饿的儿童法案》、欧盟的《欧洲健康学校午餐的营养标准》、澳大利亚的《全国健康学校食堂指南》、日本的《学校供餐法》、《学校给食卫生管理标准》等对营养健康学校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六、我国是否有开展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类似的活动?

1995年起,我国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学校健康新理念,北京、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省份相继开展健康促进学校试点工作。2006年起,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持续在全国开展了“营养与健康学校”创建工作。2011年起,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联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推进此项工作。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健康促进学校规范》(WS/T495—2016)。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在我国8个省(区、市)的部分中小学启动“营养校园”试点创建工作。

七、《指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指南》规定了建设营养与健康学校在基本要求、组织管理、健康教育、食品安全、膳食营养保障、营养健康状况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运动保障、卫生环境建设等九个方面的内容。

八、《指南》发布后将如何使用?

九、《指南》与《营养健康食堂建设指南》和《餐饮食品营养标识指南》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指南》与《营养健康食堂建设指南》和《餐饮食品营养标识指南》,三者相辅相成;同时在适用对象、基本内容方面又存在差别。

在适用对象方面,《指南》适用于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营养与健康学校,普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营养与健康学校参照执行;《营养健康食堂建设指南》适用于食品经营主体业态中的餐饮服务经营者;而《餐饮食品营养标识指南》适用于各类餐饮服务经营者和单位食堂制作并提供给消费者的食品。

关于印发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的通知

国卫办食品函〔2021〕3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教育厅(教委、教育局)、市场监管局(厅、委)、体育局(厅),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直属和联系单位,有关学会、协会:

一、各部门要按照《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合理膳食行动和《关于落实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分工实施方案》(国卫办食品函﹝2017﹞1027号)职责分工,认真对照落实本部门责任,积极宣传、广泛发动,合力推进营养与健康学校试点建设工作。

二、各地区要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在辖区全面推广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工作,通过建设活动,切实推动辖区学校营养健康饮食服务整体水平的提升。要定期总结,交流经验,分析研究问题,结合地方特点不断完善实施策略,更好地适应儿童青少年日益增长的营养健康需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系人:赵博雅、徐娇

教育部联系人:朱红松、樊泽民

市场监管总局联系人:王一、霍宏伟

体育总局联系人:刘磊、金鑫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体育总局办公厅

2021年6月7日

附件

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要求,为指导和规范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营养与健康学校的建设,普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建设营养与健康学校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三条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要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

第三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

第七条将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纳入到工作规划,并提供人员、资金等保障。

第八条设立由学校领导、后勤、工会和食堂管理等部门人员组成的营养与健康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学校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

第九条建立防范和抵制食物浪费制度,并采取措施予以落实。

第四章健康教育

第十条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制度,拓展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将食品安全、合理膳食、卫生防疫、科学运动、口腔健康、视力保护、心理健康等纳入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完善并实施教学评价与质量监控。

营造珍惜食物、节约为荣的氛围。重点培养学生珍惜食物的认识,不偏食不挑食,读懂食品标签标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第十一条明确健康教育课程课时安排。以班级为单位的健康教育课程开课率达到100%,每学期至少6学时。

第五章食品安全

第十五条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在显著位置公示。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发现问题和隐患立即整改,并保留自查和整改记录。

第十六条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要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严格执行进货查验、集中用餐信息公开和食品留样等制度,规范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确保提供的餐饮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十七条学校食堂要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食品原料采购、食品贮存及食品加工制作等信息,保证食品可追溯。

第十八条学校食堂要实施“明厨亮灶”,鼓励运用“互联网+明厨亮灶”加强对食品加工制作全过程的监督。

第十九条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要配备有资质的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定期接受有关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培训与考核。

第二十一条学校食堂内不同类别的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要分开存放。盛放容器和加工制作工具要分类(色标)管理、分开使用,定位存放。

第二十三条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的餐具饮具要使用物理高温消毒。

第二十四条学校食堂要实施分餐制度,提高餐饮健康安全水平,要求学生餐一人一份(套)餐具、一人一份(套)饭菜,实现餐具、菜(饮)品等不交叉、无混用的餐饮方式。座位间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高密度聚集用餐。

第六章膳食营养保障

第二十六条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要根据当地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和饮食习惯搭配学生餐,做到营养均衡;制定食谱和菜品目录,每周公示带量食谱和营养素供给量,带量食谱定期更换。

第二十七条学生餐每餐供应的食物要包括谷薯杂豆类、蔬菜水果类、水产畜禽蛋类、奶及大豆类等4类食物中

的3类及以上。食物种类每天至少达到12种,每周至少25

种。

第二十八条学生餐要采用合理的烹调方法,尽量减少

煎、炸等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烹调方式。采取有效措施,逐步降低盐、油和糖的用量。

第二十九条按照《餐饮食品营养标识指南》对所提供的餐饮食品进行营养标示;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提供自制饮料或甜品时,要标示添加糖含量。

第三十条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要配备有资质的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营养指导人员需要具备为不同人群提供营养配餐的能力,指导采购、配料、加工和营养标示,制定食谱和菜品目录,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指导食堂分餐员帮助学生合理选餐。

定期组织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负责人、营养指导人员、食堂从业人员等进行营养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防控技能培训。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负责人、营养指导人员、食堂从业人员需要接受食品安全及营养健康、卫生防疫以及食物采购、储藏、烹饪和“三减”等方面的重点培训,每年度不少于20学时;食堂炊事员需要接受低盐、低油、低糖菜品制作技能培训。

每年组织一次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负责人、营养指导人员、食堂从业人员的岗位能力自我测评和考核。

第七章营养健康状况监测

第三十一条建立健全学生健康体检制度,了解学生膳食、体重、骨骼、口腔、视力、脊柱、心理等状况,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将体检结果及时反馈家长,提出有针对性、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

第三十二条在显著位置摆放身高和体重测量工具,张贴自测自评方法,并定期维护。

第八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第三十三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设立专(兼)职报告人。

制定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规程。

第三十四条定期开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控知识及技能宣传和培训。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第九章运动保障

第三十五条宣传科学运动理念和方法,培养运动健身习惯,实施学生体重管理,构建体医融合模式。

第三十六条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配备要达到国家标准,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

第三十七条学生每天在校需要进行至少1小时符合要求的阳光体育运动,包括但不限于拉伸练习、平衡灵敏协调练习、心肺耐力练习、力量练习、脊柱健康练习和骨质增强型运动。

第三十八条学生需要掌握1—2项运动技能。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优良率小学达到80%以上、初中75%以上、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70%以上。

第三十九条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健康教育培训和考核制度。

第十章卫生环境建设

第四十条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改善校园环境卫生,整治校园整体环境。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第四十一条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严格按照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宿舍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有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教室照明达标率达100%。

第四十二条坚持实施眼保健操等护眼措施,提醒学生采用正确的执笔姿势。要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

第四十三条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每间教室内至少配置2种不同高低型号,教室内学生应当每人一张。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学生视力变化情况及卫生防疫要求,每月调整学生座位与间隔距离,每学期个性化调整学生课桌椅高度,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第四十四条向学生提供免费、充足、符合卫生标准的白开水或直饮水。盛装开水的器皿(如保温桶等)要定期清

第四十五条按照学生与教职员工数量,配备洗手、消毒设施或用品。

第四十六条建设无烟校园,校园内全面禁止吸烟,设置禁止吸烟标识。

第十一章附则

第四十七条本指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和体育总局依职责负责解释。

THE END
1.请简述学校营养配餐的原则。"请简述学校营养配餐的原则。"这道题的答案是什么呢,答案在下文中哦。 请简述学校营养配餐的原则。 正确答案: (2)照顾饮食习惯,注意饭菜的口味。在可能的情况下,要既使膳食多样化,又能照顾就餐者的膳食习惯。注重烹调方法,做到色香味美、质地宜人、形状优雅。 https://www.duote.com/tech/202408/746543.html
2.学生营养餐工作管理制度(通用11篇)一、学校营养餐工作建立档案,由分管此项工作老师专人管理。 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营养餐工作下发的文件、通知、通报、讲话、检查情况记录、整改意见、措施等必须归档备查。 三、学校制定的营养餐工作各种管理制度,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组织领导机构等材料都要装订归档。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iwmedk8.html
3.为中小学生制定学校营养食谱一般只涉及到()。为中小学生制定学校营养食谱一般只涉及到( )。 A. 早餐 B. 午餐 C. 晚餐 D. 间餐 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B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50 年极值风速所需收集的资料有()。 A. 长期测站近 30 年历年年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 https://www.shuashuati.com/ti/f250fb1cbd8448bdbabeecca31e09e82.html?fm=bd46b18ae6f683df5192d8a63f5018492a
4.营养师二级考试:学校食谱编制原则—营养师—易考吧营养师二级考试:学校食谱编制原则 老师推荐: 2024年营养师资格易考宝典软件 2024年营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 2024年营养师资格考试易考套餐 编辑推荐: 2010年营养师资格考试宝典软件 2010年营养师资格考试网络辅导课程 2010年营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 其总原则是满足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的要求。https://www.etest8.com/yingyangshi/zhinan/152466.html
5.中学生营养餐实施方案6篇(全文)根据彬政教发【2017】202号文件级精神和要求,我校将进一步完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确保“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顺利实施,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进一步规范完善我校学生营养餐工程,实现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按照“科学、营养、可口、热乎”原则,严格执行“三炒菜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w2b1kqt.html
6.2013年“三下乡”活动“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中国梦”、“中原梦”的理解认识、确立为实现“中国梦”、“中原梦”努力奋斗的志向为重点,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组织青年学生紧紧围绕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https://www.htu.edu.cn/math/2013/0924/c1386a22890/page.htm
7.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设计之食谱1.31.3 大学生食谱设计原则大学生食谱设计原则 学校食谱的制定也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 根据大学生的营养和生 活特点,结合学校所在地区季节的食物供应情况,以及食堂设备、炊 事人员的技术力量等因素编制切实可行的食谱。 (1)所用食物原料应符合有关食品卫生标准的要求,不得采用有 毒 有害 变质的食物。 (2)三餐食物https://www.mayiwenku.com/p-5472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