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用丢掉专业,你也可以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
几年前,我所在的公司拓展新业务,组建了一个新团队,可团队的头却是兼职的,每周来公司半天班,平时在线联系。一是因为业务规模不大,二是节省成本,而且这个行业的人才又很紧缺。
以前,说到自由职业,大家更多想到写作、会计师、律师、设计师、咨询行业、技术工人,还有一些以销售为主不用雇人的小生意。
但现在的新趋势是,自由职业范围越来越广,而且更加技术化。像前面提到的兼职的开发团队负责人,以前一定是专职的技术总监担任;我还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养鸡顾问的回答,他几年前从大企业辞职,专门帮各种小规模养鸡场提高技术水平,收入是上班时的五倍。
现在甚至还有一些专门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各种行业专家资源的外包平台。
所以我有个大胆的预言:大部分专业人士,未来都有可能成为自由职业者,而且,专业能力越强的人,越有可能通过兼职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这个判断,源于专业外包的三个大趋势。
二、专业人士“自由职业化”的三大趋势
以前认识一个电商品牌的运营经理,他现在既没有继续向上做运营总监或产品总监,也没有自己开公司(这个职业最主要的两个发展方向),而是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为几个传统企业研发适合抖音、快手一类社交平台传播的产品提供顾问。
想要判断自由职业靠不靠谱,首先要搞明白:为什么这些企业不招专职人员呢?这是暂时的现象?还是时代的大趋势?
第一个趋势:创新驱动,打破业务边界
当行业进入低速发展期后,企业经营很容易遇上天花板。其对策,一是发展新业务;二是加快产品的技术升级,这就导致企业常常要跨行业跨领域增加新职位类型。
越是进入不熟悉的领域,越是要招经验丰富的专家。可大家想,如果你是行业技术专家,发现一家养猪场要招人工智能专家(别笑,养猪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领域),你的兴趣恐怕不会太大,因为不是核心业务,业务失败导致失业的风险很大。
但如果有朋友介绍你去兼职,你很可能会尝试一下。
那么从企业的角度看,如果招人难度大,还不如找兼职,反正不是核心业务。特别是中小企业,更不可能为了一个新业务去招行业资深专家,随着企业越来越依赖创新驱动,专家型的自由职业者需求也越来越大。
有人可能要说,我是企业核心部门的专业人员,没有兼职的可能。
这可不一定。
第二个趋势:成本控制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事实上,专业人员的工作职责中,有一半正是为了让你“看上去很忙”。
那么,换一个思路,如果能确保业务顺利进行,不耽误工期,不影响沟通,即使是重要岗位上的人员以兼职的形式存在,老板也完全可以接受。
因为社交工具的丰富,专业圈内的信息流动更快速了,再加上一些专业的平台,找人的难度渐渐变小,现在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沟通环节——能不能保证不坐在一起的两个人能相互配合?
第三个趋势:大量的专业外包要等到新管理革命的出现
开头说的案例,实际上是把一个技术总监的职责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团队管理的职责交给公司其他高层,另一部分技术负责人的职责外包出去,不但成本更低,用人机制也更灵活。
另一类纯技术类的职位外包,最大的难点在于沟通,这不是工具的问题,而是地理位置的分离造成的沟通意愿的缺失,就好像两地分离的情侣,就算天天在线,也免不了感情变淡。
更何况,如果员工意识到这样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好处的话,他们会倒逼企业做出这样的改变。
问题在于什么样的员工更可能用兼职代替专职工作呢?
三、什么样的人更适合自由职业
那是一次应聘,面试过程感觉很好,结果到最后,面试官知道他还在职后,忽然问他,愿不愿意以兼职的形式接受这个职位?
这个读者立刻有一种被忽悠的感觉,可转念一想,兼职反而是个很好的方案啊,他当时是有工作的,也在犹豫要不要跳槽,等于给了自己一个过渡期。
接了那个兼职之后,他发现这个工作的需求还是很广的,然后开始通过面试的方式主动询问用人单位可否接受兼职,等到他拿到了三份合作时,就开始跟现在的公司谈判了……
从整个过程看,专业职位的自由职业化是一个企业与员工互动的过程。只是企业考虑利益与风险,员工出于性格与人生规划。
理论上说,任何专业人士都有可能成为自由职业者,特别是那些不想做管理,希望在专业的道路上更进一步的人,更有可能选择这个方向。
当然一个人是否适合成为兼职的自由职业者,能力上还有很多的要求:
沟通能力
所以沟通就变成了你的工作成本,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专业能力。
分析决策能力
在传统的公司架构中,决策的责任大部分落在了管理者身上,专业人员更多是提供专业的建议。
多学科跨界思考能力
这就需要自由职业者有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多学科跨界思考能力,拥有一套适用性很强的方法论。
信奉客户第一
很多全职的专业人士都将与外行沟通视为“工作的累赘”,宁可单独加一个晚上的班,也不愿直接面对客户。而一个自由职业者——
首先,有同理心,试图了解客户的业务层次和偏好;
其次,有耐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解释自己的专业工作;
最后,其成就感不完全来自专业能力,而是能够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如果你符合上面的几条描述,你一定已经在考虑一个问题:那我该如何开始呢?
四、如何开始你的自由职业生涯
第一,从你现在的工作开始
很少有人从一开始就辞职专门兼职。很多时候你要先试探一下业务的可能性,时机的成熟性。
因为兼职的工作内容和范围跟专职一定会有所区别。有时候兼职的业务范围只是把专职工作的一部分工作独立出来;而有时候,则包含了专职和它的周边的工作。
如果你开始兼职,那么你的第一个客户可能最好是你现在的东家,或者是你现在的客户,或者是你的同业。这就是你第二个要做的事情——
第二,不要嫌弃任何机会
开头提到的那个外包的老师,一开始也是做具体的工程实施的,那个电商的营销经理,则是从电商业务培训开始的。
从你打算做这个转变开始,你就要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生意人”的角色。不要轻易地否定任何一个机会,就算看起来没什么钱赚,很不起眼,也不是你未来想做的事情,因为你现在需要更多客户。
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你需要建立行业广泛的人脉关系,其中最重要的人脉关系是——
第三,多多结识行业内的“联系人”
既了解你的实际情况,又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并且能为两边搭桥的人,称之为“联系人”。
他们不一定是某公司的高管,但是他们拥有行业内广泛的人脉关系,只要认识这样一个人,相当于你建立了很多下游客户的管线。
很多时候,促使你迈出自由职业者的第一步,往往是认识了这样的联系人。
第四,长期客户战略
什么样的时候你可以真正抛开现在的工作而专职进行自由职业呢?
大部分人对自由职业者的态度是既羡慕又害怕,羡慕那种自由的工作方式(其实也有不自由的一面),又害怕生存的压力。
而对于专业能力很强但并不擅长的管理人,公司的所谓保障,代价非常大,我之前也讲过一个规律——如果不能成为管理者,你拿到手的钱跟你对公司的贡献相比,职位越高,比例越低。
而真正的“财务自由”,不仅仅是钱,更关乎一颗“自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