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简述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即:控制的对象)
5.简述制定控制标准的步骤。
6.简述工业企业常用的控制标准。
7.简述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
8.简述控制标准的制定要求。
9.对控制信息有什么要求?
10.怎样理解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11.为什么纠正偏差是控制的关键?
12.简述一般控制与管理控制的相同点?
13.简述管理的控制职能及其目标。
14.简述控制的前提条件。
15.简述控制与计划的关系。
17.简述控制工作的过程和要素。
18.简述管理控制的特点。
19.简述管理控制整体性特点的含义。
20.简述控制的类型。
21.简述现场控制及其类型。
22.简述管理人员获得控制信息的方法。
23.简述控制过程中衡量实际工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24.在制定和实施纠偏措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25.简述纠偏工作的主要方法。
26.调整计划目标或控制标准的原因是什么?
27.在纠偏措施的选择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28.简述纠偏方案的双重优化。
29.简述有效控制的原则。
30.控制必须由健全的组织结构来保证的含义是什么?
31.简述自我控制的优点。
32.简述三种控制类型应用的侧重点,并举例说明之。
二、选择题
1.控制工作要达到的第二目的是()
A.维持现状B.打破现状C.改变现状D.实现创新
2.下列关于一般控制与管理控制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同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B.前提条件和基本步骤相同
C.都是有组织的系统
D.目的相同按原定计划维持正常活动,实现既定目标
3.下列有关控制和计划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控制和计划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B.控制和计划没有内在联系
C.计划是实现控制工作的依据D.控制是计划的保证
4.最不常有的综合控制方法是()
A.总预算B.计划评审法C.损益控制D.投资回
收率
5.按控制程度分,计划的前提条件最不可控的为()
A.外部条件B.内部条件C.部分可控D.可控的条件
6.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以下那种情况不符和这一原则()
A.一般日常事务B.例外情况的决策
C.对日常事务的监督D.概括性的压缩性的和比较短的报告
7.控制的前提条件中有()
A.控制标准B.控制经营
C.控制对象D.控制人员
8.控制工作的原理不太可能实行的是()
A.直接控制原理B.例外情况的原理
C.反映计划要求的原理D.控制关键点原理
9.管理控制系统实质上也是一个()系统
A.自动控制B.完全开放C.信息反馈D.完全封闭
10.损益控制法通常应用于()
A.公司的主要部门B.公司的参谋机构
C.服务部门D.收集信息机构
11.控制论的创立者是()
A.梅奥B.泰罗C.维纳D.马斯洛
12.控制的根据是()工作
A.计划B.组织C.人员配备D.指导和领导
13.从输入端提取信息达到对受控对象的控制是()控制
A.现场B.反馈C.前馈D.直接
14.现场控制工作的重点是()
A.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结果上B.正在进行的计划实施过程
C.在计划执行过程的输入环节上D.控制行动的结果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馈控制是控制工作的基础
B.反馈控制的纠正措施往往是预防式的
C.反馈控制的工作重点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结果上,并将作为未来行为的基础
D.反馈控制要注意避免单凭主观意志进行工作
16.通过提高主管人员的素质来进行的控制工作是()
A.现场控制B.反馈控制C.直接控制D.间接控制
17.控制工作通过纠正偏差的行动与其他四个职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管理过程形成一个()
A.完全封闭的系统B.完全开放的系统C.相对开放系统D相对封闭系统
18.直接控制是通过提高主管人员的()来进行控制工作的。
A.薪金B.素质C.威信D.待遇
19.根据职位要求及职位上的人员的技术和素质的要求,对主管人员和非主管人员的选拔、培养和训练是()前馈控制。
A.人力资源B.原材料C.资金D财政资源
20.控制工作要达到的第一个目的是()
A.打破现状B.维持现状C.改变现状D.实现创新
21.控制工作要求()
A.确立客观标准B讲求经济效益
C.应具有灵活性D应具有全局观点
22.以下不属于间接控制的假设的是()
A.合格的主管人员所犯的错误最少B.工作成效是可以计量的
C.人们对工作成效具有个人责任感D.出现的偏差可以预料并能及时发现
23.现场控制的内容不包括()
A.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B.向下级指示恰当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过程
C.监督下级的工作以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
D.发现不合标准的偏差时,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24.直接控制的不合理性抉择假设为()
A.合格的主管人员所犯的错误最少
B.管理工作的成效是可以计量的
C.管理工作的成效是不可以计量的
D.在计量管理工作成效时,管理的概念原理方法是有用的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