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定额的构成及表现形式主要有企业劳动定额、企业材料消耗定额、企业施工定额等,编制时要遵循简明适用、平均先进性、真实客观、时效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原则,编制方法包括定额修正法、经验统计法、现场观察测定法和理论计算法。具体介绍如下:
一、企业定额的构成、表现形式
企业定额的编制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遵循简单明了准确适用的原则企业定额的构成及表现形式因企业的性质不同取得资料的详细程度不同编制的目的不同编制的方法不同而不同。
其构成及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企业劳动定额。
2)企业材料消耗定额。
3)企业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4)企业施工定额。
5)企业定额估价表。
6)企业定额标准。
7)企业产品出厂价格。
8)企业机械台班租赁价格。
二、企业定额的编制原则
企业定额的编制应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具体要求相统一,工程项目的设置与清单计价规范相一致,以保证投标报价的可操作性。
1、简明适用原则。不管采用何种模式,企业定额应简明适用,简明可使人易于掌握、查找和计算;适用是指可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
2、平均先进性原则。企业定额水平应高于政府定额,否则失去竞争性,所谓企业定额水平是指它的消耗量水平,消耗量水平越低,定额水平越高;反之亦然。政府定额反映社会平均水平,企业定额反映平均先进水平,即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多数企业可以达到或超过,少数企业可以接近的水平。
3、真实客观原则。企业定额应真实地反映企业技术水平、管理现状,真实地反映企业劳动力资源、材料储备、机械装备等情况,客观反映企业生产力水平。
4、时效性和相对稳定性原则。企业定额是一定时期内企业技术发展和管理水平的反映,在一段时期内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应及时将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编入企业定额中,这是定额时效性特点,如果企业定额滞后和脱施工实际,那么就不再适应市场竞争和工程成本管控的需要,反而会产生负效应。
三、企业定额的编制方法
1、定额修正法
以已有基础定额地方定额行业定额为蓝本,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要求,调整定额结构和项目范围在自行测算的基础修正原定额消耗量标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继承了原有定额的精华,可直接参与套用原有定额模板。
2、经验统计法
是企业对在建工程和已完项目的资料数据,运用抽样统计的方法,对有关项目的消耗数据进行统计测算,最终形成自己的定额消耗数据。
3、现场观察测定法
把现场工时消耗情况和施工组织技术条件联系起来加以观察、测时、计量和分析,以获得该过程的技术组织条件下工时消耗的基础资料。
4、理论计算法
是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及材料规格,用理论计算的方法求出定额中的理论消耗量,将理论消耗量加上材料的合理损耗,得出定额实际消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