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本知识梳理

1、七年级(上册)三个单元:认识生命;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七年级(下册)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3、八年级(上册)两个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生命的延续。

4、八年级(下册)三个单元:生物的演化;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

(三)教材的体系:

1.目标体系

2.知识体系

3.活动体系

4.图表体系

5.阅读体系

6.检测体系

7.课外活动体系

二、七年级(下册)教材的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目标体系

每一章的学习目标和章的小结,应该是相互呼应的;在本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都有每一节的教学目标,供参考。教学中要注意落实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都得到发展。特别是在备课、钻研教材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隐性的目标因素。

学习目标的确定,要注意不同层次的要求,请参考《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后的附录“学习目标的说明”。其中,知识性的目标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水平的要求;技能性的目标分为模仿、独立操作两个水平的要求;情感性的目标分为经历(感受)、反应(认同)和领悟(内化)三个水平的要求。教学方案中应尽量用行为动词来表述学习目标。

附录:学习目标的说明

各水平的要求

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

知识性目标动词

了解水平: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描述,识别,列出,列举,说出,举例说出。

理解水平: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说明,举例说明,概述,区别,解释,选出,收集,处理,阐明。

应用水平: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景下的合理联系等。

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评价,撰写

技能性目标动词

模仿水平:在具体示范和指导下完成操作。

尝试,模仿。

独立操作水平: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运用,使用。

情感性目标动词

体验,参加,参与,交流。

反应(认同)水平: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

领悟(内化)水平:具有稳定的态度、一致的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确立,形成,养成。

(二)知识体系

本册以“生物圈中的人”为主线,安排了7章19节内容。主要学习有关人体的营养,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能量的供应、代谢废物的排出、自我调控和人体的健康生活,以及人与生物圈关系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

第8章人体的营养

知识要点

通过演示和探究知道食物的营养成分;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种消化腺的部位及主要的分泌功能;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说明口腔中的消化过程;概述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说明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说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在人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观察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并说出它们的主要功能;说出血浆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列出血液中几种成分的正常值,并学会分析血液常规化验单;说出血量、输血和血型的一般常识,并说出无偿献血的意义。

通过观察区分不同的血管,并说明各种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通过观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概述心率、心输出量和心动周期的关系,说明体育运动有利于心脏的健康;描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并说明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描述什么是血压、脉搏及其正常值;通过活动说明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通过探究说明食物中储存有能量,说明燃烧与呼吸作用的异同,并描述什么是热量价;说明能量来自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概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说明肺的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概述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和主要原理;说明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与血液成分变化的关系。

第11章人体废物的排出

说出人体产生的主要代谢废物和排出途径;说出什么是排泄及其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识别皮肤的结构;描述汗腺的结构和汗液的形成;说出人体排出汗液的意义。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举例说明人体自我调节的意义;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说明什么是反射、反射弧,以及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举例说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举例说明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描述大脑皮层的形态结构和基本功能;说明高级神经活动的含义和人类条件反射的突出特征。

说出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说出什么是感受器和感觉器官;通过观察描述眼球和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解释近视和远视视物不清的原因及矫正方法;说出视、听、嗅、味觉及皮肤感觉、温度觉等感受器感受刺激的性质。

说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的区别;说出什么是激素;举例说出人的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主要的调节功能。

第13章健康地生活

描述什么是健康及健康的条件;列出良好生活习惯的主要内容;说明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的危害;说出合理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说出什么是传染病以及传染病的特点;举例说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列举几种常见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举例说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说出计划免疫的意义。

描述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当代疾病的危害和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

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的影响;

举例说出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以及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

(三)图表体系

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图名的图65幅,加上小图和其他体系中的图,共92幅图。另外,还安排了18个表格。

这些图表是服务于知识和活动的。

(四)活动体系

本册共安排了各种类型的活动50个,其中有建议活动14个。活动类型与上册基本相同,活动数量有所减少[上册有59(16)个,下册有50(14)个];新的内容较多,36个活动中有13个活动是传统内容,23个是新的内容;14个建议活动均为新的内容。

七年级(下册)活动的总体情况

1.演示实验(9个)

P3蛋白质、维生素C的检测(新)

P10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新)

P28观察血液的成分

P37观察心脏

P43观察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变化(新)

P51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P55呼吸运动的模型

P58尿液成分的测定(新)

P70人体神经系统整体形态和结构组成

这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教学中要注意:

(1)课前的准备和预演;

(2)注意演示的直观性和进行观察的指导;

(3)有条件的学校可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实验,或在课下由生物小组完成后,课上由学生来演示。

P3蛋白质、维生素C的检测

目的:

1.了解科学方法的价值,明确单因子等组实验的设计;

2.为“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活动奠定基础。

原理:

1.蛋白质或多肽中都有肽键“-CO-NH-”,在强碱性溶液中与CuSO4反应生成紫红色到紫蓝色的颜色反应。此反应与Cu++和双缩脲发生反应所产生的颜色反应相同,故名为“双缩脲反应”(biuretreaction),所用的试剂称为“双缩脲试剂”,A液为NaOH溶液,B液为CuSO4溶液。产生的紫红色物质是“铜—钠双缩脲络合物”。

2.蓝色吲哚酚试剂使还原型Vic变为氧化型Vic。Vic溶液在中性条件下,使吲哚酚试剂由蓝色变为无色;Vic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使吲哚酚

试剂由蓝色变为粉红色。

注意事项:

1.配制蛋清稀释液时,至少按1:1的比例稀释,否则难以与试剂充分反应;

2.演示时要强调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意义和两组的异同;

3.双缩脲试剂和吲哚酚试剂的配制和使用,可参见本册的《教师教学用书》p2~3(吲哚酚可到试剂商店购买);

4.Vic溶液可用溶解Vic药片或用果汁;

5.选择的实验材料最好是液体,颜色尽量浅,如有沉淀要过滤。

P10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

1.了解物质分子大小与透析袋的关系,进而了解淀粉能否被吸收;

2.培养透过现象(颜色变化)分析本质(分子运动通过膜)的推理能力。

1.透析袋可在商店买到,也可用膀胱膜等替代;

2.最好提前半天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装置,课上由学生演示和讲解;

3.将实验装置与消化管的吸收建立联系并进行对比(参见本册的《教师教学用书》p11)。

P43观察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变化

1.直观了解动脉血与静脉血颜色的区别和形成的原因;

2.印证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和颜色的变化及原因。

1.这个演示实验比较简单,有条件的学校可把此实验改为学生动手实验,并组织好讨论;

2.讨论中应注意把动脉血和静脉血颜色的变化与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联系起来;

3.此演示实验可与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的学习结合起来。

2.观察实验(9个)

P14观察鸡小肠的结构

P29观察血细胞

P35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

P39观察水蚤的心脏搏动(新)

P41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P60观察肾脏

P66观察皮肤的结构

P81观察眼球的结构模型

P108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

这类观察实验多数是传统的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能力,以及使用观察工具、制作临时装片、绘图等技能。教学中应注意:

(1)重视显微镜使用的规范性;

(2)观察材料的事先准备、采集、培养;

(3)传统的实验要按新的课程理念来组织;

(4)“观察水蚤的心脏搏动”是新的观察实验,要认真准备。

P39观察水蚤的心脏搏动

1.了解水蚤心脏搏动的特点;

2.通过了解水蚤心脏搏动的特点,进而了解人的心脏搏动的特点。

1.指导学生如何使水蚤减慢运动速度;

2.指导学生如何为水蚤心脏搏动记数;

3.探究实验(5个)

P4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新)

P1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新)

P45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新)

P48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新)

P103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新)

安排探究性实验的活动,旨在倡导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这些活动基本上都是新内容。多数实验是给出问题和方法,而由学生探究得出结论,使学生逐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其中有的探究活动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做出预期、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表达和交流。教学中应注意:

(1)重视每一个探究活动的组织;

(2)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氛围和条件,教师不要包办代替;

(3)重过程胜于重结果;

(4)指导学生填写实验记录,或做好实验报告;

(5)注意探究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P4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通过探究获取食物中营养成分的知识;

2.进一步学会探究的技能和方法。

1.教学中要求学生按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来进行,即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预期,然后再实施实验、记录并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最后进行交流和表达;

2.实验材料的选择可结合当地的条件,其中蛋白质和Vic的检验要以演示实验为基础,至少要完成蛋白质的检验;

3.注意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P10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通过探究获取人体口腔内淀粉消化成麦芽糖的知识;

2.进一步学会探究实验中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技能。

1.收集足量的唾液是本实验的关键,收集唾液的方法可参见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P12;

2.注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条件、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3.注意将实验结论与人体口腔内淀粉消化成麦芽糖的过程联系起来。

P45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1.通过探究获取运动与脉搏关系的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自觉性;

2.进一步学会探究实验中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技能,以及认识重复实验的重要意义。

1.首先让学生明确心率与脉搏的关系,并学会切脉的方法;

3.此探究活动可与“P37讨论与心脏活动有关的问题”的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P48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

1.通过探究获取食物(主要是有机物)中储存有能量的知识;

2.进一步学会探究实验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学会较复杂实验的操作技能。

1.课前准备简易热量测定仪是本实验顺利完成的关键之一,制作方法可参见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P39;

2.减少能量散失是本实验顺利完成的又一关键,要组织好“释放能量值的计算方法”的讨论(教材P45);

3.注意选材和小组的分工合作以及安全问题。

P103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1.了解酒精对心脏活动的不良影响的知识,进而认识酗酒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

2.进一步学会探究实验的技能和方法、观察活动中的小动物的操作技能,以及绘制坐标曲线图的技能。

2.将实验数据转换成坐标曲线图时,注意指导学生认识曲线图的直观性和抽象性;

3.注意将实验结果引伸到酗酒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上来。

4.分析讨论(4个)

P31分析图9—1×××的化验单(新)

P40讨论与心脏活动有关的问题(新)

P62分析尿液成分的几项指标(新)

P74讨论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活动(新)

这类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运用资料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表达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P31分析图9—1×××的化验单

1.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常规血液化验单中的数据;

2.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1.首先让学生认识化验单中各种项目的英文符号;

2.指导学生将化验单中的数据与正常指标相比较,做出判断后,再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治疗建议。

P40讨论与心脏活动有关的问题

1.通过讨论明确心率、心动周期、每分心输出量和每搏心输出量的关系,并学会分析有关心率的数据;

2.通过讨论和交流认同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心脏的健康,并确立起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信念。

1.该项讨论的关键是对数据的计算,因此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确心率、心动周期、每分心输出量和每搏心输出量的关系;

2.讨论中要求学生要用数据说话,从而说明四位同学的心脏功能哪一位可能更强健;

3.此项讨论可与“P41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的探究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P62分析尿液成分的几项指标

1.通过与尿液的正常指标相比较,讨论出某人尿液的不正常指标,为学习尿的形成设置问题;

2.学会分析、解读常规尿液化验中的数据。

1.讨论时要求学生结合肾脏的结构,推测某人的肾脏哪些结构可能发生了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讨论,讨论中教师不要过早地下结论;

2.讨论的最后要把问题集中于“为什么某人的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和葡萄糖”上,从而引出“尿的形成”的内容。

P74讨论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活动

1.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和理解图文资料的能力;

2.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推导出适当结论的能力;

3.为学习条件反射的知识做准备。

1.阅读和讨论的全过程,一定要全部由学生完成,教师只在讨论问题时适当给予启发和指导;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动物建立条件反射的录像或演示动物建立条件反射的实物后,再进行阅读和讨论。

5.测试、测定(4个)

P88触觉敏感程度的测定实验(新)

P89皮肤感受“冷”“热”刺激的实验(新)

P106空气中悬浮颗粒的测定与分析(新)

2.培养学生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测试的方法步骤,安排好计时者和记录者;

2.班级人数过多的话,可分成两组,在教室或校园里进行测试后,再分组进行讨论;

3.对讨论的第2题,可将记录的数据转换成坐标曲线,能更清楚地看到10次测试数据的规律;

4.对讨论的第3题,可尝试实践一下。

P88触觉敏感程度的测定实验

1.学会触觉敏感程度的测定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获取、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2.通过测定实验了解人体各部位触觉敏感程度的不同,从而进一步理解触觉敏感程度与功能的适应性。

2.测定中,可用两脚规代替针,便于确定两点间的距离。

P89皮肤感受“冷”“热”刺激的实验

1.体验并了解皮肤感受器感受温度变化的特点;

2.通过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1.三个水槽中水的温度,在实验后可由学生实际进行测量,教师准备时,它们的温差至少在10℃左右,课上实验时才能顺利进行;

P106空气中悬浮颗粒的测定与分析

1.学会定性分析的实验方法;

2.通过测定和分析树立“环保”意识,为创建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1.定点、定时进行测定;

2.培养皿要做好标记,避免混淆;

3.此实验虽为定性实验,但应尽量精确计算悬浮颗粒的数量,使实验向定量方向进行,最好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4.为便于统计,可在透明胶带下衬一小张坐标纸,统计时,统一计算1C㎡或2C㎡面积中悬浮颗粒的数量。

6.调查(2个)、评价(1个)、设计(1个)、收集信息(1个)

P18调查自己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新)

P17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新)

P22自我设计并分析一天食谱的营养状况(新)

P124调查本地区土地和水资源及其利用情况(新)

P100收集、分析药品标签中的信息(新)

P18调查自己的饮食结构和习惯

1.初步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和进行调查的方法,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2.了解自己和同学们的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1.调查应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对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和进行调查要给予提示和指导;

2.注意指导学生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启发和鼓励学生自己提出改进的建议;

3.最好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后,再进行交流。

P17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

1.了解并学会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

2.通过对自身营养状况的评价,提出改进自身营养状况的措施,养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健康的生活习惯。

1.数据的计算和处理可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在课下完成;

2.小组之间的交流不要涉及个人,对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的学生,不要过分渲染,以免他们产生自卑情绪。

P22自我设计并分析一天食谱的营养状况

1.学会分析一天食谱的营养状况和设计一天的食谱,以及学会运用“人主要食物的营养成分”表;

1.估计食物的营养成分、估算食物的重量、计算食物的热价是本活动的难点,教师应给予具体的指导,并做出示范;

2.设计一天的食谱时,要充分运用P18中“青少年一天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数量”表,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得出一份食谱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3.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过程,而设计出的食谱是否可行是次要的。

P124调查本地区土地和水资源及其利用情况

2.通过调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

1.编制好调查表是调查活动搞好的关键,调查表的内容应视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所增减;

2.可将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调查土地资源,另一部分调查水资源,调查后再进行全班的交流。

P100收集、分析药品标签中的信息

1.了解一些与药品和安全用药有关的知识;

2.培养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1.对药品标签中信息的记录和分类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药品标签用后要放回原处,以免药品混淆或标签丢失;

2.本活动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一份报告,在班内进行交流。

7.建议活动(14个)

P14观察胆汁的乳化作用(新)

P16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新)

P33模拟“血型鉴定”(新)

P41听心音(新)

P76训练小动物建立某种条件反射(新)

P83调查同学患近视眼的情况(新)

P87探究人对某种味道辨别能力的个体差异(新)

P105参观禁毒展览(新)

P111调查当地常见的传染病(新)

P116判断哪些行为习惯有助于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新)

P121讨论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利弊(新)

P122拟定环保守则(新)

P123调查本地酸雨情况(新)

P126调查工厂区二氧化硫污染大气的状况(新)

建议活动的设置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完成建议活动,也可以作为课外活动的内容,也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由于建议活动内容较多,难度较大,所以,完成上述活动的三分之二即可。

THE END
1.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常用公式及步骤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键 词: 食品 试验 设计 统计分析 常用 公式 步骤 公开 获奖 课件 名师 优质课 一等奖 https://www.wenkunet.com/p-24191335.html
2.实验六个人日常膳食食谱设计1073.pdf10.计算三餐能量的分配比例。 11.计算动植物食物蛋白质供应比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参照下列各表,提交某人一日的膳食食谱,并加以营养学解释。 2.核定与矫正营养素供给 (营养分析)。 3.核定和矫正饭菜用量 。 4.最终确定交某人一周的膳食食谱表格。 六、撰写实验报告 七、注意事项 1.上述项目的平均数和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729/5222221241010301.shtm
3.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人员、民政事务管理人员等。 发展岗位群: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与管理组织、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等从事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照护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4.食品实训总结(精选8篇)2、软件基于“独有的智能配餐技术”,国内率先实行一键自动配餐,还兼具多种配餐模式。多样化的手工微调模块用于对食谱的手工修改,以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多功能的手工修改可以使食谱更趋于合理和均衡。 3、*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营养目标设定模式,包括计算标准、DRIs标准、自定标准;可以生成丰富专业的营养分析报告,并可与专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ctfkpai.html
5.制定幼儿园规章制度(精选12篇)一、儿童伙食实行民主管理,每月开一次伙食委员会。征求各方意见,结合进食量、营养计算结果及幼儿身高、体重达标情况,讨论食谱的制订及制作等问题。 二、根据儿童年龄特点科学制订食谱。食谱应每周更换一次,做到营养平、花样多。每月计算一次营养量。 三、早晨9点,保育员将幼儿出勤人数报告食堂,准确掌桱,避免食物不足或https://www.ruiwen.com/gongwen/zhidu/1061221.html
6.投标文件食材配送服务方案2.1 送货车辆在送货途中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如道路塌方、山体滑坡、车辆损坏无法及时修复等,当天无法送达指定地点的,配送专员要及时向配送部主管报告,等候指令。 2.2 配送部主管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公司副总经理报告,经请示同意后可指令送货车辆原路返回,或等待救援。车辆在等待救援时,配送专员应组织做好防盗防抢工作。https://www.360doc.cn/article/79930059_1126406876.html
7.食品营养学教学大纲1 运用基础营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特点与膳食原则,分析食品的营养及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能够结合不同人群的营养特点为人群提供合理的营养需求,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 指标点2.5 2 2 能够在相关食品法律法规的约束条件下,根据各类食品营养价值和人体营养需要,正确编制不同人群食谱,并https://spxy.henau.edu.cn/a/guizhangzhidu/dagang/2020/0702/2173.html
8.预防医学论文大全11篇理论课的章节主要包括:绪论、环境卫生与健康、饮食与健康、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社会环境与健康、生产环境与健康、医学统计学介绍、疾病的发生要素、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营养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实验内容有:正常成人的食谱编制、食物中毒的案例讨论、儿童铅中毒的案例讨论和计数资料的https://gslkxk.fabiao.com.cn/haowen/7027.html
9.幼儿园绩效方案(精选12篇)(四)下列情况采取折算的方式计算课时量 中层岗位人员每周增加工作量12课时,月增加工作量48课时,加之中层岗位人员月工作量计算;骨干教师(县级)、实验员、电教管理员、图书管理员、报账员、少先队辅导员、档案管理员、业训、艺术辅导等辅助岗位的人员,每年加50课时的工作量,年中从出勤津贴和工作量津贴剩余的两个月中https://www.unjs.com/fanwenku/199942.html
10.2020年7月出版署获批新书(11)书号查询刊易出书2020111262 978-7-115-54269-4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纳税、财务报表编制实务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 2020.8 平准, 编著 69.8 2020111261 978-7-5446-6321-2020111176 978-7-229-15122-5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册 重庆出版社 重庆 2020.8 《实验报告册》编写组, 吴俊红, 编 6.7 2020111175 978-7-5722-0408-1 核心https://www.kchushu.net/newbook/2020-07-07/1645.html
11.滨州学院科研处12篇(全文)采用24h记录称重法,连续调查学生星期一至星期五共5d的膳食(包括零食和饮料),详细记录每位学生24h所有进餐情况,依照《食物成分表》[1],利用食谱营养评价软件,计算每人每天膳食中热能和营养素摄入量,与DRIs[2]中17岁以上中体力劳动的推荐摄入量(RNI)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3]进行比较并进行评价。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rrnzsfb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