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学位管理处处长
王少康教授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
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会议报告
报告一
报告简介:
报告二
营养干预与酒精性肝病研究
梁惠教授
青岛市中欧营养与健康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系主任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liverdisease,ALD)是指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一系列病变。我们通过人群干预和动物实验分别探讨了干酪乳杆菌、岩藻多糖、叶酸以及海兔素补充在改善酒精性肝损伤机体脂质代谢、氧化应激、炎症、凋亡、线粒体功能和线粒体自噬平衡、DNA损伤以及肠道微生态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干酪乳杆菌补充能够增加肠道内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岩藻多糖通过肝-肠-胆汁酸轴抑制小鼠酒精性脂肪变性和胆汁酸代谢紊乱,维持线粒体功能和线粒体自噬平衡对肝脏发挥保护作用。岩藻多糖还能调节酒精暴露大鼠的铁代谢,降低肝脏铁沉积,上调p62/Nrf2/SLC7A11通路,保护大鼠肝细胞的铁死亡损伤。叶酸可以通过降低DNMT3a的表达,阻止Foxp3基因高甲基化,改善酒精暴露小鼠的肝损伤及由酒精引起的Th17/Treg炎症失衡。海兔素对酒精暴露引起的大鼠肝损伤、氧化应激、脂质代谢与铁代谢紊乱、肝细胞DNA损伤、线粒体凋亡以及Kupffer细胞活化起到改善作用。研究结果揭示合理补充干酪乳杆菌、岩藻多糖、叶酸以及海兔素等营养素或益生菌制剂,可促进酒精暴露机体健康,防治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报告三
探究食品咖啡酸衍生物防控恶性肿瘤作用的新方法与新机制
李磊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报告四
王玉明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报告五
饮食干预方法在肥胖控制中的应用
报告六
核桃油不皂化物改善衰老小鼠记忆缺陷研究
马爱进教授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
报告七
陆颖健教授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报告八
火麻中大麻二酚降低氧化三甲胺缓解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
徐勇将教授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油脂与植物蛋白研究中心主任
报告九
米糠活性肽对健康老龄化的潜在作用
梁盈教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报告十
葡萄黑茶降血糖物质基础成分筛选及发酵过程中代谢物的动态轨迹研究
黄荣增教授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研室主任
报告十一
昆虫食品的开发、加工与利用
魏兆军教授
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报告十二
高蛋白运动营养代餐对超重女性体重干预的效果研究
赵艳荣高级工程师授
蒙牛集团营养健康事业部研发中心负责人
方法:本研究在南开大学-迈胜营养研究联合实验室开展,使用Inbody260,筛选出40名轻体力劳动女性,年龄在18-40岁,体质指数(BMI)24-28kg/m2或体脂≥28%,健康无疾病。随机分为高蛋白代餐结合有氧运动组(试验组)和有氧运动组(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在保持习惯性运动量基础上每周运动3次,每次进行约40分钟的有氧运动。对照组运动后正常晚餐;试验组在运动后30分钟内摄入一瓶高蛋白运动营养代餐替代晚餐。在基线测量胸围、腿围和腰围等围度指标,以及骨骼肌、体脂量、去脂体重和BMI等体成分指标。干预3周后再次测量围度和体成分指标。
结果:基线时,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各项围度水平和各项体成分水平无显著差异。干预3周后,对照组腰围显著减少1.25cm(P<0.05),试验组腰围显著减少2.32cm(P<0.05)。干预3周后,对照组体重显著下降0.57kg(P<0.05),试验组体重显著下降2.29kg(P<0.05);对照组体脂显著下降0.94kg(P<0.05);试验组体脂显著下降1.45kg(P<0.05);对照组腹部脂肪显著下降0.48kg(P<0.05);试验组腹部脂肪显著下降0.88kg(P<0.05)。
结论:对于短期减重而言,高蛋白运动营养代餐结合有氧运动的效果优于单纯有氧运动。每周三次有氧运动结合高蛋白运动营养代餐替代晚餐,容易执行,依从性高,因而有助于高效控体和完成减重目标,但长期干预效果和干预后体重维持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报告十三
草莓与大枣的营养品质评价研究
武琳霞助理研究员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草莓营养丰富,芳香多汁,有“水果皇后”的美称。为研究草莓营养品质特征成分,明确优势品种“好吃在哪里”,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了京郊不同品种草莓,以及同一品种、不同地区草莓营养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在京郊10个不同品种草莓中共检测出化合物142种,基于OPLS-DA筛选白草莓与红草莓差异物质包括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芍药素-3-葡萄糖苷、组氨酸、芹黄素。对京郊6个不同地区红颜草莓营养品质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昌平地标草莓含有丰富的酯类化合物,醇类、醛类和酸类挥发性成分含量较低。地标草莓特征香气成分和酚酸成分为丁酸异戊酯、反式-2-辛烯-1-醇和肉桂酸。
本次会议到此结束,感谢您的支持!全部会场均已经开放直播回放功能: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行查看!
实习编辑: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纪淇宝;责编:张睿梅。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ScienceandHumanWellness》杂志、《JournalofFutureFoods》杂志主办,贵州大学、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主办,贵州医科大学、钛和中谱检测技术(厦门)有限公司支持协办,中国食品杂志社《肉类研究》杂志、《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FoodScienceofAnimalProducts》承办的“2023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即将于2023年10月28-29日在贵州贵阳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