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上分组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最后由老师总结补充。
1.2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主要调查了教学效果有关项目。专业考试结束时发放问卷,匿名填写,填完当场收回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94份,实际回收率为94%。所设置的备选项赋予分数值,给予正向评分,即:是为3分,一般为2分,不是为1分,。
1.3数据处理
对所有收回问卷进行检查,剔除不合格问卷。采用Epidata3.02软件录入数据,核对无误后导出,利用STATA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每一道问题的报告率,并对本科、专科不同层次之间进行了χ2检验,若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总人数94人,其中医学专科学生46人,医学本科生48人。
3讨论
案例教学法拓展了思维空间,激发了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使抽象的概念及问题变得生动,易理解掌握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赋值评分表
3.1案例教学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优势
3.2案例教学法在不同层次医学生中的优势比较和评价
由此可见73.91%的医学专科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拓展了思维空间,激发了学习兴趣,而医学本科生仅有58.33%,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对于专科生而言,在专业学习中学习兴趣仍然是影响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感兴趣的程度也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效果,而案例教学很好的帮助专科学生提高了对学习的兴趣。可见93.48%的医学专科生认为案例教学法使抽象的概念及问题变得生动,易理解掌握,而医学本科生仅有77.08%,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在学习能力方面不得不承认专科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对一些专业课程的抽象的理论,而案例教学法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在实践中的应用更使理论变得具体和易于掌握、易于记忆。所以,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专科生,在教学中应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法。
3.3实践表明,在预防医学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3.1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的结合
3.3.2案例的选择要求
预防医学案例教学法中所选择的案例及其问题要紧扣课本中每部分所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案例的真实性,当然可以根据学生前期课程,对案例进行适当调整,从而避免难度太高、难以分析与理解的情况。
3.3.3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方案
考核是对教学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衡量手段。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国内的各课程的教学仍然以传统教学法为主,传统教学法的学习效果考核评价体系也比较成熟[5]。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和有效的实施,需要建立配套的考核形式和考核内容。考核时既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也重视案例的分析,将平时考核与卷面考试相结合,强调课堂提问、案例讨论课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平时考核,保证该部分在课程成绩中的比例(建议20%~30%)。鉴于案例教学法的自身特点,迫切需要探索建立科学可行的考核方案。
总之,案例教学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特别是对于专科学生。案例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又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在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法,并且对于不同层次的医学生,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